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研究干旱胁迫对苜蓿的过氧化物(POD)同工酶的影响,试验采用聚丙酰胺凝胶方法,测定了聚乙二醇(PEG)干旱胁迫处理对12种不同品种的苜蓿幼苗POD同工酶酶谱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对不同品种苜蓿的POD同工酶酶带数量和酶活性产生一定的影响,苜蓿各品种间及干旱胁迫处理后的酶带数有所不同,POD同工酶谱带最多有10条,最少有4条。不同苜蓿品种的POD同工酶酶谱在A区的酶带变化较小,酶活性较强;B区出现新酶带,但酶活性较弱;C区酶带变化不同,酶活性最弱。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14种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在20%聚乙二醇(PEG)模拟干旱胁迫下同工酶的变化,试验采用垂直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冰草叶片过氧化物同工酶(POD)、过氧化氢同工酶(CAT)和酯酶(EST)同工酶活性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EG胁迫下14种冰草POD、CAT、EST同工酶酶带数和活性、带级与对照各不相同,POD同工酶谱带共出现181条,最多的有9条,最少的有4条,出现的酶带类型为17种;CAT同工酶酶谱共出现185条,最多的有10条,最少的有4条,出现的酶带类型为15种;EST同工酶酶谱共出现176条,最多的有10条,最少的有4条,出现的酶带类型为16种;3种同工酶的变化与冰草对PEG胁迫的抗性不同有关,蒙农杂种冰草的抗旱性比较强,而中间冰草的抗旱性比较弱。  相似文献   

3.
10种早熟禾属植物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10种早熟禾属植物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共出现了58条酶带,但每个种的带数有所不同,最多出现8条,最少只有4条;每种植物的POD酶谱大致可分为A、B、C三区,其中酶带数量最多、活性最强、分布较为集中的是B区;各供试植物在酶谱特征以及种间相似程度上均有明显差异,POD同工酶技术对早熟禾属植物进行物种鉴定以及种间遗传距离分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10种早熟禾属植物的过氧化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10种早熟禾属植物过氧化酶(POD)同工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共出现了58条酶带,但每个种的带数有所不同,最多出现8条,最少只有4条;每种植物的POD酶谱大致可分为A,B,C三区,其中酶带数量较多,活性最高,分布较为集中的是B区;各供试植物在酶谱特征以及种间相似程度上均有明显差异,POD同工酶技术对早熟禾属植物进行物种鉴定以及种间遗传距离分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在1/2浓度Hoagland营养液中添加终浓度至0、1mmol/L、5mmol/L、10mmol/L、20mmol/L和40mmol/L的SrCl_2处理2叶1心期苜蓿,待其生长至3叶1心期分析6个处理对苜蓿生长、抗氧化酶(POD、SOD和CAT)活性和同工酶谱的影响。结果表明:SrCl_2处理在低浓度对苜蓿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浓度超过5mmol/L后,苜蓿生长受到抑制。当SrCl_2处理浓度在0~40mmol/L范围内,苜蓿POD、SOD和CAT活性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其中POD和CAT在10mmol/L、SOD在20mmol/L浓度时活性最高。SOD/POD、SOD/CAT和SOD/(POD+CAT)比值先降低后升高,10mmol/L SrCl_2处理比值最小,说明POD和CAT活性在锶胁迫时降低更快,限制了锶胁迫的缓解。锶处理导致POD同工酶谱带减少,20mmol/L SrCl_2可诱导产生2条新的SOD谱带,同时导致SOD-3不表达,10mmol/L SrCl_2诱导1条新的CAT谱带;但随浓度增加,新产生的酶不表达,没有相应谱带。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研究卫星搭载对苜蓿同工酶的影响,试验对卫星搭载和未搭载的苜蓿愈伤组织进行聚乙二醇(PEG)胁迫,测定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同工酶酶谱的变化。结果表明:卫星搭载和PEG胁迫均显著提高了苜蓿愈伤组织POD和SOD活性(P0.05)。卫星搭载的苜蓿愈伤组织POD和SOD同工酶比未搭载分别增加1,2条酶带;经PEG胁迫后,卫星搭载的苜蓿愈伤组织酶谱带均增加1条。说明卫星搭载和PEG胁迫可以提高苜蓿愈伤组织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7.
以紫花苜蓿为材料,用一氧化氮供体硝普钠(SNP)及一氧化氮清除剂c-PTIO对苜蓿种子进行浸种处理,采用分光光度法和同工酶电泳技术来研究外源NO及反向调控对PEG胁迫下紫花苜蓿抗氧化酶活性及其同工酶的影响,并探讨NO调控苜蓿种子耐旱性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PEG胁迫下外施0.1mmol·L~(-1) SNP,第6天时较PEG处理POD活性降低了32.72%;第4天时SOD、CAT活性较PEG处理升高了10.48%、23.60%,有效缓解了PEG对紫花苜蓿萌发中种子的氧化损伤,提高其抗氧化能力。PEG胁迫下添加c-PTIO抑制了苜蓿萌发期的抗氧化系统活性。从同工酶的谱带数量和强弱来看,POD同工酶各区带活力均随PEG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第2天酶带只有1条,而第4天酶带呈现9条;SOD和CAT同工酶表达量变化不显著,但酶带强弱有一定变化,S3酶带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表达量逐渐减弱;CAT同工酶谱带则一直保持2条带,无明显强弱变化。因此,外源NO在PEG胁迫下紫花苜蓿萌发中抗氧化酶快速响应并在维护氧自由基代谢平衡中起重要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辛夏青  魏小红  韩厅  岳凯  赵颖 《草业学报》2018,27(10):105-112
以紫花苜蓿为材料,用一氧化氮供体硝普钠(SNP)及一氧化氮清除剂c-PTIO对苜蓿种子进行浸种处理,采用分光光度法和同工酶电泳技术来研究外源NO及反向调控对PEG胁迫下紫花苜蓿抗氧化酶活性及其同工酶的影响,并探讨NO调控苜蓿种子耐旱性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PEG胁迫下外施0.1 mmol·L-1 SNP,第6天时较PEG处理POD活性降低了32.72%;第4天时SOD、CAT活性较PEG处理升高了10.48%、23.60%,有效缓解了PEG对紫花苜蓿萌发中种子的氧化损伤,提高其抗氧化能力。PEG胁迫下添加 c-PTIO抑制了苜蓿萌发期的抗氧化系统活性。从同工酶的谱带数量和强弱来看,POD同工酶各区带活力均随PEG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第2天酶带只有1条,而第4天酶带呈现9条;SOD和CAT同工酶表达量变化不显著,但酶带强弱有一定变化,S3酶带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表达量逐渐减弱;CAT同工酶谱带则一直保持2条带,无明显强弱变化。因此,外源NO在PEG胁迫下紫花苜蓿萌发中抗氧化酶快速响应并在维护氧自由基代谢平衡中起重要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盐碱环境对苜蓿叶片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三种同工酶活性的影响,以14个不同品种的苜蓿(分别编号为1~14)为研究对象,对幼苗进行复合盐碱胁迫下酶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在复合盐碱胁迫条件下14个不同品种苜蓿的酶活性呈现显著增加的趋势,苜蓿通过维持较高的POD、CAT和SOD抗氧化酶活性来减少盐害,适应环境;抗复合盐碱强弱顺序为121059483141171236。  相似文献   

10.
氯化钠胁迫对桑树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研究了氯化钠(NaC l)胁迫下桑树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同工酶酶谱,分别测定其酶活力。结果表明:在低浓度NaC l胁迫时,桑树叶片SOD的活性升高,CAT活性稍有降低,在高浓度NaC l胁迫时桑树叶片SOD活性降低,CAT活性随NaC l浓度增加活性升高;随着NaC l胁迫时间的延长,SOD的活性呈下降趋势,CAT活性在胁迫初期降低,随NaC l胁迫时间延长活性升高,胁迫超过一定时间后活性降低。同工酶酶谱分析显示,在NaC l胁迫下桑树SOD、CAT同工酶酶谱不仅有活性的变化,也有谱带的消失和新的谱带形成。  相似文献   

11.
酶是催化代谢途径的高效活性基因产物,应激环境和遗传基础的不同导致同工酶结构或活性差异,使不同组织和发育阶段的酶种类和活性表现特异性变化。采用生化分析试验技术和PAGE分析鹅细小病毒(GPV)感染雏鹅氧化/脱氢酶(LDH、ADH、POD、CAT)的活性及同工酶特征变异,结果表明,GPV感染雏鹅的脑、心脏、脾脏组织新出现1条POD同工酶谱带,肺脏组织消失1条同工酶谱带;GPV感染雏鹅的肝脏、脾脏组织分别缺失慢区3条和1条CAT同工酶谱带;GPV感染雏鹅组织器官的LDH和ADH同工酶仅显示1~2个慢区带,肺脏缺失1条慢区ADH同工酶谱带,ADH活性降低了13.61%~61.08%,心脏增高1.2倍;POD、CAT、LDH活性分别增强1.2~6、1.5~3.5、2~2.5倍,而脑、肺脏的CAT活性降低了40.29%和94.68%,心脏、肺脏的LDH活性降低了75.93%和91.81%。提示氧化/脱氢酶产生的广泛变异是GPV感染应激与宿主氧化/脱氢酶基因表达的互作效应,其酶的谱型、活性等生化特征变异,直接或间接调控代谢途径、影响生理机能及病理性能,敏感的氧化/脱氢酶是研究病毒基因型与宿主遗传易感性互作病理学机制的有效标记物。  相似文献   

12.
PEG胁迫对尖叶胡枝子幼苗SOD和POD同工酶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不同浓度PEG处理尖叶胡枝子幼苗叶片SOD和POD同工酶及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浓度PEG处理,SOD和POD同工酶谱带数目没有变化,无新酶带的出现或酶带的减少,分别为SOD1-4和POD1-3。由迁移率可以看出,尖叶胡枝子幼苗叶片在不同浓度PEG处理下,共有10种SOD同工酶基因表达和6种POD同工酶基因表达。SOD和POD酶活性在低浓度(5~10%)PEG处理下增加,高浓度(15%)的PEG处理下降低。  相似文献   

13.
 用不同质量分数的PEG-6000对3个品种燕麦幼苗进行干旱胁迫,测定了胁迫后1~5 d内其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变化,研究干旱胁迫对燕麦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质量分数PEG 6000胁迫下,SOD、POD和CAT活性随时间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低胁迫水平SOD、POD和CAT活性增加值大于高胁迫水平,受胁迫植株的保护酶系统能够进行自身的调节以抵抗干旱伤害。  相似文献   

14.
陇东野生紫花苜蓿的遗传特异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张雪婷  师尚礼 《草地学报》2009,17(3):343-348
为初步判定陇东野生紫花苜蓿(Native Medicago sativa L. cv. Longdong)的遗传特异性,及与其他苜蓿材料的亲缘关系,借助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包括该材料在内的41个紫花苜蓿材料进行POD同工酶酶谱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共出现22条酶带,最多9条,最少5条;陇东野生紫花苜蓿出现6条酶带,其特征谱带为Rf0.26;将0,1二态性矩阵转化为遗传距离矩阵进行聚类,陇东野生紫花苜蓿单独聚为一类。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陇东野生紫花苜蓿与其他40个材料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为其在形态学上与其他苜蓿的差异提供了有利支持。  相似文献   

15.
NaCl胁迫下紫花苜蓿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紫花苜蓿品种金皇后(Medicago sativa L.‘Golden Empress’)为试验材料,用不同浓度NaCl(0,40,80,120和160mmol·L-1)对其幼苗进行胁迫处理,分别对叶片和根部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丙二醛(MDA)、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Vc)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等指标进行测定,旨在揭示紫花苜蓿幼苗地上、地下部分对盐胁迫的反应及抗氧化防御机制,为苜蓿耐盐性评价及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着NaCl盐浓度增加,苜蓿根中O2·-和Vc先增加后减少,MDA含量和POD活性增加,SOD,CAT和T-AOC活性减少;苜蓿叶片中O2·-先增加后减少,MDA,Vc含量和SOD活性增加,POD,CAT和T-AOC活性减少。综合表明,相对于地上部分来说,盐对苜蓿幼苗根系的伤害更大。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辐射对干旱胁迫下无芒雀麦幼苗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对经~(60)Co-γ射线辐射的无芒雀麦种子进行幼苗培养和聚乙二醇(PEG)模拟干旱胁迫,对幼苗叶片中3种抗氧化酶活性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PEG胁迫下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均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辐射剂量为50 Gy或100 Gy时3种酶活性最高,在辅射剂量为200 Gy时3种酶的活性最低。说明低辐射剂量处理的无芒雀麦种子可以通过提高POD、CAT和PPO三种抗氧化酶的活性增强其对干旱的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兽医学报》2015,(10):1656-1663
酶是催化代谢途径的高效活性基因产物,应激环境和遗传基础的不同导致同工酶结构或活性差异,使不同组织和发育阶段的酶种类和活性表现特异性变化。采用生化分析实验技术和PAGE分析GPV感染雏鹅保护酶(POD、ES、SOD)的活性及同工酶特征变异,结果表明,GPV感染雏鹅的脑、心、脾组织新出现1条POD同工酶带,肺组织消减1条同工酶带;GPV感染雏鹅的肝、肺、心组织SOD同工酶谱带新增加2条,脑、脾组织新增加1条,脑、心、脾分别缺少慢区、中区、快区酶带;GPV感染雏鹅的心、脾组织ES同工酶分别出现2、3条新酶带,脑、肝、肺组织新出现1条酶带;POD、SOD、ES活性不同程度分别增强1.2~6倍、1~1.7倍、1~2倍,肝中最显著(6,1.7,2倍)。提示GPV感染应激与寄主保护酶基因表达的互作作用,引起酶的谱型、活性等生化特征变异,直接或间接调控代谢途径与病理生化性能,因此,保护酶是GPV感染应激的敏感酶,可作为GPV与宿主易感性互作致病机制研究的有效标记。  相似文献   

18.
早熟禾属10种植物酯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李阳春  谢可军 《草地学报》2003,11(3):214-218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早熟禾属10种材料进行酯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出现56条酶带,其数量在种间差异显著,其中最多者出现8条,最少4条。由于酶带数量、位点以及活性强度各不相同,形成了各个种特有的特征酶谱,这些特征酶谱可以用于早熟禾属植物的分类和鉴定。  相似文献   

19.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辐射诱变M1代变异植株及其对照、‘Tifway’和‘Tifgreen’共18个狗牙根材料的过氧化物同工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共出现了97条酶带,单个材料最多为8条,最少只有2条;材料HN009和HN010、HN012和HN013的POD酶带特征完全相同;HN015和HN016的P013酶带在P8位点上有强弱不同,HN004和HN018的POD酶带在P5和P6位点上有强弱不同,它们的酶带数和位点均相同;其它各材料之间酶带总数不同,在各个区域分布的位点及酶谱特征明显不同。除HN010和其对照HN009的酶谱特征相同外,其它形态变异植株和其对照之间的酶谱特征均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26个草地早熟禾品种同工酶的谱带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26个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品种的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谱带特征,对凝胶进行双波长实物扫描,以品种间欧氏距离为遗传参数进行聚类分析.酯酶同工酶谱带特征为:谱带数为12~36,其中Bar 5469谱带最多(36条),Fortuna谱带最少(12条),在相对迁移率(Rf)为0.05~0.15的位点供试各品种Bar 5469谱带最多(8条),Limousine最少(1条);在Rf>0.67的位点各品种谱带均较少,当欧氏距离大于5.4时,26个品种可聚为2个一级类群,当欧氏距离大于4.3时可分为3个二级类群,当欧氏距离大于2.8时分为4个三级类群.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特征为:谱带数较酯酶少,为5~23条,Geronino谱带数最多(23条),Bar 5649和18号Merit最少(5条),在Rf<0.65的位点,Bar 5649和Merit谱带数最少(4条),Barlin、Cynthia和Geronino最多(10条);在Rf为0.67~0.98位点处,Merit最少(1条),Geronino最多(13条).当欧氏距离大于5.3时,可以分为2个一级类群,当欧氏距离大于3.4时,分为3个2级类群,当欧氏距离大于2.7时可分为4个三级类群,结合2种谱带特征为草地早熟禾品种利用和区分提供间接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