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6 毫秒
1.
本文采用"首尾测算分析法"测算样点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以此推算不同类型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平均值,最后推算出辽宁省朝阳市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经测算,朝阳市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7518,其中中型灌区系数为0.5383,小型灌区系数为0.6250,纯井灌区系数为0.7619.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获得,...  相似文献   

2.
巢湖市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计算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合理评价灌区工程节水效果。选取巢湖市13处样点灌区,采用首位方法测算样点灌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从而推算巢湖市农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50 0。根据结果分析,针对以中小型灌区为主的巢湖市,应该寻求有效的农业节水方式,提高农田灌溉用水效率。  相似文献   

3.
发展节水灌溉的目的是不断提高灌溉用水效率和效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的主要指标之一,是科学制定节水计划和分析节水潜力的基础依据。近年来,板桥灌区重视节水灌溉工作,将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指标作为全年工作考核的重点,进一步强化农业用水管理,为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不断提高用水效率提供可靠依据。结合灌区实际,组织灌溉技术人员对板桥灌区历年有关技术资料进行收集和分析测算,形成2022年板桥灌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成果。结果显示:2022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结果为0.619 3,为临泽县提高灌溉用水效率和效益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农十师北屯灌区农业田间灌溉水利用系数资料进行搜集、整理以及实地调研,了解目前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测量中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数据论证.[方法]采用首尾测算分析方法.[结果]经计算作物净灌水量为18 558.48 m3,作物灌溉用水有效系数为0.522,相对误差值为4.79;,在误差的允许范围内,计算值与实测值保持一致.[结论]农十师北屯灌区农业田间节水技术数据计算与首尾测算分析方法具有一致性,并与北屯灌区的灌溉规模、工程状况、管理水平和灌溉水利用率的基本情况相符,进一步验证了首尾测算分析方法的正确性、可靠性,作为今后灌区测定灌溉水利用系数的综合测定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是衡量灌溉工程状况、用水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一项主要考核指标。小型灌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由于其自身的特点,测算难度大。利用大中型灌区管理机构完善,测算工作基础好的优势,采用“以大带小”的方法,测算小型灌区的用水效率,其方法是可取的,也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要分析了秦安县东坪电灌工程灌区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测算过程以及结果,提出了今后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努力方向,为进一步改善灌区运行管理,提高灌溉水利用率,保障灌区高效运行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清水河灌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测算分析,找准灌溉管理及测算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对症下药,以期为灌区发展及测算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运用典型渠段测量和首尾测算分析2种方法对2014年合浦水库灌区的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进行计算。通过对计算过程和结果的对比分析,认为首尾测算分析法计算过程相对简单,且计算结果合理可信,可为以后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测算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
宁夏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以往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方法的优劣性,选取首尾测算法对宁夏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进行了测算,分析了其合理性与可行性,并以此研究了全区农业节水潜力。  相似文献   

10.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是评价农田灌溉用水效率的主要指标。在冶河灌区选取四支和五支典型支渠开展田间试验,采用动水法测定渠道输水损失,利用土壤含水率差值测算田间净灌水量,最后估算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试验结果表明:冶河灌区典型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623,而渠道输水损失占损失比重为72.7%,是影响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主要因素。冶河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定方法对于改善河北省大型灌区灌溉节水工程措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重庆市不同规模灌区农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计算结果的比较研究,对出现的中型灌区农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大于小型灌区的结果进行合理性分析,并为重庆市农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的进一步提高,提出相关建议,为政府相关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综合考虑重庆的地形、气候、土壤等因素.根据选定灌区的实测数据,采用首尾测算法计算2017年重庆市不同规模灌溉农田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系数,采用单因素和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影响农田灌溉水有效灌溉系数的主要因素. 1)通过测算, 2017年重庆市中型灌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499,小型灌区为0.487,推算全市为0.495; 2)在影响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主要因素中,当地的节水工程和管理状况所占的比例大于自然因素; 3)中型灌区在节水工程的投资、管理和维护等方面均优于小型灌区; 4)自然因素中,降水量对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文章提出了景电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测算方法,通过对景电灌区主要作物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田块,在每次灌水前后对不同土壤深度的质量含水率进行测定分析,计算代表作物亩均净用水量,结合水源渠首处的提水量,分析计算景电灌区的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相似文献   

13.
唐洪火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3):222-224,237
青弋江灌区采用首尾测算法测算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以下简称农水系数),通过选定典型样点田块,基于直接量测法与观测分析法相耦合途径确定灌区作物净灌溉定额,测算出2019年农水系数为0.4606,并对测算过程和结果进行合理性分析.  相似文献   

14.
采用首尾测算分析法对2012—2021年安徽省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进行测算,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安徽省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2—2021年安徽省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呈现逐年增大趋势,但较全国水平而言,仍处于较低水平;节水灌溉工程投资、节水灌溉工程面积2个因素对安徽省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影响较大,且均属于积极影响因素。建议通过加大节水灌溉工程投资、加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和节水灌溉技术推广、优化灌区的管理水平等措施,有效提高安徽省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相似文献   

15.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是评价农田灌溉用水效益的重要指标,农作物净灌溉定额的精准确定对于科学合理测算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尤为重要,净灌溉定额的确定有直接量测法与观测分析法两种。以托山水库灌区单季晚稻净灌溉定额确定为例,直接测量法和观测分析法确定的水稻净灌溉定额分别为409.74mm和428.15mm,两者相差18.41mm,说明直接量测法确定的净灌溉定额科学合理,为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测算提供了关键基础。  相似文献   

16.
陈曦  韩超伦 《浙江农业科学》2019,60(12):2284-2285
结合温州市灌区特点,采用最大供水能力法及水文年法对温州市典型灌区的5种农作物进行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阈值测算,得到全市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阈值范围平水年(P=50%)为0.491~0.576,偏枯年(P=75%)为0.565~0.640。  相似文献   

17.
为区域制定节水灌溉规划和评价灌区节水潜力提供依据,运用首尾测法基本原理,对2015-2017年贵州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进行跟踪测算,并对影响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高低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2015-2017年贵州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分别为0.451、0.458和0.464,贵州省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呈逐年提高趋势;影响系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投资因素、管理因素以及样点灌区调整因素,当水利工程在建设投资达到一定程度后,主要影响因素为管理因素。因此,今后贵州省提高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主要途径应从加强管理入手。  相似文献   

18.
灌溉水利用系数是灌溉用水效率、灌区工程状况及用水管理水平的表征指标之一,也是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确定“三条红线”控制目标的重要指标之一。贵港市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工作从2014年开展至今已有10年,本文以贵港市2018—2022年测算成果进行分析比较,旨在提出影响测算结果的因素及变化趋势,为贵港市农业水资源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蔡长举  王群  张和喜  刘浏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630+18639-18630,18639
运用水量平衡法原理,以贵州省连续5年观测资料为基础,精确测定了贵州省"十一五"期间水稻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贵州省灌溉水利用系数随节水改造投入以及灌区管理水平影响产生的变化规律。测算结果表明,贵州省灌溉水利用系数随节水改造力度加大,有逐年上升趋势,说明该省节水改造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为做好农业节水灌溉工作,向疏勒河南干灌区建设节水型灌区提供试验数据,在疏勒河南干灌区开展了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实测工作,并在此基础上针对灌区已开展的大田常规节水和高标准农田灌溉提出了做好节水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