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6 毫秒
1.
周口淮阳龙湖湿地滨水景观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滨水景观是最具活力和生态价值的城市景观组成部分。选取周口淮阳龙湖湿地为研究对象,从生态要素、社会要素和景观要素三方面对淮阳龙湖湿地滨水景观进行分析。在龙湖湿地滨水区域内选取20个具有代表性的景观节点,结合AHP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了一套针对龙湖湿地的滨水景观评价体系。结果表明,淮阳龙湖湿地滨水景观整隶属度为2,处于中等水平,其景观建设中较好的是人文景点的数量、空气质量等,较差的是植物色彩与季相变化、运动健身设施的设置等,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在植物配置过程中应注意季相搭配和色彩变化等优化建议,以期为龙湖湿地今后的发展规划和其他相似地区的滨水景观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针对滨水绿道景观视觉资源遭到破坏,模式化发展以及特色风貌缺失等问题,从视觉吸引角度出发,以郑州市东风渠滨水绿道为例,通过OpenCV和SBE法分别获取空间尺度、植物、实体、色彩、质地、水体、动态景象、景观多样性、景观自然性、景观协调性10个指标基础数据,结合熵值赋权法计算权重,并通过SPSS 25.0软件进行因子相关性和逐步回归分析,最后建立视觉吸引模型,并对绿道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东风渠滨水绿道视觉吸引质量较高,文博东路-花园路段、北三环-徐寨路段视觉吸引质量等级最高,东明路-中州大道段最低,差异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福州西湖公园滨水景观资源进行调查,首先阐述了公园的滨水景观属性,进而从观赏性、生态性、宜人性等方面对公园的驳岸、植物、园路以及景观小品等要素进行分析;另外还探讨了公园滨水文化的延续与发展,并提出了建议性的思考,以期能为城市滨水景观的营造提供一些参考,为创造更好的人居环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滨水区、滨水植物、滨水植物景观等基本概念,阐述了滨水区植物景观历史发展、规划设计和景观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滨水植物景观设计的研究主要从滨水植物种类调查、群落结构分析、植物配置方式、植物景观空间的营造等方面进行,其设计理念包括生态理念、低碳理念和水墨画理念。目前我国城市滨水植物景观研究存在着对地域性植物景观历史发展研究较少,对滨水植物资源的保护、开发、应用研究深度不够,尚未建立真正实用的滨水植物景观评价体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滨水区景观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钰  陈星 《安徽农业科学》2011,(13):7930-7932
从理论基础入手,引入了滨水区和滨水景区的相关概念,指出滨水景区是构成区域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地区的形象窗口,也是凝聚人气的重要休闲场所,结合研究区具体情况,从自然要素、人工要素和社会文化要素方面分析了滨水区的景观构成,根据湖体形态及水景观现状将研究区分为3个区域,分别分析其景观现状,并针对各段景观现状提出相应的景观设计策略,使相互关联、互为制约的因子共同作用,开发自己的滨水景观,实现人工环境与自然要素的协调发展,建立与自然相融合的人居环境,以期为滨水景观设计提供一些帮助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滨水景观要素对公众审美的影响,以莆田市仙游县木兰溪为例,应用SBE法、BIB-LCJ法进行景观要素量化分析、景观美景度评价并构建美景度模型。结果表明:(1)SBE法和BIB-LCJ法的评价结果较为相近,BIB-LCJ评价结果可辅助滨水景观模型构建。(2)驳岸类型、绿视率、植物整齐度、总体协调性和园路形态5个景观要素对美景度值有显著影响,河岸线形态感、整体景观色彩对比、野趣程度及景观层次感等7个要素对美景度有一定影响。 (3)从构建的美景度模型中可以看出,景观总体协调性在所有要素中的贡献度最高,达到33.2%;其次则是植物整齐度,贡献度为24.6%;绿视率、驳岸类型和园路形态贡献率分别为17.2%、13.1%和11.9%;其中,总体协调性、植物整齐度和绿视率的贡献度均达到10%以上。通过以上两种评价方法能够更好地量化分解影响公众审美的景观要素,从而获得更加客观的公众评价。在此基础上所提出相对应的优化策略,可以为未来的滨水景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从视觉特征上的景观视觉吸引要素出发,运用SBE法和色彩量化分析等方法,构建预测模型,从空间要素、实体景物要素以及色彩结构、色彩组成方面探究景观结构要素和色彩因子对武汉东湖磨山景区滨水景观视觉质量的影响以及两者的共同作用效果。结果表明,景观结构要素对景观视觉质量的影响由大到小为:滨水空间亲水性、空间尺度、驳岸类型;色彩因子对景观视觉质量的影响由大到小为:主色彩占比、色彩数量、景观色泽、色彩主次分明程度。综合考量景观结构要素与色彩因子的共同影响,能更好地反映滨水景观的视觉质量。研究结果为东湖磨山景区滨水景观视觉质量提升和其他滨水景观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重庆主城多个居住区滨水植物景观的调查,把水景分为自然式水景、仿自然水景、硬质水景三种形式,形成景观空间分为开敞型空间、半开敞型空间、覆盖型空间、封闭型空间,采用SBE法进行评价。基于评价结果,对评价高的滨水植物景观结合园林植物与园林美学等相关理论进行了分析,为科学构建生态和谐、美学价值高的重庆主城居住区滨水植物景观探寻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根据乡村滨水景观的主要自然特征,采用美景度评判法分别对50张乡村滨水景观照片进行美景度评价,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影响乡村滨水景观的主导景观因子是植被类型、具有观赏性的人工景观、景观色泽和驳岸线条4个要素;乡村滨水景观构建的基本技术要求为建造具有观赏性的人工景观、驳岸线条自然弯曲流畅、植被类型乔灌草结合、景观色泽明艳鲜亮;在构建乡村滨水景观的过程中,4个主导景观评价因子应相互协调、相互作用、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10.
关于城市滨水景观之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滨水景观评价的目的、目标和概念出发,对当前国内滨水景观评价的研究进行综述,提出目前在城市滨水景观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主观评价的介入是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并对滨水景观主观评价的不同模式进行了分类.  相似文献   

11.
基于遥感的景观格局时空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试验区域1990年TM影像和2002年ETM+影像,采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技术方法,应用景观分析软件Fragstats3.3,对试验区域12 a来景观变化进行了动态研究。结果表明:12 a间,试验区域景观发生巨大变化。(1)1990~2002年间,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其他植被、裸地、建设用地、水域面积得到了增加,其中建设用地相对自身增幅最大,年平均增长率为20.9%。(2)两时期的景观基质均为森林,其他植被、裸地、建设用地、水域作为斑块单元镶嵌其中,5种景观类型相互之间转化频繁,森林主要转化为其他植被和裸地;同时其他植被、裸地也有大部分转化为森林,其原因是人工林的建立,转化后的景观森林的主导优势已不明显。(3)总体景观的破碎度呈增加趋势,但不同景观类型的破碎化指数的变化则表现不同,森林和水域表现出下降趋势,而其他植被、裸地、建设用地的景观破碎化指数则呈上升趋势,景观向无序状态发展。  相似文献   

12.
采用实地调查与文献研究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海口地区3个平原型热带高尔夫园林的空间布局、植物造景方法、景观元素搭配、人工植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3个球场的空间布局和植物造景都略显单调,隔景和列植分别为其最主要的造景方式;景观元素的搭配形式则较丰富,热带植物及色叶植物的运用使其别具风格和魅力;人工植物群落方面则多以常见园林植物和外来入侵物种为主,缺乏乡土植物的运用和搭配,人工痕迹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干旱区山区森林景观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分布特性,景观中特征的不同梯度分布,制约着景观的各种生态过程.将景观生态学方法引入到森林资源定量分析及科学评价,可为森林资源调查提供一种新的分析评价工具.[方法]在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土地分类的基础上,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采用景观指数法,通过ArcGIS和Fragstats软件对天山北坡沙湾林场7种景观类型的格局进行分析.所使用的景观格局指标包括平均斑块面积、平均斑块周长、斑块密度、边缘密度、景观形状指数、聚集度、海拔、坡度、坡向等.[结果]沙湾林场景观类型丰富度较低,且各景观类型拥有的斑块数分布很不均匀.从面积来看,以未利用地面积最大,为林场森林景观的基质;针叶林景观、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景观是沙湾林场的主要森林景观类型,是沙湾林场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景观面积分别占13.95;、8.71;;并且受地形因子影响,各类型景观分布很不均匀.[结论]景观生态学可以在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土地分类的基础上根据森林、林地和林木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与分布,为综合分析与评价森林资源与经营管理现状提供有效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4.
观光农业园景观规划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调查了多个观光农业园和参考相关的研究资料,分析了观光农业园的景观特质和目前观光农业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确定了观光农业园景观规划基本方法、原则以及景观分区。观光农业园是一个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景观规划对观光农业园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应该采用SWOT(strengths,weaknesses,opportunities,threats)方法确定总体发展方向,采用生态适宜性分析法确定立地功能,采用景观生态格局分析法确定景观结构。遵循适用的景观规划原则,景观分区应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目标并突出自身特色。图1表1参21  相似文献   

15.
作为实现“美丽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生态文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关键,受自然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影响而形成的、可以被人所感知的具有明显特征的“景观”,是综合提升人居环境形态美、功能美和文化美的重要载体和纽带,是保护魅力国土特征、重塑区域特色禀赋、提升地方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景观立法体系的构建既有助于科学划定生态、农业、城镇等主要控制线,对农业发展、生态功能的恢复及保护、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又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中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建设。本文介绍了6个国家(经济体)开发的针对乡村景观资源的评估规划技术和保育治理体系,并分析了其通过立法机制推动景观资源保育工作由被动向主动转化的经验。同时,本文从建立乡村景观资源特征数据库、探索景观特征营造和立法保育技术体系、通过地方实践探索适宜我国国情的工作路径等方面提出了我国通过立法机制促进乡村景观可持续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景观题名和景观本身、景观题名和作者读者、景观题名与社会时代之间关系的研究,探究景观题名的功能和意义,对其命名依据和表现进行系统的分析。从景观题名与景观本身的关系看,景观题名往往能直接反映或间接影射出景观本身的内容或主题,实现能指功能;从阐释性层面来考察二者之间的意义可分为写实与象征2种类型;从景观题名涵盖景观内容范围不同则表现为标志和隐蕴2个方面。从景观题名和作者读者关系看,景观题名是作者创作的一部分,反映作者的心理和意图,同时也将读者因素考虑在内;从景名中有无感情成分来考察可以分为有我与无我;从景名是否首次被创作出来方面看可以分为单篇与系列。文学惯例和与从众心理使景名在社会时代的影响下表现出一种趋同的特征,景名对社会时代也会产生反作用,表现出效益与功利。因此,景观题名可以看作是景观的延伸,阅读者可以从景观题名观照其背后的信息,将它作为看待景观作品的又一视角。参11  相似文献   

17.
通过讲述需要对风景园林景观进行相应分析研究的主要原因及对风景园林景观中涉及到的主要内容进行阐述,最后对中国的风景园林进行了简单的概括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珠江上游融江流域森林景观格局现状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融江流域2009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字化成果,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景观指数分析方法,通过ArcGIS9.3和Fragstats3.3软件分析了融江流域的I级和II级景观格局特征。选取的景观指数包括斑块总面积(TA)、斑块个数(NP)、类型面积(CA)、平均大小(MPS)、香农多样性(SHDI)、优势度(LDI)、香农均匀度(SHEI)等。研究结果表明,融江流域以有林地和灌木林地组成的森林景观面积比达到74%,保障了流域景观的生态功能;在森林景观中杉木面积比约为49%,同时斑块密度和斑块边缘密度也较大,对景观类型的发育和保持结构功能的稳定都不利。建议将过于单一的杉木纯林向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9.
简要阐述了水工建筑景观设计的必要性,提出了水工建筑景观设计的原则和设计程序及各环节所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造景的特色,提出植物造景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