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春的低气温对水稻生长十分不利,为提高水稻产量,总结铁岭地区低温条件下水稻本田、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以指导水稻生产。  相似文献   

2.
本文依据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丰歉定位试验中2013和2014年的水稻生长及产量结果与当年的气温条件比较,解释了吉林省气温与水稻产量的关系。说明吉林省的水稻产量主要由出穗后的气候条件决定,其中与8月下旬的温度相关性最大。  相似文献   

3.
水稻起源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一种喜温作物,对温度比较敏感。水稻生长期内,气温的高低对水稻生育影响很大。特别是在遇到低温年份,大大延迟水稻生育,造成大面积减产。气温对水稻不同生育阶段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我们在多年来的实验中看到,在本地气候条件下,水稻本田期内,大体上主茎第九叶片出现便可以为最快。第九叶片以晚的各叶片出现期比第九叶以早各叶片出现期表现对气温敏感,尤以顶叶开始出到  相似文献   

4.
当前禁止焚烧农作物秸秆,保护环境,发展生态农业,冀东稻区大部分水稻秸秆粉碎还田。虽然秸秆还田经过快速发酵腐熟后给土壤增加了有机质、腐殖酸和矿物质,能够促进土壤微生物繁殖和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农作物营养条件,促进农作物生长,提高土壤利用率。但水稻秸秆还田与旱田作物秸秆发酵分解的温度和有氧条件恰恰相反,水稻秸秆经过秋耕冬灌气温低、缺氧条件下发酵分解速度非常慢,下年6月气温升高,水稻秸秆继续发酵分解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和物质,影响水稻分蘖期正常生长,造成红苗、缩苗,影响分蘖和产量。针对这些不利因素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预防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水稻褐变穗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亚玲  周万福  靳学慧  台莲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683-15684,15687
[目的]研究水稻褐变穗病原菌链格孢的生物学特性。[方法]主要研究了营养条件对水稻褐变穗病原菌菌丝生长和产孢的影响。[结果]不同的营养、温度、pH值等条件对水稻褐变穗病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有很大影响。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是25℃;菌丝生长最适的pH范围是5~6,孢子萌发以7为最好;不同碳源培养条件下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率以可溶性淀粉为最好;不同氮源条件下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以硝酸铵为最好。[结论]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所需营养条件有同一性,说明只要有利于孢子萌发的条件也有利于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6.
2006年春严重的干旱低温造成了水稻前期生长延届。随着降雨量的增大,种植户为了使水稻快速生长,便加大了水量和追肥量,多施氮肥,造成水稻过分生长,枝叶幼嫩,加之湿度大,并且阴雨天多气温偏低,一些优质米品种不抗病,以上这些条件都利于稻瘟病的发生,所以,要尽早防治。  相似文献   

7.
水稻的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要十分注意对水稻的施肥量与施肥方式的控制,水稻的精确定量栽培技术通过对水稻相关生长条件的合理控制与实时监测,有利于快速解决水稻在生长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通过对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实验的设计,有利于检测水稻在不同的密度,施肥量,施肥方法中所产生的不同效果。通过实验对比所得出来的结果有利于在水稻的生产中较大幅度的提高水稻产量,也有利于水稻种植者更加科学,方便的管理日常的水稻生产,节约一定的劳动力,合理的进行作物杀虫,同时使周围环境更加绿色,水稻产品也更加的安全放心。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由于连续暖冬和春季气温偏高,有利于灰飞虱生长繁殖,水稻条纹叶枯病呈大流行之势。为此,针对灰飞虱传毒为害进行了一定的试验研究。通过麦油田用药防治控基数、推广应用10%吡虫啉水稻浸种和秧田及时用锐劲特防治灰飞虱等措施,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效果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9.
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与控制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几年来,由于连续暖冬和春季气温偏高,有利于灰飞虱生长繁殖,水稻条纹叶枯病呈大流行之势。为此,针对灰飞虱传毒为害进行了一定的试验研究,通过麦油田用药防治控基数,推广应用10%吡虫啉水稻浸种和秧田及时用锐劲特防治灰飞虱,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效果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0.
水稻潜叶蝇为双翅目,水蝇科,主要分布东北、华北、浙江等地,寄主于水稻及某些禾本科杂草。幼虫潜食叶肉,致稻叶变黄干枯或腐烂,严重时全株枯死,是水稻苗期主要害虫之一。如遭遇前期气温较低、降雨较多的气候条件,部分水稻秧苗根系发育较差,缓苗较慢,插秧后叶片易平铺水面,更利于潜叶蝇产卵;气温升高,有利于虫卵孵化,处于返青期  相似文献   

11.
贵州花江喀斯特峡谷区不同小生境的小气候环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贵州花江峡谷为例,研究了该地区不同小生境的小气候日变化规律,分析了不同小生境地面温度、气温、光照强度和大气相对湿度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土面土温高,但温度变化缓和,气温、光照条件和湿度条件都较好,因而土面有利于植物的生长,提高光合产率。石沟土温、气温和光照都较低,相对湿度高,植物的生长相对土面较差。而石槽则小气候变化剧烈,植物生长受到制约。图8表1参12  相似文献   

12.
正东兰县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云贵高原南麓,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19.3℃,年降雨量1 457 mm,自然气候条件适宜水稻、油菜等多种作物生长。2019年全县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9.35万亩,其中水稻面积12.76万亩,占65.9%;主  相似文献   

13.
秸秆集中深埋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小麦秸秆集中深埋深度和埋草量对水稻生长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还田量和还田深度能够使水稻增产,建议埋草量为5 kg/m2、埋深为35 cm,该条件下有利于水稻生长,并可以提高水稻产量,为最佳处理组合.  相似文献   

14.
四川 【天气】 受入春以来气温偏低、阴雨寡照的影响,水稻、玉米等主要大春作物生育期普遍推迟、长势较差,抗御病虫害的能力显著降低,加上反常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病虫害的发生危害。  相似文献   

15.
2010年气象条件对龙门县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2010年龙门县水稻生长发育期气象条件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早稻生育期气温偏低且寡照,降水前期少后期偏多;晚稻生育期气温偏高,在抽穗至成熟期时偏低,降水前期少、中期多、后期少,日照整体偏少。2010年气象条件较适合水稻生长,对早稻的不利影响大于晚稻。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水稻谷粒褐变致病菌禾谷镰孢菌丝生长特性.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研究环境条件和营养条件对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不同的营养、温度、pH值等条件对菌丝生长有很大影响.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5℃;菌丝生长最适的pH范围是7~8;全光照、连续振荡培养有利于菌丝的生长;不同碳源培养条件下菌丝生长以半乳糖、淀粉为较好,不同氮源条件下菌丝生长以硝酸铵、丙氨酸为较好.结论:从水稻褐变谷粒分离出禾谷镰孢菌研究其生长特性,为进一步深入开展水稻褐变穗病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鄱阳湖区近40年来双季稻生长期间的气温变化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金连  潘晓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7):12995-12997
[目的]分析鄱阳湖区水稻生长期间的气温变化趋势。[方法]根据鄱阳湖区18个气象站1965~2005年的气温资料,分析了该地区双季稻生长期间的气温变化趋势。[结果]历年月均日最高气温与年份极显著相关,其相关方程和相关系数分别为:y=0.02x一15.697和0.2515。41年内,试验水稻生长期间的平均日最高气温上升了0.82℃,4、6和10月份的平均日最高气温分别上升了2.36、1.01和1.53℃。历年月均日最低气温与年份极显著相关,其相关方程和相关系数分别为:y=0.0207x一20.334和0.32685。41年内.试验水稻生长期间的平均日最低气温上升了0.85℃,4、6、9和10月份的平均日最低气温分别上升了1.89、0.92、1.44和1.14℃。[结论j近40年来,鄱阳湖区水稻生长期间的平均日最高气温和平均日最低气温都呈显著的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8.
以宁夏引黄灌区为例,分析了气候变暖条件下宁夏水稻低温冷害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随着气候变暖,生长季的气温均值增加,出现水稻低温冷害的概率在逐步减小,农作物种植风险也随着降低。但是,在气候变暖的情况下,随着偏晚熟水稻品种的大面积推广,低温冷害的发生强度并不一定会减小,在同等低温冷害年景条件下,造成的减产损失在加大,因此,水稻品种变化必须与气候变化相适应,才能减少水稻冷害造成的减产损失。  相似文献   

19.
气候变暖背景下宁夏水稻低温冷害的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宁夏引黄灌区为例,分析了气候变暖条件下宁夏水稻低温冷害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随着气候变暖,生长季的气温均值增加,出现水稻低温冷害的概率在逐步减小,农作物种植风险也随着降低。但是,在气候变暖的情况下,随着偏晚熟水稻品种的大面积推广,低温冷害的发生强度并不一定会减小,在同等低温冷害年景条件下,造成的减产损失在加大,因此,水稻品种变化必须与气候变化相适应,才能减少水稻冷害造成的减产损失。  相似文献   

20.
水稻白叶枯病是影响水稻高产稳产的重要病害之一,大流行年感病品种产量损失可达一半以上,甚至无收.国内研究认为病菌主要在稻种和稻草上越冬,作为次年初次侵染的菌源,在老病区尤以病稻草的传病作用最为重要.通过自1972年以来对水稻白叶枯病的试验、防治工作,感到病种、病稻草虽是主要菌源,但影响病害流行的主要因子却在于气候.因此,探索影响流行的气候因素,进而应用于预测预报,是非常必要的.我县是白叶枯病的老病区.水稻布局是单、双季稻并存,早、中、晚稻混栽.早稻生长期间气温由低到高,由于高达25℃以上的时间较迟,故发病较晚,一般受害不重.晚稻进入生长后期则受气温下降到25℃以下的限制,受害亦不重.中稻孕穗~抽穗期多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这一期间天气条件有利于发病,受害亦最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