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海禾18号(原代号海2011)是辽宁海禾种业有限公司于2001年春在海南组配的玉米杂交种,亲本自交系是LS5和L07。杂交种生育期138 d左右,株高335 cm左右,穗长22.1 cm,穗行数18~24行,百粒重35.7 g左右,抗玉米大斑病、灰斑病、弯孢菌叶斑病、丝黑穗病,中抗青枯病。适应性广,抗逆性强,适宜稀植,丰产潜力大。2006年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
玉米杂交种海禾19号(原代号海99-6)是辽宁海禾种业有限公司1999年组配的晚熟单交种,2004~2006年参加辽宁省晚熟组预备试验、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该品种丰产性较好,稳产性强,适应性广,抗倒、抗旱。2007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农大108     
农大108是由中国农业大学以黄C为母本,178为父本组配的杂交种,1997年通过北京市、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在北京春播生育期120天左右。株型半紧凑,株高260cm,穗位高105cm,穗长20cm,穗行数16~18行,行粒数38~40粒,果穗  相似文献   

4.
玉米新品种     
而东 《新农业》2005,(5):44-45
海禾14号是辽宁海禾种业有限公司以LS02为母本.L09为父本组配而成的单交种.2005年1月经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辽宁春播生育期127天左右.属中熟杂交种。  相似文献   

5.
玉米杂交种沈玉27号组配于2004年,母本沈9901和父本沈163都是自选系,2006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沈玉27号糯性强、皮薄、口感好,沈阳地区播种至采收鲜果穗的生育期为81d.一般产鲜果穗1.245t/hm2左右.  相似文献   

6.
农大108是由中国农业大学以黄C为母本,178为父本组配的杂交种,1997年通过北京市、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在北京春播生育期120天左右。株型半紧凑,株高260厘米,穗位高105厘米,穗长20厘  相似文献   

7.
<正>冀玉18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育成的玉米杂交种,2013年4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128天左右,全株叶片20片,株型紧凑,株高260厘米左右,穗位114厘米左右。果穗筒形,穗长20厘米,穗行数16行。籽粒黄色,半硬粒型,千粒重333克,出籽率86%以上,品质优良。抗大斑病,中抗茎腐病、弯孢叶斑病。产量表现2010年参加河北省张家口地区区试,平均亩产803.9千克,  相似文献   

8.
鲜食玉米杂交种品糯1号的选育与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糯1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品种资源研究所以自选系PN256-1为母本、PN4818为父本,于2005年选育而成的糯玉米单交种,2010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高抗矮花叶病,抗大斑病、茎腐病、穗腐病,中抗粗缩病,平均鲜穗产量13 402.5 kg/hm2;其品质优、糯性强、种皮薄、口感好、香味浓,适宜在东北、华北等春播区种植。  相似文献   

9.
<正>冀玉5817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最新选育的玉米杂交种,2014年5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玉2014017号,品种来源郑58-3×B17。1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紫色。成株株型紧凑,株高260 cm,穗位105cm,全株叶片数19~21片,生育期为103 d左右。雄穗分支6~10个,花药浅紫色,花丝红  相似文献   

10.
<正>冀玉5817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最新选育的玉米杂交种,2014年5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玉2014017号,品种来源郑58-3×B17。1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紫色。成株株型紧凑,株高260 cm,穗位105cm,全株叶片数19~21片,生育期为103 d左右。雄穗分支6~10个,花药浅紫色,花丝红  相似文献   

11.
《山东农业科学》2009,(11):F0004-F0004
2008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品种。夏直播生育期100天左右,株型紧凑,株高252cm,穗位高114cm;抗病、抗倒,耐密性好;果穗筒型,  相似文献   

12.
秦糯1号是陕西省种业集团和杨凌秦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育成的糯玉米新组合,该品种于2001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株高约260cm,穗位高100cm左右,叶色浓绿,株型紧凑,茎杆粗壮,保绿度60%,果穗筒型长约21cm,穗行数14~16行,出苗到青穗上市75天左右,夏播全生育期在陕西关中地区约97天,一般亩产鲜穗838~850kg,亩产干籽粒338~500kg,是目前我国较为理想的糯玉米杂交种之一。  相似文献   

13.
辽单26(辽3053×丹340)是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历经9年选育成功的产量高、品质好、抗性强的玉米杂交种,已于1999年9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 特征特性 株高277cm,叶片半上举。雄穗较大,分枝数10~12个,穗位97cm,穗长20cm,穗粗5.7cm,穗柄较短。每穗子粒18~20行,子粒黄色,马齿形,百粒重38g,出子率86%。穗轴红色。在辽沈地区生育日数127天左右,约需有效积温2900℃。抗倒伏,抗干旱,并抗大斑病、小斑病、灰斑病、青枯病、丝黑穗病和玉米螟等多种病虫害。耐瘠薄,耐高温,不易早衰,活秆成熟,也都是它的重要特性。据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检测分析结果显示,子粒含总淀粉70.86%、粗蛋白10.99%、粗脂肪5.67%、赖氨酸0.32%、可溶性总糖3.90%、角质率65%,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14.
榆玉4号玉米新品种是陕西大地种业有限公司采用自选玉米自交系9983为母本和5021为父本组配而成的一代杂交种。该品种与目前推广品种相比,表现中熟、丰产、优质,中大穗型,具有结实性好,适应性广,抗病毒病,大小叶斑病强,抗蚜虫,综合性状优良,适宜于黄淮海夏玉米区种植。2005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8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累计推广35万hm2,增产粮食3.5亿kg。  相似文献   

15.
南麦660是南充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大穗弱筋小麦新品种,于2019年1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川审麦20180002)。该品种春性中早熟,株型紧凑,株高87cm左右,抗倒伏力强,穗层整齐。长芒白壳白粒,籽粒粉质-半角质,穗粒数45粒左右,千粒重48克。中抗条锈病,中抗白粉病。品质达弱筋标准。  相似文献   

16.
该品种是贵州省农科院旱粮研究所组配而成的优质蛋白玉米杂交种。于2000年11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17天。株高273厘米左右,穗位高126厘米。穗长15.3~19.5厘米,穗粗4.7厘米,穗行数14行,行粒数30~37粒,千粒重277~330克,出籽率83.3%~84.6%。筒形穗,黄粒,半硬粒型,红轴。幼苗长势强,开展株型。2、抗性和品质经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抗小斑病、丝黑穗病、穗腐病、锈病。经品质测定,含粗蛋白8.5%,赖氨酸0.46%,属优质蛋白玉米。3、产量表现1999~2000年参加贵州省开展型玉米区试,14点次平均产量为466.5公…  相似文献   

17.
海禾2号杂交玉米品种 ,是辽宁海禾种业公司于1995年冬在海南杂交组配而成。2004年10月在云南审定通过。1.特征特性 :该品种生育期122天左右 ,成株整齐 ,株型半紧凑 ,平均株高272.4cm ,穗位高113.3cm。果穗长18.6cm ,穗粗5.4cm ,秃尖3.0cm ,穗行数16.5行 ,行粒数34 ,千粒重311.4  相似文献   

18.
苏玉34(原名DJ703)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以D5835为母本,D124为父本组配的玉米单交种,于2007年育成,2012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夏播全生育期96d左右,株高220~250cm,穗位高90~100cm,穗长18~20cm。穗行数16左右,多年多点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病抗倒能力强,是一个综合性状优良的玉米新品种。  相似文献   

19.
沈单10号     
沈单10号是由沈阳市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Q1261为母本,沈137为父本组配的玉米杂交品种,1998年通过辽宁省、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在沈阳市春播生育期需134天左右。植株较紧凑,株高280cm,穗位高110cm,果穗长筒形,苞叶上长小叶,有外秃。籽粒橙黄色,半马齿型,千粒重400g左右。籽粒粗蛋白质含量10.2%,粗脂肪含量4.4%,赖氨酸含量0.31%,总淀粉含量73.36%。高抗大斑病、茎腐病,轻度感染丝黑穗病。耐密性稍差。一般每667m2产600kg左右。栽培技术要点:选择中上等肥力地块种植,每667m2保…  相似文献   

20.
吉单156:1992年经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属中晚熟单交种,生育期127 d左右,需10℃活动积温2 700℃左右。株高290 cm,穗位高125 cm,果穗长筒形,穗长23 cm, 14~16行,白轴黄粒,呈马齿型,百粒重36 g。抗大斑病和丝黑穗病,中抗茎腐病,较抗倒伏。 适于吉林省中晚熟区部分地区种植。平均公顷产量在9 000~10 000 kg,高产地块可达11 000 kg以上。建议种植密度每公顷4.5万株左右。 吉单222:1997年经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属晚熟单交种,生育期135 d左右,需≥10℃活动积温2 900℃左右。晚于“丹玉13”3~5 d。株高280 cm,穗位高115 cm,果穗长筒形,穗长20 cm,16~18行,红轴黄粒,呈马齿型,百粒重32 g。高抗茎腐病,中抗丝黑穗病和玉米螟。该品种株型收敛,根系发达抗倒。 适于吉林省水肥条件较好的晚熟区及辽宁省北部地区种植。建议种植密度每公顷4.5万~6.0万株,平均公顷产量10 000 kg以上。 四密21:由原吉林省四平市农科院1988年育成。1995年经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属晚熟耐密型玉米杂交种,生育期129 d,需≥10℃活动积温2 700℃。株高265 cm,穗位高90 cm,叶片收敛上举,耐密植,果穗粗大,穗长22 cm,每穗16~18行,百粒重39 g,单穗粒重210 g,产籽率82%。 适于吉林省的中晚熟、晚熟区及丹玉13适应区种植。清种密度为公顷6万株为宜,平均公顷产量10 000~12 000 kg。 四单19:是原吉林省四平市农科院1984年育成的中熟玉米单交种。经1 992年黑龙江省、1993年吉林省、1994年内蒙古、1995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四单19属高淀粉中熟玉米单交种,生育期124 d,需≥10℃活动积温2 550℃。种子拱土力强,早发性好。株高265 cm,穗位高100 cm,穗长22 cm,穗行数14~16行,百粒重40 g以上,单穗粒重230 g,淀粉含量74.58%,比一般品种高3%~5%。 对肥水条件要求不严,适于吉林省的中熟区、黑龙江省和内蒙古的部分地区种植。清种密度为公顷5万~5.5万株,平均公顷产量为10 000 kg左右。 四密25:由原吉林省四平市农科院1989年育成。1996年经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属中晚熟耐密型玉米杂交种,生育期125 d,需≥10℃活动积温2 600℃。株高250 cm,穗位高90 cm,穗长20 cm,穗行数16行,百粒重40 g,在公顷保苗6万株条件下单穗粒重200 g左右。叶片收敛,根系发达,活秆成熟。 适于吉林省中晚熟区种植,凡适合本育9的区域均可种植。清种密度为公顷6万株,平均公顷产量10 770 kg,比本育9增产13%。 四早6号:是原吉林省四平市农科院1986年育成的中早熟玉米杂交种。经1992年黑龙江省、1993年吉林省、1995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属高淀粉中早熟玉米品种,生育期116 d,需≥10℃活动积温2 400℃左右。株高225 cm,穗位高70 cm,穗长23 cm,穗行数14~16行,百粒重37.5 g,淀粉含量74.99%。抗玉米大斑病、丝黑穗病和茎腐病。 适于吉林省东部半山区、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内蒙古的兴安盟和哲盟等地区种植。清种密度为公顷5万~5.5万株,平均公顷产量为8 304.4 kg。 黄莫:由原吉林省四平市农科院1987年育成。属中晚熟粮饲兼用型玉米杂交种,生育期128 d,需≥10℃活动积温2 600℃左右,株高270 cm,穗位高110cm,穗长20 cm,穗行数14~ 16行,百粒重40 g,单穗粒重200 g左右。茎秆坚硬,根系发达,成株21片叶,叶片上举。 该品种喜肥水,清种密度为公顷5.5万~6万株为宜,平均公顷产量10 000 kg左右,水肥条件好的地块可达12 000 kg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