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农业》2021,(17)
正近日,中国科学院在黑龙江哈尔滨市发布《东北黑土地白皮书(2020)》,这是我国首次发布黑土地白皮书。中国科学院希望通过黑土地白皮书的发布,为"用好养好"黑土地提供科技支撑,同时能够让全社会对黑土地有明确的科学认知,珍惜大自然赋予的这份宝贵资源,并在全社会形成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合力。中国科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中国科学院将通过白皮书方式及时发布我国在保护利用东北黑土地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正>为进一步促进黑土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解决长期集约种植模式下黑土地面临的"用养脱节"问题,促进东北粮食主产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国农业大学和梨树县人民政府于9月6日~8日联合举办了2015年梨树黑土地论坛,邀请到中国科学院院士、专家、学者等就黑土地利用与可持续生产、黑土地区现代农业产业模式与发展、黑土地区气候变化及农业减灾、黑土地经营管理模式等展开交流。  相似文献   

3.
对黑土地保护面临的新形势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全面阐释黑土地保护国家战略的提出,从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的角度,提出黑土地保护的方向和具体路径.在此基础上,就黑土地保护向纵深发展的保障措施,分别从健全黑土地保护法律法规、明确黑土地保护主体责任、完善执法与督察手段和加大黑土地保护资金投入等方面做出全面论述,...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阿荣旗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为目标,探索出一条黑土资源利用率、产出率和生产率持续提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复制、可推广、能落地"的黑土地保护利用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为更大范围地开展黑土地保护利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因盲目过度开发导致的黑土退化,黑土资源呈现质退量减的趋势。如何保护好黑土地,实现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提升黑土地资源利用率、产出率和生产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能落地"的黑土地保护与利用技术模式势在必行,为更大范围开展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正>东北平原是全球仅有的三片黑土区之一,却被长期的重用轻养累"瘦"了。为此,2015年农业部启动了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项目,作为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县份的梨树县,率先创建了全国第一个黑土地保护利用院士工作站,率先举办了以"面向世界、立足黑土、服务‘三农’"为宗旨的梨树黑土地论坛,率先搭建了辽、吉、黑、蒙四省(区)"黑土地保护利用科技联盟",  相似文献   

7.
正黑土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得天独厚的宝藏,是一种性状好、肥力高,非常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时指出,"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使之永远造福人民"。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和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以及相关农机生产企业,在分析总结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免耕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基础上,创建东北黑土保护与利用的"梨树模式"。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黑土地的开发与保护逐渐成为吉林省广泛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在全国"两会"和东北地方"两会"上,越来越多的代表提出的意见与黑土地相关,并呼吁要重视黑土地的保护。黑土地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吉林省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提高以黑土地为基础的资源集合和生产加工能力,对保障国家和吉林省地区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黑土是我国粮食生产的“稳压器”和“压舱石”,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为科学保护黑土地、提升黑土耕地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聚焦黑土地保护利用,明确黑土资源利用特征,分析了东北黑土“变薄、变瘦、变硬”的质量退化现状,从科学规划黑土地保护利用、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稳步推进黑土地保护立法工作3个方面梳理了黑土保护的政策方案和保护条例,从强化政府统筹和管理职能,强化资金和政策支持,强化科技支撑,强化宣传引导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黑土仍在退化,部分土壤有机质下降到"临界点",黑土地全面呈现"亚健康"状态……最近,笔者深入东北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采访时发现,支撑全国粮食产量约四分之一的东北黑土区正面临严峻考验。尽管国家去年在东北开展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项目取得成效,但仍有不少地区的黑土保护工作陷在尴尬之中——黑土持续告急,而黑土保护  相似文献   

11.
黑土地保护利用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措施,乡村振兴战略是黑土地保护利用的保障与抓手,统筹推进黑土地保护与乡村振兴是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用好养好黑土地,通过乡村振兴提升黑土地高质量可持续利用,解决黑土地保护急需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全面推进东北黑土区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发展。文章分析了东北黑土区黑土地保护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关系、阐述了黑土地保护利用与乡村振兴间存在的困境,提出了统筹推进黑土地保护与乡村振兴的大生态建设、科技体制创新和人才战略等解决路径和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本报讯为保护黑土地资源,防止黑土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黑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维护生态系统平衡,2018年3月30日,吉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条例》,定于今年7月1日起施行。近年来,受过度开发、建设占用、化肥农药污染等因素影响,东北地区黑土地呈现"变瘦、变薄、变硬"的特点。专家指出,东北地区黑土层的平均厚度,已经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60至70厘米,下降到目前  相似文献   

13.
东北黑土种植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长期采取粗放开垦与高强度利用的农业生产方式,迫切需要对黑土地进行保护。以辽宁省为对象,在深入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辽宁省黑土地保护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黑土地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吉林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大资金投入,创新工作机制,强化科技支撑,推进法制建设,以"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为契机,推动黑土地保护工作深入开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深入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发展战略,保障黑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吉林省省委、省政府将黑土地保护治理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点任务,积极组织,统筹部署,从政策和制度层面大力推动黑土地保护  相似文献   

15.
吉林省东部湿润区坡耕地面积较大,因坡岗地、低洼地的特殊自然条件,亟待探索适宜推广的黑土地保护模 式,本文围绕当前黑土地保护“按区施策”的原则,从减量施肥途径、秸秆还田方式、构建有机肥质量评价体系、合理构 建耕层、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协同创新技术推广等五方面入手,全面细致地分析了吉林省东部半山区黑土地保护机制的 路径,为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工作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6.
<正>从"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到"大沙包、破皮黄、咋上肥都不上量",再到如今"保护培育黑土地,高产高效可持续"。梨树县首创秸秆全覆盖保护性耕作的"梨树模式",为全国乃至全世界黑土地保护提供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因地制宜技术创新土壤是有呼吸的生命体,越使劲掠夺性地经营,就越"喘"得厉害,"五脏六腑"消耗得越快。所以要采取因地制宜的有效耕作方式,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提升黑土地质量和数量,才能  相似文献   

17.
黑土地是一类珍贵的耕地资源,然而长期的过度集约化、不合理利用使得我国东北黑土区面临土壤“变薄、变瘦、变硬”的困境,对我国粮食安全造成了一定威胁。随着国家对黑土地保护重视程度的提升,我国东北黑土区已开始全面实施黑土地保护的措施,一定数量的农户作为黑土地保护的实施主体参与到了黑土地保护工作中。本文基于感知价值理论,运用文献资料法构建了农户黑土地保护继续参与行为机制模型,探究已参与黑土地保护农户群体继续参与黑土地保护的行为过程机制,并在分析农户行为机理基础上提出农户继续参与黑土地保护行为的因应策略,如继续完善黑土地保护补贴政策、注重提升农户黑土地保护意识、着重宣传黑土地保护成效、鼓励农户参与制定黑土地保护实施方案、组织农户学习新农机和新技术。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梨树县认真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基本国策,强化了黑土地保护工作。截至目前,梨树县耕地保有量一直稳定在24.3万公顷以上,基本农田保护率达到85%以上。强化组织领导,明确黑土地保护责任机制在全县黑土地保护工作中,梨树县具体做到了"三个强化"。一是强化组织。梨树县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  相似文献   

19.
为加强黑土地保护利用,指导农户做好技术推广应用,着力提升黑土地质量,夯实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安全。结合北票地区实际,文章进一步细化和完善本地区黑土地保护利用技术,加强示范推广,推动黑土地保护任务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0.
<正>2015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并将"大力推进机械化深松整地和秸秆还田等综合利用"作为一顶重要的长期战略任务。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吉林代表团审议时,就三农工作、黑土地保护等问题先后7次提问与代表互动,一再强调要高度重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吉林省委书记巴音朝鲁在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也特别强调:"要下大力气保护黑土地,全面落实黑土地保护责任制和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