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县是个桑蚕生产新区,从干部到群众,都没有种过桑和养过蚕.为了发展桑蚕生产,推广科学种桑养蚕的技术,我们在上级党委、业务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以龙坪公社上岸大队下岸生产队为基点,进行了科学种桑养蚕试验示范.下岸生产从一九七七年起开始种桑20亩(实效面积18亩)当年养蚕38张,产鲜茧2979.9斤,收入现金4136.70元,得奖售化肥5065.8斤,头年桑平均每亩桑产鲜茧165.6斤,现金229.81元,化肥281.4斤.七七年全队粮食总产达417005斤,比七六年增产148566斤,增长55.4%,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已全部还清了历年欠贷款7829.11元,使生产队  相似文献   

2.
<正> 双溪公社位于秦岭南麓铁山脚下,是安康县重要的蚕桑基地社之一。全社13个大队,77个生产队,农业人口1771户,8327人。80年养蚕1478张,产茧突破10万斤大关,成为全地区第二个“十万斤公社”1981年养蚕1621张,产茧109990斤,收入186983元,户均收入过百元,涌现出万斤大队5个,千斤生产队44个,户均1张蚕的生产队61个。今春发种862张,总产超过七万斤,平均张产80斤以上。桑多、蚕多、肥多、粮多。近三年来、兴桑养蚕每年为农业生产提供蚕茧奖售的化肥达107万斤,干蚕粪15万斤,农械、化肥款八万多元,有力地促进了粮食生产的发展。1978年到1980年,全社粮食平均产量达到533万斤,比1975年增长149万斤,增长  相似文献   

3.
<正> 岚皋县六口公社中心三队江树胜,全家十口人、男女劳力5人,六间住房。承包生产队水田2.2亩、旱地31亩、林地5亩、自留地5.5亩,共有土地43.7亩。地处海拔一千公尺以上。1982年养春蚕2张,产茧172.3斤、平均张产86.1斤,产值273.11元,平均张产值136.60元,养夏蚕1张半,产茧72.1斤,产值76.96元;养秋蚕2张、产茧81.3斤,产值92.07元。全年共养蚕5.5张,产茧325.7斤,产值442.14元。生产粮食一万二千斤,人均千斤粮,交售国家2千斤。另外还喂了两条牛、养了6头猪,交任务一头、过年杀了两头、年底槽存3头。  相似文献   

4.
海丰大队位于北江下游,是没有堤围保护的沙洲及河滩地,全大队有十个生产队,人口1222,劳动力568总耕地面积1283亩,其中桑地占827亩,以桑蚕生产为主,由于地少人多,劳动力过剩,所以在近两年个别生产队向邻近大队的生产队租入河滩地124亩,也种上桑。一九八一年茧款320,789,00元,那么可获得超购奖金51,455,00元,合计收入是372,244,00元,平均每亩收入450.11元,还获得奖售化肥三十五万多斤,除本身消耗二十万斤以外,  相似文献   

5.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们生产队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纲,以批林批孔为动力,认真执行毛主席“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在搞好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桑蚕生产。一九七四年春我们利用旱地种桑五亩,五月二十八日开始养第一批蚕,到十月底止共养十九张蚕种,收得鲜茧七百八十七斤,收入现金七百六十五元二角一分,得奖化肥一千零八十斤,平均亩桑产茧一百五十七斤,成功地实现了当年种桑,当年养蚕,当年丰产收益。  相似文献   

6.
一、亩桑产茧是什么意思? 亩桑产茧是指一亩桑园所产的桑叶,经过养蚕而得到的蚕茧产量。这是全国统一的统计蚕桑生产的计算单位。现在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个生产队总共有桑园100亩,全年养了四次蚕,春蚕60张,单张产茧80斤,共收春茧4800斤;夏蚕20张,单张产茧70斤,共收夏茧1400斤;早秋蚕20张,单张产茧50斤,共收早秋茧1000斤;晚秋蚕20张,单张产茧50斤,共收晚秋茧1000斤,全年总共收茧8200斤。这个生产队的亩桑产茧为82斤/亩。亩桑产茧一方面反映了桑园的产叶情况,另一方面又反映了养蚕产茧情况,它比以前用的单张产茧的统计方法全面得多。  相似文献   

7.
清远县三坑公社红旗生产队在大力开展多种经营的过程中,特别加强了蚕桑生产的管理,取得粮、茧全面增产增收。该队1981年投产的桑园16.5亩,收入10123元,平均亩产值613.54元,同时还获得奖售稻谷16196斤,化肥10680斤,除小部份施用于  相似文献   

8.
致富之道     
英德县张陂公社上楼生产队队长钟作区,全家9人,有劳动力5人,分得责任田14亩,其中桑地3.5,亩甘蔗地3.2亩,花生地3亩,经过辛勤劳动,一年便富起来了。养蚕收入现金1505元,平均亩产值434元,得奖售粮4061斤,化肥2200斤,深深体会到蚕桑生产是致富的好门路,并且有力地促进各业的兴旺。  相似文献   

9.
<正> 养蚕二十七产值二千七地处山区的陇县枣林寨村村民阎宏定,以每年400元承包了集体桑园15.4亩,1984年养蚕24张,产茧1142斤,收入2061.44元;1985年四期养蚕27张,产茧1553.6斤,总收入2756.22元。其中养春蚕6张,收入706.23元;夏蚕8张,收入861.44元;早秋蚕8张,收入850元;中秋蚕5张,收入338.55元。平均亩桑产茧100.9斤,产值178.98元,除去蚕药、蚕  相似文献   

10.
我场是一九五八年创办的,五九年栽桑养蚕,现有土地面积1,000多亩,其中桑园126亩,茶园800亩,果园360亩,水稻51亩,每年播种桑苗30至40亩,其余的均是荒地,职工人数130多人,全场分为四个生产队,蚕一队,蚕二队,果园队,茶同队.还有加工厂、猪场、兔场、机电站。今年全场收茧15,853斤,蚕茧交售后实得人民币29,237.63元。  相似文献   

11.
<正> 略阳县徐家坪公社潭子湾生产队,六十年代中期开始兴桑养蚕,当年仅养3张蚕,78年达到户均一张蚕,收入超百元。三中全会后的81年,虽遇洪水灾害,仍培育良桑苗4.5亩,栽桑1.2万多株,养蚕30张,产茧1995.5斤,产值达3370.79元,比80年分别增长17.6%、20%和9.3%。加上桑苗收入938.45元,81年蚕桑总收入4309.24元,户均239.40元,人均43.53元。蚕桑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比例,由79年的18.4%,提高到81年的27.3%。  相似文献   

12.
<正> 仪征县谢集公社四庙大队鲍庄生产队余存仙家分到责任田7.3亩,在种好责任田力争多产粮、油的同时,82年春将0.672亩自留地栽桑750株(行距4.8尺,株距1.1尺,折合每亩栽桑1136株)。又利用行间嫁接桑苗,成活2066株。栽桑当年从夏蚕开始,养三季蚕共养蚕种1.83张,生产蚕茧130.4斤,产值214.22元(平均张产茧71.25斤,张产值117.06元,亩产茧194斤,亩产值318.78元)。再加上行间嫁接桑苗2066株,产值100元,这块自留地共收入314.22元。比原来的收入高一倍多。他家的主要措施是:在上年冬天,挖好  相似文献   

13.
附城公社上河生产队社员何训明,全家五口人,二个劳力,一九八二年除了承包生产队的水稻、甘蔗责任田三亩七分外,还承包生产队桑园1.89亩,一定三年,每年纯上交三百元。今年购进蚕种十九张半,实际饲养售茧十七张半,总产蚕茧1169斤,平均亩桑产茧618斤;总收茧款2153.84元,平  相似文献   

14.
玉林县南江公社分界大队主家冲生产队,1972年在山坡地上种桑二亩八分,由于面积小,管理不好,产量很低,加上缺乏养蚕技术,蚕养不好,死蚕多,收成少,亩桑产值只有几十元.因此,部分社员和队干认为种桑养蚕捞不得吃,提出要把桑挖掉,改种其他作物.适在这时上级发出办点号召,我们就选择这个队为点与群众一道,在狠抓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恢复发展蚕桑生产.经过一年的努力,已初见成效,这个队的蚕业生产不断巩固和发展.七七年养蚕收入比七六年增加131%,种桑面积由二亩八分已扩种到二十亩,还带动了附近的两个生产队种桑二十多亩.粮食已获得了丰收,比七六年增产30504斤,增产10.3%,向国家提供商品粮72821斤,比七六年多卖41200斤.养猪由  相似文献   

15.
平远县下陂生产队于79年10月利用新开山地种桑5.5亩。80年3月份开始投产,由集体安排六人负责专门管桑养蚕,全年养蚕25.5张,收入共2204,97元,亩桑产值400.90元。81年初,为落实生产责任制,蚕桑采用以投标纯上交生产队1300.10元,由队上三户没养过蚕的社员承包了生产队桑地5.5亩,从3月19日开始养蚕至9月15日止,已养蚕27.5  相似文献   

16.
六里公社龙北大队坪滩生产队,是一个新蚕区队,由于落实了生产责任制,调动了社员的集体生产积极性,到今年五月底止共产桑叶二万三千二百五十斤,养蚕种三十张,总产值二千六百四十元,担桑产值十一点三五元,亩桑产值一百二十元、超过去年全年一至六造的亩桑产值。该队于一九七八年春开始种桑二十六亩,其中湖桑四亩,七八年五月份开始投产养  相似文献   

17.
我们生产队,今年已养桂夏一号三批,其中第三造饲养7张种,产茧323.5斤,收入现金348.88元,奖售化肥549.95斤.我们认为,桂夏一号并不难养,关键是良种要有良法.一、严格消毒防病“养蚕要稳产,消毒第一关”.往时,我们对蚕房蚕具清洗不那么讲究.蚕具拿到死水塘里洗,蚕网,蚕筷不经消毒就使用,病死蚕到处丢,摘叶也没有固定的箩,到五  相似文献   

18.
新圩公社新圩大队二队社员芦群起,全户九人,劳动力五人,现有桑园1.95亩,八一年养蚕13.5张,产茧749.6斤,收入现金1200元,得奖售化肥1274斤,平均亩桑产值615元3角9分;单张产茧55.5斤,单张产值88元8角8分,另代社员育小蚕65张,育到三龄,每张收人工款6元,收入390元,自育桑苗约十多万株,收入约400元.八一年仅种桑养蚕一项付业总收入2000多元,平均每人收入220多元.打算用水田再扩种一亩桑地,争取八二年种桑养蚕收入3000元.  相似文献   

19.
高州县大井公社石咀大队村尾生产队龚瑞伦,俩老带女,因家里贫穷,整天耽心女儿出嫁后无人照顾。为了治穷致富,八一年冬承包了生产队的4.8亩桑园,一定三年。去年养蚕收入茧款2870元,还收入小蚕代育费150元,平均每人养蚕收入1000多元,不但改善了家里的生活,而且还买了一头大水牛和把蚕茧所得的化肥送给亲戚使用。家  相似文献   

20.
<正> 王道娃是洋县七氏公社七氏大队蚕桑技术员。今年春天他养了十张原种蚕,收茧528斤,收入1574元,周围群众都说:“王道娃今年借养蚕发了财”。七氏大队是1981年冬才发展蚕桑生产的新蚕区,1982年秋大队试养秋蚕24张,其中王道娃养的一张,收茧86斤,收入156元,尝到了栽桑养蚕的甜头,激发了靠养蚕致富的积极性;当年冬天就栽桑1350株,今年春天王道娃承包了生产队的十亩密植丰产桑园,并与汉中地区蚕种场签订了喂养10张原蚕的合同。在地区蚕种场和县蚕技站技术人员的帮助下,从收蚁到上簇采茧整个养蚕过程中,他们全家六口人经过三十多天的辛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