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6 毫秒
1.
以内蒙古翁牛特旗种源的文冠果为材料,在吉林省西部前郭县和长岭县的不同土壤条件下进行引种栽培试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风沙土、栗钙土是最适宜栽培和发展文冠果的土壤种类,含盐量小于0.2%的轻度盐碱地亦可以栽植;含盐量大于0.2%的土壤应谨慎选用,中、重度盐碱土不能栽种文冠果.  相似文献   

2.
该文针对滦南县沿海高速土壤粘重、土体含盐量大等特点,通过选择优化的栽植模式及抬高台面、围埝阻水等造林技术措施,对滦南县沿海高速绿化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红树植物种类分布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福建省沿海红树植物种类和群落分布特点,红树林生长状况同温度,土壤物理性状,海滩朝向,栽植时间,土壤含盐量以及水质等条件的关系,阐述了红树植物栽培技术和抚育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熊伟  徐华  葛晓梅 《江苏林业科技》2004,31(6):31-31,35
针对沿海垦区土壤、地下水含盐量偏高的特点,选择了当地有代表性的69杨,35杨和74杨3个意大利杨无性系,开展了不同栽植深度对成活率影响试验。结果表明:3个意大利杨无性系的耐盐性相似,成活率无显著差异,但栽植深度对意大利杨成活率影响极显著,以栽植深60cm的杨树成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5.
丁香泛指木犀科丁香属(Syringa)的植物,在我国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史,西宁、呼和浩特、哈尔滨市已将丁香评为市花.丁香在哈尔滨市大量栽植起源于1900年末,大多数为欧洲侨民引入的欧洲丁香品种.1988年经哈尔滨市人大通过确定了丁香为哈尔滨市市花.目前哈市丁香栽植总量为130万株,在景观和生态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盐碱地造林技术尚林盐碱地造林成活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含盐量大、土壤结构坚实。因此要想提高成活率,关键在于降低地下水位、控制土壤返盐、降低土壤含盐量、改良土壤理化性质。深栽浅埋就是达到上述目的的方法之一。这种栽植方法能使苗木根系躲过...  相似文献   

7.
柽柳新品种耐盐能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东柽1号和东柽2号是东营市林业科技人员选育的柽柳新品种,具有干性强、枝繁叶茂、生长期长、花量少、绿化美化效果好等特点。本文以中国柽柳为对照,对东柽1号和东柽2号在6个土壤含盐梯度4g.kg-1、8g.kg-1、12g.kg-1、16g.kg-1、20g.kg-1、25g.kg-1下进行了耐盐栽植试验,调查栽植成活率和生长量。结果表明东柽1号、2号耐盐力优于中国柽柳,在土壤含盐量8g.kg-1以下,生长正常。土壤含盐量达20g.kg-1时,东柽1号、东柽2号的造林成活率达50%和46.6%,苗高生长量为80cm和92cm,地径生长量为1.3cm和0.9cm。  相似文献   

8.
1 雪松生长特性 雪松喜光,适于生长在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透气性强的壤土中,不耐水湿,浅根系,抗风能力差,栽植土壤中含盐量不超过0.2%,PH值不超过7.5。  相似文献   

9.
宋德禄 《沙棘》2002,15(3):19-22
通过3年(1998-2000年)沙棘改良盐碱土试验的结果表明,栽植沙棘二年后降低土壤pH值0.1,含盐量降低0.01%-0.02%,有机质增加0.21%左右,虽然试验年限短,但沙棘有改良土壤效果。试验结果指出沙棘在pH值8.77-9.18区间栽植可以成活,但pH值8.77以上有一定影响,沙棘是一种抗逆性强,生态作用明显的树种,耐涝性较差。  相似文献   

10.
滨海重盐碱地白刺耐盐性及其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择不同种源的白刺在黄河三角洲重盐碱地条件下进行耐盐能力及其栽培技术的试验观测。结果表明:白刺耐盐能力强,尤以大义路种源表现最好,在土壤含盐量达2.5%时,造林成活率仍达90%以上,并具有明显的抑盐改土作用。提高盐碱地白刺造林成活率、促进生长的关键技术措施是选择土壤含盐量0.6%以上的造林地、两耕两耙法整地、以111-167株/667m^2的密度造林、雨季容器苗栽植及控制杂草生长等。  相似文献   

11.
7种园林植物的耐盐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滨海盐碱土配制栽培土壤,采用了大棚盆栽试验的方法,对7种常见园林绿化植物的生长表现、存活率、高生长、叶绿素含量、相对含水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连翘、月季和四季桂的耐盐性较差,只能在含盐量不大于2.3g/kg的土壤中正常生长;其次为金叶女贞,能在含盐量不大于4.6g/kg的土壤中生长;雪松能在含盐量不大于4.9g/kg的土壤中正常生长;油松能在含盐量不大于5.8g/kg的土壤中正常生长;爬地柏耐盐性最强,能正常生长于含盐量高达8.7g/kg的土壤中。  相似文献   

12.
采用室内盆栽法对1年生麻栎实生苗进行了盐(Na Cl)胁迫试验,结果显示,土壤含盐量为0.4%和0.5%时,苗木叶片边缘会出现明显的失绿现象。高含量的盐处理会明显抑制麻栎新梢生长。土壤含盐量高于0.3%时,苗木叶片的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均显著下降,而相对电导率显著升高。土壤含盐量较高时,苗木嫩叶中的N含量有所下降。苗木细根中的K含量会随着土壤含盐量的提高而降低,叶片中的K含量却呈相反趋势。当土壤含盐量低于0.3%时,苗木叶片中的Na含量处于较低水平,但高于0.4%时,叶片中的Na含量会显著升高;细根中的Na含量随着土壤含盐量的升高而升高。综合分析认为,土壤含盐量低于0.2%时,麻栎苗木能够正常生长;土壤含盐量高于0.3%时,麻栎苗木的生理会受到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海岛耐盐碱9树种适应性试验初报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对9个树种进行海岛盐碱土壤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刚毛柽柳、黄杨、海滨木槿能在含盐量0.5的土壤中生长,其中刚毛柽柳生长最好;苦槛蓝、夹竹桃、木麻黄能在含盐量0.35%的土壤中生长,其中苦槛蓝生长最好;女贞能在含盐量0.25%的土壤中生长;黄连木、海桐只能在含盐量0.15%的土壤中生长.  相似文献   

14.
以内蒙古河套灌区磴口县哈腾套海苏木至乌拉特前旗苏独仑农场10个样地2 000多个样点土壤含盐量的测定和林木成活率的调查结果为依据,分析了盐碱地类型、土壤含盐量与造林树种及其成活率的关系,结果表明:河套灌区12个造林树种中,不同树种在不同盐碱地类型和土壤含盐量条件下表现不同,胡杨、枸杞、沙枣、柽柳、白刺等可在多种盐碱土类型上生长,且在较高的土壤含盐量条件下能正常生长;同一树种在不同类型的盐碱地及土壤含盐量条件下表现也不一致,成活率在各种盐碱土上一般表现为硫酸盐盐土>氯化物盐土>苏打型盐土;根据耐受土壤含盐量上限将12个树种划分为弱度耐盐、中度耐盐和强度耐盐3类,耐受盐量上限分别为<1.2%、1.2%~1.6%和>1.6%,实践中可参考土壤盐碱土类型和土壤含盐量选择适宜的树种进行造林.  相似文献   

15.
以栽植的固氮树种刺槐及土著树种柽柳为研究对象,对苏北东台围垦区柽柳、刺槐林下根区(冠幅内)与非根区(冠幅外)土壤养分及含盐量和pH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刺槐和柽柳根区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水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均显著高于非根区土壤(柽柳有机质和全磷含量除外),刺槐根区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水解氮含量显著高于柽柳根区土壤,但两种林地根区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没有显著差异。柽柳和刺槐根区土壤盐分含量均显著低于非根区土壤,但两种林地土壤pH值并没有显著差异。由此可见,无论是自然演替植被还是人工恢复植被均有助于围垦区土壤质量的改善,但相对于土著树种而言,人工栽植的刺槐更有利于土壤有机质和氮的积累。植被恢复降低了土壤盐分含量,同时可能促进了土壤微生物活性,进而有利于土壤养分状况的改善,但土壤质量变化与树种密切相关。研究发现,固氮树种刺槐比土著树种柽柳更有利于提高土壤养分状况。  相似文献   

16.
丁香在哈尔滨市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它以独具的花香和耐寒冷、贫瘠等诸多特性而深受人们钟爱。特别是1988年被评为市花,进一步推动了我市的丁香栽植。但是,目前街道上现有的丁香无论从花色上,还是从叶形上看都很单调,丁香的许多优良品质尚未被挖掘利用。因此,丰富...  相似文献   

17.
7种园林植物的耐盐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滨海盐碱土配制栽培土壤,采用大棚盆栽试验方法,对7种常见园林绿化植物的生长表现、存活率、高生长、叶绿素含量、相对含水量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连翘、月季和四季桂的耐盐性较差,只能在含盐量不大于2.3 g/kg的土壤中正常生长;其次为金叶女贞,能在含盐量不大于4.6 g/kg的土壤中生长;雪松能在含盐量不大于4.9g/kg的土壤中正常生长;油松能在含盐量不大于5.8g/kg的土壤中正常生长;爬地柏耐盐性最强,能正常生长于含盐量高达8.7g/kg的土壤中.  相似文献   

18.
竹柳造林技术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柳为杨柳科、柳属,乔木,其形态、侧枝、密植性与竹子相似。竹柳易繁殖、速生且造林成活率高,具有生长快、耐盐碱、耐涝的特点,可适应土壤pH值为8~8.5、含盐量0.8%的重盐碱地区,湖泊滩涂、盐碱地都可栽植,是营造工业原料林、大径材、行道树、"四旁"树、景观林、农田防护林的理想树种。一、造林地选择竹柳对土壤要求不高,但在土壤肥沃、疏松、潮湿且具有一定的排灌条件  相似文献   

19.
云南西双版纳移栽小叶丁香一年的观察结果表明:选择好植地、采用旱季灌溉、幼苗遮荫等技术; 栽植2年生健壮苗木,能够保证有较高成活率和正常生长,实现小叶丁香的规模种植。  相似文献   

20.
新疆盐生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全面调查和样方调查的方法,研究新疆盐生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新疆盐生植物物种多样性十分丰富,约305种15变种7亚种.分布的一般规律为北疆多于南疆,集中分布于各种山前冲、洪积扇扇缘的地下水溢出带、河流两岸的绿洲外侧和沙漠边缘;群落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主要受土壤含盐量的制约,物种丰富度及β多样性和土壤含盐量的关系呈二次抛物线型.土壤含盐量在4%左右时盐生植物物种丰富度最高,盐生灌木、半灌木和1年生盐生草本植物种类最多,含盐量超过5%~6%时,随含盐量的增加物种丰富度和β多样性呈直线下降,含盐量超过12%时,物种多样性最低,1年生草本植物基本不存在,仅可见到2~4种盐生灌木或半灌木.随土壤含盐量变化,群落中不同生活型植物所占比重有不同的变化趋势,1年生草本植物比重随土壤含盐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灌木半灌木植物比重则随土壤含盐量的增加而增加.此外,对几种盐生植被建群种或优势种生态分布特点的研究表明:12种高分布频率盐生植物的耐盐能力和对盐分的适应幅度有很大差异.柽柳、盐穗木、白刺可广泛分布于0.2%~27.0%的盐分范围内,并形成优势群落,盐节木很少见于轻度盐渍化环境,主要分布于含盐量2%以上的重度盐渍化环境,芦苇可分布于含盐量17%以下的生境,盐爪爪、骆驼刺常见于含盐量8%以下的生境,黑果枸杞和花花柴则常见于含盐量6%以下的生境,碱蓬、猪毛菜仅见于含盐量8%以下的生境,琵琶柴一般生长于4%以下的土壤中.在各种植物分布的盐分区间内,柽柳、盐穗木、盐节木、骆驼刺和花花柴随土壤含盐量的增加分布频率直线增加,白刺、芦苇、盐爪爪、黑果枸杞随土壤含盐量的增加分布频率呈抛物线型变化,其中白刺、芦苇在土壤含盐量10%左右分布频率最高,盐爪爪则在4%含盐量附近分布频率最大,而碱蓬、猪毛菜、琵琶柴则随土壤含盐量的增加分布频率呈直线降低.结合野外调查观察结果,对新疆盐生植物群落的形成与演替过程进行了设想,提出新疆盐生植物群落的形成与演替过程实质上就是土壤盐分和水分的演变过程,这一过程伴随着生物多样性的增加或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