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比较登海605、郑单958、浚单20共3个玉米品种的产量潜力。[方法]以登海605、郑单958、浚单20为试验材料,探讨不同玉米品种产量潜力,并同时研究3个玉米品种的千粒重、穗数以及穗粒数的变化。[结果]3个玉米品种的生育期、日照时数及积温表现一致,从大到小依次为登海605、郑单958、浚单20。3个玉米品种的叶面积系数、光合生产率及灌浆速率随生育期的推进呈先升高后降低,从大到小依次为登海605、郑单958、浚单20。3个玉米品种的产量、穗数及穗粒数从大到小依次为登海605、郑单958、浚单20。3个玉米品种的千粒重从大到小依次为浚单20、郑单958、登海605。[结论]在黄淮海现有的生态条件下,比较适宜种植的玉米品种是登海605及郑单958。  相似文献   

2.
对引进的15个玉米新品种进行了田间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5个玉米新品种在生长发育特性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其中表现好的品种有郑单958、中单909、联创808、敦玉13号。郑单958产量达到15 259.5kg/hm~2,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2.97%,在会宁县表现为中晚熟,株高、穗位、茎粗适中,果穗均匀,秃顶率低、穗粒数较多、子粒饱满、百粒重高、株粒重与穗粒重较高,有较强的抗旱性与适应性,可初步确定为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3.
为加快玉米品种的更新换代,增加产量和农民收入,以金穗4号为对照,引进17个抗旱玉米品种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18个玉米品种均能完全成熟。联达169折合产量最高,达到16 258.89kg·hm~(-2),较对照金穗4号增产52.90%;其次为郑单958、沈单16、高玉98、晋单60、粮源5698。其中,联达169、沈单16、晋单60、高玉98,穗粗、粒大饱满、穗位高适中,综合性状表现好,适宜旱作区推广种植,以联达169表现最佳。敦玉16与陇单339不适宜在该区推广。  相似文献   

4.
冀西北地区超高产玉米与普通玉米源库特征及其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比较研究了超高产玉米和普通玉米源库的特征及其关系.结果表明:群体条件下超高产品种 "郑单958"和 "纪元1号"的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积累量等源特性和穗粒数、百粒质量、穗粒质量、产量、经济系数等库特性均高于两个普通品种;表征源库关系的茎鞘物质输出率郑单958<纪元1号<张玉1号<四单19,4个品种茎鞘物质输出率差异显著(P<0.005);粒叶比郑单958>纪元1号>张玉1号>四单19,超高产郑单958与普通品种四单19粒叶比差异极显著;本试验条件下,超高产品种郑单958和纪元1号属源库互作型,适宜在冀西北地区推广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5.
选用6个玉米品种,以郑单958为对照,从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抗病性和产量结构方面综合评价这几个品种在鲁西南地区的表现。结果表明:登海605产量最高,生育期较长,乳线下降慢,收获时籽粒含水量高,属晚熟品种,可适当延迟收获时间或作为青贮玉米收获;先玉688产量居第二,收获时籽粒含水量与对照差别不大,可采用摘穗剥皮方式进行收获;迪卡517和登海618籽粒产量和郑单958产量无显著差异,收获时乳线下降比例比对照大,籽粒含水量比对照低,可作为籽粒直收品种种植;浚单20和先玉335产量比对照低,倒伏率、倒折率和空秆率均较高,有待于进一步试验。  相似文献   

6.
针对鲁西北地区大豆/玉米间作模式中存在的品种组合选择问题,本研究采用3个大豆品种、3个玉米品种随机组合设置不同处理,并对其大豆、玉米的农艺性状、产量、经济效益进行综合分析及评价。结果表明:不同间作组合中同一大豆、玉米品种的生育期无差异性变化;不同处理间大豆9个农艺性状均呈显著差异,不同处理间玉米株高、穗位高、秃顶长、单穗重呈极显著差异,穗行数、行粒数、果穗直径呈显著差异,穗长无差异;玉米在籽粒产量与经济产值方面为主要贡献者,其中处理9(德豆99-16与郑单958组合)的籽粒总产量与经济总产值均最高。结合经济总产值、成熟期及生育期相关数据分析,德豆99-16与郑单958组合在间作模式中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与可利用性,为大豆/玉米间作品种的优选组合。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研究了一次性施入不同类型肥料对8个玉米品种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当地主栽品种为黑马603、淄玉308、登海605、伟科702、鲁单818,在施用复合肥时产量最高,郑单958、迪卡517、中单909在施用缓释肥时产量最高。每种肥料类型所适宜的主栽品种为:施用复合肥时,伟科702与郑单958千粒重较高,黑马603的穗粒数最大,黑马603的小区产量最高,由于黑马603与淄玉308、登海605、伟科702之间差异不显著,所以复合肥适合这四个品种;施用缓释肥,郑单958、伟科702千粒重较大,郑单958、登海605、黑马603穗粒数较大,郑单958的小区产量最高且与登海605差异不显著,所以缓释肥适合这两个品种;施用复混肥,郑单958、迪卡517千粒重较大,黑马603的穗粒数最大,登海605的小区产量最高且与黑马603差异不显著,复混肥适合这两个品种;不施用肥料,中单909千粒重最大,中单909穗粒数最多,郑单958的小区产量最高。一次性施入不同肥料,8个品种产量的平均值依次是施入复合肥缓释肥复混肥不施肥料。  相似文献   

8.
不同玉米品种氮素利用率差异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用辽单565、先玉335、郑单958、丹玉2166、丹玉39等5个玉米品种,每个品种设4个氮素水平处理。经农艺、生理性状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就同一玉米品种而言不同氮素水平对各个性状的影响有一定的差异,同一品种株高、穗位变化随着氮素水平的增加而增高,穗长、穗行数、行粒数变化基本稳定。辽单565、郑单958在不同氮素水平下百粒重之间差异很大;随着氮素水平的增加,光合速率有上升的趋势;叶面积指数有下降趋势,不同氮素水平间其差异较大;不同品种的叶绿素含量不同,随氮素的变化,差异也较大;辽单565在不同氮素水平下的产量差异不显著,其次是丹玉39,而先玉335、郑单958、丹玉2166不同的氮素水平间产量达显著水平,说明辽单565和丹玉39属于对氮素利用较高的品种。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主栽耐密玉米杂交种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吉林省8个中晚熟主栽耐密玉米杂交种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所有品种达到国家一级玉米容重标准,商品品质优良。淀粉含量农华101最低,为淀粉普通型玉米;禾玉33最高,达到74.86%,其次是良玉208和吉单558,这3个品种达到国家高淀粉玉米二级标准;先玉335、迪卡516、郑单958、良玉188淀粉含量为三级,这7个品种可作为高淀粉玉米品种进行推广种植。产量表现为农华101良玉208吉单558郑单958先玉335良玉188禾玉33迪卡516。品种产量方差分析表明,区组间差异不显著,品种间差异显著。指出品种种植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机械化单粒播种技术条件下北京地区春玉米不同品种之间播种质量差异,以农华101、郑单958(CK)等15个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14个参试品种粒距合格指数均较对照郑单958高,差异为15.8%~52.6%,其中农华101、京科665、丹玉8201、登海618和先玉3355个品种与对照郑单958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农华101粒距合格指数最高,为96.7,较对照郑单958增加52.6%。  相似文献   

11.
玉米籽粒灌浆速率、生理成熟期籽粒含水率及生理成熟后籽粒脱水速率和产量是决定能否实现籽粒机收的关键影响因素。试验选用生育期有明显差异的黄淮海区域夏玉米品种安玉308和郑单958为试验材料,运用曲线拟合软件对其籽粒灌浆和含水率变化进行动态拟合,研究并明确了不同生育期夏玉米品种的籽粒灌浆和脱水特性,旨在为黄淮海区域机收品种的筛选及选育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授粉后28 d至授粉后49 d安玉308的平均灌浆速率为比郑单958快0.16 g/d,百粒干物重比郑单958高2.16 g;收获期籽粒含水率比郑单958低3.14%,品种间差异显著;生理成熟前籽粒脱水速率品种间差异不显著,生理成熟后籽粒脱水速率比郑单958每天高0.20%,品种间差异显著;收获期苞叶、穗轴含水率明显低于郑单958,穗柄含水率没有明显差异;较郑单958增产6.89%。  相似文献   

12.
以辽宁省主栽的9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以聚乙二醇6000模拟干旱胁迫,研究干旱胁迫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PEG时,东单339、郑单958的发芽率较高,分别为100%和98%,长玉1与丹玉99较低,为52%和60%。不同品种发芽势的结果与发芽率相似。抗旱萌发指数以东单339和郑单958较高,长玉1和丹玉99较低。干旱胁迫对贮藏物质转运率、胚芽长和胚根长的伤害率均以东单339和郑单958较低,长玉1与丹玉99较高。由此可见,东单339和郑单958种子萌发期抗旱性较强,而长玉1和丹玉99则对干旱较为敏感,本研究为干旱地区种植玉米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施氮对不同超高产夏玉米品种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为因品种科学施用氮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郑单958和浚单202个超高产夏玉米品种产量、氮素吸收积累与氮肥效率的影响,明确2个品种施氮效应差异。[结果]施氮对2个夏玉米品种增产显著,郑单958在低氮时产量和收益最高,分别为12051.18kg/hm2和1722.40元/hm2,而浚单20在高氮时产量和收益最佳,分别为13166.00kg/hm2和1343.92元/hm2;在0、240和450kg/hm23个氮水平下浚单20比郑单958分别增产9.90%、5.20%和12.00%。施氮条件下,浚单20蛋白质产量显著高于郑单958,高施氮量有利于浚单20获得较高的蛋白质产量。高氮水平下浚单20的氮素利用效率、氮肥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显著高于郑单958。[结论]生产中郑单958适宜施用较低的氮肥用量,而浚单20适当增加氮肥用量可获得较好收益。该结果为科学施用氮肥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4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比较研究高产玉米源库特征及产量关系。方法测定不同生育时期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和胚乳细胞数的变化。结果群体条件下高产品种先玉335和郑单958的叶面积指数和胚乳细胞数均高于普通品种,而高产玉米先玉335和郑单958在高密度下和普通玉米叶绿素含量接近,但果、穗、叶、叶肉细胞中三、四环以上的细胞所占比例大;品种粒叶比由高到低的顺序是:超高产先玉335>郑单958>长城799>张玉117,超高产先玉335和普通品种张玉117粒叶比差异极显著(P≤0.01);4个品种茎鞘物质输出率差异极显著(P≤0.01),由低到高的顺序是超高产先玉335<郑单958<长城799<张玉117。结论试验条件下,从源库特征上比较,高产先玉335和郑单958属较典型的源库互作型,适宜在冀西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正>以郑单958为对照品种,研究了5个玉米品种的籽粒产量和主要经济性状的差异。综合比较了各品种株高、产量,以及穗粒数、穗行数、千粒重、果穗长、果穗重、穗粗、穗粒重、穗轴重、穗轴率、倒伏率。结果表明:铁研358和铁研58在产量、植株大小、根系大小和抗倒性等方面均表现较好,是5个参试品种中产量表现较好的玉米品种,可以在辽北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1.1供试材料以在辽北地区种植面积最大5个玉米品种为供试材料,  相似文献   

16.
不同高油玉米品种的生长发育、产量及含油量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5个高油玉米品种和长治地区的主栽玉米品种郑单958进行生长发育、产量及含油量的比较。结果表明,大丰高油303全生育期偏短,产量极显著低于对照郑单958;QS-T的全生育期偏长;ND621,ND698,高油5580的全生育期和对照郑单958基本一致,含油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ND621和ND698的产量与对照郑单958间差异不显著,高油5580的产量与对照郑单958间差异未达到极显著水平。ND621,ND698和高油5580是长治地区发展高油玉米生产的适宜品种。  相似文献   

17.
夏玉米品种花期耐热性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农业科学》2019,(6):43-48
花期高温是影响夏玉米稳产和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筛选和推广耐热性较强的玉米品种是减少高温热害损失的有效途径。以10个山东省主推玉米品种为试材,研究高温对不同夏玉米品种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穗部性状的影响,继而通过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各品种的表现进行综合评定,筛选确定夏玉米花期耐热性评价指标,并以此对10个玉米品种进行花期耐高温能力强弱分类。结果表明,花期高温胁迫下,10个玉米品种产量、穗粒数和穗数分别比对照平均降低27.19%、9.31%和7.31%。主成分分析表明,产量、行粒数、穗粒数、秃尖长和穗数可作为花期玉米耐高温筛选的主要鉴定指标;10个夏玉米品种耐高温能力具有较大差异,其中郑单958、鲁单818和中单909为耐高温型品种,农大108为中度耐高温型品种,登海605和农华101等6个品种为高温敏感型品种。本研究得出产量、行粒数、穗粒数、秃尖长和穗数可作为花期玉米品种耐高温能力评价的主要鉴定指标,郑单958、鲁单818和中单909可用于易发生玉米花期高温热害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8.
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茎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晋南地区玉米适宜的栽培品种和种植密度,以‘先玉335’、‘郑单958’和‘浚单20’3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7个密度处理,4.50、5.25、6.00、6.75、7.50、8.25和9.00万株/hm~2,分析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制条件下,不同种植密度对晋南夏玉米茎秆及产量等性状。结果表明:随着玉米种植密度的增加,株高和穗位高均增加,茎粗减小,倒伏率呈现增加趋势。同密度条件下,‘郑单958’的倒伏率低于‘先玉335’和‘浚单20’。‘先玉335’、‘郑单958’和‘浚单20’在种植密度为7.50、8.25和9.00万株/hm~2获得最大产量分别为1 1034、8 668和8 456 kg/hm~2。随着种植密度增加,玉米单位面积穗数增加,而穗长、穗粗、行粒数和百粒重均降低,但对穗行数的影响不显著。综合茎秆性状和产量结果看,‘先玉335’种植密度为6.75~8.25万株/hm~2时,可取得较好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玉米种植区域扩大、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市场需求的变化,缺乏优质高产高效抗旱玉米品种与中早熟耐密品种的问题日渐突出,寻找适合旱地全膜种植的玉米品种对发展粮食生产、优化种植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对9个玉米品种进行了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干旱欠水年份小穗型品种表现较好,主要性状、产量表现明显优于大穗。郑单958在会宁表现为中早熟,株高、穗位、茎粗适中,果穗均匀,秃顶率低、穗粒数较多、子粒饱满、百粒重高、株粒重与穗粒重较高。在特大欠水年份产量达到5 094 kg/hm2,比对照增产10.80%,显著高于对照,可作为主推品种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研究一定生态条件下玉米高产的适宜种植密度。[方法]采用大田试验,以豫单998和郑单958玉米品种为对象,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2个品种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在试验密度范围内,郑单958的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豫单998的产量开始随密度的增加而提高,当密度为67 500株/hm^2时,产量达最大(9 375.47 kg/hm^2),当种植密度为75 000株/hm^2时,产量反而下降。2个供试品种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穗长、行粒数、穗粒重、千粒重均呈逐渐下降趋势;秃尖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穗行数和穗粗无明显差异。[结论]不同玉米品种的耐密性有所差异,郑单958的适宜高产密度为75 000株/hm^2,豫单998的适宜高产种植密度为67 500株/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