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欧亚种葡萄对霜霉病与白粉病的抗性及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田间自然感病调查,利用配对设计方法,研究了7个欧亚种葡萄品种对霜霉病与白粉病的抗性关系。结果表明,在7个供试品种中,以藤稔、红宝石无核、矢富罗莎最抗霜霉病和白粉病,其它品种对这两种病害均无明显的抗性。欧亚种葡萄对霜霉病与白粉病的抗性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直线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葡萄白粉病与霜霉病抗性机理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 8年来对葡萄白粉病与霜霉病抗性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 ,从组织结构抗病性与生物化学物质抗病性两方面对葡萄植物抗白粉病与霜霉病的机理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旨在为葡萄抗白粉病与霜霉病品种选育及病害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国内外29份典型黄瓜材料为试材,研究了黄瓜品种(系)对霜霉病和白粉病的抗性。结果表明,不同黄瓜品种(系)对霜霉病、白粉病抗性存在明显的差异。黄瓜苗期和成株期对霜霉病抗性不同品种具有各自的特征,苗期和成株期霜霉病病情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黄瓜苗期和成株期白粉病病情指数也达到极显著正相关水平;霜霉病和白粉病抗性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根据鉴定结果,选出兼高抗霜霉病、白粉病的K1、K3、K4、K8和高抗白粉病的K9、K11。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83个葡萄种质资源对霜霉病的抗病性,旨在为霜霉病的防治和抗霜霉病育种中的亲本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室内离体叶片接种鉴定、田间发病高峰期自然条件鉴定,明确供试种质资源对霜霉病的抗性;通过现场调查葡萄叶片上茸毛的多少和叶片钾、钙含量测定,初步明确它们与品种抗性的关系.[结果]在83个葡萄种质资源中,未发现对霜霉病表现免疫的品种,卡托巴表现高抗;北醇等9个品种表现抗病;弗雷等45个品种表现感病;红地球等28个品种表现高感.其抗性与叶片中钾、钙含量没明显关系.[结论]不同葡萄品种对霜霉病的抗性存在明显差异,大多数美洲种和欧美杂交种对霜霉病的抗性强于欧亚品种;其抗病性与叶片背面茸毛的有无及多少存在一定关系,但并不绝对;与叶片钾、钙含量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5.
为给葡萄抗霜霉病育种研究提供理论参考,通过田间调查结合室内接种的方法测定不同品种葡萄对霜霉病的抗性;测定接种葡萄霜霉病菌后,不同抗性品种叶片的SOD、POD、CAT活性及SA、H_2O_2、JA含量的变化;观察喷施SA、H_2O_2、JA对葡萄霜霉病抗性的影响,明确萄萄抵御霜霉病菌侵染的生理生化防卫反应。结果表明,与感病品种相比,抗性品种的POD、CAT活性在接种病菌后迅速增强;不同品种的SA、H2O2含量在接种病原菌后与对照相比都有明显升高,抗病品种升高出现早、生成量更高;不同品种叶片JA含量较对照虽有增加,但品种间无差异显著性;水杨酸、茉莉酸、过氧化氢有助于增强葡萄对霜霉病的抗性,水杨酸增强抗性较为明显,抗性增强44.87%。  相似文献   

6.
为了明确不同葡萄品种对霜霉病抗性的差异,筛选出葡萄霜霉病抗性资源,采用田间自然鉴定的方法,对江苏地区99份葡萄种质资源进行了抗霜霉病鉴定。结果表明:欧美种对霜霉病的抗性明显强于欧亚种,73.91%的欧亚种葡萄表现为高感。经鉴定评价和聚类分析,将种质资源分为5类,其中高抗品种11个,抗病品种16个,抗病力中等品种13个,感病品种24个,高感病品种35个。  相似文献   

7.
江苏地区葡萄种质资源霜霉病抗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不同葡萄品种对霜霉病抗性的差异,筛选出葡萄霜霉病抗性资源,采用田间自然鉴定的方法,对江苏地区99份葡萄种质资源进行了抗霜霉病鉴定。结果表明:欧美种对霜霉病的抗性明显强于欧亚种,73.91%的欧亚种葡萄表现为高感。经鉴定评价和聚类分析,将种质资源分为5类,其中高抗品种11个,抗病品种16个,抗病力中等品种13个,感病品种24个,高感病品种35个。  相似文献   

8.
不同黄瓜品种对枯萎病、白粉病及霜霉病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13份黄瓜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单一接种和复合接种2种方法,评价了不同黄瓜品种对枯萎病、白粉病及霜霉病的抗性特征.在单一接种条件下,7份品种抗枯萎病,7份抗白粉病,5份抗霜霉病;在复合接种条件下,沪杂6号和日本秋绿对枯萎病、霜霉病和白粉病都表现抗性,8813和辽研白峰兼抗枯萎病和白粉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无核葡萄胚挽救苗进行抗白粉病、黑痘病和霜霉病鉴定,筛选抗病无核葡萄杂种单株。【方法】2008-2009年,采用田间自然鉴定方法,对欧洲葡萄无核品种×中国野生葡萄、无核品种×有核品种、无核品种×无核品种、无核品种自交共10个组合获得的219株胚挽救苗进行抗病性鉴定。【结果】在219株无核葡萄胚挽救苗中,筛选出抗白粉病且抗黑痘病和霜霉病的杂种4株[05-1-2(爱莫无核×北醇),03-2-14、03-2-19、03-2-24(火焰无核×黑龙江实生)],抗白粉病且抗黑痘病的杂种2株,抗白粉病且抗霜霉病的杂种9株,抗黑痘病且抗霜霉病的杂种73株,仅抗白粉病的杂种3株,仅抗黑痘病的杂种32株,仅抗霜霉病的杂种29株。【结论】获得的抗病无核葡萄杂种单株可为进一步选育新品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采用田间病害自然鉴定和室内外仪器测定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叶面喷布750倍的云大-120对9307、维多利亚、早熟红无核、SO4、矢富罗莎、红霞、红宝石无核和藤稔等8个葡萄品种的叶片叶绿素含量、葡萄黑痘病、霜霉病和白粉病抗性及果实主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葡萄花蕾期(4月29日)和幼果期(5月22日)2次叶面喷布750倍云大-120,供试品种的叶绿素含量均有所提高,提高幅度最大的是SO4,最小的是红霞;果实的内在品质和外在品质都有所提高,但品种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参试品种对黑痘病、霜霉病和白粉病的抗性普遍减弱。  相似文献   

11.
欧亚种葡萄对白粉病与霜霉病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田间自然鉴定、田间人工接种鉴定及室内离体叶圆片接种鉴定的方法,研究了10个欧亚种葡萄品种(系)及一个欧山杂种对葡萄霜霉病及白粉病的抗性。结果表明,无论采取那种鉴定方法,爱格丽和北醇对两种病害的抗性都最强;赤霞珠、白羽和佳利酿3个品种对霜霉病的抗性最弱,88-02、88-03、88-04、梅鹿特、白克列海特和白诗南6个品种对霜霉病的抗性中等;赤霞珠和佳利酿2个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最弱,88-02、88-03、88-04、白羽、梅鹿特、白克列海特和白诗南7个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中等。另外,3种鉴定方法对两病的鉴定结果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尤以田间接种鉴定效果为最佳。  相似文献   

12.
比较腺枝葡萄和刺葡萄2种野生葡萄与红地球、户太8号2个栽培品种对葡萄黑痘病和霜霉病的抗性差异;腺枝葡萄和刺葡萄嫁接不同栽培品种后,通过调查砧穗组合的抗病性,分析腺枝葡萄与其他野生葡萄资源赋予接穗抗病性的差异。结果表明,腺枝葡萄对黑痘病和霜霉病的抗性均较强,刺葡萄抗黑痘病,但不抗霜霉病;嫁接后,刺葡萄作砧木的组合,抗病性明显增强。由此可以认为,腺枝葡萄和刺葡萄均可作为真菌病害抗性育种的资源,刺葡萄可作为砧木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掌握避雨栽培模式下广西各酿酒葡萄品种的白粉病抗性水平,为适宜广西地区避雨栽培酿酒葡萄品种的选择推广、栽培生产以及种质资源创新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自然鉴定的方法,在葡萄白粉病发病盛期对广西避雨栽培的17个酿酒葡萄品种进行白粉病抗性调查及分析。【结果】9个欧亚种酿酒葡萄、‘威代尔’和‘凌丰’均不抗白粉病,其中‘霞多丽’和‘赤霞珠’高度感病;‘白布娃’、‘野酿2号’和4个亲本不明的品种均抗白粉病,其中‘白布娃’和‘桂葡6号’表现高抗。【结论】9个欧亚种酿酒葡萄品种间存在抗性差异,而大部分表现抗病的品种具有美洲种群或东亚种群血缘,是重要的白粉病抗病基因资源。  相似文献   

14.
利用7个酒葡萄品种对霜霉病抗性进行了鉴定,并研究了不同感病性酒葡萄品种霜霉病的发生情况及霞多丽品种叶片内三项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供试品种中,没有对霜霉病完全免疫的酒葡萄品种,但不同酒葡萄品种间抗性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其中,贝特和SV6059属低感品种,感病较重的品种有霞多丽、伏罗西,而华北264、夏夫拉尼、品丽珠感病性中等。随着发病程度逐渐加重,葡萄叶片内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逐渐下降,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则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5.
利用配对设计方法,田间自然鉴定及室内离体叶圆片接种鉴定,系统地研究了8个欧亚种葡萄品种(系)及1个欧山杂种对葡萄霜霉病及黑痘病的抗性,同时对其中的7个欧亚种葡萄品种对两病的抗性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系)对霜霉病与黑痘病的抗性存在负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由此可以推断,控制两病的微效多基因不是同一基因组或它们是连锁强度不大的2个基因组,即抗霜霉病的品种不太抗黑痘病,抗黑疸病的品种不太抗霜霉病,同一品种对两病的抗性表现交错现象  相似文献   

16.
qhxlove@tom.com     
 利用7个酒葡萄品种对霜霉病抗性进行了鉴定,并研究了不同感病性酒葡萄品种霜霉病的发生情况及霞多丽品种叶片内三项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供试品种中,没有对霜霉病完全免疫的酒葡萄品种,但不同酒葡萄品种间抗性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其中,贝特和SV6059属低感品种,感病较重的品种有霞多丽、伏罗西,而华北264、夏夫拉尼、品丽珠感病性中等。随着发病程度逐渐加重,葡萄叶片内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逐渐下降,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则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7.
筛选抗霜霉病的葡萄品种可为病害防治提供基础资料,为了探讨葡萄抗霜霉病的生理生化机制,以不同抗性的葡萄品种贝达(高抗)、红地球(感病)和无核白鸡心(高感)为材料,分别测定接种霜霉病菌前后不同时期的防御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研究其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未接种霜霉病菌的各葡萄品种防御酶活性差异不大;接种后,防御酶活性均高于对照且不同抗性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接种后第1天,贝达和无核白鸡心CAT活性达到最大值,酶活性上升分别为0.79倍和0.26倍;接种后第3天,各葡萄品种POD、SOD、PPO和PAL活性达到最大值;贝达在接种后第3天PPO活性达24.7 U·g~(-1) FW·min~(-1),酶活性升高最大,为1.29倍。高抗品种贝达的酶活性一直高于感病品种红地球和高感品种无核白鸡心,表明霜霉病菌的侵染能够诱导植物体内酶活性升高,并且高抗品种酶活性提升幅度更大,能够在接种后11 d内维持较高酶活性。接种霜霉病菌后,不同品种葡萄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均下降,高抗品种的叶绿素可变荧光(Fv)、光系统Ⅱ光能转化效率(Fv/Fm)、光系统Ⅱ的潜在活性(Fv/Fo)下降幅度明显小于感病和高感品种。表明霜霉病菌的侵染破坏了叶绿素的合成,高抗品种叶绿素的合成能力以及抵御致病毒素的能力强于感病品种;高抗品种具有更高的光能捕获能力和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8.
山东黄瓜品种资源抗病性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苗期人工接种和成株期田间自然发病鉴定相结合,鉴定山东地方黄瓜品种143份,对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和疫病表现某一抗性的品种有84个,占鉴定品种总数的58.7%;抗两种病害的品种有7个;兼抗三种病害的只有宁阳刺黄瓜一个品种;对四种病害均无免疫品种。刺瓜类型对白粉病的群体抗性略高于棒锤瓜类型;棒锤瓜类型对霜霉病、枯萎病和疫病的群体抗性则高于刺瓜类型;线瓜类型对三种叶部病害的抗性均差。  相似文献   

19.
科学利用抗性品种及抗性基因是控制黄瓜霜霉病最经济、有效的途径。文章对黄瓜霜霉病菌及其抗病性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全面综述,总结了黄瓜霜霉病菌的侵染和流行规律,比较分析了国内外不同学者在接种和抗霜霉病性鉴定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论述了抗病基因定位的主流方法和最新技术,指出控制霜霉病抗病基因目前尚存在单基因、多基因的不同结论。提出今后应加强轻简化和标准化的抗病性鉴定方法研究,明确霜霉病抗性基因,筛选和创制出更多、更优异的抗性品种和资源。  相似文献   

20.
葡萄霜霉病(Downymildew)是发生最为广泛、危害最为严重的真菌病害之一。于葡萄霜霉病发病盛期,对在陕西省杨凌区新引进栽培的不同葡萄新品种霜霉病抗性进行田间自然鉴定,摸清不同葡萄品种抗病性,为葡萄霜霉病的田间防控和葡萄抗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新引进的38个葡萄品种叶片的田间发病情况统计,并对霜霉病的抗病指数和病叶率进行常规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查的38个葡萄品种中,6个品种表现为高抗,病情指数为4.47;6个品种表现为抗病,病情指数为20.00;18个品种表现为感病,病情指数为34.47;8个品种表现为高感,病情指数为62.00。受霜霉病的感染,葡萄的病叶率达82.90%,且随着抗病等级的降低,叶片病害等级也随之增加。综上所述,不同品系葡萄对霜霉病的抗病等级为:山欧杂交种山葡萄欧美杂交种欧亚种,且不同葡萄品种间的抗病性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