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密度和施肥方式对定向槽浅生栽培紫山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探讨种植密度和施肥方式对紫山药产量的影响,提高紫山药定向槽浅生栽培的生产技术水平,采用大田试验,以紫色山药品种‘紫玉淮山’为试验品种,设置0.25 m×1.4 m、0.3 m×1.4 m、0.35 m×1.4 m和0.4 m×1.4 m 4 个不同的种植密度水平及常规化肥、缓控释肥2 种施肥方式,比较分析紫山药产量。种植密度处理表明,定向槽浅生栽培条件下,紫山药单株平均产量随着株距的增加而增加,其中种植密度为0.4 m×1.4 m的处理单株平均产量最高;而单位面积产量则与之相反,种植密度为0.25 m×1.4 m时产量最高。施肥方式处理表明,通过种植前一次性施入缓控释肥能够比分3 次施入常规化肥获得更高产量,其中在密度0.25 m×1.4 m的小区,施缓控释肥比施常规化肥平均增产0.17 kg/株,理论产量增加3779.1 kg/hm2。因此,定向槽浅生栽培方式下,0.25 m×1.4 m的种植密度+缓控释肥有利于紫山药高产、高效种植。  相似文献   

2.
以15年生香梨园为试验对象,研究不同行间生草处理对香梨园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香梨园行间生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其中以行间种植长柔毛野豌豆保墒效果最佳。梨园行间种植黑麦草、长柔毛野豌豆及自然生草后与清耕比较,在0~40 cm土层不同程度减少了各土层的土壤容重,提高了土壤孔隙度,增加了土壤的透气性和透水性。行间生草能有效降低梨园土壤温度1~2℃,其中种植黑麦草和长柔毛野豌豆比自然生草对表层土壤的降温作用更明显。行间种植长柔毛野豌豆对梨园土壤综合效应好,可作为优良草种在新疆梨园区推广。  相似文献   

3.
1 品种选择 目前主要种植的山药品种有细毛长山药、二毛山药和日本山药3个品种。细毛长山药和二毛山药都属于普通山药长柱变种。日本山药是一个适应性强、品质好、产量高、有发展前途的品种。 2 土壤选择和刨沟……  相似文献   

4.
山药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药为一年蔓生草本植物,其茎块肉质柔滑,风味鲜明,营养丰实,可菜药兼用,滋补食疗,倍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 1土壤条件 山药种植对土壤要求比较严格,一般应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的壤土或砂壤土地块种植为宜。  相似文献   

5.
山药的传统种植方法,一般于每年早春4月中下旬种植,10月中下旬收获,生长期较长,上市晚。而采用8米宽3排立柱的大拱棚种植山药,种植时间可提早到3月初至4月初,7月底即可根据市场行情开始采收上市,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6.
苜蓿种植年限对土壤养分及后作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揭示不同株龄苜蓿后茬土壤养分的时空变化和对后作玉米的增产效应,以毗邻种植的4龄、5龄和7龄紫花苜蓿地(2009年秋季统一翻耕灭茬,2010年春季按同一模式种植玉米)为试验对象,研究苜蓿不同种植年限对土壤养分及后作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前茬苜蓿种植年限的增加,后作玉米地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的含量均呈增加趋势,但不同土层间存在一定的差异;0~20 cm土层,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则随前茬苜蓿种植年限的增加而下降;0~20 cm、20~40 cm和40~60 cm土层,土壤pH均随前茬苜蓿种植年限的增加而降低。玉米产量、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均随前茬苜蓿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说明苜蓿种植年限越长,对后作玉米的增产效应越明显。  相似文献   

7.
山药是晋冀鲁豫浅山区传统的多年生中草药作物。山药俗称麻山药,地下茎营养丰富,口感细腻,味道独特,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保健价值。近几年来,山西省农科院五寨农业试验站基地科技人员,在山药传统的种植基础上创建了孔悬栽培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成效。按照这种栽培法种植山药,一般单产6万kg/hm2 以上,除去投入3万~3.75万元 /hm2,亩净收入可达万元,其收入是种粮食作物的几十倍。确实是一些地方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中的最佳选择。传统种山药的方法是在田间先挖成深90~100cm,宽50cm左右的种植沟,无论是种还是收劳动强度都非常大,产量也低……  相似文献   

8.
川中丘陵旱区玉米地膜覆盖栽培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川中丘陵旱区玉米地膜覆盖栽培的覆膜方式、揭膜时间、抗旱适应性及生态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最佳覆膜方式为双槽形和凸瓦背形,凹形不能选用。双槽形覆膜适宜在保肥能力相对较差的二台土地上应用推广。(2)最佳揭膜时间为大喇叭口期,产量极显著高于拔节期、吐丝期和成熟期揭膜。(3)覆膜玉米抗旱适应性以一台土最强、二台土次之、三台土最差,各比同台位露地玉米增产44.85%,28.38%,9.86%,两两间差异极显著,三台土不宜种植地膜玉米。(4)覆膜玉米能提高0-20cm土层土壤含水量17.97%-19.43%,0-10cm土层日均地温2.5℃,增温保墒抗旱作用大;能提高0-20cm土层土壤机质、全氮含量各25.61%,21.59%,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浓度各2.4,2.2,5.1mg/kg,降低土壤全磷含量3.56%,土壤养分效应明显,能使0-10cm土层、土壤也隙度平均提高10.49%,容重平均隆低0.12g/cm^3,土壤物理性状显著改善。丘陵旱区玉米地膜覆盖能够实现就旱减灾增产栽培。  相似文献   

9.
探讨在冬春裸地上种植绿肥对后茬作物春花生养分含量、土壤含水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为山东地区春花生等冬闲田建立一种合理的轮作方式提供理论依据。在田间试验条件下,设置了春花生—冬闲田、夏花生—冬小麦、春花生—二月兰和春花生—毛叶苕子4种轮作处理。结果表明:种植二月兰和毛叶苕子绿肥作物,可促进后茬作物花生氮磷钾养分增加,二月兰增加程度高于毛叶苕子。种植二月兰和毛叶苕子绿肥作物,可提高后茬作物花生土壤含水量和土壤肥力,在0~20 cm土层中,2021年,与春花生—冬闲田相比,春花生—二月兰、春花生—毛叶苕子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升高了4.70%、6.14%,在20~40、40~60 cm土层中也表现出相似趋势,2022年与2021年相比,表现出相似规律;与春花生—冬闲田相比,春花生—二月兰处理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平均增加了5.71%、8.98%、7.22%和7.72%,春花生—毛叶苕子处理有机质、碱解氮含量平均增加了4.54%、14.91%。可以利用春花生种植期间的冬春裸地种植一季冬绿肥,促进后茬作物养分积累量增加,改善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秦岭地区猕猴桃园进行行间生草,来探讨多年生草对土壤pH、有机质及养分的影响。[方法]在西安猕猴桃试验站4年生的海沃德种植园,设置间作黑麦草、三叶草和林间组合,以自然生草为对照,于种植后第1、第2和第3年萌芽期分别测定果园不同土层的土壤pH、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的变化,并采用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随着生草年限的递增,通过生不同的草种,土壤中全氮、有机质含量整体呈递增趋势;当生草年限达到3年时,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中速效磷、速效钾含量逐渐降低;随着生草年限的递增,不同土层中自然生草的pH先增加后降低,三叶草的pH先降低后增加,黑麦草和林间组合的pH逐渐降低。[结论]在猕猴桃园生草能改良土壤养分状况,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调节土壤pH。不同草种对土壤pH的影响不同,行间生林间组合和黑麦草能够改良北方的盐碱地。  相似文献   

11.
苜蓿具有根瘤,能固定空气中的氮素,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可作为经济作物、粮食作物的良好的前茬.在苜蓿之后种植玉米、棉花、小麦、甜菜、油菜等作物可增产10%~15%.特别是种植2~3年后,土壤有机质增加0.2%~0.35%,0~20em土层总盐可降低60%左右,pH值可降低0.51.在大田轮作中,苜蓿生长2~3年即可.在饲料轮作中,生长年限4~6年,不宜连作年限过长,否则病虫害加剧,产草量下降.  相似文献   

12.
生草对新疆南部干旱区苹果园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果园生草作为重要的果园土壤管理措施之一,对果树生长发育和土壤肥力都有重要影响。以新疆南部阿克苏地区成林苹果园为对象,研究生草和清耕2种果园土壤管理方式对苹果园土壤肥力变化的影响。测定结果表明,生草能提高0~3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且以表层土壤增加更为显著。生草试验后各处理0~30 cm土层土壤速效养分值均较试验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土层中全氮含量降低。生草后土壤全磷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0~10 cm土层全磷量为清耕>人工生草>自然生草,0~10 cm土层的全钾含量依次为人工生草>自然生草>清耕。各处理土壤全钾含量变化差异不明显。应重视对果园草的追肥,采取及时施肥措施来补充果园草生长消耗的养分。  相似文献   

13.
以大和白芋、紫山药、铁棍山药、牛腿山药、镇平山药、灵芝山药、北海道2号、北海道1号、刘官山药(ck)共9个山药品种为供试材料在贵州省安顺市种植,研究其生长特性、农艺性状及食用品质鉴定。结果表明:牛腿山药产量最高,达到29704.5kg/ha(商品率90.31%),其次是大和白芋28182.9/ha(商品率82.37%),且这两个品种外观品质、食用品质较好,适合在安顺种植,另外紫色山药(20114.7kg/ha)可以作为特色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行间生草对秦岭北麓猕猴桃园土壤养分、pH值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秦岭地区猕猴桃园进行行间生草试验,以探讨多年生草对土壤pH值、有机质及养分的影响。在西安猕猴桃试验站4年生的海沃德种植园,设置间作黑麦草、三叶草和林间组合,以自然生草为对照,于种植后第1、第2和第3年萌芽期分别测定果园不同土层的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的变化,并采用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生草年限的递增,通过生不同的草种,土壤中全氮、有机质含量整体呈递增趋势;当生草年限达到3年时,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中速效磷、速效钾含量逐渐降低;随着生草年限的递增,不同土层中自然生草的pH值先增加后降低,三叶草的pH值先降低后增加,黑麦草和林间组合的pH值逐渐降低。在猕猴桃园生草能改良土壤养分状况,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调节土壤pH值。不同草种对土壤pH值的影响不同,行间生林间组合和黑麦草能够改良北方的盐碱地。  相似文献   

15.
芦笋又叫石刁柏、龙须菜,百合科天门冬属多年宿根草木植物。原产于地中海东岸及小亚细亚.至今欧洲、亚洲大陆及北非草原和河谷地带仍有野生种。经培土软化采收的嫩茎叫白芦笋.不培土嫩茎见光后采收的是绿芦笋。芦笋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植物,耐寒、耐热.生长的适宜温度是15-30℃.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以上.在夏暖、冬凉、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的壤土或沙壤土及丘陵、沙漠地都可以种植。  相似文献   

16.
正1现状1.1生产现状山药是江苏省传统地方特产,目前全省种植面积1.3万hm2左右,主要分布在苏北黄泛冲积平原和苏中、苏南的沿江及沿海淤积平原,其中苏、鲁、豫、皖接壤地区是我国山药四大主产区之一。丰县、沛县、灌南县、海门市、启东市、射阳县等连片面积较大,其他地方均为分散零星种植。江苏省主栽地方品种有丰县水山药、海门无架双胞山药、灌南淮山药、日本大和长芋等。目前江苏省山药主要栽培模式有人工挖沟栽培、机械开沟  相似文献   

17.
《山东蔬菜》2010,(1):47-47
山药,别名鲜山药(江苏)、怀山药(河南)、山薯(福建、广西)、理毛条(云南)、山药薯(湖南)等,以根茎入药,具有补脾胃、益肺肾的功能,系药食之佳品。全国年正常销售量为600万kg。山药可加工成毛山药、光山药和出口山药,其经济价值相差较大。山药每年11月至翌年3月采收.现将各种山药加工和贮藏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长期施肥对菜地土壤氮磷钾养分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皖北地区菜地土壤为供试土壤,以其相邻粮田为对照,研究了菜地土壤氮磷钾含量变化及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经过长时间种植蔬菜,菜地土壤氮磷钾养分发生了不同变化,与一般粮田相比,菜地土壤铵态氮含量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而菜地土壤硝态氮含量明显增加,菜地土壤0 ̄60cm土层中硝态氮含量一般为相邻粮田土壤的3 ̄20倍;菜地土壤磷素积累特别明显,主要积累于0 ̄40cm土层中,菜地土壤全磷积累量为粮田的1 ̄5倍,有效磷积累量为粮田的7 ̄20倍;菜地耕层土壤速效钾含量也明显高于粮田土壤,为粮田土壤的0.6 ̄4倍左右。种植蔬菜时间越长,土壤养分积累量越高。  相似文献   

19.
<正>双城市位于我国东北高寒地区,气候冷凉,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病毒传播媒介少,双城地区土地肥沃,气候适宜马铃薯生长。1选地与整地种植马铃薯要选择地势向阳、土壤肥沃土层深厚、通透性好、无地下害虫、地热较高易于排灌的沙壤土地块最为合适。马铃薯适用微碱性和中性土壤种植。马铃薯根系不深,但块茎的生长需要疏松、深厚、透气而温润的土层。因此要适当进行深耕,实施秋翻地、秋施  相似文献   

20.
研究种植年限对猕猴桃园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为其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分层采集不同种植年限果园0~40 cm土样,测定其养分及酶活性。结果表明:(1)不同种植年限果园土壤中,有机质及碱解氮的含量均偏低,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均偏高。0~10 cm土层中脲酶、蔗糖酶及纤维素酶活性随种植年限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而其在10~40 cm与种植年限负相关。酸性磷酸酶及过氧化氢酶活性与种植年限负相关。(2)同一种植年限果园土壤中脲酶、蔗糖酶、纤维素酶及酸性磷酸酶活性与土层深度负相关,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土层深度正相关。研究表明:土壤养分及酶活性受种植年限影响,随种植年限的增加应增施有机肥和氮肥,减施磷肥和钾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