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健康养殖     
鳜鱼纤毛虫病的防治方法从鳜鱼孵化出的第一天起,到5~8cm期间,水温20~27℃,鳜鱼体表经常有车轮虫的一些种类寄生,3cm之前,多分布于鳜鱼全身,口腔居多,3cm后,逐渐集中于鳜鱼的头部,主要寄生于口腔、鳃、鳍条,尾部逐渐减少。水温27℃以上,斜管虫寄生增多...  相似文献   

2.
正一、鱼类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1.锚头鳋病(1)病症:寄生在鱼的体表或口腔,寄生部位周围组织红肿发炎,伤口出血,肉眼可见红斑和透明、细长的虫体。(2)危害:主要危害草鱼、鲢、鳙、鲤、鲫、青鱼等,对淡水鱼的各龄鱼均有危害。(3)防治:全池泼洒鱼虫宁或中水暴发停,病情严重时,隔天再使用一次,剂量减半。2.车轮虫病(1)病症:由多种车轮虫和小车轮虫寄生在鱼的体表和鳃组织而引起。病鱼表现为鱼体发黑,离群独游,病鱼鳍、头部表现出一层白翳。鱼苗患病时,成群围绕池边狂  相似文献   

3.
一、鳜鱼养殖病害及防治1郾纤毛虫病(车轮虫、斜管虫、舌杯虫病)病因是由车轮虫、斜管虫、舌杯虫等寄生虫引起。具体症状表现为病鱼浮头靠近池岸,游动缓慢,口张开,体表呈灰白色,鳃丝呈灰白色、粘液多,并发烂鳃病,病重时鱼体失去平衡,上下浮动,最后导致死亡。此病在鱼种阶段危害  相似文献   

4.
1 车轮虫病1.1 病 因 由原虫类的多种车轮虫寄生于加州鲈体表及鳃部感染引起。1.2 症状 病鱼体黑而瘦,食欲减退或不摄食,群游于池边。大量寄生时,鳃组织分泌大量粘液,鳃丝发白腐烂,严重时池边慢游最后死亡。1.3 危害及流行情况 4~5月份最为流行。对鱼苗、鱼种危害较大。该病传播速度快,感染率高,感染强度大,且易继发感染。1.4 防治方法 1)生石灰彻底清塘,杀灭病原体;2)注意放养密度和保持水质清新;3)苗种入池前用3%食盐水浸洗3~5分钟;4)全池泼洒0.7 g/m3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  相似文献   

5.
【病原】车轮虫和小车轮虫两属中的许多种,根据它们对寄主的侵袭部位和致病情况,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侵袭鱼体表的车轮虫,大约有8~9种,有显著车轮虫、粗棘杜氏车轮虫、中华杜氏车轮虫和东方车轮虫。此类虫体个体较大。另一类为侵袭鳃瓣的车轮虫,有卵形车轮虫、微小车轮虫、球形车轮虫和眉溪小车轮虫等,这一类虫体一般较小。【症状】病鱼黑瘦,不摄食,体表有一层白翳附着。若为放养10天后的鱼苗患此病,显现病鱼烦躁不安,成群沿池边狂游,欲称“跑马病”。【诊断】此虫寄生鱼苗至夏花鱼种体表时,病鱼的鳃和嘴周围呈微白色,粘液分泌很多,…  相似文献   

6.
通过生产试验,分析了鳜鱼苗开口饵料(鳊)的配置方式和催产时间以及鳜鱼苗阶段的疾病防治。鳊的催产在水温23℃时一般宜在鳜产卵后40小时进行。福尔马林和食盐对寄生在鳜鱼苗体表上的车轮虫和斜管虫以及鱼苗体表的杂质有良好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7.
一、车轮虫病1.症状车轮虫寄生部位因鱼体大小而异,一般在苗种阶段时寄生在体表,规格大时则大多寄生在鳃上。镜检患病鱼体表和鳃便可确诊。鱼体少量寄生时不显症状,严重侵染皮肤、鳍、鳃时,车轮虫用它的齿轮环磨损香鱼体表皮细胞和鳃丝、鳍条的上皮细胞,刺激鱼体产生大量粘液,病鱼不摄食,成群沿塘边狂游,在水中跳跃,严重感染时能够使鳃丝和体表上皮细胞破坏、脱落,导致细菌侵入,造成鱼类大批死亡。2.流行与危害全国各地一年四季都有发生、水质混浊且有机质多的池塘较易发生,适宜繁殖温度20~28℃,4~7月份较流行。鳗…  相似文献   

8.
顾晓 《科学养鱼》1995,(7):26-27
加州鲈常见鱼病及防治加州鲈抗病能力较强,养殖过程中病害较少,但是由于养殖中管理不当和环境条件等不完全适宜,仍有病害发生。现将已发现的几种病害及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一、车轮虫病病原体为车轮虫,发病时间以春夏季为主,对鱼苗、鱼种危害较大。车轮虫主要寄生于鱼...  相似文献   

9.
鳜鱼养殖的常见疾病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鳜鱼终生都是以活鱼虾为食 ,因此常见鱼类的各种病害都有可能在鳜鱼身上发现。人工养殖鳜鱼的疾病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藻类等生物致病因子和环境恶化等非生物致病因子所引起的病害。鳜鱼病害的防治与其它养殖鱼类一样 ,主要是以防为主 ,而相对于其它鱼类而言 ,鳜鱼是发病率较高的一个品种 ,且发病的死亡率很高。1 车轮虫病病状 :车轮虫主要寄生在鳃丝、鳍条和体表上 ,破坏鳃组织 ,使鳃丝失血肿胀 ,数量多时 ,鱼体烦躁不安 ,影响食欲 ,粘液增多 ,游泳失去平衡。时间长了易并发感染细菌病。此病鳜鱼终生都会发生 ,尤以苗种培育阶…  相似文献   

10.
车轮虫病是一种危害较为严重的寄生虫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大规模爆发,是影响世界水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在车轮虫病及其寄生特性的基础上,对化学药物防治和中草药防治方法的研究现状、优缺点、今后的发展趋势等进行阐述,以期为我国车轮虫病的防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正车轮虫隶属于原生动物门、纤毛纲、缘毛目、游动亚目、壶形科、车轮虫亚科、车轮虫属。车轮虫一般通过寄生在病鱼的鳃部、体表来危害鱼群健康。在常温条件下车轮虫无性繁殖周期约为24小时。在环境适宜时,幼虫生长发育只需1.5~3小时,生长成熟只需20~22小时。车轮虫可感染常见养殖的黄颡鱼、鲫鱼、石  相似文献   

12.
<正>在黄颡鱼人工养殖过程中,由于养殖水环境恶化等原因,黄颡鱼病害时有发生。常见有出血性水肿病等细菌性疾病、车轮虫病等寄生虫性疾病,但累枝虫病鲜有报道,仅有珠蚌累枝虫寄生于黄颡鱼鱼苗的首次报道。2014年9月在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教学实习基地首次发现的累枝虫寄生于黄颡鱼成鱼,现对黄颡鱼累枝虫病的防治措施进行总结,以期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参考和借鉴并指导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3.
<正> 笔者在长期育苗生产中,对下列几种严重的常见病害进行了有效的防治,现介绍如下。1 车轮虫病1.1 病因症状 车轮虫病是养殖鱼类中危害较大的一种原虫病,5~8月对3~5cm以下的鱼苗、夏花致死率最高。车轮虫寄生在鱼的体表、鳃、鼻孔、膀  相似文献   

14.
牛蛙常见病的防治1.车轮虫病此病是由原生动物车轮虫所引起。常在密度过大、蝌蚪发育缓慢的池中发生,患病蝌蚪全身布满车轮虫,肉眼观察,蝌蚪尾部发白,常在水面浮游。防治方法:(1)减少放养密度,扩大蝌蚪活动的水体可预防此病。(2)可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  相似文献   

15.
车轮虫病是国内外常见的寄生性鱼病,主要危害鱼苗、鱼种。其病原体是车轮虫属(Trichodina)的许多种类,寄生在鱼的皮肤、鳍、头部和鳃上,寄生多时可引起病鱼死亡,病鱼症状是粘液增多、呼吸困难、游动缓慢,诊断必须用显微镜进行检查。我们在实践过程中碰到两例症状特殊的车轮虫病,现报道如下,以供参考。一例发生在无锡,夏花鱼种在池塘中成群地沿着池边狂游,养鱼者以为是由于缺乏  相似文献   

16.
我们在条纹鲈(Moronesaxatilis)的工厂化养殖过程中,发现其较易感染小瓜虫病、指环虫病、刺激隐核虫病及肠炎、烂鳃、营养不良症等病,此鱼对药物比较敏感,故在用药时特别注意,要准确计算面积与剂量。现对上述疾病的病因、症状及防治方法做如下介绍。1小瓜虫病1.1病因小瓜虫寄生引起。1.2症状肉眼可见鳃、鳍、体表布满白点状囊包,镜检虫体呈椭圆形,有纤毛,中间有“马蹄形”核。1.3治疗方法(1)百虫净全池泼洒,使用浓度为0.15克/米3,疗效显著。(2)用0.2~0.4克/米3孔雀石绿和25克/米3福尔马林混…  相似文献   

17.
<正>3月份,进入初春时节,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或者管理方面的不当,很容易成为鱼类寄生虫病高发的时候。寄生虫对鱼体伤害很大,另外对渔业产量的影响也极大,所以我们必须非常重视这类疾病,尤其以车轮虫病、斜管虫病、小瓜虫病、黏孢子虫病最为常见。一、车轮虫病病症:由多种车轮虫和小车轮虫寄生在鱼的体表和鳃组织而引起。病鱼表现为鱼体发黑,离群独游,  相似文献   

18.
<正> 在近三年进行鳜鱼池塘、湖泊养殖及苗种繁殖过程中,观察到鳜鱼在不同季节、水域和生长阶段患有斜管虫病、小瓜虫病、白皮病、车轮虫病、烂鳃病等近10种疾病,现将观察到的疾病症状及防治方法分述于后,为鳜鱼规模养殖进行科学防病治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鳜鱼暴发性死亡的主要原因及相应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鳜鱼为名贵鱼类,在市场上价格一直比较稳定,养殖前景看好。近几年来,苏州吴江市的鳜鱼养殖面积迅速扩大,养殖技术也日趋成熟。但最近二三年,尤其是2002年,在7月中旬至9月上旬出现鳜鱼大面积暴发性死亡,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在进行多年的生产指导和技术服务过程中对该病的主要症状、流行规律、发病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此提出了防治对策,供养殖者参考。一、主要症状及流行规律近3年来,从每年的7月中旬开始,水温上升到时,鳜鱼体表和鳃丝寄生大量车轮虫、斜管虫、指环虫等寄生虫,继而出现烂鳃病、出血病,出现…  相似文献   

20.
<正>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或者管理方面的不当,春季很容易成为鱼类寄生虫病高发的季节。寄生虫对鱼体伤害很大,而且对渔业产量的影响极大,所以我们必须非常重视这类疾病。春季鱼类寄生虫病中尤其以车轮虫病、斜管虫病、小瓜虫病、黏孢子虫病最为常见。一、车轮虫病病症:由多种车轮虫和小车轮虫寄生在鱼的体表和鳃组织而引起。病鱼表现为鱼体发黑,离群独游,病鱼鳍、头部表现出一层白翳。鱼苗患病时,成群围绕池边狂游,嘴闭合困难,呈"跑马"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