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杉木自然类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着重介紹杉木自然变异的一些規律,提出了杉木自然形态型划分的方法和原則,并介紹了杉木各类型的形态特征和經济特性。根据多方面分析比較的結果,初步地向生产部門提供了一些优良的杉木类型。  相似文献   

2.
对我省11个杉木地方类型的调查结果表明,白毛杉、正杉、大龙杉、油杉、猪笼杉生长较快,木材密度较大,饱满度也较好。对11个杉木地方类型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可分为4大类:1.窄冠、浓密、优质、速生型;2.宽冠、细枝、速生型;3.窄冠、优质、浓密、中生型;4.宽冠、厚皮、小叶型。  相似文献   

3.
杉木在长期的系统发育过程中,受着自然条件和异花授粉以及人工栽培的影响,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变异,分化出许多自然类型。选择和利用优良的自然类型,是杉木选种的一个重要方面。本省杉木类型,至今尚缺乏深入系统的调查研究。根据产区群众反映和我们初步调查所得材料,现将本省杉木主要类型作一简单介绍,供进一步研究和生产上推广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杉木优良家系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杉木382个半同胞家系的子代测定数据,分析主要生长性状的变异原因和规律,估算重要数量性状的遗传参数,探讨抗逆性的表达和遗传差异。 选出可在川南和川东南杉木产区推广的速生型优良家系和川西杉木产区推广的抗逆速生型优良家系共119个,材积的平均增产率约43%、遗传增益约22%。 根据杉木生长性状间的相关,树高年度相关和亲—子树高、胸径、材积的相关研究,讨论了杉木遗传改良中的一些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5.
杉木(Cunni ghamia lanceolataHook.)为我区最主要的商品用材之一。分布很广,北至湘桂边界,南达中越边界,东至贺县、苍梧,西达隆林、西林等县,几乎全区各地均有栽培。由于生态境域的分割,群体遗传变异的结果,形成繁多的品种、类型和生态型。例如融水糠杉、融水油杉是已发掘和利用的优良杉木类型。又如一九八六年通过鉴定的苍梧县念水糠杉,是在杉木边缘产区的低丘生境里形成的优良地理种群。杉木种源间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比较研  相似文献   

6.
对49个杉木地理种源进行了生长发育及种源选择的研究。初步摸清了杉木在河南的变异规律。通过统计分析,用综合评定法评选出6个适宜河南生长的优良种源,优良种源的树高、材积分别比本省对照种源大11.3%和30%,增产效果明显。同时为河南杉木造林区提出调种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杉木速生优良无性系选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杉木优良种源的基础上,选育出一批杉木速生优良无性系。通过13 a的研究表明,各无性系间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差异极显著,且具有较大的广义遗传力。根据杉木无性系培育目标,选育出18个杉木速生优良无性系,入选12 a生无性系的平均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为11.03 m、16.98 cm和0.135 6 m3,与对照相比,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的遗传增益依次为10.71%、37.97%和113.08%;现实增益分别为14.25%、47.61%和140.01%。  相似文献   

8.
用南方建园较早的14个杉木种子园采集的112个优良家系种子育苗、造林,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来自气候条件相似的、接近试验区产地的家系生长量较大。而家系产地的杉木生长量呈现出随经、纬度的增大而减小的趋势,且经度影响比纬度明显。因此,广西推广、调拨的杉木优良家系应以融江流域为主,同时引进靖县、锦屏、天柱、富顺和叙永等地杉木优良家系。  相似文献   

9.
杉木作为南方主要用材树种,由于连作使得杉木严重退化已成为公认事实,解决此问题的方法之一是采用优良无性系造林.采用苗期选优法进行无性系选择,田间设计采用改良对比法和随机区组法,对湖南省金洞林场杉木优良无性系进行了选择研究.结果表明,杉木无性系选择年龄应在中龄,而且要求树高和胸径同时显著大于对照的无性系才能入选为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子代测定材料的分析,认为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单株选择和群体选择效果相同。一般配合力高的优树,其子代中浓密型比例相应增大。子代增产原因,是子代中优良类型增加的结果。选用子代优良类型比例大且稳定的优树作亲本,可提高子代中优良类型比例。采用适当的良种繁育制度,将使林分中所有植株在间伐后都是优良的类型,可使产量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1.
杉木是我国特有的优良用材树种,也是优良的造纸原料。但这种优良木材目前发生严重的供不应求现象。所以,营造杉木速生丰产林是解决我国木材短缺的重要手段。据华南地区各省及那坡县的实践经验,只要进行集约经营,采取科学的栽培方法,营造的杉木林可以在10~12年内达到中小径材标准进入主伐期。兹将营造杉木速生丰产林应注意的问题分述如下: 一、造林地的选择人工林能否速生丰产取决于三个条件:  相似文献   

12.
对福建省建瓯市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纯林、杉木×枫香(Liquidambarformosana)、杉木×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杉木×桤木(Alnus cremastogyne)4种人工林样地林下土壤肥力进行测定分析,并以改进的内梅罗指数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各样地的土壤均为强酸性,速效P严重缺乏;各样地土壤表层综合肥力水平均为一般,平均综合肥力水平等级均为贫瘠,强酸性土壤导致速效P缺乏是其综合肥力较低的主要原因;土壤综合肥力系数的排序为杉木×鹅掌楸杉木×枫香杉木纯林杉木×桤木。该研究可为闽北山地杉木及其混交林分的培育和经营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1977年和1980年在湖北省13个试验点进行的杉木地理种源选择试验结果。通过9年生和6年生两次重复试验的结果表明,杉木种源的树高、胸径、材积、侧枝、冠幅、结实与抗寒性等性状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种源生长与环境互作明显,杉木种源生长幼龄阶段与速生阶段的秩次相关性强。采用多变量痤标综合评定法,为湖北省五大杉木造林区分别选出了相应的优良种源,其中锦屏、邻水、江华、那坡四个种源在湖北大多数地区表现优良,适应性较宽。优良种源材积的选择效益为39.7%-134.5%。  相似文献   

14.
《江西林业科技》1994,(3):18-22
对49个杉木地理种源进行了生长发育及种源选择的研究。初步摸清了杉木在河南的变异规律,通过统计分析,用综合评定法评选出6个适宜河南生长的优良种源,优良源的树高,材积分别比本省对照种源大11.3%和30%,增产效果明显,同时为河南杉木造林区提出调种的意见。  相似文献   

15.
《江西林业科技》1994,(3):53-60
介绍了1977年和1980年在湖北省13个试验点进行的杉木地理种源选择试验结果,通过9年生和6年生两次重复试验的结果表明,杉木种源的树高、胸径、材积、侧枝、冠幅、结实与抗寒性等性状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种源生长与环境与作明显,杉木种源生长幼龄阶段的失次相关性强,采用多变量座标综合评定法,为湖北省五大杉木造林区分别选出了相应的优良种源,其中绵屏,邻水,江华、那坡四个种源在湖北大多数地区表现优良,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正> 为了提高杉木生产潜力,本所先后营建了杉木初级种子园和杉木种源种子园各6.67公顷,并已生产种子园混系种子4520kg,优良家系种子600kg;评选出杉木优良种源8个,优良单亲家系40个,优良双亲家系20个;推广杉木优良种源、优良家系和种子园种子造林近1万公顷。但其增产效益不同。从表1可以看  相似文献   

17.
广西杉木良种选育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述了我国杉木良种选育概况,总结了广西杉木良种选育研究与良种基地建设现状。广西保存了优良家系和优良组合800多个,优良无性系900多个,筛选出了融水、金秀、那坡、隆林、贺县(八步)等优良种源,筛选出优良材料一批应用于种子园建设和营造速生丰产林。同时指出了存在问题,提出了今后杉木良种发展目标与策略,以推动广西杉木良种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杉木地理种源核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杉木地理种源对杉木核型的影响,将20个杉木产区的种子在25℃条件下发芽,当根生长到5厘米时,用8-羟基喹啉预处理,压片观察。杉木染色体是22条,在5个种源内发现了1—2个B-染色体。杉木核型具有多态型,这种多态型表现在随体的形状、位置及上述两个方面特征的杂合性。随体形状有大随体、小随体、复和随体、线形随体和T-随体。随体不仅稳定地位于一对染色体上,而且变动在第一对和第五对染色体上。多数情况下随体位于短臂上,有时在长臂上也出现随体。多变量分析表明:四川德昌的核型是一个独特的类型,基因飘移并不明显,其余19个地区虽然地理分布广泛,但是有较为一致的核型,经纬度对随体的变异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四川杉木混交造林树种选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杉木纯林耗肥力强,自肥力差,引起地力严重衰退,致使杉木采伐迹地上更新的第2、3代杉木林生长差,不能成林。本研究选择桤木、水杉、漆树、灯台、香樟、柳杉和擦木7个自肥力和适应性强的树种与杉木混支造林。其结果表明:混交林枯落物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比纯林高0.26~3.92%,水解氮高18.1~36.49mg/100g,速效磷高1.46~2.59ppm,速效钾高0.38~0.60mg/100g,土壤肥力明显提高,6年生时,混交林蓄积量比纯杉木林高23.3~117.4%。这7个树种均可作为杉木混交造林的混交树种。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我省11个杉木地方类型的调查,基本摸清了各类型的生产力,为今后开展保存利用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