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东北虎一年繁殖两胎幼虎和华南虎繁殖试验是江苏省和苏州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于1987年下达给苏州动物园的两项科研项目。苏州动物园在该园高级兽医师  相似文献   

2.
袋鼠原产于澳大利亚。在中国,动物园内所饲养的各种袋鼠大多采用高栅栏、窄范围圈养,这种圈养的方式不利于袋鼠生活,也不利于游客观赏。目前,动物散养已成为动物园发展的一种趋势,但对圈养的澳洲袋鼠进行  相似文献   

3.
<正>耳血肿[1]是指在外力作用下耳部血管破裂,血液积聚于耳廓皮肤与耳软骨之间形成的肿胀。耳血肿在犬、猫等宠物上常见,在临床治疗上也多有报道,但关于华南虎耳血肿治疗的报道较少见到。笔者近期对一华南虎幼仔耳血肿进行保守疗法无效的情况下,通过手术治疗成功治愈,现将具体过程介绍如下。1发病经过2013年11月17日,南昌市动物园饲养员喂食时发现一只2013年出生的华南虎右耳肿大。因为  相似文献   

4.
苏州华南虎移地保护研究的主要成果和发展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华南虎为我国特产和世界濒危物种之一。苏州动物园从1983年起引进 1对华南虎进行移地保护研究。 1997~ 1999年 ,接受并完成了苏州市科技局下达的“华南虎移地保护研究”科研项目 ,3年繁殖成活幼虎 13头 ,创造了老虎保护史上 2项世界记录 ,并取得 3项科技成果 ,为保护世界十大濒危物种之首的华南虎做出了重大贡献。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苏州动物园应用华南虎在关养条件下 ,通过神经 体液系统调节 ,保持与外界环境条件统一 ,维持体内各组织系统之间的平衡 ,以达到华南虎能正常进行生命活动、生长发育和繁衍子代的工作原理 ;综合生理学、生…  相似文献   

5.
近亲华南虎仔人工哺育成功谢柳英(广州动物园)华南虎(Pantheratigrisamoyensis)被世界列为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它在动物园饲养的头数亦是屈指可数了。通过各种渠道扩大华南虎种群,拯救这一濒危物种,亦是野生动物工作者的义务和职责。广州动...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大连森林动物园圈养条件下黑猩猩的饲养管理、繁殖及幼仔人工育幼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与分析,为黑猩猩在动物园的饲养繁殖,尤其在人工育幼方面提供了技术支持,希望对黑猩猩的圈养繁殖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野生动物的饲料安全是保护野生动物和维持生物多样性的基本保证。本文综述了圈养野生动物饲料的应用现状、存在的饲料安全问题以及有效防范措施。野生动物是宝贵资源,在保持生物多样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在圈养条件下,动物不能像在自然生境中自主地选择食物,只能由动物园的相关工作人员人为地进行提供,饲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动物的健康,安全的饲料是野生动物在圈养条件下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保障。1国内动物园野生动物饲料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8.
刘兆阳  王星卓  李茂平  王爱花 《野生动物》2012,33(5):251-253,266
华南虎是最为濒危的虎亚种,目前存在于中国动物园中的人工种群是拯救华南虎的唯一基础.但是华南虎近交衰退严重,幼仔死亡率接近46%.对于遗弃的幼虎进行人工育幼是减少死亡率的重要手段.传统的华南虎人工育幼多采用母犬代哺或用牛奶哺育,成功率比较低.洛阳动物园采用美国PetAG初生幼犬营养奶粉(Dog milk replacerEsbilac@powder)哺育幼虎,用婴儿培养箱为初生幼虎创造适宜的生存环境,制定严密科学的哺育护理措施和规程,使3只华南虎幼仔顺利成活,发育良好.  相似文献   

9.
正黑叶猴属灵长目、猴科、疣猴亚族、叶猴族,是国家一级保护珍稀灵长类动物,野生黑叶猴分布地域狭小,数量很少,仅产于广西、贵州。为了了解黑叶猴对圈养环境的适应性,2013年11月—2014年12月,在广西南宁市动物园旧疣猴馆观察记录了圈养亚成体黑叶猴在采食、饮水、休息、修饰、运动等方面的习性。该群体黑叶猴的生活环境分为运  相似文献   

10.
圈养条件下北极熊的饲养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延台  于淼  姚琳  韩晶晶 《野生动物》2010,31(3):121-123
对大连森林动物园圈养条件下北极熊的饲养管理、发情交配、繁殖及幼仔人工育幼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分析,为北极熊在动物园的饲养与繁殖,尤其在人工育幼方面取得了大量的基础数据,希望对北极熊的圈养繁殖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狼是动物园常见的兽类观赏动物之一。中小型动物园由于受饲养条件的限制,通常采取圈养方式来对狼进行饲养管理,本文主要介绍圈养方式下狼的饲养与繁殖情况。狼属食肉目犬科犬属,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因其在我国具有特殊的文化底蕴,所以被动物园列为重要的兽类观赏动物之一。野生狼体型中等、匀称,四肢修长,嗅觉灵敏,听觉发达,夜间活动多,善于快速及长距离奔跑,多喜群居,常追逐猎食,以食草动物及啮齿动物等为食。栖息  相似文献   

12.
改善圈养黑猩猩行为谱方法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影响圈养黑猩猩的行为谱的因素进行探究,提出黑猩猩丰容的具体方案,及其饲养员对黑猩猩行为的影响,并对广州动物园在对圈养黑猩猩丰容后黑猩猩行为和心理改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华南虎的生物学特性及数量统计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仅分布于我国的华南虎,数量已极稀少,正面临绝境。不少专家和学者,在报纸和杂志上发出“救救华南虎”的呼吁,目前在中国的华南虎究竟有多少?有说三、四十头的(包括动物园),有说四、五十头的,谁说的数字比较准确,只有天晓得!因为野外残存虎数没有作过认真的调查。我组有幸接受了林业部科技司下达的“广东省华南虎资源调查”任务,特邀阳山县邓氏兄弟(曾是解放初  相似文献   

14.
足部护理是圈养象饲养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对保障圈养象健康、提升个体福利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参考相关文献资料,结合太原动物园现已开展的圈养象足部护理实践,总结了包括日常检查及清洁、趾甲护理、脚掌护理、角质护理及脓肿处理5项最主要的足部护理工作,探讨了各项工作的护理要点、护理频率及工具选用等实践操作流程,旨在为动物园行业开展圈养象足部护理提供参考,提高圈养象福利。  相似文献   

15.
广州动物园于2000年首次引进鹤鸵雏鸟饲养,2018年正式开始对鹤鸵繁殖初步探索,共产蛋13枚,成功孵化雏鸟2只。广州动物园通过对圈养鹤鸵的饲养、繁殖等方面进行初步探究,已经初步掌握了鹤鸵在华南地区圈养的技术要点,为该物种的异地保护和繁育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在圈养环境中,野生动物的生存繁育依靠人为提供食物。国内很多动物园都专门设置饲料制作中心,为圈养野生动物提供专用日粮,以保障动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广州动物园饲料室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全园450多种5 000多头(只)野生动物提供品质优良、营养丰富,符合动物消化机能的饲料,以维持园内野生动物健康生长和繁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刘道强 《野生动物》2012,33(1):8-10
记录了南昌动物园l雄1雌2只扭角羚的发情、交配、分娩、哺育等一系列繁殖行为,并与其栖息地野外行为习性进行了比较,为动物园在扭角羚的异地保护中制定科学的管理、营养及展出策略提供了必要的依据。观察结果显示:与野生扭角羚的行为相比,一方面圈养扭角羚基本保持了其野生状态下的繁殖行为习性,如雌性表现出较强的母性行为。但另一方面,圈养扭角羚的群体行为比较单调、呆板,如雄性常有强制性的交配行为发生:圈养扭角羚的觅食行为受到动物园食谱的限制,在营养失衡时容易产生异食癖行为;圈养扭角羚在缺少自然隐蔽空间时,容易产生应激而引发亚健康状态,可导致雌性的繁殖失败。  相似文献   

18.
昆明动物园圈养条件下的豪猪多次出现新鲜粪便中混杂有一种细小、乳白色的虫体,经初步鉴定为蛲虫。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和麦克玛斯特氏计数法对昆明动物园的豪猪进行了该虫感染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在圈养情况下豪猪感染蛲虫的情况非常严重,并且豪猪的饲养环境是造成蛲虫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小灵猫分泌的灵猫香膏,是香料工业的原料之一。因小灵猫的圈养繁殖尚未解决,故靠山区捕捉送动物园饲养。由野生转入圈养,体内感染多种寄生虫,危害严重,常造成死亡。我们先后在杭州动物园小灵猫饲养场进行驱虫试验,现就抗蠕敏对小灵猫的钩虫、蛔虫和绦虫治疗结果报导如下: 材料与方法 1.试验药品:市售抗蠕敏,又称丙硫苯咪唑(杭州制药厂生产) 2.试验动物:杭州动物园小灵猫,每只  相似文献   

20.
中国动物园大猩猩圈养种群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种谱系是种群管理的必要前提,大猩猩被列为IUCN极危物种。中国动物园大猩猩圈养种群始于1973年,截至2013年12月31日,共有8只存活个体。为了更好地科学管理中国动物园大猩猩圈养种群,对收集到的大猩猩中国区谱系及其扩展谱系进行了统计学与遗传学分析。结果表明,种群平均增长率λ=0.968,呈下降趋势。种群奠基者共14只,潜在奠基者1只。种群保留了野生个体87.24%的基因多样性,无近亲繁殖情况。根据现状分析结果,中国动物园大猩猩圈养种群是一个极小的种群,该种群的发展壮大有待于加强国内自身繁殖,更有待于从国外引进个体或开启国际合作繁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