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诚  马翔鹤 《内蒙古草业》2004,16(3):52-54,60
本文着重阐述了苏尼特右旗推行草畜平衡制度所做的基础性工作,以及在推行草畜平衡制度中所采取的对策,措施。通过人、草、畜在生产实践中相互影响的动态分析,针对本旗地处干旱荒漠草原地区特点实施保护草原、合理利用草原、建设草原,实现增草增畜的目标所采取的对策与措施等等。  相似文献   

2.
<正>畜牧业既是松潘县广大农牧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产业,也是他们实现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松潘县以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为抓手,按照“以草定畜、增草增畜、科学利用、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切实推进了草原畜牧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为了加快全区实施畜业“增草增畜,提高质量、提高效益”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草地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步伐,内蒙古畜牧科学院草原勘察设计所、草原研究所结合当前草原畜牧业生产现状,开辟建设了以多伦县贮草站、白音塔拉、巴彦哈泰、杭锦旗等为核心的优良牧草种子繁育基地。主要以引进国外适应性强品质好的优良牧草种子和研究选育,扩繁国内的优良牧草种子为主,能够为市场提供大量优质草籽,逐步使牧草种子生产、管理、销售向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所提供的优良品种主要有:加拿大苜蓿、灰赖草、赖草、无芒雀麦、披碱草、冰草美…  相似文献   

4.
第一条为了保护、建设和合理利用草原,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利用草原从事畜牧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办法。第三条国家对草原实行草畜平衡制度。本办法所称草畜平衡,是指为保持草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在一定时间内,草原使用者或承包经营者通过草原和其他途径获取的可利用饲草饲料总量与其饲养的牲畜所需的饲草饲料量保持动态平衡。第四条开展草畜平衡工作应当坚持以下原则:(一)加强保护,促进发展;(二)以草定畜,增草增畜;(三)因地制…  相似文献   

5.
甘南草原存在的拾粪问题,使"以草养草"的草原生态环境破坏了,畜粪不能归还草原,土壤有机质得不到补充,土壤与牧草之间的物质循环遭到破坏。要使甘南草原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根绝草原拾粪问题,打破畜粪作燃料、肥料等的错误作法,开发新能源,使畜粪归还草原,"以草养草"。  相似文献   

6.
宁布  都楞 《家畜生态》2000,21(4):33-34
“增草增畜、提质提效”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扎鲁特旗实施这一“双增双提”方针 ,从旗情出发 ,护草稳牧固本强基 ,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畜牧业发展的草畜矛盾 ,连续几年畜牧业大丰收基础上 ,有力减轻了 1 998年洪涝灾害造成的严重影响 ,于 1 999年牧业年度全旗大小畜存栏 1 1 37.2 97头 (只 ) ,实现了“下大力气保护好脆弱的草原生态系统”,“把大小畜存栏控制在 1 0 0万头 (只 )左右”的战略构想。现已被确定为自治区畜牧业“双增双提重点旗”之一。1 草业先行 ,强化基础增草是“双增双提”的基础 ,而护草则是增草提效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7.
试论家庭畜群小草库伦建设巴根(内蒙古赤峰市草原工作站,024000)“民以食为本,畜以草为命”“无草则无畜,草好畜旺”。然而,令人忧虑的是草场沙化、退化情况依然十分严重。从全区来看,草原建设速度赶不上草场退化速度,建设草原增加的产量远远低于草场退化所...  相似文献   

8.
肉羊业是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的优势产业,以呼伦贝尔肉羊为主要品种,广泛分布在牧业四旗,并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近些年来,由于对呼伦贝尔肉羊进行了本品种的选育提高,使其生产性能和品种特性有了明显提高,促进了肉羊业的发展.在提高品种质量的基础上,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实行科学养畜、建设养畜,并加强对草原的保护和建设,开展划区轮牧和休牧,发展季节畜牧业,做到增草增畜,提高质量,提高效益.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阐述黄南州草地畜牧业发展和畜草平衡现状入手,分析了造成畜草矛盾的主要原因,针对性地提出了持之以恒,灭治草原鼠虫害;以草定畜,减轻草场压力,缓解畜草矛盾;加强人工草地建设,提高生产力;加快牲畜周转,提高草地产出能力的4项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鄂温克旗草原畜牧业现状的深入分析,阐明了制约草原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并运用系统工程理论,提出“增草,增料,增畜和增加畜产品产量的四增;改良草地,改善饲养管理,改良畜种的三改和培育大市场,创鄂温克旗畜产品名牌”的“431工程”,提出了发展经济生态草业,实现牧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阐述黄南州草地畜牧业发展和畜草矛盾现状入手,分析了造成畜草矛盾的主要原因,针对性地提出了持之以恒,灭治草原鼠虫害;以草定畜,减轻草场压力,缓解畜草矛盾;加强人工草地建设,提高生产力;加快牲畜周转,提高草地产出能力的4项对策。  相似文献   

12.
石青临 《青海草业》2013,22(2):20-22
本文从黄南州草地畜牧业发展和畜草平衡现状入手,分析了造成畜草矛盾的主要原因,针对性地提出了持之以恒,防治草原鼠虫害;以草定畜,减轻草场压力,缓解畜草矛盾;加强人工草地建设,提高第一性生产力;加快牲畜周转,提高草地产出能力等草畜平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胡文清 《草业科学》2005,22(1):55-58
针对鄂托克旗草原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发展对策,全面贯彻落实草原"双权一制"工作,实行依法治草,积极开展人工草地建设,以治理退化草地为重点,大力加强天然草原植被恢复与建设力度,全面发展舍饲养殖、禁牧、休牧、饲草料加工调制等技术措施,实行以草定畜,解决畜草矛盾,保护草原生态,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全面提高,促进鄂托克旗基本草牧场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4.
肉羊业是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的优势产业,以呼伦贝尔肉羊为主要品种,广泛分布在牧业四旗,并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近些年来,由于对呼伦贝尔肉羊进行了本品种的选育提高,使其生产性能和品种特性有了明显提高,促进了肉羊业的发展。在提高品种质量的基础上,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实行科学养畜、建设养畜,并加强对草原的保护和建设,开展划区轮牧和休牧,发展季节畜牧业,做到增草增畜,提高质量,提高效益。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我国坚持以草定畜的草业工作指导原则,其基本内涵是确保家畜数量与草原的承载能力相协调,草原经济效益与生态效果良性互动。这个原则对实现天然草原的有效保护、科学建设、合理利用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以草定畜的原则受到了越来越严峻的挑战,直接表现为草原超载过牧现象难以扼制、牧区环境总体恶化趋势更加严重、家畜数量持续不断增长,出现上述问题表面上是以草定畜原则没有得到坚决贯彻、畜禽数量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畜草矛盾更加突出的结果,实质是资源的局限性与农牧民要增收、农牧区经济要发展的社会矛盾的具体体现。因此,  相似文献   

16.
草场承包责任制是深化草原管理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也是推动草原畜牧业健康发展的一项重大措施,对保护、建设和合理利用草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核心内容就是运用法律、行政和经济等手段,调整人们在草原使用方面的权益关系,使承包使用草原的权利与利益同增草增畜、保护和建  相似文献   

17.
加大草原植被建设力度促进鄂托克旗草牧场良性循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内蒙古鄂托克旗草原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发展的对策。以开展人工草地建设和治理退化草地为重点,大力加强天然草原植被恢复与建设力度,全面发展舍饲养殖、禁牧、休牧、饲草料加工调制等技术措施,实行以草定畜,解决畜草矛盾,保护草原生态,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全面提高,从而促进鄂托克旗基本草牧场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8.
正南方草地面积大,四季常青,产草量高,生产和生态功能兼备。多年来,南方草地的开发利用问题一直倍受关注,但始终没有破题。在当前牛羊肉供应偏紧、北方草原超载过牧的情况下,充分挖掘南方草地的生产和生态优势,推进畜草配套,大力发展牛羊生产,意义重大,恰逢其时。近期,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赴云南和湖北两省开展调研。通过实地调查、入户走访和座谈交流,我们感到,南方在增草增畜、草畜配套、良性互动、和谐共赢方面的探  相似文献   

19.
草原管理与畜牧业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内蒙古有丰富的天然草地资源,但由于利用和管理不善,畜牧业难以持续发展。草地畜牧业遇到了草原退化、牧草数量和质量下降、畜产品数量少以及畜牧业抗灾能力弱四个问题。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措施是,走生态牧业、增草增畜的发展道路,并采取草原有偿承包使用制度、核定草地载畜量、合理放牧、增加植被数量以及执行草原法等草原管理措施。只要加强草原管理,草原的生产潜力是较大的。  相似文献   

20.
张功 《兽医导刊》2020,(6):50-50
饲草是草原畜牧业的基础,饲草的数量和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草原畜牧业的生存和发展质量。近年来,畜牧业的飞速发展严重破坏了草原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草地覆盖面积大幅度减少,生态环境恶化,制约了生态可持续发展进程。为了实现草畜平衡,保护好生态平衡的前提下,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必须从源头解决畜牧业饲草问题,大力推进饲草生产机械化,实现增草增畜的,早日实现草原草畜平衡。转变传统畜牧业粗放型的发展模式,转而向集约型发展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