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生猪养殖业的发展,各种新型养殖技术和养殖手段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应对养猪过程中的各个方面涉及到的问题进行研究。而母猪的生产效率作为影响生猪养殖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近些年来逐渐受到广大养殖者的关注,因此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就母猪生产效率的调控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母猪产后疾病是养猪生产过程中较为常见的疾病,母猪产后出现的问题不仅会影响母猪正常生产,同时也会对仔猪的成活率产生影响。近年来,随着我国养猪规模化程度的提升,母猪产后疾病也呈现出高发趋势,为了降低仔猪死亡率,提高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必须做好母猪产后疾病防治工作。基于此,主要分析猪母猪产后常见的疾病,并提出一些治疗方法,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生猪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和动物福利意识的不断提高,生猪养殖业对福利化养殖技术的需求不断增强,该文结合当前国内外福利化养猪技术及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以猪只生长阶段进行划分,从饲养方式、圈栏设计、温度环境、空气质量、福利设施、群体管理、饲喂方式和营养供给等方面综述了妊娠母猪、分娩母猪与哺乳仔猪、断奶仔猪和生长育肥猪的福利化养殖技术及其对猪只生产性能、行为表达、生理、免疫的影响,为提高我国生猪养殖的福利化水平提供技术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4.
最近几年,在我国生猪养殖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在养殖中普遍应用许多新的养殖手段以及养殖技术,需要深入研究养猪中碰到的各种问题,积极解决问题。而生猪养殖容易受到母猪的生产效率影响,所以必须要引起养殖者的高度重视,否则不只是降低仔猪的数量,而且减少自身的经济利润,也不利于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详细介绍了提高母猪生产效率的调控措施,希望可以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5.
<正>保育舍饲养管理是整个生猪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它衔接着母猪生产和育肥猪生产两大环节,在养猪生产中意义重大。保育猪的饲养管理也是生猪生产过程中最棘手最有技术含量的关键环节,保育舍饲养管理的好坏影响养猪整体效益。下面谈及的几个应注意的环节希望能引起饲料企业和养殖企业足够重视,真正从关键环节做好营养和环境等  相似文献   

6.
养猪最重要的经济指标是母猪的繁殖率,它直接决定了养猪收益情况.繁殖率的高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除品种、遗传、养殖环境和饲养员水平影响外,饲料营养也重要.饲料营养好,种公猪与高产母猪之间的繁殖性能也就增高.相反,如果种猪不能得到足够的饲料营养或欠缺必要的营养成分,生猪就会发生疾病或者出现一系列异常的行为,导致养殖效益大幅度下降,延长生猪的出栏期,影响猪的增重.本文就饲料营养对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正>生猪养殖是我国畜牧业的主要产业,产值达到6 443.5亿元,占畜牧业总产值的48.4%。我国不仅是一个养猪大国,还是猪肉消费大国,猪肉消费比重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28%。母猪生产是生猪养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我国的母猪生产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还有差距。  相似文献   

8.
在一定时期内,广大农村散养生猪还将继续存在,并且在农村家庭收入及生产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在农村生猪养殖中尤以仔猪生产最难,而仔猪生产的关键又是以母猪产前产后阶段饲养管理为主。做好母猪产前产后饲养以及护理工作,才能降低养殖风险,保证养猪收益。  相似文献   

9.
在养猪生产中,提高母猪的繁殖力是提高养猪生产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猪人工授精技术在现代养猪业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养猪生产中,影响生猪人工授精效果的因素很多,人工授精的质量直接影响母猪繁殖力。人工授精质量好,母猪情期受孕率高,产仔多,养猪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反之则情期受孕率低,复配率高,产仔少,母猪空怀期长,饲养母猪成本增加,经济效益降低。在实际生产中,要认真分析影响授精效果的原因,避免不利因素,以提高生猪人工授精效果,增加养猪效益。影响生猪人工授精效果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正>一、2007下半年以来,生猪扶持政策刺激生猪生产发展迅猛2007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养猪生产发展的政策。财政部数据表明:国家用于扶持发展养猪生产的资金投入达到150余亿元,资金支持几乎覆盖养猪生产包括母猪补贴、良种补贴、保险补贴、发展规模养殖补贴、治理养猪环境补贴、养猪大县补贴等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11.
周彦飞 《猪业科学》2007,24(7):32-33
养猪生产中,特别是在目前的生猪存栏量减少,疾病感染压力增大的养猪环境下,母猪的饲养管理对猪场的生产成绩和经营绩效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2.
母猪流产是养猪生产中常见的一种产科疾病,不仅影响母猪群繁殖性能和胎龄结构,还会增加养殖成本,给猪场带来严重的损失。本文从药物因素、饲料营养因素、环境因素、母体因素4个方面介绍了母猪流产的原因,预防母猪流产要选育优良品种、稳定妊娠母猪生产环境、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随着畜牧业结构调整,生猪生产相关生产工艺,特别是前端减量化生产的高床养殖模式广泛应用.现代集约化养猪从妊娠母猪、产仔母猪、断奶仔猪到育肥猪均采用全漏缝或半漏缝地板,这种模式大大降低了粪污量的产生,便于粪便的清理和收集,保持舍内环境的清洁与干燥,明显改善生猪饲养管理和卫生防疫条件.  相似文献   

14.
受“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国内生猪生产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异地调运被禁后,养殖户的生猪存栏数大大增加,补栏积极性严重受挫。如何在养猪大环境不景气的条件下保障养猪的经济效益,是摆在当下养殖户面前的课题。围产期母猪是养猪环节中关系到养殖效益高低、有效规避养殖风险的关键,也是养殖户最难掌握的技术要领。  相似文献   

15.
<正>实现养猪效益最大化,是每一个养猪行业从业者共同关注的焦点。在生猪规模养殖进程中,母猪生产一直是猪场的利益核心,母猪饲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猪场的赚与赔。目前,我国能繁母猪的存栏量约5,000万头,头均产仔16头,而欧美则大于22头,如能达到此水平,则我国生产母猪减到3,500万头即可保持现有肉猪出栏  相似文献   

16.
解析中国生猪养殖模式变化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我国生猪养殖模式目前养猪生产结构的最小的单元有三种,一种是专业的母猪养殖户,一种是专业的母猪养殖户,还有一种是自繁自养养殖户。中国生猪养殖业主要就是这三种单元结构。按照规模的大小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相似文献   

17.
司马博锋 《养猪》2011,(4):25-27
由于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夏季全国平均气温一般都在30℃以上,且我国主要的生猪养殖区域也靠近热带和亚热带区域。而母猪的适宜环境温度一般在13℃~21℃,加上母猪汗腺不发达,不能通过出汗来降低体温,因此在夏季,母猪容易受到热应激的侵害导致生产性能大幅下降,给养猪生产带来巨大损失。本文就热应激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及预防母猪热应激的措施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牧业的飞速发展,养猪工作者在繁育、营养、饲养等各个环节不断探索,使得我国养猪水平逐年提高。养殖规模化、工业化是当今的发展趋势,很多大型养猪企业也在积极转型升级,而母猪批次化生产管理是转型升级过程中一个的重要手段。加之非洲猪瘟对中国养猪业造成重创,目前,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和生猪产能出现了快速下降。这也预示着散户养殖将加速退出市场,高标准、高产能的集团化养殖将成为养猪业发展趋势。批次化生产将会加快推动中国养猪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9.
<正>1生猪养殖模式探析1.1育肥养殖模式生猪育肥的养殖模式主要指猪仔成长并变得肥胖的养殖过程。该模式适宜小规模家庭式的养殖,养殖户可以根据自身的养殖环境,自由选择投资或者引进猪仔的数量,再加之育肥周期较短(通常三到四个月即可完成),因此育肥模式也能有效的抵御养殖风险,该模式也是我国生猪养殖最主要的方式。1.2母猪养殖模式母猪养殖模式主要是指通过购买种猪或者其他选取适宜繁殖的母猪的方式,进行猪仔生产并销售的一种养猪模式。该  相似文献   

20.
彭津津 《猪业科学》2022,39(7):32-33
母猪是养猪生产的基础,其生产性能影响到整个猪场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猪养殖逐步走向精细化、智能化管理,除了不同品种、不同饲养阶段会对母猪营养需求造成差异,环境温度的差异也会影响母猪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并进一步对母猪的繁殖性能、仔猪的健康造成影响,从而影响猪场效益。文章重点论述不同饲养阶段对母猪精准营养调控的影响,以期为母猪健康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