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了研究牡丹的油脂价值及氮素吸收积累效应,选取不同品种油用牡丹(紫斑牡丹、丹凤牡丹、杂交牡丹),测定其叶片光合特性、植株生长特性、氮素吸收积累量、油脂含量、籽粒产量等,以期为我国油用牡丹的丰产栽培和产业化发展提供借鉴。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油用牡丹成活率、开花率和结实率均表现为紫斑牡丹丹凤牡丹杂交牡丹,且相互之间差异显著;不同品种油用牡丹株高、花干质量和冠幅均表现为紫斑牡丹丹凤牡丹杂交牡丹。对于叶片和籽粒而言,蛋白氮和非蛋白氮含量均表现为紫斑牡丹丹凤牡丹杂交牡丹,并且不同品种之间差异显著;籽粒蛋白氮含量高于叶片,而籽粒非蛋白氮含量低于叶片。叶片氮素累积量和籽粒氮素累积量均表现为紫斑牡丹丹凤牡丹杂交牡丹,并且不同品种油用牡丹叶片氮素累积量和籽粒氮素累积量差异均显著;叶片向籽粒氮转运量依次表现为紫斑牡丹丹凤牡丹杂交牡丹,表明紫斑牡丹对氮素吸收利用能力较强。不同品种油用牡丹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大致表现为紫斑牡丹丹凤牡丹杂交牡丹,而不同品种油用牡丹蒸腾速率差异不显著;不同品种油用牡丹籽粒脂肪酸总量依次表现为紫斑牡丹丹凤牡丹杂交牡丹。不同品种油用牡丹籽粒产量和百粒质量分别在153.28~172.06 g/株和29.13~33.26 g,并依次表现为紫斑牡丹丹凤牡丹杂交牡丹,不同品种之间籽粒产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
紫斑牡丹为我国特有的珍稀植物,具有药用、油用及观赏价值。为丰富中原牡丹品种,实现紫斑牡丹在商丘地区的规模化、产业化种植,丰富商丘地区的园林植物,从兰州地区引进5个紫斑牡丹品种,对其物候期、枝条生长量、生长发育状况等指标进行观察试验。结果表明,在人造坡地模拟原生地环境条件下,引种的5个紫斑牡丹品种性状均表现良好,可以在河南商丘地区正常生长。其中,西施、红冠玉珠、紫海银波、蓝海银波4个品种生长势较好,观赏价值较高,适宜在商丘地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高寒地区油用紫斑牡丹快速育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项育苗技术与常规油用紫斑牡丹育苗相比更有利于高寒山区进行大规模育苗。同时也解决了常规紫斑牡丹育苗中存在的出苗率低,出苗时间差异大、不整齐,苗木成活率低、长势弱、苗木质量差、标准低,往往达不到大田生产的数量和质量要求等问题。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可有效促进油用紫斑牡丹的快速繁殖。并科学系统地总结了高寒山区油用紫斑牡丹育苗技术,适用于大田生产推广。  相似文献   

4.
以紫斑、凤丹等牡丹品种籽为原料榨取的牡丹油,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因此,近年来油用牡丹产业发展较快,油用牡丹苗供不应求,提高油用牡丹育苗技术十分重要。所以,根据多年的育苗经验归纳总结油用紫斑牡丹高床覆沙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甘肃油用紫斑牡丹在宁夏南部山区的适应性情况,引进甘肃兰州牡丹园的三年生油用紫斑牡丹种苗,采用5种栽培方式开展驯化栽培与适应性观测研究。结果表明:(1)5种栽培方式下油用紫斑牡丹越冬后均能正常生长,成活率在92%以上,其各项生长指标从引种后第二、三年迅速增加,均能开花结实,其中穴窝覆膜、平植覆膜、起垄覆膜栽培方式生长势较强;(2)5种栽培方式物候期较原产地提早2~6 d;(3)5种栽培方式适应性依次为穴窝覆膜平植覆膜起垄覆膜露地起垄露地平植。  相似文献   

6.
油用牡丹,属毛茛目毛茛科芍药属,多年生木本植物.牡丹籽油是最近几年才被开发出来的,经过专业机构研究分析,牡丹籽油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食用、药用、美容等功效.油用牡丹被国家卫生部门确定为新资源食品后,开始在各地推广种植,主要栽培品种有凤丹牡丹和紫斑牡丹.这两个牡丹品种产籽量大、出油率高、油质好.油用牡丹喜温暖、阳光充足...  相似文献   

7.
洛阳地区西北品种群油用型牡丹筛选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21个结实性强的甘肃紫斑牡丹品种,从结实率、株型、长势、外观品质、百粒重、单株产量、产量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筛选出6个比凤丹产量高的品种,分别为景泰蓝、银红飞荷、明眸、佳丽、蓝蝶迎春,是油用牡丹种苗的规模化扩繁、品种更新及推广提供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8.
针对21个结实性强的甘肃紫斑牡丹品种,从结实率、株型、长势、外观品质、百粒重、单株产量、产量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筛选出6个比凤丹产量高的品种,分别为景泰蓝、银红飞荷、明眸、佳丽、蓝蝶迎春,是油用牡丹种苗的规模化扩繁、品种更新及推广提供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9.
<正>油用牡丹,别称油料牡丹,是毛茛科芍药属多年生小灌木,是一种新兴的木本油料作物。现在用于生产的油用牡丹仅有凤丹和紫斑2个品种。野生的紫斑牡丹主要分布于甘肃省、四川省和云南北部,另外一种野生的凤丹牡丹主要分布于陕西省、山东菏泽和河南洛阳等地。油用牡丹具备突出的"三高一低"的特点:高产出,5年生牡丹籽产量约  相似文献   

10.
牡丹绿化油用品种繁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述及绿化油用的牡丹品种及其生物学特性、繁育技术和立地造林措施。‘凤丹’和紫斑牡丹抗逆性强,具有抗旱关键基因DREB2A、WRKY和XET,而‘凤丹’适应性更广。牡丹籽油在5个种和芍药2个居群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4%以上,其中‘凤丹’、紫斑牡丹、牡丹、四川牡丹的α-亚麻酸和大花黄牡丹的油酸含量超过40%,食品卫生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凤丹’种籽发育根据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功能差异划分为3个时期,即有丝分裂期、细胞扩展与物质积累期和成熟期,α-亚麻酸合成关键基因为SAD、FAD2/FAD6和FAD3;其繁殖栽培与管理技术对绿化油用牡丹产业发展有启示。   相似文献   

11.
为了加快油用紫斑牡丹产业发展,起草制定出油用紫斑牡丹育苗技术规程。本标准范围是北纬35°~36°、海拔1 500~2 600 m油用紫斑牡丹栽培区。主要技术内容是油用紫斑牡丹苗圃地建立、土壤管理、播种、嫁接、苗期管理、苗木出圃等技术。  相似文献   

12.
油用牡丹栽植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用牡丹生产过程中,主要的栽培种群为"凤丹"和"紫斑牡丹"两个品种。油用牡丹可以生产牡丹籽油;同时其花蕾还可加工生产茶制品,籽饼通过加工可作为有机饲料生产的原材料,油用牡丹根皮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丹皮",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油用牡丹用途广泛,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正油用紫斑牡丹的种植栽培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治是工作是整个栽培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它直接影响着油用紫斑牡丹的观赏价值和食用价值。下面以个人理解阐述一下油用紫斑牡丹病虫害防治方法。1油用紫斑牡丹病、虫害防治原则油用紫斑牡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以生态效益和环境保护的综合效能出发。本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和安全经济的原则,一定要在了解油用紫斑牡丹主要病、虫害生存基础和发生规律的基础上,及时、准确的全面进行病发期、发生量和危害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油用牡丹迅速发展,"保康紫斑牡丹"被认定为湖北省油用牡丹良种,根据湖北特有的自然环境条件,从"保康紫斑牡丹"的选地、栽植、管理、采收等一系列过程,制定了较为完善的种植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15.
油用牡丹的品种选择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 发展油用牡丹的意义 油用牡丹是指具有较高结实性.主要用于采收牡丹种子、提取油料为目的而种植的牡丹品种或资源类型.主要有凤丹和紫斑牡丹。中国是一个食用油进121大国。数据表明,中国每年需要消费2500万~2700万t食用油.其中自产仅占40%左右,  相似文献   

16.
1.植地选择.油用牡丹栽植宜选择干燥向阳的酸性地块,以沙质壤土为好.要求土壤疏松透气、排水良好. 2.品种选择.油用牡丹以结籽量大、出油率高、适应性广、长势强的“凤丹”品种为主,也可以选择“紫斑牡丹”. 3.整地.土壤深翻40~50厘米,亩施150~200千克饼肥或1000~1500千克腐熟的厩肥,80千克磷肥,40~50千克复合肥作基肥.亩施辛硫磷颗粒剂10~15千克和4~5千克多菌灵等作为土壤杀虫杀菌剂,同时,加入封闭型除草剂.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紫斑牡丹种业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斑牡丹是一种新的食用木本油料资源。在对甘肃紫斑牡丹种业发展现状、存在主要问题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梳理了甘肃紫斑牡丹种业的发展优势,提出了甘肃省紫斑牡丹种业的发展对策:加强紫斑牡丹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多渠道争取资金支持;强化紫斑牡丹优质种苗繁育技术及系列产品研发;加强专业化人才培养;利用造林补助加强油用牡丹种植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18.
漳县自然气候独特,是紫斑牡丹的原产地和适生区,非常适宜油用紫斑牡丹生长发育。本文介绍了漳县油用紫斑牡丹生产栽培技术,包括生长习性、选择地块、整地施肥、培育苗木、苗期管理、定植、追肥浇水、松土锄草、整形修剪、越冬管理、病虫防治、适期采收种子、健全技术档案等内容,以期为漳县油用紫斑牡丹生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临夏油用紫斑牡丹进行探究分析,阐述了临夏油用紫斑牡丹的开发价值,并提出相关优化紫斑牡丹种植模式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为快速打破油用牡丹‘紫斑’种子休眠和促进幼苗生长,研究了不同赤霉酸浓度处理对油用牡丹‘紫斑’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酸处理能快速打破油用牡丹‘紫斑’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和生长。与对照1清水处理(CK_1)和对照2低温沙藏处理(CK_2)相比,500mg/l赤霉酸浸种24h,种子的发芽率、生长量和根系活力最高,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建议育苗生产中利用这一浓度来处理油用牡丹‘紫斑’种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