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对紫斑牡丹传统品种的形态学性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把数量分类学中的Q型聚类分析方法应用于经鉴定命名的花果叶等性状齐全的16个品种分类,并对34个性状进行了R型聚类分析.Q型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结实情况、花型、雌蕊状况和雄蕊状况可为品种群下划分品种的标准.R型聚类分析的结果揭示了34个性状特征中,株高和冠幅(r=0.84...  相似文献   

2.
通过观测27个木槿品种的17个数量和质量性状,探究了木槿品种分类的等级和标准,便于为木槿品种的选育与资源研究等提供参考依据。首先对17个性状指标进行R型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再对27个木槿品种进行Q型聚类分析。R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选取是合理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7个性状可综合为6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达88.096%。Q型聚类结果表明,27个木槿品种根据有无丹心、花型、丹心基部形状、花瓣指数、花径、叶形、丹心线与丹心的关系可被分为2大类、3大类或8大类。16个性状对木槿品种的划分贡献较大。综合而言,有无丹心、花型、花瓣指数、丹心线与丹心的关系是木槿品种分类的主要标准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两种观赏海棠在呼市的引种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和浩特市青城公园分别于2010年、2012年引进垂丝海棠和王族海棠2个观赏海棠品种,北方大地绿化苗圃呼市基地于2010年引进王族海棠。通过3年对2种海棠的生物学特性、生长规律、繁殖方式的研究,观察了2种海棠的生长发育和越冬表现情况,初步认为这2种海棠品种适应性强,耐寒、抗旱、易移栽、耐修剪、且树形优美、枝叶繁茂、花色艳丽,基本适应呼和浩特市的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4.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对原产于我国的垂丝海棠和引自北美的观赏海棠‘印第安魔力’、‘春雪’花芽分化的形态发育进程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垂丝海棠花芽形态分化始于7月中上旬,分化进程可划分为6个阶段:花芽分化前期、花序原基分化期、萼片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分化期、雌蕊原基分化期,同朵小花各轮原基发育顺序严格,各分化期时间上存在重叠现象。初步判断垂丝海棠营养芽向花芽转变的生理分化期发生在6月上旬至7月中上旬之间,持续时间短于42天。物候观察和切片观察的结果表明垂丝海棠花序类型更偏向于伞形花序而非伞房花序。‘印第安魔力’的花序原基分化期约比‘春雪’晚1个月,这可能是导致‘印第安魔力’的花期相对于‘春雪’较滞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对河南海棠进行引种栽培,对其物候期、树木发育状况与西府海棠和垂丝海棠进行了对比,表明河南海棠是生长速度较快,开花早、结果早的品种,且抗性较强,相对矮化,可做苹果属的优良砧木。  相似文献   

6.
垂丝海棠嫁接繁育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垂丝海棠是蔷薇科梨亚科苹果属小乔木类 ,高 3~ 5m ,树冠疏散 ,幼枝开展色紫 ,花梗细长 ,花果随梗下垂 ,故名垂丝海棠 ,其变种主要有重瓣垂丝海棠和白花垂丝海棠 ,每年 4月 ,花繁色艳 ,朵朵下垂 ,果色美丽 ,果期甚长 ,是著名的庭园美化观赏花木。近年来受到园林绿化部门的重视。但由于种源等原因繁殖量较少 ,我们经过多年的育苗实践 ,培育出大批优质垂丝海棠苗木 ,现总结经验如下。1 培育砧木1.1 砧木种子的选择与处理砧木种子选用河北省产的八棱海棠 ,因它与垂丝海棠亲缘关系相近 ,嫁接亲和力强 ,根系发达 ,适应性强 ,抗寒、抗旱、抗病…  相似文献   

7.
对自陕西杨凌引种的日本晚樱、二球悬铃木、木槿、垂丝海棠、西府海棠等五种植物在乌鲁木齐地区的越冬抗寒能力进行了对比实验,根据调查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木槿、西府海棠抗寒能力极弱,日本晚樱、二球悬铃木抗寒能力较强,唯有垂丝海棠抗寒能力强,能够在乌鲁木齐地区园林绿化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筛选出适于食用和推广的海棠果实与品种,从而为海棠果实的开发利用和品种改良提供理论依据,以扬州市江都区国家种质资源圃中主栽的16个海棠品种果实为试材,测定其糖酸组分及含量,并对16个海棠品种的果实品质进行了评价和聚类分析。测定结果表明:16个海棠品种果实中总糖的平均含量为1.613~4.827 mg?g-1,总酸的平均含量为4.686~17.073 mg?g-1,甜酸比的平均值为12.487~105.054;可溶性固形物的平均百分比为12.73%~17.40%,维生素C的平均含量为130.012~282.617 mg?g-1;其中,‘丽格’‘东哥’和‘萘微利’的感官评价总分最高。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6个海棠品种果实可分为4类,前3类可用于鲜食及加工,第4类可用作景观、生态等用途树种。海棠成熟果实中糖分的积累类型均属于己糖积累型,以果糖和葡萄糖为主;有机酸积累以苹果酸为主。筛选出的‘东哥’‘丽格’和‘萘微利’这3个品种果实的综合品质及口感均良好,其均为可鲜食的品种。  相似文献   

9.
垂丝海棠 [Malushalliana(Voss.)Koehne]是蔷薇科梨亚科苹果属小乔木。花梗细长 ,花果随梗下垂 ,故名垂丝海棠 ,是著名的庭园美化观赏花木。近年来由于种源比例失调 ,繁殖系数及数量下降 ,种苗供不应求。我们经过多年的垂丝海棠育苗实践 ,培育出大批优质垂丝海棠苗木 ,现总结如下。1 砧木种子的选择与处理1 .1 砧木选择砧木选用河北省产的八棱海棠。因它与垂丝海棠亲缘关系相近 ,嫁接亲和力强 ,根系发达 ,适应性强 ,抗寒、抗旱、抗病虫、耐水湿、耐盐碱 ,能于含盐量为 0 .3 %的土壤中正常生长。1 .2 种子处理1 .2 .1 种子选纯首先把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实地调查,对湖北省20个板栗地方品种的10个性状,利用SAS软件进行了板栗品种的Q型聚类及其10个性状的R型聚类分析.Q型聚类将20个板栗品种分成3组,每组都存在着明显的特点①油栗型品种,坚果小、晚熟、耐贮藏,适于炒食或贮藏保鲜,延后上市.②大果型品种,坚果特大,适于菜用或加工,中熟或中晚熟.③中果型品种,坚果中等大,成熟上市较早,适于鲜食.R型聚类分析揭示了性状之间的相对关系,把10个性状分成了3组,8个形质性状最先聚合在一起成为一组,2个数量性状彼此独立.坚果平均质量、总苞平均质量是不稳定的数量性状.根据总苞和坚果性状编制了湖北省板栗品种检索表,就湖北省板栗品种结构调整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油桐品种分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全国油桐种质资源普查发掘出来的151个油桐品种及其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生态习性和经济性状等13个指标进行了相关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用主分量分析。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等数量分类的方法,将136个三年桐品种划分为7个类群,15个千年桐品种划分为3个类群,获得了较好的分类效果,解决了长期以来存在的油桐品种分类混乱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银杏叶用价值开发的深入,对银杏叶用品种分类,从中筛选优良的叶用品种,促进银杏叶生产力的提高,成为生产中的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对湖北省银杏品种收集圃12个银杏品种叶片表型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银杏表型性状遗传变异丰富,各项性状平均变异系数为14.0%,叶形指数、叶柄、叶基角是银杏品种鉴别与优树选择的特征指标;应用主成分分析法,从样本相关矩阵出发,提出了4个反映银杏表型的主成分;经系统聚类,把12个品种分成2类。12个银杏品种的表型变异与其地理来源无关。  相似文献   

13.
垂丝海棠插穗的内源激素水平及其与扦插生根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垂丝海棠扦插繁殖的试验结果表明,嫩枝扦插效果好于硬枝扦插,并且母树年龄是影响其扦插生根的重要因子。母树年龄为2年生时,生根率达77%以上。本文在此试验的基础上,对嫩枝和硬枝插穗中内源植物激素水平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嫩枝插穗中IAA、CTKs的含量要高于硬枝插穗中IAA、CTKs的含量,并且随母树年龄的增加而降低;相反,嫩枝插穗中ABA含量要低于硬枝插穗中ABA的含量,并且随着母树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实验结果表明:IAA、ABA的含量和扦插生根有密切关系。IAA促进生根,ABA抑制生根。IAA/ABA比值可以用来衡量垂丝海棠的生根能力。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农家柿品种数量分类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浙江省76份农家柿品种进行表型分析与数量分类研究。结果表明:描述性状呈现多样性,果实、叶片、枝条等组织器官形态特征均有丰富的变化;数量性状各指标变异系数为0.11~0.88,变异程度较高。对农家柿品种进行数量性状分级:当以单果质量81、123 g为分级点划分时,小果型品种占30%,大果型品种占30%,中果型品种占40%;当以果形指数0.9和1.1为分级点划分时,扁果形品种占30%,圆果形品种占40%,长果形品种占30%。对表型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前4个主成分可归纳出综合因子,第1、2、4主成分分别归纳为果实综合因子、叶片综合因子、枝条综合因子,第3主成分主要与果实性状有关,并可去除特征向量值绝对值在0.50以下的指标,实现指标的优化;对优化的指标进行Q聚类分析,在不同分划线和阈值处,各类群特征表现各异,聚类结果与柿传统形态学分类较相符,并可将金枣柿系列和其它柿品种明显分为两类;R聚类分析则显示较多果实性状聚为一类,枝条、叶片等性状并未有明显规律,但却发现一些与柿营养生长相关的表型性状聚为一类。本研究也初步解决了农家柿品种中存在的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现象,通过观察比较和聚类分析,最终确认这76份农家柿品种实际品种数量为68个。  相似文献   

15.
河南木兰属特有珍稀树种资源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河南木兰属特有、珍稀树种资源9种、1亚种。其中,有3种花型的河南玉兰,2种花型、聚伞花序的舞钢玉兰,4种叶形的鸡公玉兰,花顶生和腋生并存、聚伞花序的腋花玉兰及1年多次开花的四季腋花玉兰等。它们对进一步深入开展木兰属物种形成、花序进化及其余缘关系、种群分类等理论方面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同时,还介绍了河南木兰属16个特有新优品种,为进一步发展和推广新优品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南天竹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对湖南南天竹13个种质资源的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谱进行了分析。依据不同种质间酶带特征的不同,并利用聚类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南天竹种质间的亲源关系及遗传多样性。研究表明,这些种质资源共出现10条酶带,所有种质资源都有3条共同特征的谱带,同时不同种质资源酶谱带数目、迁移率(Rf)、酶活性及分布特征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POD酶谱聚类分析将湖南南天竹13个种质分为3大类。  相似文献   

17.
宫粉羊蹄甲(Bauhinia variegata)作为华南地区主要的观花乡土乔木,开花表现优异,受到市民们的广泛喜爱,被大量地应用在园林建设中,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该研究针对广州地市5个行政区域11个景观节点约1000株宫粉羊蹄甲进行实地调查,筛选出60株宫粉羊蹄甲优良植株作为基础材料,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优中选优。对其株形、生长势、树冠浓密度、花期、花色、盛花期花量、花朵形态、花香、花朵直径进行综合评价,使用聚类分析得出Ⅰ、Ⅱ类的植株有林机场05、林机场01、火炉山08、火炉山09、火炉山05、火炉山03、渔沙坦01、渔沙坦03、华农04、长乐01、林科院01、林机场06、流花湖06、流花湖08、林机场03、林机场02、火炉山07、渔沙坦02、火炉山04、林机场04、流花湖07、流花湖03、流花湖02、流花湖04、华农05、流花湖01,进一步分类得出优等植株有林机场05、林机场01、火炉山08、火炉山09、火炉山05、火炉山03、渔沙坦01、渔沙坦03,这些单株的综合评价值较高,可选作宫粉羊蹄甲新品种栽培推广的母株。  相似文献   

18.
河南木兰属玉兰亚属植物数量分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河南木兰属玉兰亚属14种植物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聚类的分类特征性状不同,其结果差异显著。如①采用叶部分类特征性状聚类,则14种植物明显聚为两大类:木兰类和玉兰类。该亚属玉兰组和望春玉兰组植物的聚类结果与其原分类系统相吻合,而木兰组和望春玉兰组应合并为一组,即木兰组。同时,调整了某些种的归属。②采用花部分类特征性状和③综合38个分类特征特状的聚类结果相一致,不能作为玉兰亚属分组的依据和标准,即难以将14种植物分成几个大的类别。但是,可以作为玉兰亚属种群鉴定、检验与划分的依据和手段。  相似文献   

19.
Objective multivariate analysis techniques are used to establish between area uniformity in order to justify the use of substitution of space for time as a valid inferential approach to studying plant succession. Based on vegetational data and non-vegetational data (i.e. site), collected on the San Bernardino National Forest, CA, U.S.A., cluster analysis is used to group similar study area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is used to assess the influence of variable redundancy on cluster membership; discriminate function analysis assesses cluster integrity and suggests possible driving forces for succession. For this study area the results of the multivariate analysis techniques indicate that the best classification is based on raw, non-vegetational data and the respective clusters should form the basis for inferring vegetation chan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