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全世界广泛关注的热点,我国已经建立了数量众多的自然保护区,但尚未形成有效的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从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监测着眼,分析了监测对象和相应的监测指标,总结适用于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的技术方法,探究在自然保护区建立全面立体的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以期为我国自然保护区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监测是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估的需要,是自然保护区科研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基础,是自然保护区能力提升的主要途径。根据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测目的和资源状况,主要选择开展对保护区典型植被类型、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兽类、鸟类进行监测,同时开展森林气象和水文要素监测。通过规范持续的生物多样性监测,掌握保护区资源现状,以及物种个体数量的消长情况,探寻影响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要因素,为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的持续有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1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建设目标1.1总体目标建立和完善新疆阿尔泰山5个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和社区监测体系,掌握阿尔泰山生态系统健康动态信息,揭示关键物种、生物群落动态变化规律和生态过程的变化机制,为及时制定和调整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全面提高阿勒泰地区的保护管理水平,实现新疆阿尔泰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1.2远期目标将监测发展成为可持续的活动;将监测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平衡的基础性保障条件,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近年来,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迅速,森林生态系统开发力度也进一步加大,致使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直接威胁到人类可持续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也随之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在此方面,我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等资源,建立了数量较多的自然保护区。在简要分析了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构建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监测体系构建策略,进一步探讨了生物多样性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临沧澜沧江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基本概况,阐述了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的构建,指出了其构建的重要性,分别围绕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的原则、目标、注意事项进行了探讨,并就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落实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又分别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的角度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效益进行了科学评价。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陆域自然保护区选址与规划设计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持续增加和人类社会发展对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境产生了巨大的威胁。科研人员从物种多样性维持机制、致危原因、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等多方面开展了大量探索和研究工作,事实证明建立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文中从自然保护区选址和规划设计2个角度,介绍了生物多样性地理分布格局、岛屿生物地理学和集合种群等相关理论,整理和总结了自然保护区选址和规划设计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当前自然保护区选址和规划设计中的前沿和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我国自然保护区选址和建设的研究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湿地自然保护区监测是自然保护区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对于系统地掌握湿地自然保护区资源现状、动态变化、管理效果和发展趋势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加强湖北省湿地保护体系,保护生物多样性”项目的支持下,我们研究了国内外主流的几个湿地监测指标体系,提出了包括7项湿地状态监测指标和9项影响湿地状态因子的湖北省湿地自然保护区监测指标体系,以期规范、统一湖北省湿地自然保护区日常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8.
对兴隆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等生物多样性开展了不间断地连续监测工作,全面掌握了保护区生态环境现状,生态系统的重要参数和动态信息,以及重点野生动植物物种分布、种群变化规律和生境变化机制等,以期为保护区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保护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努力实现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云南省最重要的保护区之一,生物多样性的管理十分重要。研究对生物多样性和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因子进行评估。研究所采用的第一手自然和生物多样性的第一手数据,如海拔、土壤类型、坡度、森林覆盖率、植物物种、鸟类物种等从大围山保护区的28个样点中获得。用CurveExpert统计软件对这些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分析的结果显示鸟类物种的多样性与植物物种的多样性呈明显的正相关,说明生境对动物区系多样性保护的关键作用。该研究还分析了关键景观特征与生物多样性的相关性,并对如何测度生物多样性和增强保护和管理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提出了建议。本研究的结果不仅对大围山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策略的制定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中国其他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也有积极地作用。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重要的森林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主要保护天然油松林为主的暖温带森林生态系统。选用1991年TM及2009年北京一号小卫星影像,获取保护区景观类型信息,并通过对景观多样性评价指标的筛选、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评价方法的研究,从景观结构和景观干扰两方面进行景观多样性评价。本研究为我国自然保护区提供一种动态更新、长效实用的遥感监测思路,对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鸡足山自然保护区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文中对鸡足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文献资料进行了整理和回顾,综述了保护区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剖析了存在的生物多样性本底不清、监测体系尚未建立、缺乏对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关系以及生物多样性有效管理与合理开发利用的研究等问题.提出今后急需开展构建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生物多样性资源合理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2.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已成为当今国际瞩目的重大生态和环境问题。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目的就在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通过对福建省野生动植物生境类型现状、野生动植物资源现状的分析,提出福建省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小区(点)的建设及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勐腊自然保护区巡护工作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监测中的作用,阐述了巡护的方式和要求,对巡护成效和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巡护可以有效地实施自然资源的动态监测,及时发现和制止各种破坏生物多样性的违法活动,预防和处理各种对资源可能产生破坏的行为,为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科学化管理提供依据,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了促进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监测工作的标准化建设,在对该保护区进行全面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依据相关技术标准,编制了保护区2016—2025年的科研监测规划,主要内容:1)开展"第二次综合性科学考察"、"关键物种就地保护、繁育和自然回归"、"地理信息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数据库建设"等基础研究;2)开展"茂兰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预警"、"茂兰珍稀濒危动植物的保育研究"、"自然保护区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等具有自身特色的多层次、多学科的专项研究;3)建设茂兰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监测站;4)加强关键物种、林业有害生物及外来物种、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5)建设科研中心办公楼,完成相关设施与设备、数字化科研管理平台建设。最后,对规划实施的条件进行分析,认为多方争取项目资金、探索合理的社区管理模式、妥善处理旅游产生的废弃物、避免保护区破碎化与孤岛化等是规划顺利实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自然保护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而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对其进行就地保护的最有效措施。目前中国自然保护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由于其建设速度较快,在管理、科研和开发方面不配套,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必须在宏观上对保护区进行科学规划,在资金投入上拓宽渠道,在管理方面引入新的机制,才能使自然保护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一、我国自然资源保护的现状 中国是世界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对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践证明,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自然资源最重要、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我国于1956年在广东省肇庆市建直了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至今已有50多年。  相似文献   

17.
雾灵山自然保护区的蒙古栎林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为更好地认识暖温带森林植物特征及其演替规律,进行暖温带森林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对雾灵山自然保护区的蒙古栎林进行了研究。详细论述了其分布、生境、种类组成,外貌特征、结构特征,并对群落的演替动态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8.
自然保护区及周边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当前被国际社会关注的两大问题,实践证明,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手段。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存在着日趋严重的矛盾与冲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有关研究的总结和归纳,并结合云南省菜阳河自然保护区实例,提出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当今世界一个重要的生态环境主旋律,自然保护区作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石,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对于保护特定区域生态系统、丰富和发展生物多样性、平衡区域内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根据调查问卷分析、资料收集以及近几年保护区建设管理数据的统计,研究了贵州省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区域物种多样性监测与分析是指定保护管理策略的重要依据,了解黑龙江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鸟兽物种多样性与种群空间分布情况,为大兴安岭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编目、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策略的有效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黑龙江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8年7月至2020年11月连续三年的红外相机监测数据,采用相对多度指数进行鸟兽物种多样性分析。【结果】共记录到兽类3目7科9种,鸟类3目3科3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貂熊、紫貂、原麝、驼鹿和黑嘴松鸡等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棕熊、猞猁和乌林鸮等3种。有效独立照片数、位点占有率和相对多度指数(RAI)排名前三位的野生动物为狍、驼鹿和猞猁。【结论】未来呼中自然保护区需科学规划野生动物监测布局,逐步完善野生动物监测网络和体系,搭建广泛的科研合作平台,以期获得更全面的生物多样性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