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独蒜兰共生菌根真菌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兰科植物菌根真菌单菌丝团分离方法,对独蒜兰盛花期和盛叶期菌根真菌进行了分离培养,结果发现根形成早期、根伸长区和近根尖成熟区、外皮层细胞中以生长快、气生菌丝发达的印Epulorhiza属菌根真菌为主,成熟根、近根基部成熟区、皮层中部及内皮层细胞中以生长慢、气生菌丝不发达的Epulorhiza属菌根真菌为主.生长快、气生菌丝发达的Epulorhiza属菌根真菌对寄主的侵染力强,对菌根的形成及独蒜兰的生长发育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生长慢、气生菌丝不发达的菌根真菌对寄主的侵染力弱,对菌根的维持起重要作用;这两类Epulorhiza属菌根真菌协同作用,共同促进菌根的形成和维持,这为组培苗的菌根化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对分离自越橘根内的2株菌根真菌进行了生理学特性研究,明确了2株菌根真菌的最佳培养条件,为其菌丝体扩繁和菌剂生产奠定基础.采用固体培养,研究不同培养温度、pH值、碳源、氮源对2种菌根真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真菌生长的最佳条件不完全相同,A菌和D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5℃,属中温菌;2种菌根真菌在pH值3.0~9.0都能生长,A菌最适生长pH值为5.0,D菌为6.0;A菌和D菌生长速度最快的碳源分别为淀粉和乳糖;A菌对不同氮源的利用效果差异性不明显,D菌最适氮源为硝酸钾.  相似文献   

3.
菌根际是复杂的微生态系统,根际微生物对菌根合成可起到调控作用。菌根辅助细菌可以促进菌根真菌生长、在宿主植物根部定殖形成菌根共生结构,从而促进植物生长,是外生菌根菌际重要微生物类群。菌根辅助细菌与外生菌根菌存在协同进化,在促进菌根合成的同时,菌根菌对植物根际细菌类群和功能也可产生调控作用。菌根辅助细菌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促进菌根菌菌丝生长、降低菌根际土壤中有毒物质浓度、促进宿主植物根系发育、提高菌根侵染几率等,通过上述功能可以提高菌根菌在植物根际土壤中的存活几率,增加与宿主植物接触侵染并最终形成菌根共生结构的效率。形成菌根后,菌根辅助细菌与菌根菌—植物共生体的互作中,可以提高植物对矿物质养分的吸收转运水平,抑制土传病害发生。菌根菌—植物共生体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其与根际土壤微生物的互作机制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大兴安岭地区野生蓝莓资源中菌根真菌进行了实地采样调查,通过压片法对野生蓝莓菌根真菌着生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根真菌对野生蓝莓的侵染率在75%左右.外生菌丝有隔,菌丝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侵入点侵入同一根段或不同根段;观察到2种内生菌丝体类型:穿梭于细胞间的菌丝和胞内菌丝团.另外,还观察到菌丝体侵入细胞形成的一种"扳口"状结构和根表皮细胞的缺失.研究认为,大兴安岭野生蓝莓中菌根真菌侵染率较高,菌丝侵染方式多样.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蓝莓根毛缺失机制,以‘布里吉塔’蓝莓根系为材料,对6个根毛发生关键基因进行分离鉴定;同时,为筛选蓝莓促生内生菌根真菌并研究其促生机制,从地栽‘夏普蓝’和‘奥尼尔’蓝莓根系中分离并纯化了12株蓝莓内生菌根真菌,并回接到‘海岸’蓝莓苗进行接种试验。结果表明:根毛发生负调控基因GL2、WER、TTG均有表达,而正调控基因TRY、CPC、ETC1未见表达,这可能是蓝莓根毛缺失的主要原因。分离得到的菌根真菌主要来自于镰刀菌属(Fusarium)、踝节菌属(Talaromyces)、赤霉属(Gibberella)、青霉属(Penicillium)和曲霉属(Aspergillus),其中:A1、A4、X2及X22真菌接种显著促进了蓝莓株高增长;同时,A1、A4和X22接种显著提高了蓝莓的根系活力;A4、X2和X22接种对根际的酸化效果显著。对根际栽培基质及叶片中磷素含量分析表明,A4、X22处理组叶片总磷含量显著提高,而根际栽培基质中速效磷含量并未见降低,推断A4、X22形成的菌根可促进磷元素有效化。此外,在X22分泌物中检测到维生素B2的存在,而维生素B2与植物生长及抗逆性有关,暗示维生素B2的分泌或是杜鹃花类菌根的另一促生机制。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越橘菌根真菌的多样性,从吉林农业大学浆果园采集矮丛越橘(Vaccinium angustifolium)"美登"的根系,采用酸性品红乳酸甘油染色法观察菌根类型,用根段直接培养法分离根系共生真菌,利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ITS4扩增菌株的r DNA ITS序列; PCR产物测序后在Gen Bank中进行BLAST比对,然后采用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美登"菌根类型包含典型的杜鹃花类菌根;试验共分离获得49株共生真菌,依据形态特征分为13个类型; ITS序列分析获得树粉孢属、镰孢属、膜盘菌属等9个属;聚类结果将其分为锤舌菌纲、粪壳菌纲和座囊菌纲3类。矮丛越橘"美登"的根系共生真菌物种丰富,优势或典型的共生真菌为杜鹃花类菌根(ERM)真菌——树粉孢属(Oidiodendron)真菌。  相似文献   

7.
长白山野生笃斯越橘根系内生菌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长白山野生笃斯越橘菌根的形态结构和内生真菌的分布特征及种类,通过压片法对野生笃斯越橘菌根形态和内生真菌的分布进行了研究,并采用根段组织直接培养分离法和根段组织研磨培养分离法对根系内生真菌进行了分离培养,结合真菌形态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了鉴定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野生笃斯越橘菌根侵染率高达75%;对菌丝的形态观察得出,至少3类不同形态的内生真菌参与菌根的形成,粗菌丝形成致密的菌丝团,细菌丝形成疏松的菌丝团,疏松的粗菌丝贯穿细胞。两种分离方法共分离得到175株内生真菌,其中150株经形态学和分子综合鉴定为5属8种,其中Phialocephala spp.是优势属,占菌株总数的68.57%。根段组织研磨培养分离法较根段组织直接培养分离法获得的内生真菌多,细菌根较粗菌根多。研究获得的大量内生真菌资源为进一步生物防治菌株的筛选、开发与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菌根菌接种对甘蔗根系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外生菌根菌、内生菌根菌、固氮菌作不同组合接种甘蔗幼苗,半灭菌盆栽管理,结果表明,以内生菌根菌接种处理的VA菌根菌侵染率最高;外生菌根菌、内生菌根菌和固氮菌联合三接种处理,促进甘蔗根点发生,根系发达,植株生长良好,切片观察到甘蔗菌根内除了受到内生菌根菌侵染外,也有一定程度的外生菌根菌侵染。  相似文献   

9.
采用组织培养法,对海南野生卷萼兜兰菌根进行真菌分离培养,根据菌株菌落的培养特征、生长速率及菌株显微形态等结果,对分离出的11株真菌进行鉴定,初步鉴定筛选获得的菌株为镰刀菌属、木霉属、毛壳菌属、青霉属、瘤菌根菌属、念珠菌根菌属、角菌根菌属,待定2种。  相似文献   

10.
一株蓝莓菌根真菌的鉴定及对蓝莓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明确了一株能够明显促进蓝莓生长的菌根真菌的分类地位,通过形态观察结合18S r RNA测序比对结果表明该菌株为晶粒鬼伞菌种(Coprinus micaceus)。同时在蓝莓不同生长期接种该菌,系统研究该菌对蓝莓各生长时期生理生长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该菌后,蓝莓组培苗、驯化苗株高分别比对照高出30.0%,56.1%,盆栽苗生长量比对照高出34.54%。蓝莓顶端叶片激素含量是对照的23倍,蓝莓N,P吸收率显著提高,分别比对照增加12.8%,15.3%。接种菌根菌晶粒鬼伞菌对蓝莓的生长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该菌株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可以作为蓝莓生产储备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