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柑桔繁殖材料是柑桔病毒类病害的主要传播途径,培育无病繁殖材料能有效地控制柑桔病毒类病害的发生和蔓延,是防治工作的一项积极措施。本世纪以来,由于柑桔病毒类病害在世界各柑桔主要产区的发生所造成的严重为害(在南美死于衰退病的柑桔树约2500万株,西班牙遭衰退病毁灭的柑桔树超过800万株),同时,也随着人们对柑桔病毒类病害研究的深化和认识的提高,在许多柑桔主产国  相似文献   

2.
柑桔病毒类病害及其防治技术陈国庆(浙江省科学院柑桔研究所黄岩318020)柑桔嫁接传播性的病毒与类似病毒(包括类病毒、类细菌等)病害的为害。是世界各柑桔生产国家所面临的重要问题。现代柑桔业的二个主要标志就是良种化和无毒化.浙江省对柑桔病毒类病害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浙江黄岩是我国一个著名的宽皮柑桔栽培区,栽培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由于长期的无性繁殖,使柑桔植株积累感染了病毒类病害和传播扩散。因此,一般老系植株都受到一种或多种病毒类病害的感染,对柑桔生产构成了直接为害和严重的潜在威胁,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柑桔栽培无毒化是现代柑桔业重要的标志之一。世界上各个柑桔生产发达国家,无不把对病毒类病害的研究和推行株系保护计划放在首位。本文就黄岩桔区柑桔病毒类病害的研究现状作一简要的总结,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及对策提出一些拙见,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国柑桔裂皮病的研究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 在过去的年代,我国对柑桔病虫害的防治是以虫害及真菌、细菌病害为主要对象,病毒及类似病毒病害的防治工作起步较晚。我国柑桔生产遭受黄龙病、裂皮病及衰退病等三大病害的危害较为突出。我国植物病理学者已十分注意这些病害的潜在威胁。对黄龙病病原的研究,多年来存在争论,近年来已提出类细菌,即类立克次氏体的看法;在传毒研究方面,国内首次发现长春花可作为指示植物;利用热处理防治黄龙病也取得了一定成效。类病毒病害——柑桔裂皮病(CEV),在我国各柑桔产区均已发现,蔓延  相似文献   

5.
意大利的柑桔产区主要分布在西西里岛、南部的Calabria地区和撒丁岛,主产甜橙、柠檬、宽皮柑桔和巴柑檬,1983年总产量312万吨,居世界第五位。在意大利柑桔生产中,病毒类病害的为害是一个重要问题。 1953年,Klotz首次报道意大利存在鳞皮病和侵染性杂色花叶病-皱叶病。1965年Scaramuzzi对  相似文献   

6.
柑桔病毒类病原所引起的病害,常常造成柑桔生长不良、产量下降、品质变劣,树体表现出许多不正常现象,严重威胁我国的柑桔生产。病毒类病害与其它病害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具潜隐性。一些病毒侵染树体后,一般情况下不表现明显的症状,呈潜伏感染状态,对柑桔的生长结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2)复合侵染率高。柑桔以嫁接繁殖为主,  相似文献   

7.
柑桔病毒类病害是柑桔生产的潜在危险,由于种类多、分布广、削弱树势、降低产量、影响品质,难于防治,已成为影响柑桔业发展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世界柑桔主产国中,已将建立柑桔无病毒良种繁育体系,推广无病毒苗木作为柑桔生产发展与科研的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8.
(续)2.后期(1973─1982)1967年,日本科学家土居发现几种黄化型、丛技型病毒病的病原不是病毒而是类菌原体。之后,各国科学家对这类病害的病原纷纷进行再研究,到70年代初,有近百种病毒病被重新认定是类苗原体引起的。由叶蝉传播的柑桔顽固病和由木虱传播的青果病均在其中。1973年重新组织的广西柑桔黄龙病防治研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的。”(l)实验证明黄龙病对四环素族抗生素敏感,初步证明黄龙病病原不是病毒而是类苗原体,并用四环素防治病害。[l‘·l。j对四环素敏感是类菌原体病害的一个重要特征。1973—1977年来用四环…  相似文献   

9.
柑桔无病毒苗木生产的规范化赵学源,蒋元晖(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重庆630712)柑桔类果树在长期嫁接繁殖过程中,往往积累感染一种或几种嫁接传播性病害。这些病害分别由病毒、类病毒、类细菌、螺原体和类茵原体引起。其中有的病害导致柑桔树势严重衰退、产量...  相似文献   

10.
采穗圃是无病毒柑桔良种嫁接苗生产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采穗圃所生产的接穗必须安全、优质 ,并能随着柑桔良种推广的需要 ,快速、大批量地进行生产。世界上柑桔生产国家在无病毒柑桔良种苗木生产中 ,很重视采穗圃的建设 ,为了确保采穗圃的安全 ,美国规定无病毒柑桔良种采穗圃的使用期限为18个月 ,西班牙等国定为 3年。我场是农业部和湖南省农业厅投资新建的“湖南省无病虫柑桔良种繁殖场”。 1986年立项 ,1992年建成投产。按设计要求 ,每年为市、县级苗圃提供无病毒良种接穗 10 0万枝 (每枝 5个有效芽 ) ,还要保证本场繁殖 30万株无病毒良种…  相似文献   

11.
我省是我国宽皮桔集中栽培区。柑桔病害以真菌性病害占多数,细菌性病害只有一种,而病毒类病害,包括病毒、类病毒、类菌原体、类细菌等病原在内的病害,尚无进一步系统调查和研究。但根据田间症状观察,国内外有关报导和实验鉴定,大致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2.
(一) 80年代,农业部科技司设立柑桔黄龙病防治研究协作项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和华南农业大学牵头组织柑桔黄龙病与其他病毒类病害防治研究协作组。协作组先后于1984、1986、1988年召开3次会议交流情况和经验。虽然该协作项目业已  相似文献   

13.
果树在长期无性繁殖过程中,往往感染一种或多种病毒类病害,柑桔也是这样。这类病害给柑桔裁培业造成的损失是惨重的。巴西柑桔受衰退病侵袭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我国南方柑桔产区遭受黄龙病危害造成的损失同样是难以估量的。当前,防除病毒类病害对柑桔的危害,采用无病苗木是一项基础性措施。国内外为谋求获得无病的优良柑桔母树,采用了珠心苗、珠心组织培养、热处理、无性系选择鉴定,以及近年发展起来的茎尖嫁接脱毒等方法。  相似文献   

14.
1993柑桔病毒病和类似病毒病害研讨会于5月24~28日在湖南长沙—大庸举行,12个省市30个单位的45名科技人员参加。 与会人员参观考察了湖南农学院(植保系)和湖南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参与建立湖南省柑桔良种无病毒繁殖体系的实验现场,听取了他们的试验研究报告,观看了该体系设在安化的无病毒母本园的录相,对于由湖南省农业厅经济作物局牵头、得到农业部支持的湖南省柑桔良种无病毒繁殖体系的建立有了良好印象,对于它的巩固和发展寄予厚望。  相似文献   

15.
病虫防治是取得柑桔优质、高产、稳产的重要保证。四十年来黄岩桔区以保范、保果、保梢、保树势、保品质为中心,对危害黄岩桔区柑桔产量、品质和树势影响最大的病虫害进行防治,为黄岩地区和我省柑桔大面积的持续高产、稳产、优质奠定了有力的技术基础,也为全国柑桔产区作出了样板。回顾四十年来柑桔病虫防治取得之进展,总结经验,继往开来,指导当前的病虫防治,具有很大的意义。 一、柑桔病害防治 黄岩桔区除病毒类病害和细菌性病害(溃疡病)外,主要是真菌性病害,约有三十余种,其中影响柑桔产量、树势和品质的主要是柑桔疮痂病、树脂病(果实上沙皮  相似文献   

16.
柑桔无病毒栽培的优越性与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省无病虫柑桔良种繁殖场”是柑桔无病毒良种繁育省级中心苗圃,1992年建成投产,至2003年,为全省及周边省、市、县提供柑桔无病毒苗100多万株,接穗1000多万枝,在柑桔无毒化生产中做出了较大贡献。根据良种繁育场的生产实践和12年的跟踪服务,看出柑桔无病毒栽培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但在推广无病毒栽培中也存在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17.
柑桔病毒病系由病毒(Virus)引起的柑桔病害,而由类病毒(Viroid)、螺原体(Spiroplasma)、植原体(Phtoplasma)、难培养细菌(Fastidious Bacteria,FB)引起的柑桔病害,它们虽然不是病毒引起,但具有与病毒病相似的共同特征——系统侵染和嫁接传播,因此将其统称为类似病毒病害。有时为了方便起见,也有将病毒病和类似病毒病害统称为病毒(类)病害的。  相似文献   

18.
柑桔衰退病毒引起的柑桔衰退病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柑桔主产区的重要柑桔病毒病害,对柑桔产业的危害极大。随着我国柑桔产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柑桔衰退病在我国多个柑桔产区暴发,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给深入开展柑桔衰退病毒研究和有效防控柑桔衰退病提供参考,根据已有研究文献报道,就柑桔衰退病毒的起源、类型、传播方式、蛋白功能、病毒与寄主的互作关系、茎陷点症状形成、蚜传机理,以及防治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Garn.  SM  邹玲 《福建果树》1989,(4):42-47
柑桔病毒及病毒类病原1.病毒:柑桔病毒病害中已通过病原鉴定、为害最严重的是柑桔衰退病(CTV)。这种病毒病可能起源于亚洲,目前除了地中海流域、美国、墨西哥和古巴的部分地区外,已在许多柑桔产区流行。柑桔衰退病毒在生物学上存在各种毒株,而且几种蚜虫的传病  相似文献   

20.
柑桔无病毒苗木繁育技术及应用推广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桔无病毒苗木可以克服目前柑桔上发生较重、难以用化学药剂预防或防治的黄龙病、裂皮病、衰退病、碎叶病等(类)细菌性或(类)病毒性病害,实现柑桔苗木的无毒化栽培。因此推广和应用柑桔无病毒苗木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1无病毒苗木繁育技术 目前世界上繁育无病毒苗木的最佳方法是茎尖嫁接脱毒或热治疗,即选定良种优株,进行茎尖嫁接,经鉴定、证实茎尖嫁接苗无病毒后,用作母本扩大繁殖。此方法出苗周期需3~4年。 如要在较短时间内使用无病毒苗木,常采用指示植物鉴定技术,即选定成年良种优株,按其需要选择不同的病害指示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