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梨瘿蚊现阶段的防控措施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为实现农药的绿色减量防控,在湖北省老河口市选择代表性梨园,设置综合防治区、示范区和对照区,制定防治日历,研究不同防治措施对梨瘿蚊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综防区月平均用药量比示范区减少33.38%,为示范区用药量的66.62%;梨瘿蚊整个发生期内综防区和示范区虫口数量低于对照区;综防区、示范区4月、5月、6月、7月的月平均虫量显著低于对照区(p0.05),月平均卷叶率总体水平低于对照区。  相似文献   

2.
蔡昭雄  罗标  蒋德赏 《西南园艺》2011,(5):27-29,37
为明确昆虫性信息素诱剂(水稻二化螟性诱剂A、B型)的控制水稻二化螟效果,2010年在广西灌阳县开展了昆虫性信息素防治水稻二化螟试验。结果表明:(1)使用9个A型诱剂水盆诱捕器诱虫总数312头,在第一、二、三、四代诱杀水稻二化螟雄成虫数分别为142头、115头、24头、31头,各代诱虫量呈下降趋势;使用9个B型诱剂水盆诱捕器诱虫总数239头,比A型少73头,在第一、二、三、四代诱杀水稻二化螟雄成虫数分别为119头、89头、13头、18头,诱虫量也呈下降趋势。(2)防治示范表明,A型区防治分蘖期枯心苗的防效为66.91%,对穗期防效达81.69%;B型区防治分蘖期枯心苗的防效为50.36%,对穗期防效达46.48%。  相似文献   

3.
示范结果表明,诱捕集成技术诱捕桔小实蝇成虫效果明显,5~12月共诱捕成虫2 076头,降低田间落卵量,减少幼虫为害,相对空白对照区,虫果率最高下降17.33%,且对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4.
枣瘿蚊属双翅目瘿蚊科,俗称卷叶蛆,近年来在圆铃枣区危害日趋严重,据1998年在姜墩枣园调查,虫株率100%,百叶有虫169头,落叶率达到17.8%,已成为圆铃枣产区的主要害虫。枣瘿蚊以幼虫危害嫩叶,嫩叶受害后呈筒状由叶面纵向卷曲,幼虫在卷成筒的幼叶中吸食汁液,被害叶变硬发脆,...  相似文献   

5.
笔者于2008 ̄2009年在桂林市六县一区应用性诱剂开展了防治荔浦芋斜纹夜蛾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性诱剂对斜纹夜蛾雄蛾有明显的诱捕效果,在全州和荔浦2个示范区,单个诱捕器平均每日诱蛾量分别为27.3头、48.0头。通过诱捕斜纹夜蛾雄蛾,能显著减少斜纹夜蛾在田间的产卵量和幼虫发生数量,全州和恭城2个示范区产卵量分别减少77.8%和82.40%,幼虫发生数量分别减少90.8%和93.09%;同时能使荔浦芋叶片受害率减轻42.4%。应用性诱剂防治荔浦芋斜纹夜蛾获得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6.
性信息素对水半夏斜纹夜蛾田间控害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性信息素防控斜纹夜蛾的效果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诱捕器的布局上采用外密内疏的形式,性信息素防治外围区诱蛾量明显大于中心区蛾量,性信息素防治区百丛虫量明显低于化学防治区虫量,防效高于化学防治区。  相似文献   

7.
美洲斑潜蝇3个龄期的幼虫在菜豆上的蛀食面积分别为7.7%,25.6%和66.7%,3龄幼虫进入暴食阶段,也是主要的为害龄期。开花期与结荚期的叶片损失与产量损失呈正相关,每叶虫量与产量的关系分别为:y=0.0347x^2-1.3332x 19.354和y=0.0065x^2-0.178x^2 0.4852x 17.604,经济阈值分别为百叶虫量536头和450头。  相似文献   

8.
在番茄幼苗移栽时,将噻虫嗪内吸性杀虫剂包囊于缓释载体之中制成颗粒,施入移栽穴内,能有效地防治番茄白粉虱.在移栽后110 d内,0.5%噻虫嗪缓释颗粒在剂量4.0 kg/667m2时对白粉虱幼虫和成虫的平均防效分别为74.5%和77.9%;而用相当药剂量的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处理,对白粉虱幼虫和成虫的平均防效分别为50.5%和56.5%.噻虫嗪缓释颗粒还能有效地减少煤污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北京国强博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GQSD-TQ-32型太阳能杀虫灯的诱虫效果,作者通过比较诱虫种类、诱虫量及田间害虫量等指标开展不同太阳能杀虫灯对青菜害虫的诱杀效果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GQSD-TQ-32型和SGS-101太阳能杀虫灯杀虫种类多,能诱杀蔬菜上常发生的、夜间活动的害虫,且对有益昆虫无害、对周边环境安全;GQSD-TQ-32型太阳能杀虫灯日均诱虫量为32.4头,SGS-101太阳能杀虫灯日均诱虫量为26.8头,其灯控区的田间夜蛾幼虫数分别较无杀虫灯区域减少48.9%、41.1%,GQSDTQ-32型太阳能杀虫灯的诱虫效果优于SGS-101太阳能杀虫灯。GQSD-TQ-32型和SGS-101太阳能杀虫灯对降低蔬菜田间虫口密度作用较大,能有效减少农药用量,符合绿色植保理念,建议在蔬菜生产面积较大的基地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正>烟粉虱是东台市发生的一种检疫性害虫,自2003年开始在该市部分地区发生以来,面积迅速扩大,为害程度逐年加重。2006年夏秋,沿海地区有虫菜田、棉田近100%,青椒一般田块百叶成虫300 ̄500头,严重田块百叶成虫在1500头  相似文献   

11.
杏短痣茎蜂是发生在甘肃天水地区杏树上的一种新害虫.自2005年首次发现以来连年猖獗为害,在天水市秦州区铁炉、关子、太京、玉泉等杏树栽植区严重发生,被害植株达到100%,单株虫数最多达24头,平均为12.7头.该虫的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盛保龙 《长江蔬菜》2011,(15):51-51
斜纹夜蛾、甜菜夜蛾是浙北芦笋产区的主要灾害性害虫,每年7~10月为害最重。两虫的特点是发生突然性、暴食性和偏嗜性,假死、昼伏夜出,低龄幼虫群集和高龄幼虫分散为害等。特别是甜菜夜蛾对常规药剂产生抗性,药剂防治十分困难,为提高防治效果,现利用性诱剂对害虫进行诱杀防治,减少田间落卵量,  相似文献   

13.
1 受害症状 杏仁蜂的幼虫在杏核内为害,被害果的阳面果肩部有半月形稍凹陷的产卵孔,产卵孔有时出现流胶,杏近成熟期凹陷面扩大变黑,呈日烧状,多数果农误认为日烧。被害果近成熟期易脱落,个别虫果干缩在树上。杏仁蜂的幼虫在被害果的核内为害,造成杏大面积减产。  相似文献   

14.
2009年在北方6个地区采用性信息素诱捕法研究了蔬菜田甜菜夜蛾的种群变化动态,同时调查其幼虫为害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甜菜夜蛾的发生期长短、高峰日及高峰日蛾量等参数均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河南洛阳地区于9月7日达到蛾量高峰,单个诱捕器内蛾量最高达到230.3头,高于天津宝坻(152.3头)、北京昌平(42.7头)和河北张家口(10.67头),内蒙古呼和浩特和黑龙江哈尔滨地区未诱集到该成虫。田间幼虫的系统监测结果表明,河南洛阳在高峰期百株虫量(414头)远高于天津宝坻、北京昌平和河北张家口(41.2头、21头和2头)3个地区,表明在所调查的地区内,从南到北随着纬度增加,甜菜夜蛾成、幼虫的发生数量和为害程度逐渐降低。最后,初步分析了甜菜夜蛾在不同地区发生为害差异的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5.
为了明确防治生姜甜菜夜蛾的杀虫剂的杀虫效果,在生姜主产区开展田间药效试验,调查了4种杀虫剂对生姜甜菜叶蛾的幼虫防治效果和叶片受害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虫螨腈悬浮剂和茚虫威悬浮剂对生姜甜菜夜蛾的防效较好,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防效较差;其中,667 m2施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有效成分用量2.0 g后14 d,虫防效为98.19%,叶片受害防效为86.13%;667 m2施240 g/L虫螨腈悬浮剂有效成分用量5.0 g后14 d,虫防效为80.29%,叶片受害防效为71.05%;667 m2施15%茚虫威悬浮剂有效成分用量5.0 g后14 d,虫防效为73.40%,叶片受害防效为65.39%。不同药剂对甜菜夜蛾的幼虫防效高于叶片受害防效,但同剂量处理条件下2种评价方法的防效趋势相一致。因此,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虫螨腈悬浮剂和茚虫威悬浮剂可作为生姜甜菜夜蛾防治药剂在生产中推广使用,同时在田间药效评价时,可采用叶片受害防效来替代幼虫防效的调查方法,从而避免幼虫假死性对调查结果的干扰。  相似文献   

16.
春季豌豆潜叶蝇发生为害重,幼虫主要于植株中部叶片为害。田间药剂试验结果表明,阿维菌素、虫地乐二药剂对潜叶蝇防治效果好,7d内虫口防效在90%以上,其中阿维菌素防效近100%,虫道防效在89.1%~96.1%。生产中应采取每7~10d用药1次、连续用药的防治对策。喷药时,应以豌豆中、上部叶片背面为重点,全株喷雾。  相似文献   

17.
99%绿颖乳油对柑橘介壳虫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橘介壳虫是永春县柑橘重要害虫之一,危害叶片、果实,一般百叶平均156头,严重(失管)的百叶平均312头,对当年和来年树势及产量造成严重影响.每年给当地柑橘生产带来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一些果农由于防治不当造成用药次数增加或加大农药用量,不但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降低了果品质量,同时造成农药残留问题.因此,为了更好地防治介壳虫,生产绿色安全果品,今年在县猛虎场柑橘园做了99%绿颖乳油对柑橘介壳虫的防效试验.  相似文献   

18.
美洲斑潜蝇对高原夏菜寄主的选择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5点取样法调查了高原夏菜29个品种的美洲斑潜蝇的虫道数、被害叶率和虫情指数。结果表明:美洲斑潜蝇对高原夏菜不同品种的选择性存在显著差异,美洲斑潜蝇对高原夏菜寄主的选择性表现为软荚豌豆(荷兰豆、甜脆豆)强于大白菜和甘蓝;除少数品种外,美洲斑潜蝇对荷兰豆的选择性强于甜脆豆,对大白菜的选择性强于甘蓝;根据美洲斑潜蝇为害寄主叶片的虫道数、被害叶率和虫情指数,分别将高原夏菜品种划分为成虫最喜食品种、喜食品种和次喜食品种。  相似文献   

19.
梨树病虫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梨树病虫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应用糖醋罐诱集梨小食心虫成虫,诱集区卵梢率比非诱集区减少18.5%;蛀果率减少14.8%。梨果两次套袋和套双层纸袋对各种病虫害的防效均在85%以上;花谢后10d(天)至5月10日前后套袋结束的对各种病虫害的防效均在80%以上。田间进行了对梨黑星病、梨木虱防效高的生物农药苦参碱和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单剂腈菌唑、稀唑醇、施宝灵、氟硅唑、阿维菌素、吡虫啉、啶虫脒及其混剂10余种药效试验。  相似文献   

20.
试验分析豇豆斑潜蝇在叶片造成"一"字形虫道为害,且虫道长度在20mm以下、开始重叠,且长度在40mm以上时喷药防治效果。明确搞好预测预报,适时用药防治的重要性,验证市面常用4种药剂防效比较,1.8%阿维菌素EC1500倍液、48%毒死蜱EC2000倍液、5%抑太保EC3000倍液3个处理药后5~15d3次调查的防效均在80.3%~90.45%。说明这3种药在虫害发生初期,即叶面边缘被害出现"一"字形隧道时,1次用药基本可以达到有效控制其为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