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充分利用幼龄水果园空间优势,增加农民收入,从品种选择、播前准备、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适时中耕、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总结了水果园套种大豆技术,以期促进该技术的推广,达到增加水果园有机质和初始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南充市水稻高产创建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选用良种、适时播种、整好本田、配方施肥、规范移栽,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和适时收获等水稻高产创建栽培技术,旨在指导农民科学合理搞好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从而提高水稻单产,增加农民收益,确保水稻总产持续增加和粮食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3.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郑智华 《现代农业科技》2010,(4):113-113,119
培育再生稻可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是农民增加经济收入的有效措施之一。从品种选择、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科学灌溉、及时烤田、平衡施肥、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再生稻的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了再生稻的高产栽培技术,以为再生稻的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从选地整地、种子选择、种子处理、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田间管理、防治病虫害、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了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为提高玉米产量质量、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从播种前准备、整地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适时中耕、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总结了幼龄茶园套种夏大豆技术,以期促进该技术的推广,增加种植户收益。  相似文献   

6.
从播种前准备、整地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适时中耕、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总结了幼龄茶园套种夏大豆技术,以期促进该技术的推广,增加种植户收益。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浙江庆元县利用地理优势,广泛种植田塍豆,通过选用良种、合理布局、适时播种、培育壮苗、适时移栽、合理密植、合理施肥、加强管理等技术措施,提高了田塍豆的产量,增加了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8.
玉米适时晚收技术是在不影响下茬作物适时播种的前提下,充分延长玉米灌浆时间,从而增加粒重并提高玉米品质的一项省工、省时、简便易行、增产效果显著的技术措施。该技术是当前安阳市重点推广的农业生产措施。该文系统阐述了安阳市玉米适时晚收技术取得的成效、积累的经验以及进一步推广的对策建议,对全面推广玉米适时晚收技术有着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祝玉龙  孙永玲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4):61-61,175
介绍了依兰农场玉米高产栽培,主要包括:种子选择,规整土地,播种,施肥,适时中耕,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以达到增加产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整地、施肥、适时覆膜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适时收获等方面总结了经济林间作刀豆制种的栽培技术,使在经济林间作种植刀豆制种能成为农民增加经济收入的致富渠道。  相似文献   

11.
巧贮生姜可增加经济效益,特别是贮藏到春季再上市,一般价好畅销.生姜巧贮的方法如下: 适时收获适时收获既有利于贮藏,又利于高产优质.各地应在霜前、姜叶开始枯萎、少数叶片呈苞叶状、茎秆青黄时收获.  相似文献   

12.
早稻综合栽培技术简比试验结果表明,推广高产良种、增加用种量、配方施肥、适时晒田够苗、综合防治病虫害等集成栽培技术,可以有效增加水稻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科学整地、选种、适时播种、田间管理、适时晚收,玉米中后期"一喷多效"技术,通过一次性喷施杀虫剂、杀菌剂和叶面肥等,能有效控制玉米中后期虫害、病害,防止玉米早衰,增加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4.
随着栽培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棉花种植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棉农的收入也在逐步增加,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主要研究的是棉花的管理以及高产栽培技术,从肥料运筹、化学控制、适时打顶以及病虫害防治这些方面分析了棉花的管理,从育苗、适时移栽、田间管理以及适时摘花这些方面研究了棉花高产栽培技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棉花的管理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元华 《农技服务》2014,31(7):46-46
随着栽培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棉花种植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棉农的收入也在逐步增加,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本文主要探讨的是棉花的管理以及高产栽培技术,从肥料运筹、化学控制、适时打顶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分析了棉花的管理,从育苗、适时移栽、田间管理以及适时摘花等分析了棉花高产栽培技术,希望能对棉花的增产增收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6.
高海拔地区秋季繁殖早熟马铃薯种薯的优势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海拔地区秋季繁殖早熟马铃薯种薯具有缩短种薯储藏时间、减少管理成本、加快繁种周期、繁育种薯质量好、提高复种指数及增加农民收入等优势。其配套技术包括:适时播种、催芽、合理密植、合理施肥、适时收获。  相似文献   

17.
西湖镇由于水稻栽培技术较低,产量不高,后经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推广与规范管理,产量明显提高,促使农民收入增加。该文结合西湖镇实际情况,从选用优良品种、适时播种、育秧育苗、移栽、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了杂交中稻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南充市高坪区小麦人工撒播技术,主要包括选用良种、精细整地、适时播种与均匀撒播、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内容,旨在为节省用工、减轻劳动强度和指导广大农民群众科学合理搞好小麦人工撒播、提高小麦产量、增加小麦收益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从选择基地、合理确定播种期、精细播种、增加母本密度、化控母本高度、精细管水、适时中耕、严格防杂击劣、重施追肥、摸包带叶去雄、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合理晾晒等方面介绍玉米制种田高产栽培技术,以供玉米制种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不同生态区玉米适时晚收增产效果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研究不同生态类型区玉米适时晚收技术的增产效果和适应性,为玉米适时晚收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7年和2008年分别在中国主要玉米产区(东北、华北和黄淮海地区)的41个试验点,设置推迟7d和14d两个时间收获,分析适时晚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调查数据显示,适时晚收,玉米产量和千粒重显著增加。推迟7d收获,两年各试点的平均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4.20%和4.94%;推迟14d收获,两年各试点的平均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7.79%和7.92%。玉米晚收增产效果随着纬度的降低而增加(东北地区华北地区黄淮海地区),推迟7d收获时,纬度每降低一度,2007年和2008年的增产幅度分别为0.08%.d-1和0.06%.d-1;推迟14d收获时,纬度每降低一度,2007年和2008年的增产幅度分别为0.06%.d-1和0.07%.d-1。玉米适时晚收提高了对光温资源的有效利用,推迟7d和14d收获,有效积温分别增加了109.5℃和194.5℃,日照时数分别增加了44.55h和83.38h。【结论】玉米适时晚收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但增产幅度随着纬度的降低而增加,适宜的晚收时间与当地生态条件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