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郑晓东  袁玉明  张娜 《新农业》2009,(11):50-50
辽东山区危害林下参的害鼠主要有东北鼢鼠(俗称瞎耗子)和花鼠,危害程度并有逐年加重的趋势,特别对高龄的林下参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更甚.2004~2008年我们对害鼠为害习性进行初步调查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取得较好的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2.
害鼠危害林下参的初步观察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危害林下参生产的害鼠主要指东北鼢鼠(俗称瞎耗子)和花鼠,在辽东山区此类害鼠危害林下参有逐年加重的趋势,特别对高龄的林下参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更甚。2004~2008年我们对害鼠为害习性进行了初步观察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有关资料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3.
村民张某受村委会委派焚烧垃圾,却将本村村民李某承包的参场烧毁,造成经济损失20余万元。最近,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法院判决该村委会赔偿李某的西洋参损失23.4万余元。  相似文献   

4.
对于林下参栽培技术的科学应用,就能促进林下参的生长质量,提高栽培的整体产量。本文主要就林下参栽培技术的具体应用详细探究,希望能通过此次理论研究,有助于实际的林下参栽培工作的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5.
林下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庆福 《特产研究》2009,31(2):71-74
综述了国内近年来关于林下参的研究进展,涵盖了林下参的生理生化特征、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栽培技术及林下参质量标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对林下参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林下参指利用野山参的小捻子或籽海仿山参条件而育成的人参。采挖山参时挖到的山参幼苗,弃之可惜,重新栽入山林中,令其自然生长,若干年后再挖出利用,也叫山参“趴货”。而现在我们说的林下参是指利用现有园参品种参籽,广播于山野林间;人工创造仿山参条件,少量人工管理,一般在十二年以上的人参。  相似文献   

7.
美国太空白参是中国医药科学院北京富尔康医药植物研究所的新品种,美国太空白参是目前国内外急需的珍藏稀世之参,美国太空白参是我研究院技术科研专家与美国宇航医药发展署运用转基因栽培成功的美国太空白参,  相似文献   

8.
正立枯病是人参生产当中高发病之一,我国参区普通发生,是参业生产中影响参苗产量的主要原因之一。人参立枯病属于土传性病害,致病因素复杂,主要是细菌和真菌混合致病。连作地较轮作地和新栽地发病重,且连作地年限越长病情越重。主要危害一、二年生幼苗,三、四年生也有危害,危害严重时能够造成幼苗成片死亡,给人参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必须引起重视,及早做好防治工作减少损失。一、病原病原物为丝核菌属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相似文献   

9.
一直以来,人参都以"东北三宝"驰名中外。而山参是人参中的珍贵品种,主要在东北地区的山林地带种植。近年来,长春的多个地区在林下参的栽培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因此,本文对长春地区的林下参栽培技术展开了分析,为其他地区的林下参种植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正石柱子参,简称柱参,为五加科多年草本植物,起源于野山参,是野山参经人工栽培驯化选育的品种,栽培区域是以宽甸县振江镇石柱子村为中心的周边地区,迄今已有400多年的栽培历史。石柱参传统的栽培方式是毁林栽参,随国家实施天保工程后,导致石柱参生产处于停顿状态参,致使林参用地矛盾突出,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解决参林矛盾,延续发展石柱参产业,科技人员提出了发展林下石柱参,让柱参回归大自然的发展理念,引  相似文献   

11.
从生态、经济和社会3方面建立水污染事故损失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结果表明,在评价指标体系的3个一级指标中,生态损失的影响最大,社会损失的影响最小;在15个二级指标中,水体污染率的影响程度最大,土地资源损失的影响程度最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作为一种外来入侵生物,松材线虫的传播对我国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开展松材线虫病灾害经济损失评估,不仅为制定灾害防控方案、评价灾害控制效果提供重要依据,而且能够科学指导各地区有效防控松材线虫病,有利于提高森林经营水平。  方法  本研究通过创新性的结合,构建了一套实用性较强的松材线虫病灾害经济损失评估指标体系,并且基于市场经济学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理论,综合应用直接市场法、替代市场法和动态当量因子法,对2017年中国大陆松材线虫病在省级尺度上的灾害经济损失进行了定量评估,评估结果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  结果  评估结果显示,2017年中国大陆松材线虫病总成灾面积达85 524 hm2,造成经济损失约195亿元,其中直接经济损失35亿元,间接经济损失160亿元。华东地区为松材线虫病灾害重灾区,总计成灾面积43 883 hm2,造成经济损失101亿元,占中国大陆松材线虫病灾害经济损失的52%,其中直接经济损失占9%,间接经济损失占43%。2017年中国大陆松材线虫病灾害受灾最为严重的省份为浙江省,全省经济损失总计为41亿元,直接经济损失7亿元,间接经济损失34亿元。松材线虫病灾害经济损失在各地区都表现出间接经济损失远大于直接经济损失,两者相比平均为4.6倍。直接经济损失包括森林物质资源损失、防治费用和无效营林费用损失,单位面积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为21 800、1 783和17 302 元/hm2。间接经济损失包括调节服务价值损失、支持服务价值损失和文化服务价值损失,单位面积间接经济损失平均分别为77 981、70 057和7 741 元/hm2。  结论  2017年中国大陆松材线虫病灾害主要发生在南方地区,华东、华南地区为重灾区,浙江省和广东省分别表现为省级尺度的灾害空间聚集中心。松材线虫病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主要为间接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3.
利用田间自然虫源级别辅以人工控制培养,使形成虫量梯度,以研究油菜蚜虫混合种群对油菜植株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蚜量达500头/百株以上时,影响趋势明显加大,特别在5000~7000头/百株和7000头/百株以上时,株高、叶面积、分枝依次减少41.6%,50.4%和69.5%;71.3%,51.1%和76.3%;产量损失73.0%和96.3%。并建立了其影响的动态模型。通过对油菜产量构成因子的通径分析,明确了产量损失主要是由于蚜虫危害造成批荚率的提高。因此,在油菜生长后期防治虫害的同时,还应采取降低批荚率的农艺措施。  相似文献   

14.
炼山的杉木幼林地水土肥流失动态及预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续四年定位研究结果表明:炼山过程中土壤有机质和氮素以高温挥发和细粒尘埃的飞扬形式而损失,0~10cm土层有机质损失7.1%,全氮损失10%;炼山后1~2年内林地水土肥流失极其严重,年土壤流失量超过本区土壤容许流失量(10t·hm-2.a-1),随后炼山林地水土肥流失呈明显递减趋势,至第4年才与不炼山的基本趋于一致.应用混合数量化模型Ⅰ对影响炼山林地水土肥流失的因素进行分析,建立单次降雨水土肥流失量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长江上游紫色土丘陵区非耕作季节N、P的流失特征,以长江上游紫色土丘陵区4种典型种植模式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室内分析和模型模拟相结合的方法,于2008年11月1日至12月31日研究了耕作季节后不同种植模式在每次降雨后的N、P流失特征及不完全混合模型的综合应用效果。结果表明,非耕作季节,紫色农耕地均表现出较大的N、P流失量,最大分别达到(0.491±0.079)kg·hm-2和(12.604±13.173)×10-3kg·hm-2。N的流失量均大于P的流失量,并且N、P主要通过地表径流流失。不同种植模式间N、P流失量有较大的差异,其中生姜种植模式的N、P流失量最大,大豆种植模式最小。不完全混合模型可很好应用于研究区域农耕地N、P流失。模型的有效系数均达到0.6以上,其中模拟N流失的有效系数高达0.958。这表明,非耕作季节农耕地N、P流失是区域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来源,不完全混合模型可成为该区域N、P流失预报和面源污染控制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开发粮食产后技术是增加粮食有效产量的重要途径,本文根据浙江省主要产粮地区粮食产后处理损失实际测定的结果,对粮食产后损失的构成及影响因素进行剖析,并对不同的处理系统及各处理环节损失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在分析的基础上,为减少粮食产后损失提出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浙江红壤区经济林坡地氮素径流流失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浙江省永康市方山柿经济林坡地为试验区,依据不同地形条件及林下管理措施,设置7个径流小区和沉砂池,定期采集沉砂池水样,测定径流中不同形态氮素浓度。通过为期一年的监测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试验区氮素流失与水文年内降水具有明显的同步性,氮素流失多发生在降水集中的梅雨和台风季节。这两个季节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的66.2%,TN、NO-3-N和NH+4-N流失量分别占全年总流失量的80.3%、78.2%和83.0%。(2)坡顶、凸坡和凹坡径流小区的氮素流失符合养分流失的"临界坡度"规律,临界坡度在坡顶(10.22°)与凹坡(18.55°)之间。水文年内TN和NO-3-N流失量关系为坡顶凹坡凸坡,NH+4-N流失量关系为凹坡坡顶凸坡。三种地形径流小区的年内氮素累积流失量均呈幂函数型增加。(3)对照林下管理措施不同的6号(林下除草)和7号(林下不除草)径流小区,发现草被覆盖对减少经济林坡地氮素径流流失具有明显效果。保留草被覆盖的7号小区比除草的6号小区的TN、NO-3-N和NH+4-N径流流失分别减少了22.1%、36.2%和44.1%。  相似文献   

18.
从合溪水库集水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和保护水库水体质量的角度出发,在集水区选择旱地、水旱轮作地、林地、休闲地、苗木地五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利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径流氮流失特征。结果表明:在自然降雨条件下,五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氮素流失量和流失浓度表现出明显差异,地表径流液态总氮的流失大小顺序为水旱轮作地(156.92 kg·hm~(-2)·a~(-1))旱地(114.24 kg·hm~(-2)·a~(-1))苗木地(35.61 kg·hm~(-2)·a~(-1))休闲地(3.99 kg·hm~(-2)·a~(-1))林地(1.59 kg·hm~(-2)·a~(-1)),人为耕种强度较大的水旱轮作地和旱地氮流失量较大,而耕种强度较小的休闲地和林地氮流失量较小,说明选择耕种强度较小的土地利用方式可有效削减合溪水库集水区径流氮素流失及其对合溪水库水质的潜在影响。结果还表明:不同试验区径流氮素流失的首要形态均为颗粒态氮,其次为硝态氮,最后为铵态氮;旱地、水旱轮作地、林地、休闲地、苗木地径流年均流失的颗粒态氮占总氮的比例分别是61.67%、61.42%、75.56%、65.09%和69.11%,年均流失的硝态氮占总氮的比例分别是26.21%、28.56%、16.35%、21.30%和23.20%,年均流失的铵态氮占总氮的比例分别是8.90%、7.87%、6.92%、11.78%和4.83%,意味着合溪水库集水区氮素的流失关键在于土壤表层的侵蚀,可见减少土壤表层的侵蚀是控制合溪水库集水区氮素流失和减少其对合溪水库水质负面影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不同原料来源生物质炭对蔬菜种植土壤氮磷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选择由竹子、水稻秸秆和烟草杆制成的生物质炭,研究不同原料来源生物质炭在不同添加量条件下对蔬菜生长和土壤氮磷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质炭种类和添加量对蔬菜生长和下渗水量产生了影响,且各处理均降低了氮磷流失,但各处理间规律不明显。对总氮和总磷流失,竹炭分别降低2.6%~19.4%和9.1%~30.3%,秸秆炭分别降低5.5%~20.4%和13.9%~19.0%,烟草杆炭分别降低4.1%~17.9%和17.6%~28.7%,生物质炭添加对降低总磷流失效果优于总氮。当竹炭和烟草杆炭添加量为5%时,对总氮总磷流失降低效果较佳,可作为实际应用参考添加量。  相似文献   

20.
DA Wedin  D Tilman 《Science (New York, N.Y.)》1996,274(5293):1720-1723
In a 12-year experimental study of nitrogen (N) deposition on Minnesota grasslands, plots dominated by native warm-season grasses shifted to low-diversity mixtures dominated by cool-season grasses at all but the lowest N addition rates. This shift was associated with decreased biomass carbon (C):N ratios, increased N mineralization, increased soil nitrate, high N losses, and low C storage. In addition, plots originally dominated by nonnative cool-season grasses retained little added N and stored little C, even at low N input rates. Thus, grasslands with high N retention and C storage rates were the most vulnerable to species losses and major shifts in C and N cycl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