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史前农业在世界史前农业中的地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中国不仅有悠久的历史,而且取得过许多重大的成就。早在史前时代中国就已有了成熟的原始农业,为我们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古代中国的立国之本。四分之三个多世纪以来的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揭示出了中国史前农业的许多重要成就,对我们认识中国史前农业的发展史具有重要的价值。但要真正认识中国史前农业的发展成就,还必需把它放在世界范围考察,看一看中国史前农业在世界史前农业中的位置。一、重要的考古发现有关中国史前农业考古的重要发现,数十年来层出不穷、比比皆是。从…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考古事业的蓬勃发展,反映史前渔业生产的考古资料日渐增多。丰富的考古资料表明,生活在旧石器时代的古先民即开始利用水产资源,从事渔业生产。这一生产部门是当时人们获取生活资源的重要途径之一。到了新石器时代,虽然发明了农业和家畜饲养业,扩大了食物的来源,但由于这两个新的生产部门尚处于原始阶段,产量低下,还是满足不了人们生活之需求,因之采集、渔猎生产依然占有一定比重,尤其是渔业生产不仅没有衰退,反而得到进一步发展。本文拟用考古资料讨论我国史前渔业的产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江淮东部的原始超作农业及相关问题的讨论》的补充说明南京博物院,江苏农科院张敏,汤陵华江淮东部是我国重要的史前稻作农业栽培区。根据对江淮东部地区所发现的史前稻作农业遗存的研究,我们撰写了《江淮东部的原始稠作农业及相关问题的讨论》一文,在《农业考古》1...  相似文献   

4.
彭头山文化的稻作遗存与中国史前稻作农业再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彭头山文化的稻作遗存与中国史前稻作农业再论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裴安平自1989年笔者在《农业考古》上以《彭头山文化的稻作遗存与中国史前稻作农业》为题,就洞庭湖地区彭头山文化的稻作新发现以及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与发展表述自己的观点与认识以来,洞庭湖地区的...  相似文献   

5.
孔利宁 《农业考古》2019,(4):254-259
农业考古遗存作为考古学的重要研究对象,是史前遗址博物馆的重点展示内容。不同的阐释和展示方式会产生不同的信息传播效果,直接影响到观众对遗址内涵的理解和对农业考古学的认知。从跨湖桥遗址博物馆、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崧泽遗址博物馆和良渚博物院基本陈列中农业考古遗存的展示来看,均在整体架构、辅助展品构成、内容拓展以及展示方式等方面形成了诸多特点,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针对农业考古遗存的特点,建立完善的阐释与展示体系,加强对农业考古遗存的二次阐释,推进农业公共考古学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是改进农业考古遗存展示状况,推动农业考古学发展的有益途径。  相似文献   

6.
广东史前稻作农业的考古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向安强 《农业考古》2005,(1):149-155
广东史前稻作农业文化遗址考古发现不多,且年代相对较晚,因而在较长一段时期内不被稻作农业起源研究者重视。但随着湖南道县玉蟾岩万年古稻和江西万年仙人洞、吊桶环水稻硅质体的发现,特别是广东英德牛栏洞水稻硅质体的发现,地处岭南的广东地区开始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和一批学者的重视。将广东史前稻作农业考古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对其稻作农业文化概况进行较为系统的综合分析研究,显得必要和重要。  相似文献   

7.
杂草虽不同于粮食作物,但在古代一直被开发和利用着,尤其是灾荒年月,对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产生过一定影响。在农业考古的研究中,除了利用直接的作物遗存,还可以发掘与作物遗存有关的信息。每种作物都有常见的、基本稳定的伴生杂草,杂草和作物有相同的生长环境,可以用杂草说明环境,用环境推定作物。利用杂草和作物的密切关系开展农业考古研究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8.
古代农业问题一直是受国内外专家学者所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全国各地陆续发现的水稻遗存、动物遗骸等文化遗物,一次又一次地为人们对此问题的研究提供新的物证。地处岭南的广东境内,几十年的考古发掘,同样出土了大量有关农业发生、发展的实物资料。本文拟以广东的考古发现为材料,窥视我省汉代以前的农业生产发展情况。 1.水稻的栽培 在考古发掘中,时常有稻谷遗存出土,而且绝大多数出现于长江以南地区。这是因为这里土地肥沃,江河众多,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有利于水稻的栽培、农业的发展。因此在新石器时代,岭南地区就已经出…  相似文献   

9.
中国史前稻作农业的成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耀利 《农业考古》2005,(1):33-41,45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稻作农业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中国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已经证明,早在史前时代中国的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就发展出了较成熟的稻作农业。中国史前稻作农业经历了从起源、产生、发展,到成熟的全过程。大致说来,新石器时代早期是稻作农业的起源时期,新石器时代中期是稻作农业产生的时期,  相似文献   

10.
尉迟寺遗址的植物硅酸体分析与史前农业经济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尉迟寺遗址的植物硅酸体分析与史前农业经济特点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科技实验研究中心王增林尉迟寺遗址位于安徽省境内淮河以北,是一处重要的新石器文化晚期遗存,碳十四测定的年代为公元前2197-1957年。1989年到199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  相似文献   

11.
安徽史前稻作农业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史前农业作为史前考古的一个重要领域,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而关于史前稻作的研究,更是如、火如荼,成为目前考古界、农史界的一大热门话题。中国古代农业文化,主要是由北方的旱作农业和南方的稻作农业两大体系构成。安徽地处华东腹地,东邻江苏,北依山东,西接河南、湖北,南连江西、浙江,是连接中原与东南地区的重要通道,也是古代南北方文化交流、传播、碰撞的重要地区。安徽地区的古代文化有其自身特点,也有其兼容性。对安徽史前稻作农业的研究将会丰富中国史前稻作农业研究的内容,对中国的史前文化和古代文明发展进程的研究也将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出土文物谈史前贮种育种及祈殖巫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出土文物谈史前贮种育种及祈殖巫术山东省枣庄市博物馆李锦山中国不仅是农业大国,亦是农业古国,大量考古资料表明,中国是世界上农业起源的中心之一。新石器时代早期,以黄河、长江为依托的两河流域,分别孕育了粟作文化和稻作文化。正是由于农业经济所产生的强大推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史前稻作农业概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是世界上稻作农业最早的发生地。根据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和对古代植物遗存的分析鉴定成果,中国栽培稻的起源,大约始于公元前10000年前后,整个中国史前稻作农业大致可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4.
卫斯 《农业考古》2000,(1):114-121
1994年10月在中国湖北召开的“中国·枝江关庙山稻作文化研讨会”上,笔者提交了《关于中国稻作起源地问题的再探讨──兼论中国稻作起源于长江中游说》的论文,文中提出了确定中国稻作起源地的三条标准:1、这一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在全新世中期,必须适合稻谷的栽培,且这一地区有野生稻的广泛分布。2、这一地区考古发现,无论从年代序列上看,还是从文化谱系发展上看都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尤其是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和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在这一地区都有较为普遍的发现。3、这一地区发现的史前稻作遗存,在年代上不仅有属国内…  相似文献   

15.
最佳觅食模式与农业起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考古研究中被用来解释史前人类生存方式和文化演变的理论越来越多,最佳觅食模式(the optimal foraging model)即为其中之一。这一模式目前被用来探讨更新世末到全新世初人类社会从狩猎采集的利用经济向农业的生产经济过渡的原因。运用这一模式来分析考占发现中所观察到人类觅食对象和方式的变化,可以帮助我们判断考古遗存所处的经济发展水平。而对  相似文献   

16.
陈文华 《农业考古》2006,(1):240-242
中国农业史研究萌芽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直至20世纪40年代以前,中国农史研究的重点在于农史资料的收集整理,其中以万国鼎主持的456册、3700万字的《中国农史资料》为代表。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至70年代末,中国农史研究的重点在于农书的整理和研究,其中以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编写的《中国农学史》为代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农史研究的重点在于农业科技史的研究,其中以梁家勉主编的《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为代表。大约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中国农业文化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出现了一大批成果。如我所主编的《农业考古》杂志开始辟有“农业文化研究”专栏,10多年来陆续发表了一大批研究文章。  相似文献   

17.
农业考古作为考古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近年来逐渐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随着考古学研究理论与方法的完善 ,农业考古研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进而有学者提出将其作为考古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来看待(1) 。如今全国各地的农业考古研究资料不断丰富 ,研究领域不断扩展 ,从而促进了相关领域及整个中国考古学的发展。与此相反 ,山东地区史前农业考古学研究还略显薄弱 ,许多研究并未开展起来 ,这极大地限制了山东地区区域考古学研究的发展。本文在系统总结山东地区史前农业考古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对山东地区史前农业考古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  相似文献   

18.
连云港的古代农业与稻作文化起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古代文献以及海州地区的地方史志中 ,关于连云港的古代农作有些重要的载述 ,指称云台山沿海地区的稻作年有两熟 ;类有三种。且品质优良 ,曾经作为给皇家的贡品。现代考古学兴起之后 ,田野工作中的大量发现又涉及这一地区农作尤其是稻作的起源。我们从 1979年开始搜集地方农史资料 ,并就稻作起源问题与被认为是世界稻作起源地的南亚、云南等地相比勘 ,于 1983年在中国农业考古研究中心主编的《农业考古》上提出中国大陆沿海山地是稻作起源地 ,而云台山的诸项特征及考古遗存最为引人注目。在 1985年又应邀在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在墟…  相似文献   

19.
陕西不仅是我国古代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之一,而且自古以来也是我国农业比较发达的一个地区。建国三十多年来,随着田野考古工作的广泛开展,目前已在陕西境内发现了一大批与古代农业有关的遗迹和遗物,并且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农业考古资料。如果将这些考古资料加以整理并且介绍出来,无疑将有助于增进人们对于陕西古代农业发展状况的了解。这里,笔者先就陕西地区的汉代农业考古资料作一概述。陕西地区的汉代农业考古资料,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跨学科研究稻作农业的起源(摘要)美国安多夫考古基金会简·利比我们对来自王洞、仙人洞(1993-1995年)的考古发现遗存,距今20000-6000年以前,进行了五种分析,研究原始稻作农业问题。我们的植硅石研究,像湖南的赵志军一样。揭示了人们使用野生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