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龙舌兰麻类是龙舌兰科(Agaveceae)所属植物的统称。龙舌兰麻是生产硬质纤维的叶纤维作物。硬质纤维生产主要靠收割龙舌兰麻叶片来提取纤维。割叶片的多少及叶片的长短、宽窄都直接影响纤维产量的高低。龙舌兰麻周期产叶片的多少因品种不同而有区别。育种工作者赖以提高品种的产叶量和叶片纤维的抽出量来获得较多的纤维产量。我国从五十年代开始研究龙舌兰麻,七  相似文献   

2.
龙舌兰(/lgaye啪riCO//,0Linn.)系龙舌兰科龙舌兰属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又称龙舌掌、番麻。叶片有金黄色边缘的习称金边龙舌兰。原产于墨西哥,我国南方地区可露天栽培,属叶类观赏植物。其叶内含有甾体皂苷元,是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原料来源之一。据有关实验表明,龙舌兰可有效消除房间70%左右的苯、50%左右的甲醛和25%的三氯乙烯,因此是新居净化空气的首选植物。  相似文献   

3.
<正>南京地处北亚热带北缘,冬季最低温度通常在-8℃以上。龙舌兰科的多数多肉植物,除了丝兰属一些品种外,在室外尚未引种种植,为了丰富南京地区绿化品种,从美洲引进龙舌兰属一些观赏效果好的品种,经过筛选,选择了龙舌兰属3种多肉植物:金边龙舌兰[1](Agave americana var.marginata),蓝龙舌兰(Agave tequilana Weber.var.),水晶宫(Agave attenuta Salrm-Dyck)进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对雾灵山保护区兰科植物的种类组成、区系特征、生活型特点和地理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区内共有兰科15属22种,少种属较多,杓兰属为优势属,资源相对丰富;区内兰科植物北温带分布属、种占总属、种的60.00%、63.66%,植物区系温带、过渡性特征明显;生活型以陆生为主,腐生兰种类少;区内兰科植物分布的海拔不同,分布区域较广的为凹舌兰、角盘兰和大花杓兰,随海拔的增加,兰科种数分布呈“单峰型”;兰科植物分布较集中的区域为海拔1300~1800m的森林群落,表明兰科植物丰富度与植被类型和海拔关系密切;根据Saraujea公式计算,雾灵山与小五台山保护区的兰科植物区系相似系数为0.8667,塞罕坝所有属在雾灵山均有分布,说明3地的兰科植物具有较高的同源性;结合当前保护区的实际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更好地保护兰科植物资源,本研究采用线路调查和样地调查方法,对西藏察隅慈巴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兰科植物进行了调查,编制了兰科植物名录,进行了区系特点分析,提出了保护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保护区内共有兰科植物38属73种,地生兰种类占比72.6%,其中斑叶兰属、舌唇兰属、鸟巢兰属、虾脊兰属资源最为丰富;2.保护区内兰科植物以温带分布为主导,是温带分布型兰科植物保护的理想场地。3.为保护兰科植物资源的多样性和群落稳定性,管理上需要从实地抚育、野外回归和提高群众保护意识上进行加强。  相似文献   

6.
东方龙舌兰麻种质资源圃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搜集、引进了龙舌兰麻4个属的品种(亚种)25个、国内选育的龙舌兰麻杂交种和辐射种14个以及待查学名的引进行品种18份,建立起了集品种保留和繁育、选育种与品比试验以及种源研究与开发利用等功能于一体的东方龙舌兰麻种质资源圃;提出了龙舌兰麻种质资源的基因选育种、园艺品种开发及生物学特性等方面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贵阳市兰科植物多样性及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10要2013 年野生兰科植物资源调查为背景,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贵阳市野生兰科植物的种类组成、多样性特征、地理区系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该区物种种类组成丰富,共有兰科植物80 种,分属34 属,以兰属种类最多、占16.25%,绶草属、瘦房兰属、短瓣兰属等23 属各占1.25%;(2)分布范围广泛,涉及在黔中6 大植被类型,但多集中分布在海拔800~1 200 m 的生态环境保护较好的地段;(3)生活型组成齐全,以地生兰和附生兰为主,有地生兰48种,占总种数的60%,有附生兰(包括半附生)29 种,占总种数的36.25%,腐生兰仅3 种,占总种数的3.75%;(4)区系组成丰富,可划分为10 个类型和1 个变型,以热带成分为主,温带成分次之;特有种类比例较大,中国特有2 属、24种,占总种数的5.88%、30.00%;(5)受危种类多,近危36 种,易危33种,濒危8种,极危1种,无危仅有2种。  相似文献   

8.
以玄武岩发育而成酸性粘土、龙舌兰麻H.11648幼苗为试材,以施用充足化肥为对照,施用有机肥、碱性物质(碳酸钙、白云石粉)作为其他处理,测量各处理对龙舌兰麻H.11648幼苗株高、叶宽、叶片数影响,为龙舌兰麻H.11648合理施用有机肥和碱性物质提供依据。结果如下: 1、用碱性物质碳酸钙或白云石粉调节的土壤pH值6.0、6.5处理的龙舌兰麻H.11648幼苗株高、叶宽、叶片数增长率与对照(pH5.5)没有显著差异,龙舌兰麻H.11648幼苗在玄武岩发育土壤上生长酸害阈值为pH值5.5;2、有机肥处理对龙舌兰麻H.11648幼苗株高、叶片数增长率没有显著影响,但4%、8%有机肥显著增加了叶宽(增长率分别比对照提高62.7%、76.7%),有机肥显著促进了龙舌兰麻H.11648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9.
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采用样线法对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兰科植物进行了全面的调查。调查显示,化龙山共有兰科植物37属66种,1亚种,其中分布广泛的种有蕙兰、银兰、三棱虾脊兰等,分布种类较多的属有虾脊兰属、斑叶兰属等。从生境上看,化龙山兰科植物主要分布生境较好的阔叶林下。分析提出了化龙山兰科植物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
茂兰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资源现状及保护利用途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冉景丞  鲁成巍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1):5209-5211
茂兰保护区属亚热带喀斯特原始森林,发现兰科植物44属131种,其中有30余种被广泛应用于医药,20余种被作为观赏花卉,10余种被药赏两用。由于长期的过度采集,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天麻(Castrodia elata)等种类已经处于濒危,花叶开唇兰(Ano-ectochilus roxburghii)、春兰(Cymbidium goeringii)等种类资源也在锐减。白花兜兰(Paphiopedilum emersonii)等分布狭窄的种类已处于极危状态。兰科植物生境的改变使芋兰属(Nervilia)、白芨属(Bletilla)等种类资源量锐减。应在加强保护,严格执法的同时,规范兰科植物利用活动,加大宣传教育和科学研究力度,发展人工种植以扩大资源量,寻求替代产品满足市场需求,减少野生资源消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分析贵阳市野生兰科植物观赏种类资源,为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野生兰科植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样方法和线路调查法,在不同季节分别对贵阳市野生兰科植物进行调查.参考相关文献,编制完成兰科植物名录,结合野生兰科植物花、叶及假鳞茎和资源状况、生境特征筛选出观赏种类,并就其分布格局、分布点、垂直分布范围、观赏价值、生态适应型、生长环境、应用形式进行分析.[结果]贵阳市野生兰科植物观赏种类主要分布在修文县、息烽县、开阳县、花溪区、乌当区及清镇市的边远乡镇;分布于1~2个点的有13种,3~10个点的有13种,10个点以上的有5种,分布点最多的是金兰,有41个点,其次是春兰有35个点;选出用于分析的观赏种类11属31种,分别占贵阳市野生兰科植物总属数(34属)及总种数(80种)的32.35%和38.75%,其中附生型14种、地生型15种、地生或附生型两种;多数种类观叶和花,少数种类观赏假鳞茎.[结论]大部分贵阳市野生兰科观赏植物分布范围极其狭窄,其生境具有特殊性,可模拟其原生地的环境用于室内壁墙悬挂、盆栽观赏、山石点缀.  相似文献   

12.
贵州省兰科植物地理新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兰科植物在贵州省的最新地理分布。[方法]通过调查贵州省的兰科植物种质资源并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有一种未曾记入文献的兰科植物分布在贵州省。[结果]该独花兰的主要形态特征如下:假鳞茎为椭圆形、淡黄色 叶1枚,宽卵状椭圆形,背面紫红色 叶柄长4.2~4.8 cm 花1朵,紫色,葶长10.5 cm,鞘2枚,膜质 花梗和子房长8.6 cm 花瓣呈倒卵状披针形 侧裂片直立,卵状三角形。它主要生长于海拔400~1100(~1800 m)树林下腐殖质丰富的土壤上和山谷中荫蔽的地方,主要分布在江苏西南部、安徽、浙江西部、湖北、湖南、四川南部及陕西南部。[结论]新发现的这一兰科植物为独花兰,是我国特有的单种属植物。  相似文献   

13.
文心兰(Oncidium)又名舞女兰、金蝶兰、瘤瓣兰等兰科文心兰属植物的总称,本属植物全世界原生种多达750种以上(陈璋,2000),其植株轻巧、花茎轻盈下垂,花朵奇异可爱,形似飞翔的金蝶,极富动感,是世界重要的盆花和切花种类之一。文心兰原生于美洲热带地区,种类分布最多的有巴西、美国、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及秘鲁等国家,其分布地区较广,有热带、亚热带、高山的温带和寒带等。相对其它热带兰花,  相似文献   

14.
金边龙舌兰(Folium Agaves America nae)又名金边莲、龙舌兰、金边假菠萝,为龙舌兰科龙舌兰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原产美洲的沙漠地带,喜温暖及光线充足的环境,耐旱性极强。其叶剑形,肉质状,有锯齿,叶片两侧呈黄色宽条纹,叶面宽大,极其美丽。花茎有多数横纹,花黄绿色,肉质,花期夏季。各地在夏季多作花坛用,为大型观叶盆花。近年来,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金边龙舌兰的繁殖以分株为宜,繁殖速度较慢,因此有必要通过组织培养途径,加快金边龙舌兰的繁殖,以满足市场的需求。目前尚未见金边龙舌兰组织培养方面的报道。  相似文献   

15.
蝴蝶兰(phalaenopsis)为兰科蝴蝶兰属常绿草本花卉,为单茎性气生兰,原产于我国台湾、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等地。蝴蝶兰花型奇特,酷似蝴蝶,色彩艳丽,花期长久,在国内外花卉市场深受欢迎并被誉为"洋兰皇后",是兰科植物中栽培最广泛、最普及的种类之一,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1]。  相似文献   

16.
兰科植物种子萌发甚至整个生长阶段依赖于共生真菌。滇西槽舌兰(Holcoglossum rupestre)是我国特有极度濒危物种,为了更好地开展其种质资源保护,采集云南香格里拉、楚雄、昆明盘龙、昆明呈贡的滇西槽舌兰植株,基于ITS rDNA序列对其根部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离、鉴定和多样性分析,并研究这些内生真菌对叠鞘石斛(Dendrobium denneanum)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滇西槽舌兰4个分布地植株的根内共分离、鉴定出68株内生真菌,分别属于粪壳菌纲(Sordriomycetes)、伞菌纲(Agaricomycetes)和座囊菌纲(Dothideomycetes)3个纲18个属。其中,镰刀菌属(Fusarium)、间座壳属(Diaporthe)、胶膜菌属(Tulasnella)、角担菌属(Ceratobasidium)的相对丰度分别为27.94%、10.29%、8.82%、8.82%,为主要优势内生真菌。胶膜菌属和角担菌属为滇西槽舌兰首次分离到的兰科共生菌,且胶膜菌属的P2和P47菌株可以显著促进叠鞘石斛种子萌发进程及萌发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为深入了解西藏野生兰科植物资源分布状况,本研究以《西藏植物志》为基础,结合最新的文献资料和标本信息对西藏兰科植物名录进行了梳理和整理。共记录到西藏野生兰科植物89 属336 种(变种),其中地生兰187 种、附生兰136 种、菌类寄生兰13 种。在2010 年—2017 年期间就记录了15 属19 种兰科植物,其中有8 个新种,11 个新记录种。本研究进一步完善了西藏野生兰科植物名录。本名录的更新将为兰科植物的引种、驯化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金边虎尾兰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边虎尾兰又名虎皮兰、千岁兰、虎尾掌、锦兰等,龙舌兰科,虎尾兰属,原产非洲热带和印度,是一种能净化室内环境的草本观叶植物。其叶色美丽,似箭形的叶挺拔向上,  相似文献   

19.
报道了兰科植物在江西省的分布新记录种3种.即:白点兰属的长轴白点兰[Thrixspermum saruwatarii (Hayata)Schltr.]、石豆兰属的瘤唇卷瓣兰[Bulbophyllum japonicum (Makino) Makino]、斑唇卷瓣兰[Bulbophyllum pectenveneris (Gagnep.) Seidenf.].其中,热带亚洲至大洋洲分布型属的白点兰属(Thrixspermum Lour.)为江西省的分布新记录属.  相似文献   

20.
文心兰不同类型外植体对启动培养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心兰(Oncidium)又名舞女兰、金蝶兰、瘤瓣兰等,为兰科文心兰属植物的总称,本属植物全世界原生种多达750种以上,其植株轻巧、花茎轻盈下垂,花朵奇异可爱,形似飞翔的金蝶,极富动感,是世界重要的盆花和切花种类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