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甜菜象虫为东北、内蒙古.新疆及山东等甜菜产区苗期主要害虫,危害甜菜严重,据1979~1980年在黑龙江省调查,危害甜菜象虫有8种之多,其中以甜菜长柄象、蒙古土象和甜菜象为优势种,每年发生面积有46万亩,毁、补种面积为14万亩以上,使甜菜减产11~25%,为了控制该虫的危害,我们于1980~1982年在黑龙江省安达、肇东及阿城等县用甲基硫环磷、呋喃丹等十余种制剂进行了防治试验和生产示范,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
甜菜象虫是内蒙地区及北方各甜菜产区威协较严重的害虫。常有10~20%的地块受其危害不能保全苗甚致毁种。因此对象虫的有效防治仍是我国北方甜菜产区急待解决的问题。研究象虫越冬、出土活动规律及其习性,能为有效地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63年开始对甜菜象虫的发生、活动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3.
甜菜象虫是山西省阳高县甜菜产区主要苗期害虫,近几年发生面积占实播面积的50%左右。在某些年份已成为甜菜生产中毁灭性虫害。经1985—1986两年对甜菜象虫的调查看,该地区发生的种类有:甜菜象、甜菜毛足象、二斑尖眼象、三北甜菜象、中国方喙象、黑斜纹象、锥喙筒喙象、蒙古土象、北京灰象(Sympiezo-mias hezi Faust)。其中以甜菜象分布  相似文献   

4.
甜菜象虫、黑绒金龟子、甜菜跳(虫甲)、网目砂潜等及甜菜立枯病是我厂原料区甜菜生产上苗期主要病虫害。据1980—1981年在双城、阿城、安达等县调查,甜菜立枯病发生普遍、危害较重,罹病率一般在24—37%;同时甜菜象虫危害相当严重,每年发生面积达20万亩,危害严重地块造成田间补种或毁种,一般使甜菜块根减产15—17%,发生严重地块可减产50%以上。 使用3911闷种防治甜菜象虫,能减轻危害,但3911毒性很高,加之连年使用3911闷种象虫产生抗性,防治效果下降。为了寻求高效低毒的新农药和不断提高防治效果,阿城糖厂在有关单位协助下,在阿城、双城、五常、安达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支持下,于1982—1985年先后对甲基硫环磷和福美双混合处理种子防治甜菜苗期病虫害,进行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试验示范结果已做过报道,现把推广应用情况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5.
赤峰地区位于内蒙古东部,气候条件适合甜菜生长。近年来随着制糖工业的发展,甜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而甜菜病虫的发生有加重趋势。为了有效地控制甜菜病虫的发生,对赤峰市地区1992年甜菜主要病虫害发生进行了初步预测并提出了防治措施。一、甜菜害虫1.甜菜苗期害虫。当地危害甜菜幼苗地上部分的害虫有甜菜象虫(甜菜象、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轻工业厅于1987年12月14日至15日在昌图召开了甜菜象虫发生种类及其防治技术研究成果鉴定会。会议邀请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黑龙江省植保站、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内蒙古赤峰市农业局、阜新县甜莱办公室、建平糖厂等单位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十余人。与会委员听取了辽宁省甜菜象虫防治研究课题组负责人尹常久、孙昌学同志做的工作报告。全体委员对报告进行了认真讨论和评议,认为,该项研究资料完整,数据可靠,查清了辽宁省为害甜菜的象虫有十种。明确了其中两种为发生优势种。  相似文献   

7.
甜菜象虫为我国北方象虫的优势种,种群发生量占象虫种类的70%~95%;调查表明,甜菜象虫有89%~95.7%在当年甜菜地6~20cm土层中越冬,下年4月20日前后进入5cm表土,4月末、5月初开始向来年的甜菜地迁移,5月中旬达迁移高峰;平均每对(雌、雄)成虫一生取食量为51.6株;甜菜幼苗被害达4级,可减产60%,含糖降低25度;甜菜象虫1年发生一代6月中旬~8月上旬为幼虫发生和危害盛期;35%甲基硫环磷闷种,杀虫率可这80%~100%,CON制剂对甜菜象虫毒杀率达90%以上,提高根产量10%,增加含糖0.5度左右.  相似文献   

8.
甜菜长柄象(Mesagroicus sp.)是黑龙江省甜菜苗期主要害虫之一,在安达、大庆、肇东等地发生数量很大,占79.95%,是危害甜菜的象虫优势种及防治对象。甜菜长柄象属鞘翅目象(虫甲)科。该虫除危害甜菜外,还危害玉米、大豆等作物,同时也加害苍耳、荞麦蔓、萹蓄等杂草。主要以成虫危害甜菜幼苗,咬食幼嫩的子叶及真叶造成甜菜缺苗,甚至毁种。笔者从1978年起对该虫的分布、危害、生物学特性等作了调查研究,并经过田间药剂防治试验与示范,提出了该虫的化学防治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白边地老虎(Euxoa oberthuri Leech)为黑龙江省嫩江、合江、牡丹江及松花江等地区为害甜菜幼苗的重要地下害虫。严重发生年大量幼虫集中为害,甜菜幼苗常常被食光(同时亦为害大豆、玉米、谷子、高梁及蔬菜等幼苗),致使毁种一次或两次,甚至改种其它作物。一般发生年常造成缺苗断垄,被迫补种或移栽。既使不发生年群众为躲过其为害期,疏苗、定苗普遍偏晚,管理拖后,延误了甜菜的生育,结果影响产质量。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赤峰市属于西辽河流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这里土质肥沃,昼夜温差大,为我国甜菜主要产区之一。由于该地区有丰富的寄主植物,使甜菜象虫、金龟子等苗期害虫种类多、食害严重,给甜菜生产带来很大损失。1甜菜苗期害虫种类据1991~1997年调查表明,在...  相似文献   

11.
1980—1981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和山东省制糖研究室共同对甲基硫环磷闷种防治甜菜象虫进行了小区试验和大面积试验,1982年又在山东省高密县大栏公社朱家大队进行了生产示范。试验结果表明,甲基硫环磷防治甜菜象虫有效:田间杀虫率为88.8—100%,田间保苗率为88.2—96.7%(对照区仅6.9~15.9%),防治效果达70—87.9%。为此,两单位于6月2~3日在山东省高密县召开了甲基硫环磷闷种防治甜  相似文献   

12.
甜菜跳(Chaetocnma discreta Baly)近两年来在黑龙江省海伦市已普遍发生。据统计,1990年,全市种植甜菜13万亩,由干跳危害而毁种的地块达3万亩。在危害严重的地区,虽然苗期喷了4~5次甲六粉,但由于喷药时间欠妥,仍未能控制其危害。1991年,海伦市4个乡的调查表明,在甜菜子叶出土后即喷洒一次甲六粉(亩用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植保站和黑龙江省糖业公司于1985年11月15日至16日在黑龙江省双城甜菜站联合主持召开了甲基硫环磷闷种预防甜菜苗期害虫技术推广总结会。参加会议的有黑龙江省植保站、黑龙江省糖业公司、轻工业部甜菜糖业科学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及有关糖厂、甜菜站、植保站等二十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代表们首先听取了使用单位的甲基硫环磷闷种防治甜菜苗期害虫的技术及经验。然后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孙昌学同志做了该项试验总结报告和甲基硫环磷闷种防治甜菜象虫使用操作规程。会议最后形成纪要,指出了甲基硫环磷闷种防治  相似文献   

14.
甜菜跳甲(Chaetocnema disreta Baly)在黑龙江省甜菜产区发生较为普遍。咬食幼苗子叶、真叶形成缺刻、圆孔或全部食光、甚至毁种。一般年份甜莱减产10%~15%,严重可减产30%~40%.自80年代以来,防治甜菜跳甲多用甲基硫环磷闷种,但由于长期使用,使跳甲产生了抗药性,降低了防效.故筛选新杀虫剂替代甲基硫环磷,已成为甜菜生产上急待解决的问题。本试验选用大扶农防治甜菜跳甲,以寻求防治甜菜跳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据1986~1989年调查,甘肃河西走廊为害甜菜的象虫种类有:甜菜象、甜菜毛足象、甜菜碗额象等19种。其中以甜菜象、甜菜毛足象为优势种。药剂处理种子防治象虫试验结果表明:35%甲基硫环磷乳油、种子、水以2.2~3.0∶100∶100配方防治效果较佳,毒苗杀虫率达90.0%~92.0%,且残效期长,田间保苗率达83.5%~92.5%,挽回根产量损失29.7%~39.1%。  相似文献   

16.
我国甜菜病虫草害种类分布及化学防治历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甜菜三北产区,苗期发生的主要害虫有5种,其中以象虫为害最重,东北产区的优势种为蒙古土象,华北、西北产区的优势种为甜菜象;生长中期发生的主要害虫有8种;生长后期发生的主要害虫有7种,其中以甘蓝夜蛾、甜菜夜蛾为害最重。各甜菜主产区普遍发生的病害种类有:立枯病、根腐病、丛根病、褐斑病;普遍发生的甜菜草害种类有:稗草、柳叶刺蓼、反枝苋。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甜菜病虫草害的防治应以化学防治为主,生物防治为辅;化学防治应以高效低毒农药为主导;应加强种衣剂的研制、开发、应用,提倡混合施药。  相似文献   

17.
我社种植甜菜已近十年,开始只种春菜,产量逐年提高。三、四年后,产量逐渐下降。随着种植时间的延长,春甜菜表现病虫害重、成本高、产量低,效益差,趋向绝路。经过试验示范和推广夏播,甜菜获得了新生。全社七四年种植着甜菜1100亩,平均亩产3533斤,七五年1400亩,平均亩产3750斤,七六年1100亩,平均亩产3959斤。一般丰产田亩产达6000~8000斤。前冢子头大队270亩甜菜,平均亩产8000斤,其中一亩八分高产田,亩产达11,000斤。由于产量高,收入大,社员都想多种,所以面积越来越大。此后,产量逐年下降,部分地块因病虫害减产  相似文献   

18.
九三垦区位于讷、嫩两县境内,所属十一个国营农场,其中十个农场有三百多万亩耕地。地势丘陵起伏漫岗,黑土而又肥沃;日照时间较长,昼夜温差大。多年来,农场有种、管、收和开荒需要的大、中、小型各种配套机械设备与管理甜菜的专业技术队伍,发展甜菜生产十分有利。但是,过去的甜菜生产是“种的多,撂荒的多,毁的多,收的少”,使生产队和糖厂年年处于亏损状态。在党的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通过调整甜菜价格,制定了合理的经济政策,及时兑现,取信于民,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种植甜菜积极性,使九三垦区的甜菜生产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1980年总产量比前五年总和提高48.6%,糖厂由原来的亏损,转为盈利。因此,九三农场发展甜菜生产形势越来越好.  相似文献   

19.
甜菜筒喙象Lixus subtilis Boheman在苏北沿海地区一年发生三代,主要危害露地越冬采种甜菜.以第一代危害最重,成虫取食刮菜叶片.幼虫蛀食二年生甜菜花茎和叶柄。作者对甜菜筒喙象的形态特征、生活史与习性作了详细的观察和描述。指出了当气温高、湿度低、田邻杂草多情况下该虫发生量大、危害重.对该虫除搞好农业防治外,药剂防治应采用内吸作用强的,如久效磷等农药,但更理想的防治办法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甜菜立枯病是影响甜菜保全苗的重要因素。据调查,在气温低、肥力较差的雁北地区,甜菜苗期的死苗多是因立枯病引起的,立枯病发生较严重的地方,常使甜菜缺苗断垄,甚至毁种,社队和糖厂都受到一定的经济损失。过去我省也曾推广过敌克松拌种,但实际拌种的面积很小.近两年,随有甜菜生产的发展,对立枯病的防治已引起普遍重视,一九七九年我们重新提出了敌克松拌种,并建议增加了退菌特、五氯硝基苯、福美双等几种杀菌剂。为了弄清这几种杀菌剂的防病效果,适宜的用量,我们于一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