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花卉》2017,(16)
我国是林业大国,林业一直是我国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林业资源除了会影响经济发展之外,更关系到生态环境建设,是一种很重要的生态资源,在其开发以及利用中需要进行一定的规范和限制,对林业资源进行合理保护,这样才能让林业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且森林的防火工作也十分重要,本文分析了林业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林业资源不仅是经济资源,同时也是战略资源。因此林业资源不应过度开发,而是要有序开发,并予以一定保护。为迎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林业部门就必须做好林业生产、林业保护,全面提高林业资源控制保护效果。这不仅是在推进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是在保护我国生态环境。结合林业保护、林业生产关系展开讨论,分析林业生产和林业保护之间的关系,阐述当前林业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林业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我国林业资源也在不断减少。林业是所有生态建设的主体,是社会生态经济循环系统,生态环境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维护生态环境的发展可以推动林业产品的供给。将从林业发展现状与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方面进行分析探究,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林业资源是我国重要的生态资源之一,在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人类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对林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生态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由于林业是生态环境的主体,所以,生态环境的建设不仅影响着人类的日常生活,也极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本文围绕林业产业及生态建设,着重探讨了生态环境建设对林业产业的影响,提出了改善林业生态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覃海英 《花卉》2020,(14):175-176
我国地域辽阔,拥有丰富的资源,林业资源就是一种重要资源,其对于国家经济发展以及各个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因为过去人们注重经济的快速增长,导致对生态环境以及资源带去了破坏,林业资源也在快速的减少,森林覆盖面积不断的降低。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已经认识到林业资源以及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在经济发展中也注重环境效益,有关部门采取了多样化的措施对生态环境进行改善。本文通过分析林业资源管理必要性和现状,进而提出了林业资源管理的策略和林业造林方法。  相似文献   

6.
森林是大自然的重要资源,对于人类生产生活有着重要影响。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需要对林业资源进行强化管理,进一步推动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对林业资源的管理手段也需要与时俱进,做好林业资源的保护以及开发工作,实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深层次讨论了我国的林业资源管理,以期为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性见解。  相似文献   

7.
《现代园艺》2020,(3):196-197
林业资源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不仅关系到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前景,也对维持生态平衡、提高生态环境效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赤峰市有着丰富的林业资源,加强赤峰市林业造林及林业管理,有利于提高林业效益,这对于推进我国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符合我国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总体方向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8.
《花卉》2019,(22)
林业资源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主体,是我国经济建设重要项目,在促进生态环境平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为林业资源长期稳定发展,应加强林业资源管理,使林业资源管理模式逐渐趋于系统化、规范化。本文分析林业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探究林业资源管理保护对策,旨在为林业资源管理提供参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9.
张健 《花卉》2018,(14)
林业资源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的改善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林业资源的保护管理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而在整个林业发展的过程中,林业资源的保护工作以及森林防火工作是两个工作重点。本文针对林业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管理措施这一课题进行了相关论述,希望能够给相关从业人员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的林业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一个敏感课题。林业资源的双重功能,林业资源具有生态保护功能和经济发展功能。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环境保护问题的严峻性:过度消耗林业资源,林业的生态功能逐步退化。林业生态环境面临着外部和内部双重的压力。环境保护与林业经济两者协调发展的有效措施:依据生态环境科学加强林业资源的保护建设,建立良性循环的林业经济发展运行机制。因此,本文能够对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由于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自然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导致生态环境也逐渐恶化,影响了国家的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也加大了对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是落实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举措,通过建设自然保护区不仅能够保护生态环境,同时还能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林业资源对国家经济水平的发展以及维护生态平衡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的林业资源逐渐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不仅加剧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同时也让国家的经济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本文主要分析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的保护利用以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大环境之下,我国资源环境以及人口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当前,我国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总体来说,仍然存在许多不足,需要通过多种保护策略,强化对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3.
《花卉》2017,(2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自然环境也逐渐恶化。为贯彻落实现代化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我国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十分重要,本文基于此,对自然保护区的林业资源保护利用工作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探讨,指出了当前资源保护和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实现资源保护利用工作的相关措施,旨在促进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逐渐加快,经济水平也不断提高,社会各方面对于木材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使得我国林业资源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满足更高要求。必须重点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自然生态环境和林业资源还原的最直接最可行的方法便是林业造林,应不断加强林业造林方法的研究,切实落实到实践工作中去,从而有效推动我国林业资源的持续发展,科学改善自然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林业资源越来越成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并且逐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我国林业目前也存在着十分严重的问题,主要原因是过度开发导致森林面积不断缩小,出现土地荒漠化、沙尘天气及水土流失等严重的环境问题,给我国的生态环境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工作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针对这种情况,需要重视保护林业资源,协调好现代林业生产和林业资源保护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详细阐述了现代林业生产和林业保护之间具有的联系,深入分析了如何协调现代林业生产和林业保护的关系,以期给读者进行参考和借鉴,以达到保护林业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花卉》2017,(22)
林业资源属于重要的经济资源,亦可称其为环境资源,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也属于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所以,林业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社会生态的发展,进一步促进基层林业执法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加强对林业资源的保护,促进我国林业生态建设。基于此,本文结合笔者实际工作,对新时期基层林业执法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很多环境问题也逐步开始显现出来。如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对林业资源造成了过度的开发,那么就会使得生态环境逐步恶化,并使得我国重蹈西方国家"先发展,再治理"的老路,林业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需品,所以在发展经济时也需要确保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本文对林业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展开探究。  相似文献   

18.
蒋万韶 《花卉》2020,(10):210-21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提高,生态环境问题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林业资源管理是改善我国目前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是林业资源管理、树木资源合理利用以及国家森林发展的先行工作,同时它也是国家上层建筑对林业进行规划的基本条件。通过对基层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问题工作进行分析,了解和掌握其中存在的问题,掌握决策层中出现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并且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林业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有效地管理林业资源和维护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改善生态环境,实现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等都有着重要影响。本文阐述了我国林业管理发展的现状,并基于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林业管理及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20.
孙军 《花卉》2019,(10)
林业资源在我国所有资源中占重要地位,林业资源对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采用的植树造林方法有分殖造林、枝干造林和播种造林这三种,森林覆盖面积高达30%,如何合理开发利用林业资源,对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改变经济发展格局、调整产业结构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保证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更好地利用森林资源发展经济,要改善营林的管理,发展科学的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