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农资》2021,(3):9-9
农资企业给经销商的年终返利,是否有必要给,向来是令很多农资企业头疼的问题。年终返利怎么给?力度多大?什么形式?这是一个麻烦的连锁问题。年终返利却返出麻烦农资企业对经销商设立年终返利制度,是想调动经销商积极性,给厂家留有回旋余地,并在一定程度上牵制经销商。但在实施过程中,年终返利往往给农资企业带来麻烦,如经销商抱怨年终返利不如某某厂家多、兑现不及时、兑现方式死板、返利附加条件多,或猜疑某些经销商拿到更多返利等。就像老板年终给员工发年终奖金一样,不发不行,发多、发少都麻烦。  相似文献   

2.
<正>在对农资经销商的管理上,我们的区域经理常常走极端,一个极端是管理得太松,使公司产品、政策被农资经销商玩弄于股掌,该给二三级农资经销商的返利不给;企业投入的促销品也挪用到其他品牌上;或不  相似文献   

3.
在对农资经销商的管理上,我们的区域经理常常走极端,一个极端是管理得太松,使公司产品、政策被农资经销商玩弄于股掌,该给二三级农资经销商的返利不给:企业投入的促销品也挪用到其他品牌上;或不执行公司的产品定价.甚至低价“窜货”等,最严重的后果则是出现呆帐坏帐。另一个极端则是管理太紧,让农资经销商缩手缩脚,不能有效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4.
<正>对农资经销商的管理在农资企业里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版本,经销商管理好与否?能否跟上企业发展和市场进展则是农资产品能否成为市场主导产品的关键环节。而要管理好农资经销商就必须了解他们,能够帮助他们找到出路的企业才会成为经销商拥护和追捧的对象。下面是笔者从厂家的角度给经销商指出的十大出路,希望能够给各位商家朋友以更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北京农业》2010,(7):20-22
对农资经销商的管理在农资企业里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版本,经销商管理好与否?能否跟上企业发展和市场进展则是农资产品能否成为市场主导产品的关键环节。而要管理好农资经销商就必须了解他们,能够帮助他们找到出路的企业才会成为经销商拥护和追捧的对象。下面是笔者从厂家的角度给经销商指出的十大出路,希望能够给各位商家朋友以更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秉恒 《中国农资》2008,(4):46-47
<正>化肥厂家奖励经销商以什么为标准?答案是:以年度销售额为凭,销得越多奖品越重。难道唯独销售量大就是值得奖励吗?在农资短缺的年代,农资经销商拿着钱都进货困难,经销商围着厂家转;如今,农资丰富,厂家物色到优秀的经销商也非易事,厂家的业务员围着经销商转。不仅如此,厂家还得制  相似文献   

7.
岁末年初,农资厂家和经销商都在总结过去,展望未来。近期,笔者接连参加几个厂家组织的年终总结会,面对竞争激烈的农资市场,大家感受最多的就是,一定要打好服务这张牌,尤其面对种植大户的出现,他们对商家提出的要求更多,他们在选择产品的同时,同样看重服务。未来农资市场少不了服务长期以来,农资生产厂家和经销商一直在探讨服务的问题,对新的营销思路.  相似文献   

8.
<正>岁末年初,农资厂家和经销商都在总结过去,展望未来。近期,笔者接连参加几个厂家组织的年终总结会,面对竞争激烈的农资市场,大家感受最多的就是,一定要打好服务这张牌,尤其面对种植大户的出现,他们对商家提出的要求更多,他们在选择产品的同时,同样看重服务。未来农资市场少不了服务长期以来,农资生产厂家和经销商一直在探讨服务的问题,对新的营销思路,服务方式都表现出极大的关  相似文献   

9.
<正>面对农资经销商有钱没钱的问题,个人认为农资经销商不是没有钱,这要看市场如何?效益如何?厂家又如何做?今年市场疲软,众所周知,长期以来的赊欠更是在此时困扰着农资经销商,农资企业也深受其害,最为得意的要数终端经销商,他们完全是零风险,没有任何资金压力,年底哪怕剩下一瓶都要退掉,代理商不但要承受巨大的资金压力,年底面对满满的库存也非常的无奈。当前,农资经销商更是人人喊缺钱,但是有没有想过如何有钱呢?根据多年的实战经验,笔者认为解决当前的资金困境,可从下面"三问"开始:  相似文献   

10.
张艳潇 《中国农资》2011,(41):15-15
对农民来说.农资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一年的收成.由于目前农资流通的环节比较多,监管不是很到位,买到伪劣农资产品的现象常有发生.由于经销商和厂家经常推脱责任,很多农户因为害怕麻烦而不了了之。但在河南,  相似文献   

11.
正又到年终了。笔者最近和厂家一起走访农资经销商,在接触的经销商中,笔者看到很多经销商对来年的经营感到很茫然。2018年农药涨价,肥料涨价,农产品价格低迷,农资赊欠,使得经销商难以招架。有些经销商,对自己经营多年的农资行业反而感觉越来越陌生,甚至开始对这个行业失去兴趣。干农资,一年忙到头,一天干到黑,天天干同样的事,开门关门、赶集送货、旺季促  相似文献   

12.
<正>业务员做市场就是做生意,同样的道理,我们是创新?是改进?还是跟风呢?目前,农资市场相对而言,一是群豪并起,厂家多产品多经销商多零售点多造成市场竞争激励;二是经销商手里产品包罗万象,每个厂家几个甚至几十个产品,再加上几十个厂家产品,形成了庞大的产品群,造成产品积压与销售桎梏。农资营销关键在于营,其次在于销,"加减乘除+管理"是业务员提升销量、打造业绩的不二法则。用"加减乘除"法则提升销售力一个销售区域,甚至一个客户的销售量肯定有限,要想增加销量,需要结合市场实践,增加  相似文献   

13.
<正>"预付款"撞了企业及经销商的"腰包"收预付款一直是农资企业终端"抢占客户资源"的另一种策略。经销商及企业之所以这样做,首先是筹集资金,缓解厂方购买原料的资金压力;其次是占据经销商有限的资金,减少他们短期内转与其他厂家合作的机会,维持市场;三是适度优惠,让利给经销商与农户,降低农资使用成本,提高农民利益。当然,对农资企业及经销商而言,预付款收得越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资》2012,(14):11
<正>按照官方的解释,所谓商业模式,就是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这样的解释其实是比较费解的,那什么是利益相关者呢?比如在我们农资行业,厂家、经销商、终端门店、农户就属于利益相关者,而所谓交易结构,其实就是大家的合作模式。所以说商业模式,通俗一些讲,就是怎么合作,怎么分配利润。在前面的专栏中,我已经和大家交流过了,农资经营越来越难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原有的以批发为主的商业模式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市场发展了,不管是厂家还是经销商,都应该改变以前的市场操作模式,对于农资经销商来讲要参考"动车模式",缩短供应环节,建立服务体系。那么对于厂家来讲,应该怎样顺应当下的市场环境,以新的商业模式迅速占领市场呢?在我看来,厂家要做  相似文献   

15.
正又值年终岁尾,辞旧迎新之际,农资企业各种形式的年会在各地隆重召开,厂商携手共谋未来发展大计。据了解,2016金正大年度营销战略峰会将于元月在泰国举行,消息传出备受业内关注。为何要舍近求远,花费人力物力去泰国开年会?有何特殊意义?对于经销商来说走出去,又将有何意外收获?近日,《中国农资》记者就有关问题采访了金正大集团总裁高级助理、国际业务发展中心总监翟际栋。  相似文献   

16.
<正>由于有政策支持,近年来,我国合作社发展势头很猛。目前,我国合作社数量已经达到123万家,入社农户达到近40%,覆盖农户数870多万户。在合作社快速发展的同时,如何实现农资企业与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合作,是摆在新型经营主体与农资企业面前的现实课题。一是当地经销商如何摆布。合作社等经营主体直接从厂家进货,就会影响经销商的销量、甚至影响当地的价格(合作社不仅可以销售给成员、同时也销售给带动成员)。针对这些情  相似文献   

17.
<正>对农资经销商的管理在农资企业里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版本,经销商管理好与否?能否跟上企业发展和市场进展则是农资产品能否成为市场主导产品的关键环节。而要管理好农资经销商就必须了解他们,能够帮助  相似文献   

18.
<正>"大浪淘沙始见金",经过近几年农资市场激烈竞争而生存下来的经销商,都是农资界的精中之精。笔者近几日在与各地经销商、厂家的聊天中感觉到,他们大都对现今的市场乱状感到不解,对未来如何做农资又感到迷惑,对于未来如何转型更是茫然。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9.
正现正值秋季肥备肥期,往年应该用紧锣密鼓来形容,而今年只能形容为"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了。今年秋季复合肥市场会不会将前期的冷清延续呢?后期能否有所好转?农资企业面对市场如此困境又该如何应对呢?厂家降价促销经销商缓慢打款再过一个多月,玉米收割后,小麦就要开始播种了。目前华北地区的部分厂家和经销商已经开始秋季肥的铺货打款工作,据大化集团大连瑞霖有限公司区域经理向云峰介绍,今年农  相似文献   

20.
在农资领域,目前虽然已经有一些厂家开始探索避开经销商直接销售给农民的直营方式,但大多数的厂家都做不到产品的直营,他们往往都要经过中间批发商和基层经销商几次"转手",才能将产品卖到农民手中,可以预见,厂家--经销商--农民这种销售模式将会维持很长一段时间,如何处理好厂家和经销商之间的关系也成为产品销售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为此,我们邀请了厂家、经销商和业内专家,共同探讨厂家和经销商的关系,了解他们是如何做到求同存异,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