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霉病和赤皮病主要危害草鱼、青鱼、鲢鱼、鳙鱼、鲫鱼等淡水鱼类,发病季节多为早春和晚秋,特别在早春的危害较大,且主要发生在鱼苗放养阶段。水霉病和赤皮病两病并发,用药防治效果甚微,损失极大,因此,水霉病和赤皮病的防治重在预防。笔者根据水霉病、赤皮病的病理,对传统的防治技术加以改进,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以供养殖户参考。一、病理l.水霉病 又叫肤霉病,属真菌性病害,是条件致病菌,广泛存在于水体中,如果鱼类皮肤受伤则不分种类均可感染。水霉繁殖有两种形式,即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其中,无性繁殖一般在水体中进行,而有性…  相似文献   

2.
鳗鱼疾病的发生、蔓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养鳗生产的发展。本文介绍鳗鱼的几种主要疾病的症状、流行危害及防治方法。1.水霉病该病是由于腐生性的水霉菌寄生在鳗鱼体表或鳃上而引起的疾病。亦有人认为是先感染赤鳍病,继发感染水霉病。症状:病鳗的体表,尤其是吻端、头部,有时在体侧、尾部等处寄生菌丝体,如覆盖一层灰白色棉絮状物。有的鳃部也寄生  相似文献   

3.
正春季气温、水温逐渐回升但又时有寒潮现象发生,这个阶段对疾病的预防也很重要,针对各种疾病的用药必须科学合理。一、水霉病当气温达到10~15℃,此时为早春。早春应该注意水霉病的发生。病症:水霉病是水生动物的真菌病之一,引起这  相似文献   

4.
观赏鱼冬春肤霉病的防治肤霉病又名水霉病,是晚秋至初春危害观赏鱼类的主要疾病,必须做好防治工作。肤霉病的病原体是水霉菌。它是一种腐生性的真菌,在活组织上几乎不能生长。当观赏鱼的皮肤组织受到了机械损伤或其它病原体感染破坏后,出现了坏的组织,水霉菌便很快在...  相似文献   

5.
1998—2001年实地开展黄鳝疾病调查与防治研究,共收集疾病材料137例,主要有腐皮病、赤皮病、肠炎病、水霉病、棘头虫病、毛细线虫病等疾病。重点研究病因、症状、流行规律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春季气温、水温逐渐回升,但又会有寒潮现象发生。此阶段对疾病的预防很重要,针对各种疾病的用药必须科学合理。当气温达到10~15℃,这个时候为早春。早春应该注意防止水霉病的发生。此外,车轮虫病、小瓜虫病、锚头鳋病也是防治重点。  相似文献   

7.
春季常见鱼病的症状、流行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春季,是鱼病的多发季节,做好春季鱼病的防治,可为全年养殖生产打下良好基础。春季淡水鱼常见的疾病主要有:水霉病、竖鳞病、赤皮病、萎瘪病等。现将春季常见几种疾病的症状、流行情况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供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水霉病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对水产养殖的只要疾病之一的水霉病的研究进行了概述,着重介绍了水霉病的分布、症状、病原体、病原菌、致病条件、致病机理和防治方法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船体网箱饲养的鲤鱼水霉病发病条件及防治药物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水霉病的发病条件,病原分离和防治药物,结果表明:水霉病主要发生在1 ̄4月份,水温和机械损伤是水霉病发生的主要条件,孔雀石绿对水霉菌抑菌,杀菌效果最佳,其安全浓度为0.13ppm。生产中与甲醛,敌百虫和食盐结合使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0.
陈德权  章爱华 《内陆水产》2002,27(10):34-35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牛蛙及其蝌蚪和其它动物一样,由于活动范围小、饲养密度大、水体环境的恶化和本身抵抗能力的下降,会发生多种疾病,影响养蛙的经济效益。目前牛蛙疾病的防治技术还不够成熟,有些疾病尚无很好的治疗方法,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搞好生态环境,减少牛蛙生病。1蝌蚪的疾病及其防治蝌蚪的疾病较多,主要是水霉病、锚头鳋病、车轮虫病和舌杯虫病。1.1水霉病病原体为水霉菌。该病主要由于牵捕和搬运蝌蚪操作不慎或因寄生虫破坏皮肤,致使水霉菌的动孢子从蝌蚪伤口侵入寄生。它吸取蝌蚪皮肤里的养料并迅速萌发。水霉菌…  相似文献   

11.
水霉净在北方高寒地区防治水霉病的作用水霉病一直是北方高寒地区春、秋两季鱼类易发疾病之一。过去使用孔雀石绿、食盐及小苏打合剂对入池鱼种进行浸洗防治该病,但常因使用浓度不当,起不到防治该病的目的。且用药量大,成本高。尤其是孔雀石绿,目前出厂价已高达0.4...  相似文献   

12.
专题讲座河蟹的主要疾病及其防治杨先乐(农业部水产增养殖生态、生理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水产大学,上海200090)水霉病症状及危害病蟹体表,尤其是伤口部位长有棉絮状菌丝,病蟹行动迟缓,摄食减少。如若伤口不能愈合,会导致伤口部位组织溃烂,被细菌感染,最后...  相似文献   

13.
异育银鲫具有较强的生活适应能力,疾病较少,在滨州市三年推广养殖过程中,曾发生过水霉病、粘孢子虫病和嗜子宫线虫病,笔者通过实践总结出一套防治方法,现简介好下: 一、水霉病: (一)病原及症状:水霉病又名白毛病,是一种真菌性皮肤病。病原体为霉菌的一类,包括水霉科、芽枝菌科和肤霉科中的一些种类。它们大都寄生于动、植物的尸体或其残屑上,但  相似文献   

14.
<正>水霉病是养殖户最头痛的疾病之一,特别在2002年我国明确提出禁止使用孔雀石绿后,更无特效药可以治疗。水霉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鱼体、鳍条、鳃等部位长水霉,能在短时间内造成大批鱼死亡。现在大多养殖场都是集约化高密度养殖,客观上造成水霉病的频发。本病例发生在江西省南昌县某养殖场,笔者到现场查看,并用"复方甲霜灵粉"("复方立达霉粉"或"美婷")治疗水霉病,效果明显。现介绍如下,供基层水产疾病技术服务人员和养殖户参考。一、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5.
水霉病是一种真菌性疾病,多种水生动物均易发生,尤其我国南方发生严重。一旦感染水霉病,病灶部位容易溃烂继发细菌感染,严重的死亡率可达70%,每年给我国水产养殖造成很大损失。如何有效防治水霉病?了解这十个问题很关键。1水霉病的特点水霉病俗称"白毛病"、"长毛病"、"肤霉病",是由水霉菌引起的真菌性疾病,在我国淡水养殖中最常见的是水霉属和绵霉属。  相似文献   

16.
水霉病是一类全球分布的鱼类疾病,目前池塘养殖尚没有有效、安全的防治方法。为探究水霉病的生物防治方法,以丹东地区发生水霉病的鱼体分离出的水霉致病菌为指示菌,对从土壤、水样中分离纯化获得的62株放线菌、17株细菌进行平板对峙实验,获得2株对水霉致病菌抑制效果最好的拮抗菌,经分子生物学鉴定,分别为淡紫灰链霉菌(S.lavendulae)及特基拉芽孢杆菌(B.tequilensis),均对鱼类无毒力。  相似文献   

17.
渔业纵览     
水霉病防治新药物开发取得重大进展水霉病是淡水鱼最常见的真菌病,在全国各地均很流行,对鱼卵、鱼苗、成鱼均有危害,给我国淡水水产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2002年,在水霉病防治特效药—孔雀石绿被禁用后,国内出现了对水霉病有效治疗药物真空的现状。  相似文献   

18.
卞伟 《内陆水产》1999,(12):19-19
问:乌龟的病害有哪些?答:乌龟的主要病害有:细菌性疾病(如白眼病、肠炎病、腐皮病、烂壳病)、真菌性疾病(如水霉病、肤霉病、预溃疡病)、病毒性疾病(如传染性肝病)、寄生虫病(如钟形虫、水蛭)、敌各(蛇、蟹、蚂蚁等)以及操作不当造成的死亡(肺呛水)。问:皂白眼病的病因?症状如何?怎样防治?答:病因:主要是水质污染后,感染细菌所致。症状:龟眼部发炎充血,逐渐变为灰白色并肿大,鼻粘膜继而呈灰白色,严重时双目失明,呼吸受阻,龟不摄食,最终死亡。防治:保持水质清洁,发病后将病龟高水放置阴暗处,以促使白色分泌…  相似文献   

19.
正利用池塘循环水系统开展鳊鱼养殖试验,于养殖水槽内投放鳊鱼苗种,苗种体长为8~10 cm,平均体质量为16.5 g/尾,苗种投放后一星期,发现部分鳊鱼苗种体表出现白色絮状物,经诊断为水霉病,俗称"白毛病",临床可感染大宗淡水鱼等诸多品种的卵、苗种及成体,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鳊鱼苗种发生水霉病后,经技术人员及时防控,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水霉病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发生原因水霉病的主要病原体为水霉菌,属于藻状菌  相似文献   

20.
<正>水霉病又称覆棉病或水棉病,病原最常见的为水霉和绵霉。水霉在淡水水域中广泛存在,对温度适应范围广,于13~18℃时最适合生长。感染一般从鱼体的伤口入侵,鱼卵是水霉菌感染的主要对象。特别是在阴雨天、水温低时,极易发生水霉病并迅速蔓延,导致大批鱼或鱼卵死亡。水霉病在所有淡水水域、一年四季中均可发生,从鱼卵到各龄鱼都可感染,但在密养的越冬池冬季和早春更易流行。现在,食用鱼水霉病的防治仍是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