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猪无名高热病即夏季猪高热综合征,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疾病。中兽医辨证,该病属于湿热蕴积,热毒逐步侵入卫气营血所致。由于病原复杂,多为病原的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故临床上较难控制,治疗效果往往不够理想,治疗成本较高,给养  相似文献   

2.
伴随我国农业的发展,生猪养殖规模也在逐步扩大,给更多养殖户创造了经济效益,但是也增加了疾病的发生率。猪高热综合征为生猪饲养过程中的常见病,由多种因素引起,并发症多,死亡率高,且会在短时间内大范围传播,可对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猪高热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十分复杂,兽医诊断困难。主要针对猪高热综合征进行进一步分析,并探讨中兽医治疗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正生猪规模养殖生产实践中,猪高热综合征呈一定的季节性发病且病死率很高,是猪场重点防范病种之一。近年猪场不断完善综合防治措施,坚持预防为主原则,并应用中兽医辨证方法及中西医结合的优势方剂,取得了对猪高热综合征良好的防控效果,给兽医及养殖者提供了科学参考。1临症特点该病典型表现为体温升高至40~42.5℃,精神沉郁,饮食欲下降或废绝,皮肤潮红,肢端及腹部皮肤呈现暗紫色斑块;常伴不同程度的呼吸症状,如腹式呼吸、喘气及咳嗽、流涕、  相似文献   

4.
猪高热综合征属于烈性传染病,不但传播速度非常快,发病范围广且死亡率极高,临床表现各异,因为现阶段没有治疗该病的特效药物,所以当猪群感染该疾病时,会在短时间内不断扩散,给养殖户带来严重损失.然而在长时间的防控中能够看出,中兽医方法可以有效减轻猪高热综合征症状,同时还有着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猪高热综合征是指猪临床发热、食欲不佳、呼吸困难、耳及腹下皮肤出现出血性红色斑块为特征的一类综合性疾病,临床治疗中俗称为猪高热综合征。该类病症多数由病毒性感染引起,一般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只能进行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6.
"猪无名高热"即猪高热综合征,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疾病,主要发生在育成期猪和部分母猪。病猪临床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废绝,呼吸困难、喘气,部分猪伴有皮肤发红变紫等症状,少数毛孔有出血点。猪的无名高热病在现代养猪业中发生频繁、该病单纯用西医的治疗方法治愈率很低。笔者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发病猪46头,治愈44头,治疗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7.
猪在夏秋季节最易发生外感热病,且发病率高,若治疗方法不当,会造成极高的死亡率。而大部分患高热症的猪,如果单纯采用西兽医“抗菌消炎,解热镇痛”的方法治疗,体温虽一时恢复正常,但停药后体温又会持续上升到40℃以上,易反复,病程绵长,有的达20d以上,死亡率达50%左右。笔者自1998年以来,采用中兽医辨证施治的方法,治疗猪夏秋季节外感热病328例,治愈307头,死亡21头,治愈率达93.6%,效果显著(见表1),现将辨证施治过程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蔡昆 《中兽医学杂志》2023,(4):10-12+15
随着猪产业的发展,猪呼吸道综合征疾病成为困扰养殖人员的重要问题,给猪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针对该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兽医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主要对猪呼吸道综合征病因、病理、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综述,探讨中兽医预防和治疗该疾病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旨在为猪养殖户和兽医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正>猪高热病是由细菌、病毒和血原虫混合感染引起的以高烧、皮肤发红、发紫、发青,发病率高和死亡率高为特征旳疾病。该病对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在不同程度上有着一定的影响。根据中兽医疫病预防的基本原则和辨证的方法,用荆防败毒散加减治疗该病,效果较好。该方减独活、川芎,加金银花、连翘、板蓝根、芦根、黄芪。从2013年开始至今,分别对6户养猪户所饲养的648头育肥猪,先后进行了预防性试验观察,在所饲喂的  相似文献   

10.
<正>猪高热病是近年来危害养猪生产的重要疾病之一。近些年来,笔者一直探索运用中兽医药治疗猪高热病,经临床反复实践筛选,确定以"清瘟败毒饮"为基础方,根据病情演变趋势因时、因地、因畜辨证进行加减组方,共收治高热病患猪925例,治愈837例,治愈率90.5%,有效57例,有效率96.6%,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猪高热病综合征是由几种病毒或多种细菌侵害猪机体的一种热性、急性传染病,发病原因复杂,传播速度快,病死率较高。该病多发生于夏、秋季节,在我们地区6月至9月是发病高峰期,10月逐渐平息。笔者在几年来治疗该病的临床实践中摸索出用中西药结合治疗以猪瘟为主的猪高热综合征的方法,获得了满意效果,现整理介绍如下,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2.
猪高热性传染病是我国常见的猪产业养殖疾病,该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很高,并且病因复杂多样,同时还伴随有一定的死亡率,但是近些年来,我国的中兽医经过长期的实践证明,中医治疗该病的疗效较好,同时使用该方法的后遗症较少,所以被广泛的采纳使用。本文就是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兽医治疗猪高热性传染病的相关论述。  相似文献   

13.
通过调查近些年的猪呼吸道综合征有关资料可知,此类疾病主要是由许多不同类型的致病原所引发的一类感染病。本文介绍了猪呼吸道疾病主要特点、症状与病因,同时分析猪呼吸道综合征中兽医的预防途径,进而提出此类疾病中兽医的治疗思路,以期为广大中兽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猪高热综合征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并从中兽医的角度,分析并提出了猪高热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旨在科学维护猪群的身体健康,减少感染猪高热综合征的概率。  相似文献   

15.
猪高热病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疾病,病猪表现为发热、食欲不振、呼吸困难等症状.现在研究发现引起猪高热病的病原体极为复杂,有细菌、病毒还有寄生虫,并且多为病原体的混合感染,故临床上较难控制,治疗效果往往不够理想.祖国传统兽医学对猪高热病有自己独到的认识,认为该病属于湿热蕴积,热毒逐步侵入卫气营血所致,其卫气营血辨证方法,把猪高热病证以发病的不同阶段与病势轻重分为四个阶段,进行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6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猪厌食症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方法及预防本病的具体措施,在治疗上以中兽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为主,结合西兽医的定性用药,互为补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典型病例介绍中,共列举了6种不同病因引起的53头病猪的发病情况、治疗过程及预后转归,是对辨证施治效果的实践总结,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性。  相似文献   

17.
猪高热病是猪的季节性传染病,死亡率高,对养猪业危害严重。西兽医认为,该病主要系猪蓝耳病病毒变异株感染导致多种细菌、病毒的继发或混合感染,治疗效果很不理想,重点转向预防疫苗的研制,然而病毒性疾病的疫苗研制尚存诸多困难,且预防效果不尽如人意,目前情况在国内尚不能广泛推广应用。笔者从传统中兽医角度提出了预防该病发生流行的系列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陈思云 《当代畜牧》2014,(20):42-43
猪高热综合征是由于链球菌所引发的传染性高热病,该病具有体温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本文对于猪高热综合征进行分析,结合猪高热综合征的诊断病理,对猪高热综合征的治疗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攻下法又称泻下法,是中兽医治疗八法中的一个重要方法。笔者以往在治疗猪的结症中常用润下法,主要用灌服植物油和灌肠的方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猪高热病又被称之为"高热综合征"、"猪无名高热病"或"猪高热征"。它是一种在夏秋季节多发,以持续高热、呼吸道症状为主的病症。具有传播速度快、流行范围广、治疗效果差、经济损失大等特点。本文论述了生猪高热病的发病特点,症状及病理变化,提出防治措施,希望为防治猪高热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