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青海柴达木地区枸杞产业发展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部沙棘,西部枸杞"是青海省确立的生态立省战略,柴达木地区作为青海省的主要种植区,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取得了可喜的经济效益。文章结合近几年调查数据,以及枸杞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制约产业发展的因素,提出了产业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关于青海高原地区发展有机枸杞产业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青海地处高原,深居内陆,环境清洁度高,发展有机农产品和林业产业具有非常优越的先决条件。枸杞是青海高原地区林业产业的主导产品。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农牧民的广泛参与下,柴达木地区枸杞产业发展迅猛,已经成为当地农牧民增收的主渠道。文章结合实际,对青海高原发展有机枸杞产业提出了思路和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3.
柴达木枸杞基地建设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柴达木枸杞基地建设现状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柴达木基地枸杞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对柴达木枸杞基地建设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以期为柴达木枸杞基地建设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4.
自2000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后,青海省林业部门因地制宜,拟定了柴达木地区以枸杞种植为模式发展后续产业的思路。2002年结合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和防沙治沙工程,在柴达木盆地沙区数十个绿洲及周边地区,集中连片在沙化土地上人工营造,发展枸杞经济林。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近年来青海省枸杞种植已初具规模,种植区域逐步扩大,枸杞产量逐年增加,种植效益不断提高。枸杞产业已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富民产业”。分析了青海高原主要枸杞栽培品种的特点,提出了适宜青海高原地区适宜栽种的品种,进一步总结出了栽培的对策和关键技术。为青海高原枸杞产区栽培的优良品种选育,同时为辐射育种、杂交育种的方法选育出适宜柴达木地区栽培的枸杞新品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柴达木枸杞标准化生产经营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嘉 《防护林科技》2012,(2):106-108,110
文章探讨了柴达木地区发展枸杞专业合作社的意义,分析枸杞生产经营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以枸杞专业合作社为纽带的标准化生产经营模式、建设思路及其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柴达木盆地枸杞园建植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达木地区近年来枸杞种植发展迅速,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本文就枸杞园建设及管理技术做了较为系统的总结介绍。内容包括:选苗、建园、水肥管理、整形修剪、保花、制干等技术。  相似文献   

8.
德令哈地区枸杞扦插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达木地区枸杞育苗的宗旨是对宁夏枸杞1号进行驯化、选育、繁育,采取科学、先进的育苗手段培育枸杞苗木,为德令哈市枸杞经济林建设提供苗木保障。文章从育苗地选择、整地、苗期管理等几方面介绍了德令哈地区枸杞的扦插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9.
乌拉特前旗枸杞产业发展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介绍了乌拉特前旗枸杞栽培现状,分析了制约枸杞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发展枸杞产业思路,促进当地枸杞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青海省立足区域特点,确立"东部沙棘,西部枸杞"发展思路,制定专项规划,推进枸杞产业加快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产业规模小等问题。基于枸杞产业发展优势,分析枸杞产业发展态势,提出了品牌带动、科技创新、培育市场主体等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正>枸杞产业是宁夏最具地方特色和品牌优势的战略性主导产业。宁夏枸杞以其独特的品质优势、品牌优势和产业优势,已经成为宁夏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一张"红色名片"。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作出了"实施特色产业品牌工程,重点发展优质粮食、枸杞等产业,把宁夏‘枸杞之乡’等品牌做大做响"的战略部署,宁夏枸杞产业发展迎来了新的重大发展机遇。一、枸杞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宁夏枸杞产业发展着眼于破瓶颈、补短板,聚焦转型升级,全区枸杞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  相似文献   

12.
随着枸杞产业的快速发展,有机枸杞产业的需求逐渐扩大,寻找适合发展有机枸杞产地则成为发展有机枸杞的主要环节。武威的土壤酸碱度、海拔以及有效积温等天然的气候条件适宜枸杞的生长,更有利于生产有机枸杞,加之优越的政策条件、便利的交通优势以及循环经济的发展都为有机枸杞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武威特色林果种植面积达5.9万hm2,设施农牧业面积为1.2万hm2,独特的气候条件使得病虫害发生率较低,这些都为有机枸杞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武威地区发展枸杞产业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3.
关于宁夏枸杞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直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把枸杞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常抓不懈,使宁夏枸杞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国际市场的开拓、品牌的保护、产业化的深化等问题也日渐凸现,只有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使宁夏枸杞产业有更快的发展。一、宁夏枸杞产业的发展现状在自治区“优质名牌枸杞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精河县抓住国家政策向西倾斜以及农业产业结构战略调整的大好机遇和自治区建立天山北坡经济带的有利时机,坚持不懈地大力发展枸杞产业,初步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和品牌效应,迎来了枸杞产业发展的黄金时代。目前,精河县林业局按照县委、县人民政府的要求,从枸杞的种苗繁育、病虫害防治、品种更新、提高附加值上下功夫,枸杞产业不断发展,产业化进程稳步推进,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为了推进精河县枸杞产业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我们对精河县的枸杞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现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详细阐述了枸杞的利用价值 ,据此展望了枸杞栽培的广阔发展前景 ,建议建立枸杞生产基地 ,发展绿色产业 ,同时提出了促进枸杞推广利用的有效措施 ,对发展生态经济型绿色产业、活跃地域经济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筛选出适宜荒漠区造林和人工栽培的黑果枸杞种源,促进生态扶贫产业发展。【方法】以不同种源黑果枸杞为研究对象,通过引种驯化,测定其生长量、果实形态特征、果实中主要营养成分及矿质元素含量,比较各种源间的差异。【结果】不同种源枝条生长量为31.0~54.2 cm,采自甘州区西洞滩的黑果枸杞生长量最大,采自民勤青土湖的次之,采自甘州区老寺庙农场的生长量最小。采自甘州区老寺庙农场和民勤青土湖的黑果枸杞在6月中旬前生长较快,之后生长缓慢;甘州区西洞滩的黑果枸杞枝条在6月中下旬开始迅速生长,在7月中旬后仍具有较大的生长量;其余种源枝条在6月中下旬—7月上旬生长较快,之后逐渐变缓。各种源果柄长度为7.47~10.6 mm,其中采自青海柴达木的最长,采自甘州区老寺庙农场的次之,采自民勤青土湖的最短。采自青海柴达木的果形指数为0.49,其余种源的果形指数为0.7~0.8。各种源单果质量为0.31~0.44 g,其中采自酒泉肃州区的黑果枸杞单果质量最大,采自青海柴达木和民勤青土湖的次之,采自新疆尉犁县的最小。各种源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9.00%~10.86%,其中采自青海柴达木的黑果枸杞中含量最高,采自甘州区老寺庙农场的含量最低;可溶性糖含量为1.15%~1.83%,其中采自酒泉肃州区的黑果枸杞果实中含量最高,采自民勤青土湖的次之;总黄酮含量为42.0~65.2 mg/g,其中采自甘州区老寺庙农场的黑果枸杞果实中含量最高,采自民勤青土湖的次之,采自新疆尉犁县的最低;总酚含量为48.84~75.14 mg/g,其中采自甘州区老寺庙农场的黑果枸杞果实中含量最高,酒泉肃州区种源次之。8个种源黑果枸杞的果实均富含N、P、K、Ca、Mg、Fe、Mn、Cu元素,其中采自甘州区西洞滩和苏南县明华区的黑果枸杞果实还富含Zn元素,其余种源含有微量的Zn元素。【结论】各种源黑果枸杞在武威均能正常生长,张掖甘州区西洞滩和武威民勤青土湖的黑果枸杞更适用于荒漠区造林,张掖甘州区老寺庙农场的黑果枸杞更适用于人工栽培,酒泉肃州区的黑果枸杞既适用于荒漠区造林也适用于人工栽培。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黑果枸杞的在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引种后应用方向,认为黑果枸杞可应用在家庭庭院种植、生态防护、营造经济林等方向。在黑果枸杞产业发展应用中应注重结合良种选育、科学制定黑果枸杞产业深加工发展规划,使得黑果枸杞产业健康发展,赢得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18.
<正>精河枸杞产业发展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特别是近20年来,精河枸杞呈现快速发展趋势,成为新疆红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博州精河县最具特色的支柱产业之一,赢得了“中国枸杞之乡”和“精河枸杞甲天下”的美誉,已获得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和中欧互认地理标志产品等殊荣,是精河县乃至博州一张亮丽的名片。近年来,精河县以完善枸杞产业发展为纽带,加快推进枸杞产业标准化、规模化、有机化、品牌化进程,建立与完善枸杞品类等级,推动传统企业创新转型,加速枸杞产业规范化发展,助力农特产业融入数字经济,助推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青海高原地区有机枸杞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该区发展有机枸杞产业的几点对策,为该区有机枸杞产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柴达木地区枸杞有机栽培管理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篱架栽培技术、田间管理技术以及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是获得枸杞高产稳产的根本保证;中密度和低密度的枸杞园产量高,尤其是低密度的枸杞园,效益最好。密度管理和控制是提高枸杞产量品质的核心;采取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是提高有机枸杞产量品质,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