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为了探索生物药剂对美国白蛾的防效,本试验选用HycuNPV与BT复配,在湖北大悟县开展美国白蛾幼虫喷雾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用单一HycuNPV防治第一代美国白蛾幼虫施药7、10、13 d后校正死亡率分别为26.71%、67.96%、99.88%。用单一HycuNPV防治第三代美国白蛾幼虫施药7、10、13、15 d后校正死亡率分别为17.3%、40.67%、80.33%、91.67%。HycuNPV与BT复配防治美国白蛾第一代幼虫施药7、10、13 d后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6%、95.44%、99.88%。HycuNPV与BT复配防治美国白蛾第三代幼虫施药7、10、13、15 d后校正死亡率为43.33%、76.67%、91.33%、96%。均说明HycuNPV与BT复配致死速度快,明显快于单一HycuNPV。防治第一代与第三代美国白蛾幼虫试验结果一致,但防治第一代效果更好。HycuNPV与BT复配,增效作用明显,还可显著降低防治成本。  相似文献   

2.
美国白蛾无公害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宁省自1979年发生美国白蛾以来就开展了生物(仿生物)药剂防治美国白蛾试验,经过十几年的试验、推广、应用确,定了几种药剂的防治方法。1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1 1防治方法将美国白蛾2~3龄幼虫喂食喷过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树叶进行接毒,接毒后5~7d收取虫尸,盛在暗色瓶内放在冰箱(-4℃)或冻库内(-10℃)保存,或制成粗提纯剂放在冰箱或冷库内保存。第一代防治用头年第二代虫尸提纯剂,5×10PIB mL,第二代防治用当年第一代虫尸稀释液,2×10PIB mL。1 2防治效果从防治效果看出(见表1),2~3龄幼虫的死亡高峰为第8天至第9天,3龄为第1…  相似文献   

3.
鞍山地区美国白蛾生物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苏云金杆菌防治美国白蛾,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药剂对不同虫龄幼虫防治效果有差异,对低龄幼虫防效明显,而对老龄幼虫防效较差。Bt 300~1 000倍液对美国白蛾1~2龄幼虫防效为100%~99.83%,Bt 300~800倍液对3~4龄幼虫防效为99.85%~95.99%,Bt 300~1 200倍液对5~7龄幼虫防效不很理想。采用白蛾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1代幼虫防效为58.16%,2代幼虫防效为76.54%,而且虫口密度越小,防治的效果越明显,因此认为,释放白蛾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适合疫情发生较轻的林分。  相似文献   

4.
运用M-4小型飞机和Y-5大型飞机喷洒药剂防治美国白蛾的试验结果表明:飞机喷药比常规地面机械喷雾防治成本低,M-4小型飞机比Y-5大型飞机防效好,第1代和第2代美国白蛾防控检查验收平均有虫株率分别为0.9‰和0.7‰。分析探讨了影响飞防质量的几个关键因素,建议大力推广飞机防治美国白蛾技术。  相似文献   

5.
2012年~2014年在沈阳地区进行美国白蛾发生规律研究的结果表明,美国白蛾在沈阳1年发生2代,第1代幼虫期为5月下旬至7月中旬,第2代成虫期为7月中旬至8月中旬,卵期7月下旬至8月中旬,幼虫期8月上旬至9月下旬,蛹期9月中旬至次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美国白蛾虫态有重叠现象,1~2代历期不等,第2代成虫产卵期较之第1代明显变短,而幼虫期和蛹期又明显较之第1代变长。  相似文献   

6.
廊坊地区美国白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 Dmry)在廊坊地区是新传入检疫性林业害虫,通过对其在廊坊生物学特性调查,提出防治措施。美国白蛾在廊坊地区1a发生3代,存在世代交替现象,各代成虫产卵量、孵化规、幼虫和蛹历期不同,均以第2代产卵量大和历期短。防治上采取综合防治、群防群治和联防联治。  相似文献   

7.
使用Y-5B飞机常规喷洒25%阿维灭幼脲、5%杀铃脲2种药剂,防治美国白蛾第1代幼虫,持续效果调查与未防治区相比,25%阿维灭幼脲防治后14 d、2代、3代受害株率下降分别为94.12%,80.34%,87.29%,虫口密度下降分别为97.74%,95.12%,94.62%;5%杀铃脲防治后14 d、2代、3代受害株率下降分别为100%,70.54%,78.53%,虫口密度下降分别为100%,93.55%,92.97%。分析表明,用2种药剂防治第1代美国白蛾,可明显降低虫口密度,并有效控制2,3代灾情,达到有虫无灾效果。  相似文献   

8.
《绿化与生活》2012,(10):60-60
截至9月25日,通州区第三代美国白蛾幼虫普防工作圆满结束。通州区共出动专业防治队伍21支:防治人员2650人;投入人工26800人次;动用防治机械7106套;出动防治车辆7700台次:使用药剂均为生物或仿生制剂.共16吨;预防面积22.5万亩。这次普防将对通州区第三代美国白蛾的防控起到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9.
房山区越冬代美国白蛾已经进入成虫发生高峰期,也是第一代美国白蛾幼虫最佳防治时期。  相似文献   

10.
白蛾周氏啮小蜂可持续控制美国白蛾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白蛾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在老熟幼虫期和化蛹初期分别放蜂1次,放蜂量为美国白蛾幼虫数量的5倍,连续放蜂防治两代美国白蛾,就可将其种群数量有效控制,使有虫株率降到1.25%,天敌的总寄生率达到92.67%。放蜂防治后连续5年,共追踪调查10代美国白蛾的发生情况,发现这种小蜂具有良好的持续控制效果。美国白蛾在防治后第2年至第5年有虫株率均保持在0.1%以下的低水平,天敌的寄生率仍高达92%,表明持续控制作用十分显著。研究中,还对我们计算出的回归模型y=-51.60795 77.47512lgx进行了实际检验。结果显示,利用该模型计算出的多种天敌的总寄生率与实际调查所得的总寄生率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因此,该模型可以用于调查天敌的寄生率,能够大大节约工作量,利于生产单位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1.
美国白蛾是世界性检疫害虫。通过在辽宁省国营新民市苗圃进行的防治美国白蛾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6%烟碱.苦参碱微囊悬浮剂1 600倍液7d后防治效果达到98%以上,具有高效、低毒、易降解、不污染环境等特点和触杀、胃毒、熏蒸性质,是新一代高效广谱环保杀虫剂,林间应用防治美国白蛾2~3龄幼虫时推荐稀释1 600倍。  相似文献   

12.
美国白蛾是一种世界性检疫害虫。通过对苦参碱防治美国白蛾原理的应用,采用4个重复5个处理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应用苦参碱可对寄生在核桃、京桃、辽梅和火炬树等4个树种的美国白蛾有防治效果,确定1 000~1 500倍液,防治率达到80%以上,防治前后有虫株率和虫口网幕密度分别下降29.5%和1.3个。  相似文献   

13.
美国白蛾是世界性检疫害虫。通过对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原理的应用,利用啮小蜂对美国白蛾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具有生物防治的特性,操作方便,效果好,具有延续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美国白蛾发生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白蛾(Hlyphantria cunea(Drury))是一种对林木、农作物危害严重的害虫。本文针对山东省2008~2009年度出现的大面积的美国白蛾危害,从其分布特征、生物学特性等方面对美国白蛾现状进行简要分析,提出有效的预防、防治措施,以期对美国白蛾防治起到指导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防控美国白蛾与生产安全的矛盾,调查研究了飞机防控美国白蛾对家蚕的影响。结果表明,山东省目前所用的飞防药剂对家蚕毒性较大,易造成大面积中毒。建议蚕区选用桑蚕宝等选择性药剂,同时结合错时飞防、人工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措施,以保障蚕桑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6.
美国白蛾的发生特点及防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白蛾(Hlyphantria cunea(Drury))是一种对林木、农作物为害严重的害虫。本文针对滦县美国白蛾为害,从其生物学特性、为害特点等方面对美国白蛾现状进行简要分析,提出有效的预防、防治措施,以期对美国白蛾防治起到指导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美国白蛾新天敌—蠋敌捕食能力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报道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Drury)的一种捕食性天敌——蠋敌Arma chinensis(Fallou),简述了蠋敌的生物学特性。在商河县,蠋敌在美国白蛾幼虫网幕枝中的分布率为2.33%~17.86%;记述了蠋敌的捕食习性和规律,经室内饲养,统计出各龄若虫和成虫的捕食量,从若虫到成虫,最大捕食量为2头3龄、7头4龄、5头5龄、23头6龄共37头白蛾幼虫;最小取食量为4头2龄、8头3龄、1头4龄、1头5龄、2头6龄共16头白蛾幼虫;分析并指出蠋敌对美国白蛾具有较强的控制能力,是自然界中影响美国白蛾种群密度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8.
通过试验研究了使用50%灭幼脲Ⅲ号胶悬剂和25%溴氰菊酯乳油对国槐尺蠖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50%灭幼脲Ⅲ号胶悬剂1 500倍和25%溴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国槐尺蠖在北京昌平地区每年发生4代,5月中旬为防治第1代幼虫的最佳时期,6月中旬为防治第2代幼虫最佳时期,第3代后世代交替,可根据虫情在2~3龄幼虫期喷药。  相似文献   

19.
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林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Hyphantria cunea Nucleopolyhedrovirus(简称HcNPV)对2~3龄美国白蛾幼虫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药后14 d,青岛农业大学生防所提供的HcNPV 1 000,750,500倍液校正防效分别为73.29%,87.67%,90.41%;北京蓝狐天敌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HcNPV 1 000,750,500倍液校正防效分别为78.77%,88.36%,89.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