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1苹果生产中存在问题1.1布局分散,集约化生产程度低我省苹果分布范围较广,但多以果农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为主,规模小、投入少,果品的销售、生产资料的供应、技术培训等仍是靠果农自行解决,不利于实行规模化管理和集约化经营,规模栽培的优势难于体现。1.2果品整体质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我省各地苹果生产技术水平差异较大,生产相对分散,导致各地苹果的质量参差不齐,虽然各地都有一批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都比较高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苹果栽培具有百年历史,辽南、辽西都位于全国两大优势区域之一的“环渤海苹果优势产业带”内,全省现有苹果栽培面积20.4万hm^2,产量280万t,年出口量20万t左右,经济效益达50亿元以上。苹果是我省农业五大优势产业之一,是我省农业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一些地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对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大作用。辽宁各地苹果栽培管理水平差距较大,辽南、辽西老果区苹果栽培历史较长,技术力量相对较强,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相对较少;辽北、辽东等一些新果区苹果栽培时间较短,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较多。现将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我省红富士苹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杜纪壮马希满张建军石海强马继红(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050061)红富士是我省苹果生产中栽植面积最大的品种,在果品生产及农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但随着栽植面积和产量的不断提高,其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  相似文献   

4.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我省的苹果生产有了迅速发展。自1963年全省注意解决苹果幼树适龄结果问题以来,十年间,苹果的产量约增长10倍。果品增产适应了不断发展的内销外贸的需要,所提供的资金增加了社员收入,巩固和发展了集体经济,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临沂、昌潍、济宁、泰安等苹果新区,栽培面积的扩大和产量的增长都比较快。各个地区涌现了一些幼树早结果、早丰产和大树高产优质的典型。对于苹果幼树早结果、早丰产的栽培技术,各地都有丰富的经验。 事物的发展总是不平衡的。各个地区、各个县都有一些幼树不能适龄结果或早期丰产。通…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几年来进行的苹果矮化密植试验结果,并结合国内外苹果矮化密植研究及应用成果和今后苹果栽培发展的趋势,对我省苹果生产走向集约化栽培,实行机械化管理,达到早期丰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经济收益,提出苹果矮化密植栽培途径,以期把我省苹果生产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苹果树整形修剪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温树英(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115214)辽宁是我国苹果生产的主产区之一。苹果生产是我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因此,苹果产量高低、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农村经济的振兴。而苹果树整形修剪是苹果综合管理的重要措...  相似文献   

7.
我省冬季严寒,低温时间长,春秋温差大。生产上栽培的苹果树常发生周期性或区域性冻害,严重影响产量和树体寿命。同时幼树结果晚、单位面积产量低的现象也较普遍。目前急需解决适宜我省苹果幼树早期丰产的栽培技术,以求建园后尽快获得高额产量的优质果实,及早收回投资并取得最佳经济效益。这与戴家铭(1978)沈隽(1983)等关于苹果生产向矮化、密植的集约化发展,今后趋势将会对苹果的生产寿命要求缩短,利  相似文献   

8.
目前果树栽培事业已成为山西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各地发展苹果生产已作为开发山区、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每年苹果栽培的面积、株数、产量均有大幅度增加,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山西苹果生产的健康发展,亟待予以解决.一、品种区划问题  相似文献   

9.
苹果,是我省果品生产中发展速度最快,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多,效益最高的树种。目前,苹果的栽培面积已近600万亩,总产30多亿斤,占全省果品总产量的60%以上,总收入近15亿元,是我省果品生产的主要树种。但是,在苹果生产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近几年来,产量迅速增加以后,人们普遍反映,许多果园的苹果味道淡了,风味差了,质量不如以前了,而且苦痘病、水心病、果肉褐  相似文献   

10.
苹果、梨是我国大宗水果之一,在国内、外市场都占有重要位置。我省的苹果产量 1978年已达17亿斤以上,占全国一半,梨的年产量是6.38亿斤。预计到1985年我省苹果、梨的总产将超过30亿斤。随着产量的增长,也出现了些严重问题:例如,在外销中,果品质量差,售价低,有的名特产在逐渐失去原有的声誉;在国内市场上,旺季烂、淡季断、价格昂贵,残次严重,不能周年供应,果树生产的发展受到影响。 一、关于苹果、梨采收后损失严重情况的分析 当前,我省的苹果、梨绝大部分是采收后立即交售,外调,运往销地,并将大部分进行贮藏,由于设备差。环节多、经营不善等…  相似文献   

11.
<正> 近年,我国苹果生产发展很快,据统计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我省发展也很迅速,栽培面积近400万亩产量7.5亿公斤,其冀东,冀北所产苹果远销港澳和独联体等国和地区,在国内外市场享有盛誉。我省的苹果生产无论单产或总产,以及果实品质等方面,与国外和先进省市相比差距是很大的,主要原因是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施肥量不足及配比不合理,水资源缺乏,品种老化,栽培管理水平低,病虫防治不彻底,甚至病毒病害问题尚未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省苹果生产发展很快,现已成为我省主栽果树树种之一。种植株数已达1800万株,其中幼树占70%左右。由于过去习惯于乔砧稀植栽培,加以管理粗放,致使幼树占地多,结果晚,单位面积产量不高,远不能适应目前内销和外贸的需要。如何使苹果幼树能更提早结果,早期丰产,尽快为社会增加财富,为社员增加收入,是广大果区社员群众的迫切要求,也是我省苹果生产中急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为能对我  相似文献   

13.
正据笔者对河北省苹果生产的了解,主要存在如下几个问题:一是布局分散。我省苹果分布范围较广,但多以果农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为主,规模小,投入少,果品的销售、生产资料的供应、技术培训等仍是靠果农自行解决,不利于实行规模化管理和集约化经营,规模栽培的优势难于体现。二是果品整体质量不高。我省各地  相似文献   

14.
我省为苹果新发展区,有苹果树2500余万株,其中结果树800万株左右,年产约2亿斤。但部分果产区,由于栽培管理粗放,苹果产量低而不稳。加之盛果期树以大小年现象严重的国光苹果为主,其产量约占苹果总产量的50%,因此更影响了果品的产量、质量和果树的寿命。据此,克服苹果大小年现象,实现高产稳产,是生产上急待解决的实际问题。现就改进和提高苹果整形修剪技术方面,谈一点个人的体会,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苹果的砧木,对苹果结果的早晚,产量高低、品质好坏、树体大小及耐藏、抗病和对不良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都有显著的影响。随着苹果栽培事业的发展,苹果砧木问题越来越被我们重视。当前,国内外对苹果矮化砧的研究尤多。我省的苹果砧木资源丰富,从中选择不同特性的砧木类型,对于发展苹果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青岛市农科所就苹果砧木问题作过大量的调查和试验工作,现据该所《山东省苹果砧木资源及主要砧木生物学特性研究》一文,摘编以下资料,供参考。 一、苹果砧木资源的分布 我省苹果砧木资源极其丰富,经初步调查,全省苹果属常用的砧木共有6个种…  相似文献   

16.
(一) 解放以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省苹果飞跃发展。至1975年,苹果株数增长36.6倍,产量增长80倍,深入开展“农业学大泰”和贯彻执行农业“八字宪法”,使苹果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全省各地亩产万斤丰产园相继涌现。但是,不少园片的高产未能持久,几年高产之后,产量下降,出现大小年结果。因此,研究稳定高产的规律和措施,一直是生产上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张拴拴 《果农之友》2006,(11):16-16,29
种苗是生产优质苹果的基础,是果业兴旺发达最为关健的一个环节.为了促进我省果业再上新台阶,批量供应优质苗木.多年来我们做了一些探索,现就如何生产优质苹果嫁接苗总结如下,以供各地专业化苗圃参考.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环渤海地区是我国苹果生产的重要优势产区,苹果生产已成为我省重点产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2012年我省苹果栽培面积达25.3万hm2,年产量180万t左右,出口苹果近20万t.近年来,随着果园面积不断增加,果园施肥量也持续高速增长,施肥量高于果树需肥量的2~3倍[1],果园施肥中存在施肥时期、施肥方式不合理,施肥比例不平衡等问题[2-4].肥料不合理施用引起果实品质下降,并造成环境污染.因此,为满足我省苹果安全、丰产、优质的需要,就必须根据苹果树的需肥特点、土壤供肥能力、肥料性质等进行科学合理施肥,以提高全省苹果产量水平和质量水平,减少环境污染,促进产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苹果霉心病又称心腐病、果腐病,是为害果实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它直接影响果实的产量、品质和贮藏力。近年来,在省外一些地区如京津等地发生较重,1978年天津红光农场的苹果,在贮藏期因霉心病为害,烂果率竟高达40~50%,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我省苹果霉心病每年也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近几年苹果新品种富士苹果在我省发展迅速,有的生产单位反映其霉心病较重,为了摸清富士苹果的感病情况,以及霉心病与品种的关系,我们在1979年调查的基础上,1981~1983年又对我省包括  相似文献   

20.
建国以来,苹果生产的发展很快,但产量仍然较低。1958年以前,山东省成龄苹果平均亩产不足1,000斤,1958年大跃进以后,生产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各地出现了许多高产典型,有的丰产园亩产达到万斤以上,但多数不能稳产,并在2-3年高产以后,产量即迅速下降,甚至树势衰弱或植株枯死。因此,克服苹果大小年现象,以期获得连年稳定丰产,是多年来生产上迫切要求解决的根本问题。 我所从1957年起,采用领导、技术人员与工人三结合的方法,进行了苹果丰产稳产综合技术的研究。现将几年来进行情况及初步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