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前,国家林业局发布2004年春季我国沙尘天气灾害情况报告。截止5月底,我国北方地区共发生18次沙尘天气,其中强沙尘暴1次,沙尘暴5次,扬沙浮尘天气12次。 在我国北方地区发生的18次沙尘天气中,单次影响范围超过100万平方公里的沙尘天气有2次,50~100万平方公里的有3次,50万平方公里以下的有13次。西北、华  相似文献   

2.
近12年来我国北方地区春季沙尘天气变化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2001—2012年春季北方地区沙尘天气观测和统计资料,归纳总结了2001年以来我国北方地区春季沙尘天气的基本特点,分析了与沙尘天气有关的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植被覆盖、土壤含水量等下垫面因子的变化规律;基于气候背景、地表状况的变化趋势预测了今后一段时间沙尘天气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刘拓 《中国林业》2010,(9):16-19
<正>近10年来,长期肆虐我国北方地区的沙尘天气得到很大缓解,沙尘天气发生频率和强度都处于近50年来的较低水平,尤其是今年3月中旬以前一直没有发生大范围的沙尘天气,让人们觉得沙尘暴已离我们远去。然而进入3月中旬,我国北方地区连续出现7次沙尘天气过程,特别是3月19~21日的强沙尘暴天气影响华  相似文献   

4.
注重沙区林业建设 改善西北生态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西北地区沙尘天气时有发生。风沙灾害日趋严重,尤其在春天出现的频率较高,危害十分严重。沙尘天气已经成为沙区人民生产生活和经济建设的严重灾害。沙区的沙尘灾害,主要是气候干旱所致,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缺水少林以及所处的地理位置等因素密切相关。其中,干旱少雨,植被稀少是风沙频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正>记者6月28日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今春我国北方地区沙尘天气次数较少,且集中发生在春季后期,强度偏弱,影响范围较小。沙尘天气次数和强度均低于近18年(2001年-2018年)同期均值。据监测评估数据显示,3月1日至5月31日,我国北方地区共发生10次沙尘天气过程,包括强沙尘暴1次,沙尘暴2次,扬沙7次。沙尘天气影响范围涉及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15省(区、市)679个县(市、区、旗),受影响国土面积约275万平方公里,人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春季,不少民众认为沙尘天气似乎又多了。黄沙漫天的日子会不会卷土重来?记者日前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治沙办了解到,今春北方地区沙尘天气次数较少,强度较弱,影响范围较小,沙尘天气过程次数多于、强度略强于2017年同期,但次数和强度均低于2001年至2017年同期均值和常年均值。监测数据显示,3月1日至5月31日,我国北方地区共发生10次沙尘天气过程,其中沙尘暴3次,扬沙7次。影响范围涉及西北、华北、东  相似文献   

7.
2013年2月27日28日两天,我国南疆盆地、甘肃西部、内蒙古中西部、宁夏北部、陕西北部、华北北部发生沙尘天气,甘肃西部、河北北部多地发生沙尘暴,这是北方地区今年春天遭受的第一次沙尘天气过程。  相似文献   

8.
正3月中旬至4月初,三轮从蒙古国起源的沙尘天气先后登陆我国,对我国北方地区造成较强沙尘影响。这三次沙尘天气过程为近10年最强,沙尘范围涉及超20个省份,最南界影响到浙江北部。3月28日,记者在北京街头所见,风力不断加大,天空灰蒙蒙一片,能见度大约在500米至1000米,除了少数行人和车辆,只有呼呼的风声。  相似文献   

9.
基于物元模型的北京市大兴区风沙灾害危险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沙灾害是冬春季节我国北方地区面临的最为严峻的生态问题.应用物元法模型对北京市大兴区进行风沙灾害危险性评价.结果表明,由于人为活动较强烈,毗邻北京中心城区的大兴区北部较南部危险等级高.扩大绿化面积、改良土壤、减少人为扰动是减少风沙危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2月2日,记者在国家林草局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经过国家林草局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召开2021年春季(3—5月)我国沙尘天气趋势预测会商会分析,2021年春季,我国北方地区沙尘天气过程次数和日数均较常年同期(1981—2010年)将明显偏少,总体接近2020年同期。  相似文献   

11.
刊中报     
今春沙尘天气接近常年或偏少 我国的气象专家今天对人们关心的沙尘天气进行了分析及展望。气象专家说,1、2月西北地区东部及内蒙古西部持续降水偏少,气温偏高,地表干燥。通过气象观测资料和卫星遥感图像分析,自入冬以来我国北方共出现了两次沙尘天气过程。这两次沙尘天气过程均主要发生在西北地区东部。 专家预计,3月1日前后和4、5日,将有五级左右风,其中宁夏、甘肃、内蒙古中西部及河北西北部等地将有可能出现沙尘天气。专家指出,今年春季,北方地区沙尘天气日数将接近常出或偏少,出现沙尘天气偏多的可能性较少,华北和西北地区东部沙尘天气日数将接近常年或偏少,新疆地区偏少,但要警惕强沙尘暴可能造成的影响。(摘自《经济日报》)  相似文献   

12.
回望这个春季,我国北方地区已经发生了9次较大规模的沙尘天气。沙尘天气波及宁、陕、晋、内蒙古、河北、京、津等7个省区171个县市,使6000多人蒙受沙尘之苦。沙尘天气使首都机场130多架飞机延误,尽管飞机在一些不太严重的雨雪天气、雾天情况下采用盲降技术,但面对大风仍旧显得束手无策。风沙撕蹂着春天的美丽。面对风沙的一次次袭击,人们内心揣摸着:哪里来的沙尘?据中央气象台的专家解释说:最近几次沙尘天气,沙源一般来自蒙古中部的沙漠,而沙尘天气的形成离不开三方面条件的共同作用:一是要有裸露的地表沙源;二是要有持久的强风;三是要有令…  相似文献   

13.
正5月3日至4日,受较强冷空气和蒙古气旋影响,甘肃中西部、内蒙古大部、宁夏北部、陕西北部、华北北部、东北西部出现沙尘天气,内蒙古中西部局地有强沙尘暴,这是入春以来北方地区发生强度较大的一次沙尘天气过程,京津冀地区遭遇今年以来第一次沙尘天气侵袭。综合卫星影像和地面监测信息  相似文献   

14.
我国北方的土地利用与沙漠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漠化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一个重大的环境和经济问题。土地利用的方式和程度是沙漠化发展或逆转的主导因素。人类经济活动强度的增加和范围的扩大,造成北方地区农牧交错带的逐渐北移,大面积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和地表植被覆盖的减少,使得以风沙活动为主导外营力的沙漠化过程得以发展。我国北方地区近50年来的土地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展,已达近35万km2,其蔓延的速率呈加快的趋势。本文据历史资料分析、野外调查和遥感动态监测与评价,对典型沙漠化地区的土地利用与沙漠化过程的发展及其防治开展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对于中国北方地区的人们来说,2006年这个行将过去的春天留给他们的记忆,显然不是不够美好,而是相当不美好甚至恶劣。原因只有一个,这就是梦魇般的沙尘天气。是的,当绵绵的春雨、金黄的油菜花正装扮着南方春天的时候,北方却遭受着沙尘天气接二连三的侵袭,笼罩在一片似乎永远挥之不去的漫漫黄沙之中。记得6年前,也是因为北方沙尘天气的频繁出现,也是在媒体空前集中报道沙尘天气的热烈氛围之中,本刊亦曾以《保卫荒漠化的中国》为题,报道、分析过北方地区频频遭受沙尘侵袭的种种表层现象或深层原因。未料短短6年之后,曾经熟悉的氛围在媒体上再次…  相似文献   

16.
风沙灾害已成为中国的心腹之患,尤其是我国北方地区属世界四大沙尘暴区之一的中亚沙暴区的一部分、其危害深远。直捣京城。虽然沙尘暴成因复杂,北方地区在“退耕还草还林”、固沙种草、植树造林治理土地荒漠化,改良牧草遏制草场退化之时,京城人也应紧急行动起来,协同作战,保卫自己,保卫北京,保卫中国。首都的沙尘暴、空气污染、植物  相似文献   

17.
哈尔滨市沙尘天气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尔滨市沙尘天气的发生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从沙尘天气发生的日数和强度来看,历史上以20世纪70年代为最多和最强。80年代以后,由于大风出现日数减少,沙尘天气出现几率并不高。哈尔滨市沙尘天气发生的最根本因素是自然因素,而非人为因素。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我国北方地区频繁发生扬沙和沙尘暴天气,特另是京津地区沙尘暴的次数和强度增加,给当地人民生产生活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造成了巨大损失,甚至形成了灾害。 沙尘暴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和西北地区和河北北部地区土地沙化有直接关系外,和华北平原以及黄河中下游平原的空  相似文献   

19.
论林木生态性病害及其生态治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几年,我国林木病害大面积成灾的发展趋势,受到普遍的关注。根据林木病害形成灾害的状况和特征,作者提出了林木生态性病害。这一概念是指在不恰当的培育经营条件下,林木生长发育的长期过程因森林生态环境遭受干扰和破坏,导致生态系统中各个因素之间动态关系的失衡开失调,从而引发林木病害的灾害现象。人为经营活动等是诱导因素,森林结构,立地条件等是根本因素,而生物等伴生侵染性因子是促进因素。为了长期控制灾害,应实丢  相似文献   

20.
近日,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科学院组织了“探索沙尘暴”科学考察活动。参加考察的20多位专家指出,目前造成我国北方沙尘暴的沙尘不是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