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大贵寺国家森林公园两栖爬行动物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7~8月对大贵寺国家森林公园的两栖爬行动物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30种,其中两栖动物8种,隶属2目5科5属;爬行动物22种,隶属2目7科14属。属于湖北省重点保护的有10种,属于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有29种。对两栖爬行动物的区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
通过路线调查法,对陕西龙凤山两栖爬行动物进行了调查。证实该区有两栖动物4种,隶属1目2科2属;爬行动物12种,隶属3目7科10属。在这些区系组成中,古北界种类9种,广布种6种,东洋界1种,分别占该区两栖爬行动物总种数的56.25%、37.5%和6.25%。可见,该区两栖爬行动物区系组成主要以古北界区系成分为主。  相似文献   

3.
为掌握浙江省建德市境内两栖动物、爬行动物资源,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共设置72条样线,对两栖爬行类动物进行了全面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建德市共有两栖动物2目9科28种,爬行动物2目9科50种;共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两栖、爬行动物各4种,浙江省重点保护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分别为11种和7种。地理分布型以东洋种占绝对优势,分别占市域范围内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种类的78.6%和82.0%;与历史数据相比,此次研究新增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分别为9种和12种。  相似文献   

4.
湖南雪峰山国家森林公园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2008年期间,对湖南雪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结果表明:雪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现有两栖动物2目7科20种,爬行动物2目10科38种。其中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种;"三有"保护动物57种;湖南省地方重点保护动物51种。另外,还发现湖南省爬行动物新记录属及新记录种一个——广西棱蜥。  相似文献   

5.
2018年1—8月对勐海县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进行本底调查,共记录到两栖爬行动物5目21科92种,其中两栖类38种,隶属于2目7科;爬行类54种,隶属于3目14科;属国家Ⅰ级、Ⅱ级保护动物的分别有2种和5种。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的有81种,云南特有种9种,西双版纳特有种5种。文中对勐海县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地理区系特征和生态类型等进行分析研究,对研究区域的两栖爬行动物资源提出栖息地保护和加强宣传等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2017年4月和10月,利用夹日法、样线法和访问记名对湛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进行了2次野外调查,共安置鼠夹1330夹日,走样线60条次。结合文献资料确认该保护区现有两栖动物18种,隶属1目7科13属,全部为东洋界物种。爬行动物13种,隶属1目6科11属,全部为东洋界物种。兽类21种,隶属4目7科14属,其中有7种为古北界与东洋界共有物种,14种为东洋界物种,在动物地理区划上隶属于东洋界华南区。中国特有爬行动物1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动物2种(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各1种)。针对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较为丰富的动物资源,提出了保护和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7.
通过调查和查阅资料,分析研究了天华山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区系特性和分布,表明天华山自然保护区有两栖动物8种,隶属2目5科6属;爬行动物21种,隶属2目6科17属;区系为以东洋界区系为主,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两栖爬行动物的垂直分布不明显.对两栖爬行动物的保护提出了建议,以期使两栖爬行动物得到有效保护并充分发挥它们的生态、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2005年8月对湖北省薤山自然保护区的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进行了专项调查.分别记录到两栖动物21种,隶属于2目8科;爬行动物31种,隶属于2目9科.对它们的物种组成、地理区系特点和保护等级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四川省西部甘孜凉山地区的两栖爬行动物进行了调查研究,结合文献资料,该地区现已知两栖爬行动物共121种。其中,两栖动物57种,隶属于2目10科18属;爬行动物64种,隶属于2目9科32属。该地区物种组成较为丰富,区系组成以东洋种为主,特有种所占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10.
2011年3月~2012年6月,经多次野外调查及访查,共记录到西双版纳布龙州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74种。其中,两栖类34种,隶属于2目7科;爬行类40种,隶属于3目13科。两栖爬行动物中属国家I级重点保护2种;Ⅱ级重点保护4种。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的有65种;云南特有种8种;西双版纳特有种4种。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两栖爬行动物的多样性丰富,其多样性指数(D)分别为5.305 2和6.745 3。爬行类的DG-F高于两栖类,表明爬行类科属间多样性更高。据此,对该地区两栖爬行动物区系特征、保护措施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江苏药用昆虫资源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多年的采集,并查阅相关文献整理出江苏有药用价值的昆虫81种,隶属于12目43科,同时阐明其药用价值,并就药用昆虫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福建哺乳动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综合收集福建哺乳动物相关研究记载,重新整理了福建哺乳动物种类名录,并对其区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有哺乳动物147种(含亚种,下同),其中海洋哺乳动物27种,隶属2目7科16属;陆栖哺乳动物120种,隶属于8目27科70属;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42种。福建的海洋哺乳动物分布类型以外洋型为主(20种),沿岸型(4种)和河海型(3亚种)较少;生态类型以温水种最多(12种),广温种(7种)和暖水种(6种)其次,冷水种最少(2种)。陆栖哺乳动物中东洋界种类90种,古北界种类20种,国内广布种10种,体现出较高的南北类群渗透性。  相似文献   

13.
为科学规划森林公园和促进生态旅游,科学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旅游资源,作者于2001年7月中旬~8月上旬、2006年12月中旬,对武功山森林公园进行了为期20多天的陆生野生脊椎动物资源野外调查。调查得知:武功山森林公园现已知野生动物246种,录属4纲30目75科。其中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和哺乳纲分别有2目7科25种、2目10科37种、18目40科139种和8目18科45种。其动物地理区划属东洋界华中区东部丘陵平原亚区。动物区系组成以东洋界种类明显占优势,占总物种数的60.57%,而古北界种类占9.76%,广布种占29.67%。两栖纲和爬行纲的东洋界种类分别占92.00%和75.68%。整个动物区系表现为以东洋界华中区与华南区共有物种及东洋界华中区物种为主、南北成分混杂的区系特征。公园内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35种,其中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云豹、金钱豹属国家Ⅰ级保护动物;草鸮等31种属国家Ⅱ级保护动物。公园内野生动物及其生境受人类干扰破坏大,当地群众保护意识有待增强,故需加强野生动物保护、执法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4.
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据调查,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有198科608属974种。其中蕨类植物31科50属82种,裸子植物9科10属11种,被子植物158科548属881种;珍稀濒危保护植物10种。文章分析了象头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的特点和用途,并就其保护和开发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佛山市云勇生态公益林示范区维管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山市云勇生态公益林示范区共有野生维管植物158科438属691种。其中蕨类植物17科22属31种,裸子植物7科13属20种,被子植物134科403属640种。在这些植物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种,药用植物465种,观赏植物159种,用材树种102种,纤维植物90种,野生水果84种,油脂植物58种,饲料植物45种,鞣料植物41种,芳香植物33种,农药植物23种。文章分析了其资源特点,并对其开发利用和保护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大型真菌生物多样性及资源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主要概述了湖北省大型真菌的生物多样性,担子菌亚门真菌有331种,分属于4纲5目39科96属,子囊菌亚门真菌43种,分属于2纲7科19属。简要概述了湖北省真菌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现状,并对进一步研究、保护及开发利用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香榧病虫害及害虫天敌种类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系浙江省近年来香榧病虫害和害虫天敌的调研总结。重点对省内主要香榧生产县(市)进行调查。共收录害虫57种,分别隶属8目28科,病害5种,以及害虫天敌16种,分别隶属7目11科。收集浸渍幼虫标本50余号,针插标本2200余号,其中包括了大多数的主要害虫。并且对绝大部分的标本在收集的第一现场进行了摄影记录。  相似文献   

18.
对丹东地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丹东地区野生药用植物共有126科407属794种,分别占中国药用植物科、属、种的34%、18%和7%,其中双子叶植物666种,占本区药用植物84%;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487种,占61%;全草/全株类、根(根皮)及根茎类和果实/种子类药用植物分别占51%、43%和14%;优势科主要为菊科、毛茛科、蔷薇科和唇形科;优势属为蓼属、堇菜属和乌头属,调查结果为本地区药用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广东东源康禾省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广东东源康禾省级自然保护区有药用植物175科520属801种,种数占保护区维管植物总种数的78.3%,即超过3/4的种类为药用植物,种类非常丰富。其中蕨类植物31科61种,裸子植物3科3属3种,被子植物141科470属737种,双子叶植物比例优势明显。在这些药用植物中,菊科、草本类、全草(全株)类、清热类、平性类、苦味类分别在种类数量、生活型、药用部分、药性、药味中占优势。文章分析了广东东源康禾省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特点和用途,并就如何使保护区的药用植物资源更好地得到保护和利用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2017年6月至9月和2018年5月至9月,利用红外相机分别对位于西双版纳的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泰国Khao Yai国家公园的三个热带森林动态监测样地的地面活动兽类和鸟类进行了监测。每个样地分别布设49台红外相机,共拍摄到66种野生动物,包括6目13科24种兽类,7目15科41种鸟类以及1种两栖类。监测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保护区内野生动物种类,可为基于动态监测样地的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