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道源  张倩  马帅 《现代园艺》2023,(1):178-180+183
我国对于文化遗址的保护理念形成较晚,且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较多地关注于自然和文化遗址以及自然文化双重遗址的研究,红色文化遗产方面的研究较少,这就导致了以红色遗产为依托的旅游资源等规划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弊病。基于此,阐述了红色文化遗产的概念及类型,分析了红色文化遗产相关问题,进而提出红色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策略。  相似文献   

2.
陈馥羽  李欣雨  刘金阳 《现代园艺》2024,(3):104-106+109
在充分尊重当地民俗和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重整村庄元素,建构新的文化空间与生活空间,从当地植物环境条件、村庄现有特色产业、底蕴深厚的红色文化遗产等方面,分析当前村庄空间布局与规划发展现状及相关问题;阐明了村庄发展规划应达到环境优、体系全、特色足等目标,注重对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活化运用,推动当地红色文旅发展,助力村庄产业多元化,重塑乡村肌理,打造红色美丽乡村,赋能乡村振兴。以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佳芦镇神泉村为例,对革命老区进行乡村振兴思维下的景观规划实践,探索红色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与实践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3.
运用SWOT分析方法,详细分析广东省新丰县佛手瓜村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劣势和威胁,阐述佛手瓜村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提出突出主题、加强佛手瓜的深度加工、旅游资源区域组合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工业遗址旅游项目是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的主要形式,不仅能够保存工业文明,更能够传达对城市发展及环境保护进行理性思考的价值观,取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以重庆市永川区茶山竹海·佳兴煤矿工业遗址旅游园区的规划为例,初步探讨工业遗址旅游项目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5.
毛岸奇  叶芳慧 《花卉》2020,(2):72-73
乡村旅游是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途径,要想实现乡村振兴,仅仅靠一味的模仿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通过"一村一品"的原则进行特色乡村设计。本文根据国外乡村"一村一品"建设,结合东茗乡石门坑村的资源现状,对如何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进行"一村一品"特色乡村建设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红色文化景观作为一种特殊的主题景观形式,它承载着众多革命先辈的伟大革命精神。在当今弘扬红色文化的时代背景下,对其历史景观遗址的设计研究显得尤为迫切。为大力张扬优秀的红色文化,以徐州淮海战役景观遗址为例,探究红色文化遗址的景观设计,在剖析徐州淮海战役的历史背景及意义的基础上,为当代红色景观设计提供设计思路和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7.
杨雷 《花卉》2016,(4):40-41
乡村旅游是在乡村,将自然风光、特色文化与旅游业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具有提高农业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乡村旅游业随着社会的发展也迅速发展起来。本文主要介绍了乡村旅游与景观设计之间的联系,并以永州市双牌县"桐梓坳村"旅游景观规划为例,介绍了将景观设计运用到乡村旅游的规划中,充分体现乡村旅游"乡土气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陈力 《现代园艺》2021,(5):167-168
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脱贫攻坚战略,乡村经济建设亟需提升。梁平区扈槽村是一个自然环境优美、历史底蕴浓厚的传统村落,但由于未充分挖掘并利用其自然、历史资源的先天优势,并且经济产业单一、落后,扈槽村是重庆典型贫困村之一。全面挖掘、妥善利用其优势资源是扈槽村振兴的重要着力点。根据实地调研,梳理扈槽村现状资源环境,重点探寻可利用的自然、历史资源,进而从村域总体规划角度出发,建议扈槽村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开发乡村旅游产业,打造“文化+”“生态+”特色村落,以旅游产业带动其他产业,以经济振兴带动全村振兴。  相似文献   

9.
步道在各地园林景观中是不可或缺的存在,是一个城市的亮点,但乡村步道多年来一直不被人们重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建设被作为重点,生态宜居作为乡村旅游最大的卖点,设计应推动乡村特色生态保护、传统村落、自然风貌等的有机结合,反映到景观步道设计中就需要其有艺术特色和一定文化内涵,要深入挖掘乡村本土文化,不断提升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旅游吸引力,目的是以文化传承及休闲旅游型模式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古村落景观改造设计项目,以乡村振兴为主题,将进坑村改造设计为传统村落乡村旅游景观项目。  相似文献   

10.
"全域旅游"的创建使海南乡村景观的规划和改造成为了热门话题。然而在乡村改造过程中对传统景观的保护还不成熟,造成资源的浪费。海南全域旅游的发展推动了乡村旅游,乡村景观的保护与全域旅游息息相关,两者互相影响,相辅相成。文章以琼海市城镇化建设为鉴,探讨了全域旅游视角下如何保护与提升乡村景观,同时为海南全域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保护文物、传播文化是红色经典革命老区展馆应发挥的作用。要想充分发挥展馆的作用,应注意优化展厅陈列设计。基于此,将着通过分析红色经典革命老区展馆展陈要素,探讨如何优化红色经典革命老区展馆展陈设计,以期对良好地建设红色经典革命老区展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吕雅婷  黄真真 《现代园艺》2022,(4):35-37,40
为响应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号召,努力开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途,积极寻访红色印记弘扬红色基因,发挥红色遗产所在地的重大意义.在乡村振兴、西部大开发战略背景的支持下,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首个乡村振兴示范镇——延安宝塔区河庄坪镇赵家岸村为试点进行景观规划,期望打造乡村振兴样板村,深度发掘、传承红色基因,...  相似文献   

13.
李龙哓 《现代园艺》2024,(7):107-110
以湖州市港胡村为研究对象,基于“乡村振兴”理念,对乡村的景观进行规划设计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调研分析法对村域现状景观资源进行调研,分析港胡村乡村景观要素,对比港胡村景观资源现状的优势与劣势,针对现有优势资源打造一个独具特色的乡村,避免千村一面的现象。港胡村景观规划设计在原有用地布局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旅游资源,打造生态旅游,统筹考虑现状发展诉求以及周边村庄发展对其影响,合理优化村庄布局,明确未来发展定位,建设“一心两轴五区”的景观空间结构,推进乡村振兴建设。  相似文献   

14.
邓思连 《现代园艺》2022,(6):150-152
处于大众旅游时代背景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旅游业的常态化带动了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在全域旅游引导视角下,以湛江市遂溪县下洋村为例,对乡村绿道规划建设进行详细分析,提出应从重视生态修复及稳定、增强场景体验与人文感知、完善乡村绿道体系3个方面规划建设乡村绿道,以期给人们带来良好的旅游体验,并促进我国乡村旅游业良性...  相似文献   

15.
低影响开发的科学理念已扩展应用于乡村水生态资源的保护与修复,有效解决了污水治理等乡村环境问题,同时避免了对乡村进行大规模改造。首先阐述了低影响开发的理念、乡村景观的基本概念,以及景观设计与水污染治理问题间的关系;进而分析了流坑村的水环境现状及其当前面临的问题;最后,探讨了其保护和更新的原则,具体论述了自然植被调节、滨水河道景观设计、街道透水铺装的运用3种方式,对流坑村污水治理与景观营造相结合的策略做出分析,为乡村景观中污水治理相关问题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海林农场为例,分析黑龙江垦区在城镇化建设中建设休闲旅游型美丽乡村的理念,主要包括规划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寒地多功能民宅开发、农业资源生态循环利用、文化内涵的挖掘以及旅游资源的优势整合。这一理念为北方休闲地区美丽乡村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从金华双龙风景区的自然、文化资源出发,结合风景道的规划特性、设计原则,本着保护城郊乡村生态环境的主旨,设计串联乡村、景点、自然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风景道,着力于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促进风景区多种产业与旅游业的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传统村落作为独具民族风格的乡村文化承载体,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保护与规划传统村落对于传统村落的乡村振兴有重大意义,通过保护和规划传统村落,可以改善当地的人居环境,助力传统村落的生态、产业、文化振兴,传承传统村落的文化遗产。为进一步完善和丰富我国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的理论,本研究阐述了我国传统村落的现存主要问题、需求,将主要问题及需求与传统村落保护振兴案例阿者科村的先进经验结合研究,提出了传统村落的保护策略和规划原则。  相似文献   

19.
沙洲村作为“半条被子”故事的发生地,近年来其红色旅游及红色研学旅行发展迅猛,“红色沙洲”已成为了郴州文旅产业的一个品牌。在研学旅行大力发展的新时代,郴州市如何发挥“红色沙洲”的引领作用,带动郴州旅游资源尤其是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构建多样性、综合性的红色研学旅行产品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刘毅洁  路爽 《现代园艺》2023,(8):119-121
豫西红色文化资源是历经漫长岁月艰苦奋斗形成的一种优良文化,它蕴含着厚重的革命历史文化,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结合我国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和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探讨豫西红色文化资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豫西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策略,以期进一步增强中原红色文化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