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阐述杭州市"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的背景及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进行庭院景观营造的重要性;分析杭州地区乡村庭院景观现状;总结杭州市"美丽乡村"建设中庭院景观的营造模式,包括城市休闲模式、乡土观赏模式、农家乐体验模式。  相似文献   

2.
李鹏 《北方园艺》2018,(14):197-200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创造性地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来统领乡村发展,发展乡村旅游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有效措施。在此背景下,该研究分析了平顶山市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结果表明:平顶山市发展乡村旅游具有旅游资源丰富、区域优势、政府支持优势。同时,也存在项目同质化严重、环境质量差、交通不便、旅游人才不足等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加强规划引领,突出乡村特色旅游;改善环境,提升乡村旅游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村旅游可达性;加强旅游人才培养培训,提升服务质量等对策建议。以期为平顶山市及类似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孙中华  陈静  汪璐 《现代园艺》2023,(7):107-108+111
景观小品是当前乡村景观设计中非常重要的景观要素之一,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日益推进,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小品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课题之一。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下,以豫南地区的乡村景观小品为对象,了解当地乡村景观小品的种类和现状,梳理其在乡村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美丽乡村背景下豫南地区景观小品设计策略,为乡村景观设计提供设计思路,进一步促进乡村的振兴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乡村景观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其与城市发展有着紧密的关系。本文通过分析乡村景观的现状,从自然、人文、乡村特点、经济发展等方面探讨其建设要点,并从珠三角地区的案例中寻求其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从景观效益角度切入研究乡村景观建设的可用性和有益性,避免景观的浪费和无用。在分析河南省域乡村景观类型及地域特色基础上,构建适合各种乡村类型的景观规划建设模式,解决"千村一面"的乡村景观难题,并为乡村振兴提供可行的乡村景观效益模式,带动乡村发展和振兴。  相似文献   

6.
《南方园艺》2021,32(2)
快速的城市化进程给乡村的发展带了很多影响,自然环境质量下降、乡村文化衰落、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设计者开始关注并探究乡村景观建设,但对乡村儿童户外活动空间景观设计研究极少涉及。本文对乡村儿童户外活动空间景观设计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提出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儿童户外空间的"以童为本、以土为基、以教入景、以点带面"设计策略,以期以"儿童乐园"这个"点"带动发展第三产业、刺激农村经济发展,探寻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产业升级、乡民回流、文化传承的一种模式,以解决我国当前农村发展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美丽乡村建设是新农村建设和实现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就需要重视乡村地区的生态环境改造和景观绿化工作。结合“美丽乡村”的建设背景,本文对上海市美丽乡村建设中乡村绿化问题进行了研究,以上海市乡村的植物绿化景观营造为着眼点,较为深入地探讨了乡村绿化工作中的树种选择与植物配置问题。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空前未有的高度,为规避和解决美丽乡村建设中价值偏离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结合新疆特克斯县琼库什台村规划整治研究,以乡村景观的本土特色为依据,通过分析概括村落"产、村、景"发展现状,以此提出和探讨基于"产、村、景"发展的规划实践策略,旨在使美丽乡村越过"美丽"的表象,重返乡村生产生活之中,并得以健康、平衡发展,也为其他类似地区的乡村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乡村景观种植能为当下火热的乡村旅游带来新鲜的活力,是吸引城市居民的一种有力方式,运用植物在乡村地区营造环境优美、空气清新以及氛围轻松的乡村生活环境,是城里人休闲度假所向往。山地景观种植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动力,把乡村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好去处,景观种植成为一个不可缺少的手段和方式。  相似文献   

10.
尹翀  张健 《现代园艺》2023,(8):67-69
建设美丽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绿化景观设计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关键环节,能改善农村脏、乱、差的环境问题,提升乡村地区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基于此,结合广西柳州农村地区绿化景观,从美丽乡村绿化景观的设计原则、设计内容和建设路径等农村地区绿化景观的设计要点进行探讨,为乡村绿化景观设计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1.
王义 《花卉》2019,(10):53-54
结合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发展水平来看,各个地区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也在积极的采用新的方式,努力的推广乡村振兴战略,力求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农业强、乡村美、农民富裕的目的。近年来,随着乡村建设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在具体的乡村建设工作开展阶段,其模式千篇一律,逐渐失去了乡村原本的特色,使得乡村传统文化以及原生态景观不能更好的体现在乡村发展中。所以,为了可以确保乡村振兴战略能够有效的实施,在今后乡村振兴建设过程中,应该采用科学的手段,合理地将乡村景观设计应用于乡村振兴中。  相似文献   

12.
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精神。从统筹规划、多元投入、用地政策、人才质量、乡风文明等方面探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13.
《现代园艺》2020,(3):90-91
随着"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乡村振兴"等一系列政策提出,乡村旅游不断受到广大群众青睐。蔬菜园景观作为较新型的一种景观设计形式,其不仅满足蔬菜本身的生态要求,还可形成地域性特色文化景观,较好展现了农村的生态特性等功能,亦展现了乡村旅游的内涵要求,对当下农村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张鹏  向艳丽 《现代园艺》2023,(6):94-96+99
近年来,农村地区的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乡村振兴、美丽乡村等一系列规划都得到了有序实施,为农村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在农村地区发展过程中,传统农业并不是唯一的选择,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已成为很多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的发展质量与农村空间景观设计水平息息相关,合理的空间景观设计往往能吸引更多的客流量,助推区域发展,这就对农村空间景观设计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基于此,阐述了乡村闲置空间的构成与特征,并以小都百屯为例,分析了乡村闲置空间景观设计策略,希望能为美丽乡村背景下的乡村闲置空间景观设计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5.
李剑 《中国食用菌》2021,(2):106-109
食用菌是云南地区极具优势的资源,其产业化的发展是激发乡村地区生产活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助推乡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脱贫与乡村振兴重要手段。以云南曲靖地区食用菌特色产业发展状况为例,分析该地区食用菌特色产业助推乡村经济发展的实效,关注乡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村产业发展内生动力如何持续提升的问题,以实现乡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6.
贾孟炎 《现代园艺》2014,(16):103-103
"美丽中国"自然离不开"美丽乡村",美丽乡村建设旨在提升村落形象,提高村民生活品质。本文基于对金华市各乡镇调研基础上,从村落最具代表性的入口景观作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导向性入口、过渡性入口、标志性入口这3种入口形式,提出今后美丽乡村入口景观营造需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姜红  黄和平  卢道典 《中国食用菌》2020,(2):I0009-I0009
众所周知,旅游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一个重要驱动力,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发展乡村旅游是农村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2017年10月18日,国家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实践表明,乡村振兴战略给许多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这其中就包括农业乡村文化旅游项目的发展。陈灿、黄璜主编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年1月版)一书,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文化特点入手,详细介绍了农业生产、农业生活、农业娱乐等方面的特点,作者认为,不同的乡村地区可以借助自身独特的地形地貌、自然资源以及人文传统,分析并挖掘自身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和潜力,避免重复开发,使乡村旅游文化更具特色。  相似文献   

18.
通过回顾我国川西地区乡村酒店的发展,分析2个具有代表性乡村酒店的优良环境,突出了乡村酒店的特质,强调指出乡村酒店环境景观建设中应注重其主题性、生态性和乡村性。  相似文献   

19.
杨雷 《花卉》2016,(4):40-41
乡村旅游是在乡村,将自然风光、特色文化与旅游业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具有提高农业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乡村旅游业随着社会的发展也迅速发展起来。本文主要介绍了乡村旅游与景观设计之间的联系,并以永州市双牌县"桐梓坳村"旅游景观规划为例,介绍了将景观设计运用到乡村旅游的规划中,充分体现乡村旅游"乡土气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以甘肃美丽乡村建设为依托,从乡村振兴战略角度出发,深刻剖析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发掘美丽乡村建设中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价值特性及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美丽乡村园林景观规划设计途径,为甘肃地区打造宜人、宜居、宜游的美丽乡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