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乡土景观设计是"百姓的设计",其特征能为居住区景观限额设计带来许多启示,如:空间上追求人性化尺度和亲和感;设计元素以绿色、土为主体;材料选择上扎根于地域性、场地性等。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引起的文化入侵影响着非西方国家本土特征的延续。中国风景园林本土特征的形成除了沿用古典建筑和园林的样式外,尊重并且延续场地文脉也是重要的方法。朱育帆老师的"三置论"理论体系,为延续文脉、形成本土特色提供了一种视角和操作方法。本文研究的内容是基于"三置论"理论体系中的设计技术,结合笔者在欧洲实地观察,试图用"三置论"来解析重要的现代景观作品是如何体现本土特征的,最后得出对中国风景园林设计形成本土特征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儿童是通过游乐来认知世界、学习知识的,所以公园中儿童游乐场地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分析儿童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及行为特征,结合目前我国儿童游乐场地的现状,通过人性化的设计理论,力求在儿童游乐场地的设计中满足儿童的需求,使其能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城市公园建造成为城市发展的一种流行趋势,大众对公园等公共活动场地需求量加大,如何设计人性化的公园,更好地为游人提供服务变得尤为重要。硬质场地(Hard Landsacpe)作为公园的主要活动区域,在硬质场地设计、施工和体验中应贯彻落实"人性化"设计理念。如何营造设施齐全、体验舒适、材料环保,贴近自然的公园硬质场地,更好地改善公园使用情况,满足大众需求,凸显城市风貌成为城市公园设计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路培 《现代园艺》2023,(7):119-120+126
城市修补是解决老旧空间秩序混乱、环境质量差的有效途径,口袋公园的建设可以有效缓解城市绿化、休憩活动空间不足等问题。以衡水市道岔口袋公园设计为例,结合海绵城市的生态设计理念,运用城市修补的设计手法,针对曾经的交通站点这一特定场地特征,初步分析小微绿地的生态建设,对城区绿地空间缺乏、场地特征缺失等问题提出解决思路,最终归纳出口袋公园的设计策略和手法,旨在给市民提供舒适、安全、可靠的休闲场所,最终营造出具有场地独特性,并满足人们行为需求的绿色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6.
方舒 《花卉》2020,(10):66-68
本案设计充分挖掘场地历史文化特征,通过激活道路节点空间、品质化提升人行空间、整体提升城市立面风貌三大策略,带动城市整体片区文化及产业发展。本案将场地文化融入道路景观设计中,旨在唤醒当地居民对于场地的文化认同感,重现雷州市历史文化名城的古城风貌,打开城市新时代滨海新城的华丽篇章。  相似文献   

7.
以广州市黄龙带水库管理处绿化升级改造规划设计为例,通过对场地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绿化升级改造建议。设计将场地以功能性质划分为4个片区,围绕"青山染色、黄龙添彩"为设计主题,形成"一区四季有景观,一季四区有亮点"的景观观赏体系,致力于改善黄龙带水库各区域观感与整体植物群落空间感受。  相似文献   

8.
优秀的居住区景观离不开对小区消防场地的研究和改造,消防要求同时也给居住区景观带来设计挑战。探讨如何在最大程度满足小区消防需求的前提下,对小区的消防车道以及消防登高场地进行"景观化"处理,同时从实际经验出发,总结主流的消防场地处理手段,并提出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应充分认识自然,根据场地状况和使用要求,因地制宜地进行自然景观的设计,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合理设计风景园林中的土壤、水体、植被等自然元素,利用场地中原有的自然元素,营造富有地域特征的园林风景,充分展现自然景观特征。  相似文献   

10.
以山西省农科院创新基地外环境景观规划设计为例,通过对场地文化、生态文化、节点空间3方面的剖析,阐述将文化景观要素与场地规划设计相结合的设计理念,探索针对规划场地本身既实现"量身定做",又凸显文化特色的景观表达及空间构建方法。  相似文献   

11.
广场设计要结合场地条件、所处环境及本身特点,做出符合当地文化及场地文化的个性设计,才能避免“千场一面”现象。河南省女子监狱规矩广场设计的特点是:结合场地所在地的特殊性——监狱,利用“规矩”寓意的一直一曲为基础构图,创造既具有教育意义,同时简洁适用、功能多样的空间,很好地诠释了小广场设计的真谛。  相似文献   

12.
享有"城市之肺"和"城市的起居室"之称的城市公园,成为当今城市居民生活和娱乐不可缺少的重要场所。从城市公园的性质出发,探讨城市公园的地位、作用与景观设计,并以福州西湖的园林景观为例,对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3.
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滨河景观在现代环境设计中占据着重要位置,而好的滨河景观设计,能够引导人们产生对景观环境客体情感上的共鸣。湘乡市滨河情缘堤景观设计作为以"爱情"为主题的滨河景观设计,以其注入的诸多爱情元素为特色,并借用其硬质景观与软质景观引导人们产生不同的视觉心理感受。  相似文献   

14.
许洁舲 《中国园艺文摘》2013,(5):110-113,F0002
河流作为城市空间格局和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生态环境和市民休闲游憩起着重要的作用。以六盘水市水城河景观改造一期项目为个案,从河道的区位环境等方面入手,分析其景观特点及景观改造的原则,重点关注其对原有沿岸景观的发现、保护和生态改造。尤其是将新景观融入河道周围环境的方法,在营造良好视觉和空间体验的同时,使改造设计具有本土性、地域性和场所性,其场地特点和地域生态得到重新的诠释和展现,使河道景观得到延续并产生综合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5.
陈水华 《南方园艺》2013,24(5):45-48
迈入新世纪,社会对校园“环境建设”提出新的要求,校园景观化应运而生.笔者从阐述景观化校园对学校、社会及城市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出发,以景观化校园思想为理论基础,对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景观进行规划与设计,以期使校园为城市环境服务的同时创造校园品牌,塑造新世纪的特色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16.
从符号学基本涵义以及艺术符号的语义特性为切入点,并根据《泉州海丝文化主题公园设计方案》的设计实践,对艺术符号在案观设计中创新运用进行探讨,提出设计者在设计中的创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掌握艺术符号的丰富程度,以及运用使其成为空间语言而实现传达意义和价值的目的的熟练程度。  相似文献   

17.
周曙  吴淑平 《中国园艺文摘》2012,(6):110-111,132
从东西方美学以及哲学自然观角度,分析法式古典园林中的"现代设计观"在中国传统观念下产生的审美经验,得出两国在传统园林审美方面的差异,并分析这种差异下法式风格在中国现今园林设计中可能存在的消极反应,了解其顾虑存在的原因,有助于我国现代园林建设中更好地吸收和融合外来园林文化。  相似文献   

18.
作者于1996~1998年实施"陕西省高等级公路绿化研究"课题,2009年完成《高速公路绿化》一书。本研究将我国高速公路绿化工程划分为7大组成部分:中央分隔带防眩绿化;路堤边坡防护绿化;景观路树栽植绿化;刺篱植物封闭绿化;路堑土、石质坡面立体垂直绿化;立交区景观再造绿化;服务区、收费站环境绿化。对绿化理念、设计与施工、绿化技术和工程监理等方面进行简要阐述,研究提出我国高速公路绿化理论体系和工程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19.
以长春市南湖公园滨水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和调查问卷等方法,对其滨水植物的景观、空间、生态、功能等方面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滨水植物景观在总体上发挥着综合效益,但在局部稍有不足,并据此提出建议,为公园滨水植物景观设计和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总结赵王城遗址公园的景观规划原则、规划布局,重点分析生态景观区域的布局及植物造景特点,可供遗址公园保护及其景观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