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分析横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概况、森林旅游资源现状、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拟定广德县横山国家森林公园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实施方案,提出建设城郊型森林公园、旅游景区以及综合开发利用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正国家AAA级景区湖北五脑山国家森林公园是一个以森林观光、科普、涵养为主导,以休闲、度假、朝圣、寻根为辅的城市森林公园。五脑山国家森林公园风景区位于湖北麻城市区西北4公里,由五座山峰组成,总面积2153.3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5%,风景优美,气候宜人,年均气温16C。公园旅游资源丰富,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多姿多彩,山、水、寺独具特色,胜在天然。景区内山峰连绵起伏,并有大、中型水库6个,蓄水量达千万立方米。林海松涛,  相似文献   

3.
黄碧金 《现代园艺》2019,(17):46-47
森林公园养生旅游是为保护森林和改善全球环境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新型旅游。它是休闲和养生完美结合的旅游活动。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旅游养生旅行的市场前景广阔,发展势头强劲。通过对大北山森林公园的养生旅游资源现状的分析,指出当前大北山养生旅游在开发中实施不足,现有资源利用率不高,旅游业缺乏配套环节,希望能够为森林公园养生旅游资源利用提供有效的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4.
周柏林 《花卉》2019,(14):160-161
桃花冲风景区前身是英山县国有桃花冲林场,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内森林森林覆盖率高,森林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是旅游度假的好去处。近年来,旅游开发力度加大,景区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加强景区生态文明建设,才能确保景区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采用实地调查、现场访谈和文献综述相结合的方式对其自导式解说系统进行调查与分析,归纳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传统解说媒介与新兴解说媒介存在的问题。自导式解说系统是森林公园环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智慧时代的来临,各类新媒介在森林公园自导式解说系统中的应用愈发广泛。文章提出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完善福州国家森林公园自导式解说系统,并针对现存问题给出若干对策,为智慧景区中自导式解说系统的构建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大水川森林公园规划设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公园作为生态保护的重要阵地、森林旅游的主要场所、生态文化的示范基地,近年来得到了长足发展。本文以宝鸡大水川森林公园为例,探讨了森林公园的规划设计,通过对项目背景、旅游资源特色的分析,进行景区规划。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栖霞山森林资源的基本条件和资源优势,分析了开展森林旅游的必要性,提出了开发建设栖霞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基本原则以及指导思想,为实行景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假期短期出行造成森林公园拥堵现象严重,为促进城市森林公园可持续发展,对城市森林旅游流的时空变化规律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定量研究。基于携程旅行监测平台数据,以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应用时间分层法、季节性强度指数法、核密度分析法及卷积神经网络(CNN),研究旅游流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受假期制度、气候舒适度、动植物特色和地方文化的综合影响,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流日内分布呈现“多峰型”的特征,表现为“周期性效应”“假日效应”及“刹车效应”;季节性强度指数偏大,淡、旺季明显且呈周期性波动;(2)出游热潮下的森林公园旅游流呈“多核心化”的时空分布特征,游客主要聚集在紫金山南面的3个景区,与北面具有明显的分化;(3)旅游者出行意愿受旅游目的地的季节性因子影响最大,游客偏好文化特色丰富、景色优美、季相变化丰富、基础设施优越、空间范围广阔、空气清新、体验感强的地段。  相似文献   

9.
当今旅游的热点是生态旅游,而人们进行生态旅游的首选之一便是森林公园。本研究通过科学的理论和正确的方法研究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景观资源,并对其进行评价和分析,以指导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为公园以后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经过数年发展游客量不断增加,为了处理好森林旅游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为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开发、旅游结构调整、旅游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采用资源空间容量、生态环境容量、经济发展容量和当地居民心理容量4个子系统,对公园的旅游环境容量进行测定,结果得出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资源空间容量为11 153人次/d,生态环境容量为50 911人次/d,经济发展容量为8 871人次/d,旅游环境容量综合值取最差限制因子8 871人次/d,年环境容量约为100万人次;分析认为经济发展容量中的供电能力是限制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环境容量发展的主要因子,公园存在周期性超载问题,对此提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调控淡旺季游客量、进行日常监测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智慧景区"模式是旅游目的地建设的未来趋势,三坊七巷作为福州文化旅游的品牌之一,推进"智慧景区"的建设能够为福州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和示范效应。文章分析了"智慧景区"产生的背景及实践过程,通过借鉴九寨沟智慧景区模式建设经验,并全面分析三坊七巷景区的业务工作及应用系统需求,提出"智慧景区"模式中的智能技术在三坊七巷文化旅游中推广应用的总体框架、应用技术、系统组成及实施策略,以实现景区科学经营和管理,提升游客满意度,塑造"优质旅游"形象。  相似文献   

12.
从区位、资源、外部环境等角度分析了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现状,提出三门江国家森林旅游产品的定位及相应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3.
以广西亚计山自治区级森林公园申报为例,针对森林公园发展的方向和趋势进行初步探讨,提出森林公园的开发不应一味跟风,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的优势作为卖点,才能更好地保护森林、合理开发利用森林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4.
冷艳雪 《现代园艺》2014,(14):28-28
当前,以林场为主体的森林旅游景区资源是我国发展森林旅游资源的关键环节。我国的林场森林旅游资源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发展,相反由于制度的不完善、没有科学的规划,导致森林旅游资源的质量总体下降。本文详细探讨林场旅游资源的发展方向,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当前,以林场为主体的森林旅游景区资源是我国发展森林旅游资源的关键环节。我国的林场森林旅游资源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发展,相反由于制度的不完善、没有科学的规划,导致森林旅游资源的质量总体下降。本文详细探讨林场旅游资源的发展方向,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以石林圭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根据森林公园内具有代表性的森林特色资源,分析其文化特征,归纳出科学性、生态性、地域性和人文性4个方面的文化特征,以此确定生态文化建设的方向和内容,指导圭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通过样地调查、历史资料分析等研究方法,从旅游气候舒适度、森林植物多样性、森林植物降噪等方面对木兰围场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环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公园旅游气候最舒适的月份为6、7、8月份,舒适度和舒适天数的历史变化和未来变化趋势均为上升趋势,公园开展旅游活动的气候适宜性提高;旅游活动对于森林植物多样性具有一定程度的干扰和...  相似文献   

18.
广西山川秀丽,具有很广阔的森林面积,动植物资源也很丰富。根据相关调查结果,广西全区有森林旅游资源点277个,总面积达到了206万多公顷,占全区能够开发旅游资源总面积的40%以上。广西也在致力于建设森林公园,当前已经有一批森林公园成为广西新兴的旅游胜地,本文分析了广西森林公园旅游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花卉》2017,(24)
森林是以乔木为主要生物类型的复杂生态系统,具有"地球之肺"的美称,随着林业的发展,森林文化日益创新,森林公园呈现出新的风貌。目前,中国已经建有多个森林公园景点,如杭州半山国家森林公园、内蒙古旺业甸数字森林公园、湖南龙山国家森林公园、高凉岭森林文化公园等,在丰富森林文化的同时有效促进了中国旅游业和环保事业的发展。本文将简析森林文化与森林公园建设,并提出笔者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李建军 《花卉》2017,(14):209-210
森林公园景观资源与景区规划是贵州省在发展其自身旅游行业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只有保证对森林公园景观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才能够为其自身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本文对森林公园景观资源以及具体的景区规划进行详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