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祁连山水源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46,自引:2,他引:46  
在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区,围绕水源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动态变化,开展了森林小气候、森林水文生态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祁连山水源涵养林不仅具有拦蓄降水、缩小温差、保持较高土壤湿度等作用,而且具有十分显著的消洪补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水文生态作用。森林覆被率65%的流域比32%的流域年枯水径流量增加2887mm,年洪水径流量减少9887mm;森林土壤贮水29812~39193mm,草地仅18209mm;林地很少产生地表径流,草地年土壤流失量17939kg·hm-2;高寒山区多年冻土与季冻土致使试验区河川径流系数高达073,蒸散较小为15654mm;多年监测资料显示祁连山林分质量下降,冰川退缩,河川径流逐年减少,生态环境明显恶化,建议各级政府部门高度重视祁连山生态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2.
水源涵养林水文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水源涵养林是具有特殊意义的防护林种,具有很好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水质等功能。从森林植被对水量、径流泥沙和水质的影响等方面介绍了国内外水源涵养林水文生态效应的研究进展。从各国的研究成果来看,普遍认为森林覆盖率的减少可以增加流域产水量;森林植被可以减少径流泥沙含量并能有效改善溪流水质状况。  相似文献   

3.
祁连山森林水文效应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阐述了森林水文的研究动态,以及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研究进展和实际运用。全面系统地分析了森林与水相互作用的特点和森林的水文效应,为干旱半干旱区山地森林的有效管理和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阐述了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的研究动态,分析了建立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体系的必要性,提出了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可持续经营的7个标准,28个指标,其目的是探讨祁连山水源函养林合理经营的理论依据,最大限度地保护和恢复祁连山的天然林资源,并取得较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成立于1978年,是目前我国唯一的水源涵养林专业研究机构。作为全国最早的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成员单位,三十年来,共承担了《祁连山北坡森林涵养水源效益研究》、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外援项目、《祁连山药用植物研究》、《祁连山土壤呼吸沿环境梯度变化规律研究》等部、省、地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外援科研课题(项目)62项,取得科研成果34项,  相似文献   

6.
天祝减族自治县地处甘肃省中部、祁连山东端、黄河流域中上游和石羊河流域源头位置,是一个森林资源丰富,生态地位极其重要的林业生态大县。全县有森林而积41012万亩,森林覆盖率38.26%;有现代冰川65条,而积17.7平方公里。森林以祁连山水源涵养林为主,占整个祁连山水源涵养林总而积的40%,是下游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西北内陆重要的生态屏障,在维护生态安伞和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7.
祁连山水源涵养林效益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车克钧  傅辉恩 《林业科学》1992,28(6):544-548
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和净化水质的有益作用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祁连山水源涵养林是河西商品粮基地建设的基础,是经济建设的保障,是河西人民赖以生存的命脉。本文宗旨是探讨森林涵养水源的机理,筛选涵养水源功能最佳的森林生态系统,为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保护、发展和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与时俱进转观念高瞻远瞩谋全局寺大隆林场地处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是目前祁连山森林植被最丰富、生物群落最完整的核心实验区和全国唯一的水源涵养林生态  相似文献   

9.
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综合效能的计量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车克钧  傅辉恩 《林业科学》1992,28(4):290-296
以马克思级差地租理论,建立了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综合效能的评价模型:E=E_d+E_e+E_s;以E与生产投资I的比值为计量水源林的效能指数T,T=E/I。并以祁连山寺大隆森林生态定位研究站实测资料和社会调查数据为计量评价参数,确定其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和计量系统。结果表明: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综合效能指标为11.93;其中生态效能和社会效能分别是直接经济效能的4.51倍和6.05倍。说明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现行的保护、发展和综合利用的经营方针是正确的。建议河西各受益部门应按水资源效能总收入的0.5%缴作水源林再生产费,以确保国民经济建设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0.
祁连山东端地处天祝藏族自治县,甘肃省中部,属青藏、内蒙古、黄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境内所辖祁连山保护区其中的6个自然保护站,所属森林是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整个祁连山水源涵养林总面积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记者 《甘肃林业》2010,(4):F0003-F0003
天祝藏族自治县地处甘肃省中部,祁连山东端,黄河流域中上游和石羊河流域源头位置,是一个森林资源丰富,生态地位极其重要的林业大县。全县有森林面积410.2万亩,森林覆盖率38.26%。天祝县境内有现代冰川65条,面积17.7平方公里,森林以祁连山水源涵养林为主,占整个祁连山水源涵养林总面积的40%,是石羊河流域6条内陆河和黄河流域2条外流河的源头,灌溉着下游300多万亩耕地,养育了下游地区250多万人民。  相似文献   

12.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结合国家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及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具体情况,分析了祁连山生态林业建设的必要性及其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对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建群种-青海云杉的经营对策进行了浅谈,从理论上确定了祁连山水源涵养林中青海云杉林抚育采伐强度为20%,抚育间隔期为15年。  相似文献   

13.
关于加强祁连山(张掖段)生态屏障建设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连山张掖段位于河西走廊中部,是祁连山水源涵养林保护的核心区和全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流域主要径流形成区。是西北干旱地区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功能区,也是西北乃至全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目前面临冰川退缩,雪线上升;草场退化,生产力下降;物种减少,病虫害蔓延;投入不足,建设能力弱;生态治理缺乏重大项目支撑等问题。提出了6个方面的发展对策:保护森林植被,增强祁连山水源涵养功能;保护湿地资源,修复祁连山自然生态系统;狠抓节约用水,减轻祁连山生态环境压力;建议国家尽快建立祁连山生态补偿试验区,落实生态补偿政策;建议国家尽快实施祁连山水源涵养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规划;建议国家增加张掖生态用水、建立黑河调水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4.
孙小霞  张荣  袁虹 《中国林业》2012,(14):33-33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祁连山北坡中东段,分布有以青海云杉为主要建群树种的乔木林19.8万多公顷,灌木林69.4万多公顷,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发挥着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储碳释氧、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维护森林健康、实现森林最佳的服务功能,是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管理目标。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分树种单一,森林生态系统比较脆弱。近年来,受气候变暖和人为干扰双重影响,森林有害生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祁连山北坡林区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林。祁连山区是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地区之一,这些灾害对森林及林业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严重制约了生态保护与建设事业的发展。加强森林自然灾害监测、预防和控制,是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基于祁连山水源涵养林保护工作,首先对祁连山自然环境以及资源分布特征进行相关论述;其次提出祁连山水源涵养林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依据祁连山发展实情,对水源涵养林可持续经营提出解决对策。旨在从根本上提升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7.
祁连山(北坡)水源涵养林类型划分与组成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结果表明:祁连山水源涵养林主要由干性灌丛林、青海云杉林、祁连圆柏林、湿性灌丛林4种森林类型组成,组成简单、结构单一,呈现高寒半干旱气候特点;青海云杉林是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主体,相对其它森林类型,其组成、层次结构复杂;干性灌丛林是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先锋林型,分布在立地条件较差的浅山地带;湿性灌丛林是地带性顶极群落类型,分布在山地森林草原带上限,调节水资源作用巨大。  相似文献   

18.
《湖北林业科技》2015,(5):89-90
<正>水源涵养林是指以涵养水源,改善水文状况、调节区域水分循环,防止河流、湖泊、水库淤塞,以及保护饮用水水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湖北境内河流湖泊众多,星罗棋布,河流长度100km以上的河流41条,面积百亩以上的湖泊800余个。营建水源涵养林,对保证河流、湖泊水质,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泥沙淤积,保障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生态建设中,营造水源涵养林要综合考虑立地条件、造林整地、树种配置、结构设计、水文生态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祁连山自然环境及植被分布特点、祁连山水源林功能及其重要性,分析了在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可持续经营对策。  相似文献   

20.
冯炜东  郝虎 《中国林业》2014,(18):30-31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基地,也是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区域。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优势乔木树种主要有青海云杉、祁连山圆柏、杨树、华北落叶松、桦树、油松等,以青海云杉为主的祁连山水源涵养林作为祁连山及河西走廊绿洲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巨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价值。在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内科学地开展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管理是祁连山森林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