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要介绍使用微机构成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自动测试系统的基本方案,着重说明提高测试精度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2.
太阳能集热器干燥小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太阳能集热器对小麦干燥工艺进行了试验。测出了采用太阳能集热器干燥小麦的特性曲线。并通过分析确立了采用太阳能集热器干燥小麦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使用微机构成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自动测试系统的基本方案,着重说明提高测试精度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4.
评价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日光温室应用的加温效果,设计了3种集热器(循环系统循环集热方式不同),筛选出最大集热量的循环方式.应用此循环方式供热,这个供暖季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可为日光温室实际生产节约煤2 236 kg.试验结果表明,太阳能集热器对日光温室冬季生产供热并不能完全替代燃煤锅炉供热,但是太阳能集热器可以减少一部分煤炭的消耗量,达到保护环境、减少生产成本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太阳能辅助热源密集烤房是在普通密集烤房屋顶加装平板型空气集热器,平板型空气集热器的热损主要是由于集热板温度高于玻璃盖板温度而产生的自然对流热损失引起的.玻璃盖板与吸热板的间距对自然对流影响很大,为了使热损降到最低,使集热器效率最高,选取7座不同的烤房使它们的上下通道空间比(玻璃盖板与吸热板的间距和吸热板与集热器底板间距的比值)分别为1∶4、3∶7、2∶3、1∶1、3∶2、7∶3和4∶1,并进行集热器热性能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当上下通道空间比为1∶1时集热器效率最高,一个烤烟周期用煤量最少.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了在评价太阳能集热器的性能时,引入热力学函数"有效能",阐明了作为动力装置的太阳能集热器,应使其运行温度尽量在集热器的"有效能"效率的最大值温度附近.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制太阳能集热器型干燥系统,研究山药下脚料干燥的工艺.[方法]研制利用太阳能为热能源的干燥装置,将山药下脚料进行清洗、切条处理并置于干燥箱内,利用白天太阳能热能、夜间停止供热的间歇干燥方法进行干燥,试验过程分量通过调节板调节.[结果]不同进风量对干燥速度影响显著;当环境温度约为-3 9C,千燥室内的热空气流量为1.05 m3/min时,历时31h可将山药下脚料千燥至安全水分.[结论I研制的太阳能集热器型干燥系统具有较好的集热性能,干燥室内空气流量大、空气流速快并且利用间歇干燥时,可以显著缩短山药下脚料的干燥时间.利用太阳能能够满足山药下脚料干燥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8.
比较了太阳能集热器分别以空气和水为热储能媒介时对卵石层的储热特性. (1)利用由直径为47mm,长度为1500mm的28根真空管组成的太阳能集热器和直径为50~100mm的卵石,设计了热循环储热系统,在宽4m、长2.7m、高2.6m的房间内的供热量为10.8 m2.(2)对不同热储能媒介的热储量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以空气作为媒介时,卵石层中热储能为55MJ·d-1,以水为媒介时热储能为49MJ·d-1.(3) 以水为媒介时卵石层的温度变化相对以空气为媒介时的温度变化较小,并且稳定.  相似文献   

9.
介绍一种微型线性菲涅耳集热器,首先,采用光学追踪软件对线性菲涅耳集热器的二次反射器进行模拟研;其次,通过理论计算得出微型线性菲涅耳聚光集热器的安装初始角;最后,计算出微型聚光系统的镜场几何聚光比为13.4,模拟得出能量聚光比和平均光学效分别为8.3和58%。此外还进行了初步的试验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在0.7MPa条件下可产生165℃的饱和蒸汽。  相似文献   

10.
蘑菇形全玻璃真空太阳能集热器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求极值的数学方法设计了一种新型高效蘑菇形太阳能集热器,并研制出这种太阳能集热器。检测结果表明,该太阳能集热器具有热效率高、稳定性好、成本低、寿命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太阳能辅助热源密集烤房是在普通密集烤房屋顶加装太阳能集热器,直接高效地将太阳能转化为空气热能,很好地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对太阳能辅助热源密集烤房不同透光材料的集热器进行了性能测试研究,测定了进出风口的温度和风速以及太阳辐射等数据,计算出集热器的瞬时效率和供热系数,测试结果表明,采用低铁布纹钢化玻璃的集热器平均瞬时效率和平均供热最高,单层玻璃纤维阳光板次之,双层玻璃纤维阳光板最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冬季夜间日光温室的土壤温度,研制内置式太阳能加温装置.[方法]利用蛇形太阳能空气集热器集热结合土壤蓄热的方式,在乌鲁木齐南郊水西沟村德力森蔬菜园8号温室进行了提升地温试验.[结果]当环境温度为-3~- 10℃时,该装置可以使温室土壤10 ~ 20 cm深处的温度平均升高1.5~3℃.[结论]内置式太阳能加温装置能有效提高冬季夜间温室地温,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太阳能-热泵除湿木材联合干燥系统中,PK1570型空气集热器的采光面积为75.53m~2,在北京地区4~11月,天气晴好、无大风时,集热器的供风温度可达到40~70℃,平均供热量14~25kw,风机的电耗为2.5kw,利用太阳能的节能率≥20%。1989年8月,仅用太阳能干燥5cm厚、15m~3的红松,在12d内,含水率由31%降到14.4%,能耗为19.6kw·h/m~3,,成本为21.9元/m~3。  相似文献   

14.
节水灌溉系统在温室花卉生产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园林生产节水灌溉滴灌、微喷灌、人工点灌三种方式进行了正交试验研究。采用方差分析方法,分析了试验结果,总结出三种灌溉方式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并在温室条件下对花卉植物节约水肥生产技术进行了试验示范。为重庆市节水灌溉系统在温室花卉生产上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对露地园林植物生产节约水肥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针对宁夏恒泰元种禽有限责任公司工业沼气池,设计沼气池辅助加热系统以提高冬季沼气池产气量,从而满足厂内鸡舍供暖需求。通过理论计算,设计出太阳能集热面积、蓄热水箱体积,并对该系统中的太阳能日辐照度、蓄热水箱水温、沼气池内沼液温度采用Simulink软件仿真,提出经济可行的沼气池辅助加热系统运行方案。  相似文献   

16.
水体升温是工厂化养殖生产的重要环节,为寻找一种高效环保且经济适用的养殖水体升温方式,对目前广泛使用的陶瓷板和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进行了养殖水体升温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当辐照度为230~1100 W/m~2、水体流量为200~400 L/h时,陶瓷板集热器对养殖水体的最大单位面积升温幅度略高于真空管集热器,分别为0.71℃和0.65℃,且陶瓷板集热器对养殖水体的水质几乎无影响;陶瓷板集热器的日有用得热量(q_(17))低于真空管集热器,这可能与陶瓷板集热器热量流失较大有关,可通过增加保温隔热结构进行改善。研究表明,在相同工况条件下,陶瓷板太阳能集热器对养殖水体的升温幅度与真空管集热器十分接近,且陶瓷板太阳能集热器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具有替代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的潜力。  相似文献   

17.
<正> 近年,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食品的多样化,蔬菜的消费水平显著增加。为了提高蔬菜产量,特别是为保证周年供应,蔬菜保护地栽培发展很快。这种温室栽培,力图扩大规模,要求固定化以节省投资。为了充分利用设备,不得已只能进行连作。因此,连作障碍和土传病害也随之而增加。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进行土壤消毒。用药剂进行土壤熏蒸、蒸气消毒等虽已应用于实际。但还存在着许多不理想的问题。所以渴望有一种简单易行的消毒方法。笔者等注意了温室在夏季的高温条件  相似文献   

18.
薛志成 《北京农业》2001,(11):21-21
冬季在温室内不加温栽培平菇是一项投资少、收益好、简单易行的致富门路.具体栽培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9.
水体升温是工厂化养殖生产的重要环节,为寻找一种高效环保且经济适用的养殖水体升温方式,对目前广泛使用的陶瓷板和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进行了养殖水体升温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当辐照度为230~1100 W/m2、水体流量为200~400 L/h时,陶瓷板集热器对养殖水体的最大单位面积升温幅度略高于真空管集热器,分别为0.71℃和0.65℃,且陶瓷板集热器对养殖水体的水质几乎无影响;陶瓷板集热器的日有用得热量(q_(17))低于真空管集热器,这可能与陶瓷板集热器热量流失较大有关,可通过增加保温隔热结构进行改善。研究表明,在相同工况条件下,陶瓷板太阳能集热器对养殖水体的升温幅度与真空管集热器十分接近,且陶瓷板太阳能集热器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具有替代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的潜力。  相似文献   

20.
水体升温是工厂化养殖生产的重要环节,为寻找一种高效环保且经济适用的养殖水体升温方式,对目前广泛使用的陶瓷板和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进行了养殖水体升温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当辐照度为230~1100 W/m~2、水体流量为200~400 L/h时,陶瓷板集热器对养殖水体的最大单位面积升温幅度略高于真空管集热器,分别为0.71℃和0.65℃,且陶瓷板集热器对养殖水体的水质几乎无影响;陶瓷板集热器的日有用得热量(q_(17))低于真空管集热器,这可能与陶瓷板集热器热量流失较大有关,可通过增加保温隔热结构进行改善。研究表明,在相同工况条件下,陶瓷板太阳能集热器对养殖水体的升温幅度与真空管集热器十分接近,且陶瓷板太阳能集热器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具有替代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