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4~5年生巨峰葡萄为试验材料,设置了冬果结果母枝粗度、夏季修剪不同留芽数、修剪后涂抹破眠剂时间和冬果产量等处理,观察其对冬果生长及果实品质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巨峰葡萄能正常萌芽、开花、着果、成熟,而且果实颜色及风味均表现良好,具备"两代不同堂"结果的潜力。夏季修剪时选择剪口粗度0.8cm以上、剪口留芽数5~6个、修剪后当天或第2天涂抹破眠剂芽萌发率较高,抽生的果枝健壮,果穗大,着果率高。  相似文献   

2.
在辽宁营口设施栽培无核白鸡心葡萄生产上,第一茬果实采收35~40天后,应用含50%单氰胺的破眠剂2号涂抹葡萄冬芽芽眼,结果表明,应用破眠剂2号药液20倍催芽,葡萄冬芽萌芽率为74.6%,第二茬葡萄坐果率为74.5%,平均单穗重597.0 g,每667m2产量1 700 kg,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于当年12月下旬采收,可在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桂南地区巨峰葡萄春季芽眼经破眠剂处理后萌芽时间不一致的问题,以7年生平棚架巨峰葡萄为试材,对结果母枝留5~9芽修剪5个处理,修剪后对所有试材用2.5%单氰胺催芽,同时对每个修剪的2行分别进行刻伤与不刻伤(对照)处理。调查5个不同节位修剪的刻伤处理与对照的萌芽率和新梢结果枝率,并分析其萌发的结果母枝冬芽成花率和结果母枝调查芽结果枝率。结果表明,刻伤处理可以显著提高中长梢修剪的萌芽率,并有使各节位出现花芽概率均等的趋势,对于短梢修剪没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4.
刘慧纯 《北方园艺》2012,(13):55-56
在温室大棚栽培"晚红"葡萄的生产中,升温前1周,应用含50%单氰胺的果树破眠剂2号喷布葡萄冬芽芽眼。结果表明:应用果树破眠剂2号20倍液催芽,催芽效果好于石灰氮,萌芽期比涂抹石灰氮提前7d,花期提前6d,萌芽率提高16.2%,坐果率提高9.1%,可在生产中代替石灰氮应用。  相似文献   

5.
以"红地球"葡萄为试材,对其结果母枝采用单芽、双芽、三芽、四芽和五芽的冬季修剪方式,考察了修剪方式对结果母枝不同节位冬芽萌芽率、果枝率、结果系数及花序着生位置的影响,旨在研究陕西渭北地区主栽鲜食"红地球"葡萄的冬季修剪反应,为冬季简化修剪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红地球"葡萄结果母枝上不同节位冬芽,尤其是低节位的冬芽成花能力均较强;不同修剪方式下,冬芽萌芽率、果枝率均随结果母枝上芽位的上移而降低,长梢修剪较短梢修剪结果母枝低节位冬芽的萌芽率降低,易导致结果部位上移和外移;结果母枝留芽量对新梢结果系数的影响不大,花序主要着生在新梢上的第3~5节位。试验表明,"红地球"葡萄冬季修剪适宜采用短梢修剪,增加短枝数量即可保证产量。  相似文献   

6.
以鲜食葡萄品种"金手指"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冬季修剪长度(单芽、双芽、三芽和四芽修剪)对"金手指"葡萄结果母枝萌芽率、结果枝率、结果系数及花序着生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金手指"葡萄结果母枝的萌芽率、结果枝率随修剪长度的增加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中梢修剪(3~4芽修剪)与短梢修剪(1~2芽修剪)相比较,低节位冬芽的萌芽率较低,易导致树冠结果部位上移,从而缩短树体寿命;结果母枝留芽量对新梢结果系数的影响不大,花序分布在结果枝的第2~5节位,但主要着生在结果枝的第3~4节位。表明"金手指"葡萄在冬季修剪时适宜采用短梢修剪(1~2芽修剪)方式,适当增加短枝数量即可保证翌年产量。  相似文献   

7.
以中需冷量葡萄品种‘夏黑’为试材,采用呼吸抑制剂法、借助氧电极,研究破眠剂1号解除葡萄冬芽自然休眠及促进萌芽过程中芽呼吸代谢的变化。结果表明:破眠剂1号处理葡萄休眠冬芽比对照萌发早、整齐,且萌芽率显著高于对照;破眠剂1号处理前期(休眠解除期)暂时抑制葡萄冬芽的总呼吸速率,后期(萌芽准备期)促进葡萄冬芽总呼吸速率迅速上升,并显著高于对照。破眠剂1号处理前期暂时抑制葡萄休眠冬芽的三羧酸循环和细胞色素途径的运行活性,激活磷酸戊糖途径和交替途径的运行活性,从而促进自然休眠的解除;处理后期抑制磷酸戊糖途径和交替途径的运行活性,促进三羧酸循环和细胞色素途径的运行活性,促进葡萄冬芽的萌发。综上所述,破眠剂1号可代替葡萄冬芽的部分需冷量,使其自然休眠解除并促进萌芽,冷量不足则阻碍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8.
6年生玫瑰香葡萄,株行距1.25×2米,单篱架扇形整枝。 经冬剪对母校留4芽、6芽、8芽、10芽不同芽段处理(每处理6株,重复4次)调查,以留6个芽段处理获得的产量最高,平均比留4、8、10芽段的单株分别高13.8%、5%、74%,树势也最强,果实品质最佳。 不同冬剪芽段在不同粗度的母枝上芽眼前发率和结实力反应是;随着冬剪长度的增 加而降低,随着母枝粗度增加而相应提高。不过决定结实力的关键因素还是结果母枝的健壮程度。 根据留6个芽段冬剪的单株产量,树势、品质最好,并结合以往实践经验,认为玫瑰香葡萄在单篱架栽培中应以中(4-6芽)短(2-3芽)梢修剪为…  相似文献   

9.
以11年生"阳丰"甜柿为试材,对结果母枝进行轻短截试验,研究了不同处理对"阳丰"甜柿柿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轻短截能明显改善其柿果生长情况,坐果率、果实大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对照均有显著性差异,商品果产量可增加76.8%。11~20cm长结果母枝以短截1个芽为最好;而21~30、31~40cm结果母枝以短截2个芽为最好;40cm以上的结果母枝短截3个芽最好。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无核翠宝"葡萄在上海地区最适宜的冬剪模式,本研究针对其不同结果母枝留芽量下的萌芽结实特性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双芽修剪能显著提升"无核翠宝"葡萄结果母枝的萌芽情况,萌芽率可达到98.75%,4芽修剪下的结果枝率表现最好,达到73.05%。随着结果母枝留芽量的增多(6~10芽),"无核翠宝"葡萄的萌芽率和结果枝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此外,萌芽率随着结果母枝节位的升高而依次升高,表明结果母枝基芽萌芽率、结果系数均较低,易导致结果部位外移。因此,上海地区"无核翠宝"葡萄冬剪宜采用双芽修剪模式,不仅省去了冬季绑缚枝梢的劳动成本,同时能够促进低节位冬芽的萌发,防止结果部位外移。  相似文献   

11.
笔者通过多年实践,总结出一套葡萄科学管理技术。以上年春梢为结果母枝,在2月中下旬平均气温稳定在12℃以上时,可用朵美兹(50%单氰胺)20倍液催芽,第一造果7月中旬前收;约1个月后再以同一春梢为结果母亲枝进行破眠催芽,可实现葡萄一年两熟效果,对今后葡萄生产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冬剪留芽量对猕猴桃萌芽率影响及破眠剂使用对萌芽率影响及其增产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冬剪留芽量与萌芽率显著相关。使用破眠剂处理,增产效果明显;破眠剂处理明显改善内膛光秃、结果部位外移情况。生产中,应在萌芽前50~60 d,使用破眠剂处理架面(喷雾或涂抹);徐香摘心应迟,鼓励一次枝生长或采用捏尖方法(在新梢变细,将缠绕生长时);翠香适时摘心,促进二次梢发育。  相似文献   

13.
以"红地球"葡萄为试材,研究了日光温室"红地球"葡萄结果母枝不同粗度、芽位萌发的新梢与孕穗率的关系及撤膜时间对花芽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地球"葡萄结果母枝粗度在0.7~1.4cm时,母枝上的新梢结果枝比率为52.4%~72.3%,新梢结果系数0.688~0.802,在此粗度范围内,结果母枝剪留长度为5~10个芽。在宁夏引黄灌区以5月中旬,当昼夜平均气温稳定在16℃时撤除棚膜,有利于新梢花芽形成,除膜时间晚于6月中旬,影响葡萄当年花芽形成和第2年产量。高干"厂"字型篱架单臂水平整枝,较独龙蔓篱架效益提高27.1%。  相似文献   

14.
以二年生“阳光玫瑰”葡萄为试材,一次果成熟采收后留3~4芽修剪,采用不施用单氰胺破眠且摘除植株全部叶片、施用单氰胺破眠且不摘叶、施用单氰胺破眠并摘除植株全部叶片3种处理,以不做处理为对照,研究了萌芽率、花芽分化率、结果枝率、果实品质等指标变化趋势,以期为提高干热河谷区“阳光玫瑰”二次果花芽分化及果实品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摘除植株全部叶片对“阳光玫瑰”二次果萌芽率、花芽分化率、成枝率、结果枝率、穗长、穗宽、单果质量、单穗质量、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得到提升。以施用单氰胺破眠并摘除植株全部叶片处理的效果最好,对“阳光玫瑰”二次果萌芽和花芽分化效果最好,果实品质提升也最佳。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栽培于广州的1年生"V"形架4个葡萄品种("夏黑""阳光玫瑰""温克"和"东方之星")和平棚架两个品种(夏黑和阳光玫瑰)春季萌芽和成花规律,落叶后2周完成冬剪;1周后,用3%单氰胺处理一级枝和主蔓上的冬芽,主蔓一半的冬芽进行刻伤处理;6周后,全园调查冬芽的萌发和成花情况,同时记录芽所在节位的粗度。结果看出,东方之星成花率最高,阳光玫瑰和温克次之,夏黑成花率最低;刻伤处理可提高冬芽萌发率;粗度在0.7~1.5cm的结果母枝芽萌发率和成花率相对较高。一级枝的冬芽萌发和成花率均高于主蔓;而相同品种的"V"形架萌发时间普遍早于平棚架。因此,须适度控制营养梢的生长,使其成为粗度适宜的结果母枝,可利用刻伤处理促进冬芽萌发,不同栽培架式和品种冬芽萌发时间有差异,掌握这些物候特点对指导广东葡萄品种选择和生产技术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野酿2号"两性花毛葡萄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解剖观察不同枝条粗度下第6、8、10节位冬芽的发育进程,结合大田冬芽逼发试验,明确冬芽二次果逼发的时期和结果枝粗度、冬芽节位等修剪技术。结果表明,野酿2号毛葡萄冬芽二次果的花芽分化进程可分为五个时期:未分化期(Ⅰ)、分化前期(Ⅱ)、第一花序原始体分化期(Ⅲ)、第二花序原始体分化期(Ⅳ)和萌动期(Ⅴ)。野酿2号毛葡萄的冬芽萌发能力很强,可选择6月底至7月初,枝条粗度大于0.8cm以上,第7~10节位进行修剪可获得质优的二次果。  相似文献   

17.
以4年生青提葡萄为试材,对不同修剪方式下的修剪反应以及不同芽位的成花效果、剪口粗度与果枝率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青提葡萄结果母枝在短梢修剪和中梢修剪的方式下表现出较高的萌芽率、果枝率。短梢修剪方式萌芽率最高达到81.1%,结果枝分布在2~3芽。果枝率中梢枝条最高达到91.2%,结果枝分布在3~7芽。表明以中梢修剪为主,建议剪口粗度定在0.9~1.1cm为宜。  相似文献   

18.
石灰氮和水杨酸对破除葡萄芽休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3年12月~2004年3月, 在江苏省镇江市南山农业科技示范园葡萄园, 以藤稔品种为试材, 分别在树体的初休眠期(12月上旬) 、深休眠期( 1月上旬) 和休眠后期( 2月上旬) , 取芽体饱满、生长充实的1年生枝条, 用不同浓度的石灰氮(CaCN2 ) 和水杨酸( SA) 进行涂芽破眠处理; 之后放入温室进行发芽培养, 并每5 d取冬芽测定H2O2及其抗氧化酶系统的变化, 21 d后统计各处理最终萌芽率。结果表明: 施用CaCN2和SA能不同程度的提高H2O2含量和POD活性, 降低CAT活性; 但在不同休眠期对SOD活性的影响不一致。而破眠或促进萌芽效果好的化学药剂处理, 花芽在培养前期的H2O2含量、POD和SOD活性增幅较大, CAT活性下降较明显。对萌芽率的统计表明, 初休眠期施用石灰氮和水杨酸对葡萄破眠无效; 到深休眠期及以后施用25%的石灰氮对葡萄破眠效果较为明显, 萌芽较对照提前4~6 d, 最终萌芽率达41.6%~90.0%; 而水杨酸处理对葡萄花芽破眠基本无效。  相似文献   

19.
1修剪时间及原则冬剪在落叶后至第2年树液开始流动前的休眠期进行,以11月底到次年的2月底为佳。原则主要是剪去一些生长不充实的徒长枝和过密枝。对一些衰老的结果母枝进行一次更新,结果枝在结果部位以上留2~3个芽短截,短果枝和短缩果枝不宜短截,应进行疏间,重点是保留结果母枝的适当密度。2修剪技术2.1确定留芽数和结果母枝剪留长度结果母枝的剪留长度要依据品种、整形方式、棚架大小、土壤肥瘠等不同而定。幼树为扩大树冠,母枝可留长些;衰弱树和老龄树,部分母枝应重截。就品种而论,“华美2号”、“魁蜜”等高萌芽率、节间短、短果枝结果品…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立架栽培早黑宝葡萄的结果习性与修剪反应调查,研究了不同粗度、不同节位以及剪口下不同节位结果母枝上芽眼的萌发率、果枝率、结果系数等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结果母枝粗度(直径)在1.0~1.5cm、第6与第7芽眼的萌芽和结果较好,剪口下3个芽萌发率较高。认为立架早黑宝葡萄应根据肥水等情况合理负载,以保证下年结果母枝粗度在适宜范围,冬剪应以剪留4~7芽的中短梢修剪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