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011年,国际六大农药公司销售额继续领先,六大公司的年度报告显示,按美元计,先正达、陶氏、杜邦、孟山都的增长超过了两位数,拜耳和巴斯夫的销售额增长为一位数(表1)。  相似文献   

2.
王振宇 《新农药》2005,(5):55-55
2005年一季度牡邦农化公司植保产业的销售额和利润大幅增长。公司声称,各地区销售量显示,由于汇率的影响.销售利润增长平稳。杜邦认为.欧洲市场销售最有所增长,而亚洲市场则打开了水稻用杀菌剂及其他产品的销售。在北美市场,销售有所变化的是一季度提前完成了二季度的销售,而且价格也有轻微上升,但是杜邦公司植保业务各季度的销售量和利润额未有报道。  相似文献   

3.
裴晖 《新农药》2006,10(1):42-43
对于拜耳作物科学2005年第二季度销售业绩,拜耳作物科学董事长Friedrich Berschauer博士说:“那无疑是令人失望和低于预期的”。作物保护产品销售由于巴西和欧洲南部的旱灾遭受打击,造成销售额下降2.5%,只有13.18亿欧元(16.42亿美元)。但他补充说,总体上,公司“非常满意”,因为与2004年同期相比2005年前半年的统计结果表明产品成本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4.
裴晖 《新农药》2006,10(1):43-44
日本曹达株式会礼Nippon Soda(Nisso)记录显示其农化产品销售得到进一步巩同,到2005年3月31日销售额达到366.62亿元(折合3.4l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23.2%。这主要得益于Nisso公司在2004年收购了大日本油墨化学公司(Dainippon Ink and Chemicals)的农化业务。  相似文献   

5.
2009年,全球农药企业20强中,只有日本农药(Nihon Nohyaku)销售额(按美元计算,下同)增长超过10%.原因主要是2009年日元对美元汇率走强,而按统计货币Et元计算的话,其销售额增长平平。前六大公司中只有巴斯夫(BASF)的销售额是增长的。而在2008年,  相似文献   

6.
胡笑形 《新农药》2004,(1):43-43
03年3季度,先正达的作物保护业务得益于NAFTA地区的佳绩。由于美元疲软的影响,3季度农业销售额增长3.6%,为10.16亿欧元。按不变汇率计,3季度销售额没变。  相似文献   

7.
王振宇 《新农药》2005,(6):49-50
巴斯夫公司希望公司2005年农化产品的销售额只比去年同期小幅下降,而目前该公司运营边际成本预计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长。巴斯夫公司农化产品销售部主任Hans Reiners说,2005年上半年,由于天气情况的不利,使得该公司的全球植保产品销售额不可能达到去年同期的“明显增长4.7%”。  相似文献   

8.
<正>2018年,排名前20位的农化公司都创下了更高的美元销售额,只有住友化学(Sumitomo Chemical)宣布销售额下降。销售额涨幅最大的是美国富美实公司(FMC),得益于收购杜邦公司农业部门大量作物保护方面的资产,其销售额增加了近70%。FMC在这一年转型为纯农用化学品公司,并跻身于全球五大研发型跨国公司之一。如果不考虑并购因素,增长率为11%。中国化工集团子公司先正达公司仍居销售额榜首,但考虑到拜耳作物科学的作物保护产品销售数据不包括种  相似文献   

9.
澳大利亚农药兽药管理局(APVMA)称,2011年(统计到6月底)澳大利亚农药销售额2420.6百万澳元(2606.7美元),较前一年增长13%。其中除草剂销售额为1251.8百万澳元,增长5%,占到整个销售额的56%:杀虫/杀螨剂销售额增长1/3,杀菌剂销售额增长47%(表1)。  相似文献   

10.
中国南通江山农药化工公司2011年上半年农药销售额增K:21%,达7.479亿元人民币(1.172亿美元,按当前汇率计)。除草剂草甘膦制造成本的上涨造成南通江山这一时期经营亏损达2.26千万元(3.5百万美元)。该公司第一季度销售额增长8.2%达5.929亿元(92.9百万美元,见《Agmw》第617期,第6页)。  相似文献   

11.
根据预测,拜耳收购孟山都后将成为一个年营收(根据2015年数据计算)达260亿美元的超级大公司,它将成为世界农化公司的领头羊,同时拥有140亿美元的农药销售和120亿美元种子销售.先正达公司世界第一的位置将被替换,不过在其完成和中国化工公司并购后,营收有望在100亿美元基础上进一步增加.根据2015年市场统计,先正达的农药和种子业务总营收在130亿美元左右,刚好约为拜耳/孟山都合并后的一半.但是中国化工旗下的安道麦公司和其他农药公司营收之和接近140亿美元,与先正达合并计算后,规模与拜耳/孟山都相当.  相似文献   

12.
排序2007(06)年销售额(亿美元)增长(%)2007(06)年1(1)德国拜耳(Bayer)74.58(66.98) 11.32(2)瑞士先正达(Syngenta)72.85(63.78) 14.23(4)德国巴斯夫(BASF)42.97(33.99) 11.64(3)美国陶氏(Dow)37.79(33.99) 11.25(5)美国孟山都(Monsanto)35.99(33.16) 8.56(6)美国杜邦(Dupont)23  相似文献   

13.
2003年销售额(2002) 变化幅度/% 2003年排名 2002年排名 公司名称 折合美元 (百万) 销售额 折合美元 (百万) 销售额 (1) (2) 5507 (5260) 5394 (3775) 十4 .7 +4 .7 十牛2 .9 +20.0 (4) 十28.1 十7 .5 (3) 一10.3 一103 (5) 3569 (2787) 3031 ($3380) 3008 (2717) 十10一7 +10,7 (6) 2024 (1793) 1141 (802) 1035 十12.9 +12.9 (7) Syngenta。 (先正达) Ba夕er4 (拜耳) 6ASF (巴斯夫) MonsantoS (孟山都) 1〕ci妒 (陶氏) DuPont (杜邦) Sumltomo Chellllcal7 (住友化学) M巨khteshll、1.Agan Industries (马克西姆一阿甘工业) Nuf赶L…  相似文献   

14.
先正达是全球领先的农业科技公司,致力于通过创新和科技为农业发展做出贡献,先正达是全球领先的植保公司。2007年的全球销售额近92亿美元,2008年的全球销售额116亿美元。在全球90多个国家拥有超过24000名员工。  相似文献   

15.
王振宇 《新农药》2005,(6):50-50
根据日本化学周刊报道,日本作物保护协会(JCPA)的统计数字显示,自2004年10月1日至2005年5月31日,国内农化产品的销售额达到了2586.9亿日元(约合24.5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0.2%,但是农药销售量下降了2.2%,仅为176,582吨。相比2004年销售额有所增长,是由于制剂产品的附加值上涨而造成的(AGROW NO 463,P.16)。  相似文献   

16.
《杂草科学》2012,(1):55-55
2012年,包括先正达、杜邦、爱利思达等在内的7家农化公司将推出8个除草剂新品种,商标名包括Axial Star、Fierce、LeadOff、Parallel Plus等(表1)。其中,单剂2个,混剂6个。另外,还有1个精噁唑禾草灵(pinoxaden)与唑啉草酯(fenoxaprop)的新混剂截至目前尚未获得登记。  相似文献   

17.
企业动态     
拜耳公司将设立农作物保护公司本刊讯 :德国拜耳公司最近以72.5亿欧元的巨资收购了法国安万特谷物公司(AVENTSGROPSCIENCE)。收购安万特谷物公司后 ,拜耳将设立一个独立的农作物保护公司 ,扩大其在农作物保护领域的经营活动 ,并将成为农作物保护和生物技术领域里的领先企业。拜耳集团董事长曼费雷德·施奈德博士指出 ,收购安万特谷物公司是拜耳集团新经营战略的一部分 ,即在核心和关键领域及有增长潜力的市场上持续稳定地扩大投资。他估计 ,新成立的农作物保护公司每年销售额将达到5亿欧元。合资合作实现双赢本刊讯…  相似文献   

18.
聂思桥 《新农药》2005,(4):52-52
住友化学园艺上的杀虫剂,Pleo(啶虫丙醚,pyridalyl)2004年在日本上市,该产品极大增加了住友公司从该产品上市到2005年上半年农药的销售额。该公司称在美国和欧洲的农药销售也有增长。在家用卫生杀虫剂部分,由于新产品如Sumi One的上市,其销售也得到了增长。  相似文献   

19.
近日,拜耳作物科学及其中国合资公司——杭州拜耳作物科学,状告中国农药公司安徽华星化工对其杀虫剂氟虫腈侵权一案.最终败诉,拜耳公司与华星化工长达6年的专利侵权官司宣告结束。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最后裁决,驳回拜耳的诉讼,维持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的判决。拜耳负责支付诉讼费和受理费共计299120元(43851美元)。  相似文献   

20.
王振宇 《新农药》2005,(5):53-53
2005年第一季度,FMC公司在巴西和北美市场的销售额达到了1.98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4.2%,其中巴西由于棉花种植面积的增大和虫害影响,杀虫剂销售显著增加。公司还称,大豆种植面积的增长和其他产品的引进,从而也使得该公司的销售大幅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