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淡水白鲳,学名短盖巨脂鲤(Colossomabrachypomum),原产于南美亚马逊河,是热带和亚热带鱼类。该鱼具有个体大、生长快、味道鲜、产量高等优点。新乡市自1992年引进试养以来,产量、效益一直不太理想。为此,我们于1994年开展了淡水白鲳高产高效饲养技术试验。1 池塘条件和鱼种放养 试验在新乡白塔渔场3号池进行,鱼池呈东西向长方形,面积为2030平方米。鱼池进排水方便,池底淤泥10厘米左右,鱼种放养前用抚顺产的清塘净进行清塘。淡水白鲳鱼种是1994年5月22日从河南省水产研究所购进。具体放养情况见表1。  相似文献   

2.
池塘主养淡水白鲳混养鲤、鲢、罗非鱼,平均每亩净产1007.gkg,其中淡水白鲳占60%,每亩纯益为6158.46元。试验证明:放养31g/尾的白鲳鱼种,增重倍数远大于250g/尾的鱼种;主养淡水白鲳池塘可混养鲢、鲶、乌鳢,但不宜混养罗非鱼。  相似文献   

3.
池塘主养淡水白鲳混养鲤、鲢、罗非鱼,平均每亩净产1007.9kg,其中淡水白鲳占60%,第亩纯益为6158.46元。试验证明:放养31g/尾的白鲳鱼种,增重倍数远大于250g/尾的鱼种;主养淡水白鲳池塘可混养鲢、鲶、乌鳢,但不宜混养非鱼。  相似文献   

4.
池塘主养淡水白鲳,夏花鱼种当年养成商品鱼。每亩放养淡水白鲳夏花696尾,适当搭配其它鱼种,经93天养殖,亩产达531.5公斤,其中淡水白鲳占52.4%,平均个体重376.8克,试验塘杂食性鱼类饵料系数为2.6,亩利润3060.16元。  相似文献   

5.
淡水白鲳商品鱼规格根据市场调查结果,尾重在0.5—0.65千克之间比较好销,尾重低于此规格销售难、且价格低。因此,养殖淡水白鲳需掌握合理的放养鱼种规格和时机,可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根据湖北省常年气候、放养隔年冬片鱼种,其养殖仅100天左右可达商品规格,这样可补充市场鲜  相似文献   

6.
4只网箱放养规格50g/尾淡水白鲳越冬鱼种和125g/尾的早繁鱼种,共生产商品鱼1355765kg,净单产20246kg/m2,平均尾重811g和653g,成活率96%,饵料系数164,投入产出比1∶294。网箱加遮光罩布可使淡水白鲳体色鲜艳。  相似文献   

7.
严维辉 《水产养殖》2001,(3):14-14,17
1 稀放单养,提早上市  放养模式是每667m~2放养尾重50克左右的淡水白鲳越冬鱼种500~600尾,搭配尾重25 0克左右的白鲢50~60尾和尾重500克左右的花鲢10~20尾,调节水质。加强饲养管理,力保 在7月底8月初全部上市,而此时淡水白鲳价格与8月中下旬相比,每1 kg要高出1~1.5元。 淡水白鲳上市后,鱼塘可用于养殖一季其它的水产品。2 改变商品饲料的品种  淡水白鲳引进的初期,养殖成鱼大多使用菜饼、麸皮、豆饼等单一品种饲料。随着养 殖水平的提高,逐渐用配合颗粒料取代单一品种。但对于淡水白鲳养殖而言,配合颗粒料也 存在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8.
姚明虎 《内陆水产》2000,(10):36-37
淡水白鲳是热带鱼类,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在长江中下游,淡水白鲳的饲养期一般从 5月中旬至 10月中旬,池塘尚有 5~ 6个月的空闲期,可以再轮养青虾。为了保证淡水白鲳能尽早上市,青虾有足够的生长期,可投放大规格的淡水白鲳冬片鱼种,养至 8月底前起捕上市,然后再进行青虾秋季暂养及春季养殖。这样全年可进行三季生产,每 667 m2产淡水白鲳 500 kg,青虾 70~ 100 kg,利润可达 4 000~ 5 000元。比单养淡水白鲳效益提高 30%~ 40%。现将淡水白鲳与青虾轮养技术介绍如下。 1淡水白鲳快速养殖 1.1池塘准备 …  相似文献   

9.
为了调整我市水产养殖结构,推动城郊垂钓休闲渔业的发展,2000年我们引进了淡水白鲳进行示范养殖,当年夏花鱼种经过3~4个月的养殖,均达到上市规格,每667米2产鲜鱼575千克,其中淡水白鲳为363.25千克。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条件与方法1.1池塘条件试验池塘为湘潭市水产科学研究所4#池塘,面积为667米2,水深1.2~1.5米,水源不方便。放养前用生石灰150千克带水消毒。投放淡水白鲳苗前一周,用500千克鸡粪培肥水质。1.2鱼种投放3月10日投放草鱼种40尾,平均每尾重250克。5月5日…  相似文献   

10.
池塘放养淡水白鲳夏花鱼种,经过四个多月的饲养,平均规格达到0.47公斤,折合每公顷产量5732.5公斤。  相似文献   

11.
在工厂化封闭式内循环水体中单养淡水白鲳成鱼,放养250克的鱼种,经过160天的精心饲养管理,平均规格达到910克,成活率99.4%,平均净产18.2kg/m~2,获利163.8元/m~2,饵料系数1.62。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进行的淡水白鲳养殖试验,示范了利用豆粕型全植物蛋白饲料从大规格鱼种养殖淡水白鲳商品鱼的生长性能.试验鱼放养在3口4亩(0.27公顷)的池塘内,放养密度为淡水白鲳800尾/亩,并搭配放养鲢鱼100尾/亩(即淡水白鲳12000尾/公顷和鲢鱼1500尾/公顷).经54天饲养,淡水白鲳从大约149克/尾长至平均628克/尾.平均毛产量为淡水白鲳496千克/亩(7440千克/公顷)和白鲢108千克/亩(1620千克/公顷).平均成活率分别为淡水白鲳98.7%和白鲢100%.养殖所用的大豆最大化饲料,含粗蛋白32%和脂类6%,且用大豆粕作为主要蛋白源,用该饲料养殖淡水白鲳的平均饲料转化率为1.12∶1.不摄食人工饲料的白鲢作为养殖的服务性鱼类,提供了额外的鱼产量,增加了养殖的经济收益.养殖的平均净收入为人民币1809元/亩(3285美元/公顷).平均的投资回报率为59.9%.利用美国大豆协会的大豆最大化饲料和80∶20池塘养殖模式,淡水白鲳在本试验中展示出了优异的生长表现和高效饲料转化效率.生产出的淡水白鲳规格一致、色彩鲜艳且体型匀称.养殖试验示范出的淡水白鲳短的养殖周期表明在中国温带地区的一个生产季节内可以生产两茬淡水白鲳.  相似文献   

13.
提高淡水白鲳苗种越冬成活率的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淡水白鲳生长适宜水温为21~32℃,在我国很多地区适宜生长时间较短。因此,放养大规格越冬苗种是淡水白鲳养殖推广并高产高效的重要技术手段。但在淡水白鲳苗种越冬过程中,其成活率往往得不到保障,导致越冬苗种在市场上供不应求。笔者结合多年来的越冬生产实践,就提高淡水白鲳苗种越冬成活率的措施进行探讨,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 为了解淡水鲳主要养殖生物学特性及其池塘养殖技术,我们在1986年试养的基础上,于1987~1989连续三年进行了池塘养殖技术研究。一、材料与方法试验用鱼池是本所菱湖工作站土池。1987年是4号池,面积396米~2,平均水深1.3米;1988年为1号池,面积333米~2,水深1.2米;1989年为5号池,面积333米~2,水深1.2米。放养前池水排干,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 1987年和1988年的试验用鱼种购自外省。1989年是本所上年人工繁殖的越冬鱼种。淡水鲳三年放养情况见表1。鱼种放养后用0.1ppm呋喃唑酮全池泼洒,以防感染。为  相似文献   

15.
胡安栋 《内陆水产》2000,25(12):16-16
为了挖掘生产潜力,笔者 1999年在小型水库进行了以主养淡水白鲳高产试验,每 667#醪看?745.4 kg,其中淡水白鲳 413.5 kg,占总产的 55%。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1水库条件 小湖水库,面积 2.73 hm2,坝头水深 17 m,逐渐向坝尾斜浅,最浅处 0.4 m。排水设施完全,可排干,水源充足,光照条件好,交通方便。 2试验方法 2.1准备工作 做好拦鱼设施,将水库坝头底管闸门和溢洪道用聚乙烯网片设拦,网目为 3 cm。拦网安装要牢固。 2.2鱼种放养 先投放搭配鱼种,待水温稳定在 20℃以上时再投放淡水白鲳鱼种。共投放各种鱼种 45 000尾 (…  相似文献   

16.
朱永安 《河北渔业》1994,(6):22-22,34
<正> 淡水白鲳(Colossoma brachypomum)是我国近年新引进的优良养殖品种,在我省已试养成功并取得较好的养殖效益,但白鲳鱼种的培育成活率仅在30%左右,随着推广面积的增加,淡水白鲳鱼种的供求矛盾日益突出。为提高淡水白鲳苗种的培育成活率,满足大面积推广的需求,而进行了提高培育成活率的试验。在淡水白鲳鱼苗的培育方面,国内仅见零星的资料。本文旨在探讨淡水白鲳  相似文献   

17.
为了调整品种结构,提高市场竞争力,大荔县步三渔场场长何来锁,2001年利用本单位渔场一口9亩主养草鱼池塘试验套养淡水白鲳,使产值净增9709元,经济效益显著增加,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池塘条件普通土池,面积9亩,池深2.5米,底泥厚40厘米,水深2米,透明度30~35厘米,溶氧量3~5毫克/升,供排水便利,无任何污染,设施齐全。二、鱼种来源及放养苗种于2001年6月18日取自大荔县育红良种场。一次性投放平均规格为20尾/千克的淡水白鲳鱼种186千克。鱼种放养前用5%食盐水消毒5分钟。三、饲养与管…  相似文献   

18.
在3口0.83亩池塘进行主养淡水白鲳的密度试验,分别放养平均尾重145g鱼种560尾、940尾、725尾、并混养鲢、鳙、鲤、罗非鱼。结果:3口池塘分别折合每亩净产1206.28kg,1392.06kg,1043.41kg,每亩纯收入6000元左右。在盐度为10的池塘中,养殖淡水白鲳,平均日增重6.7g。  相似文献   

19.
龙藏瑞  杜勇振 《河南水产》1997,(4):22-22,35
池塘主养淡水白鲳夏花鱼种,每亩放养1200尾,适当搭配其它鱼种,经105天养殖,养成商品鱼,亩产762.8公斤。其中:淡水白鲳占60.4%,平均规格达389.9克,亩利润3665.9元。  相似文献   

20.
我们于1997年在新罗区新破村进行了池塘主养淡水白绍高产试验,取得了成效。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池为已进行了一年养殖生产的鱼塘,呈长方形,面积3.2亩,平均水深1.8米,砂壤上;水源为渠道水,水量充足,水质良好,PH值6.8。1.2试验鱼种放养1997年4月5日放养淡水白娼鱼种,平均规格为对克/尾。为改善水质,利用池塘空间,搭配部分家鱼。试养鱼塘的放养情况见表1。表1试养塘放养情况1.3投喂配合颗粒饵料,成份为鱼粉、豆饼、菜籽饼、玉米、米糖及食盐,粗蛋白含量3O%。另时常投些青饲料。1.4配备一台1.S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