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雷竹是优良的笋用竹种 ,主产于浙江等省。雷竹具有出笋早、笋期长、产量高、见效快等特点。其笋壳薄肉厚 ,出肉率达 70 %以上 ,且笋味鲜美、营养丰富 ,具有一定的保健和药用价值。信阳市气候温和 ,雨量适中 ,与雷竹等多种笋用竹原产地气候相近 ,适宜笋用竹的良好生长。目前 ,全市已引种 2 0 0多亩 ,通过调查发现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技术。为达到引种的目的 ,推广笋用竹引种栽培技术十分必要。结合我们的实践经验 ,参考有关技术资料 ,现将优良笋用竹———雷竹的引种栽培技术作一扼要介绍。1 建园及优良竹种选择选优质、高效丰产的细叶雷…  相似文献   

2.
本标准规定了细叶乌头雷竹( Phyllostachys violascens ‘Xiyewutouleizhu’)栽培的术语和定义、建园、幼林管护、成林培育、覆盖早出、病虫害防治、竹笋采收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湖北省适生地区经营的细叶乌头雷竹林。对雷竹的其他品种、高节竹(Phyllostachys prominens)、哺鸡竹(Phyllostachys vivax)类也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5个观赏雷竹变型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比较不同程度低温胁迫对5个观赏雷竹变型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不同雷竹变型的低温耐受生理学特性,为观赏雷竹引种和栽培提供技术依据。[方法 ]将5个雷竹变型叶片于7个温度(0、-5、-10、-15、-20、-25、-30℃)下处理24 h,测定叶片相对电导率、抗氧化酶活性(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以及可溶性蛋白、丙二醛(MDA)和脯氨酸含量。经Logistic方程拟合获得5个雷竹变型的半致死温度(LT50),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和冗余分析(RDA),探究5个雷竹变型的生理指标与温度的相关性以及抗寒能力。[结果 ]5个雷竹变型的相对电导率曲线均符合典型的"S"型曲线,LT50为弯秆雷竹(-18.73℃)细叶乌头雷竹(-17.09℃)黄条雷竹(-16.98℃)黄皮雷竹(-16.82℃)花秆雷竹(-14.57℃)。5个雷竹变型抗氧化酶活性及可溶性蛋白、MDA、脯氨酸含量均随温度的下降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在第1主成分中载荷量较高,而SOD和POD活性在第2主成分中载荷较高。[结论 ]5个雷竹变型耐寒性综合排名为:弯秆雷竹细叶乌头雷竹黄皮雷竹黄条雷竹花秆雷竹。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和抗氧化酶(SOD和POD)在雷竹耐寒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雷竹笋早出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雷竹笋早出高产栽培技术何钧潮,王安国,杨元龙(浙江省临安县林业总站311300)雷竹,别名雷公竹,是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竹种,属早竹的栽培变型。雷竹出笋早,笋期长,春笋在3—4月,秋笋在10—12月;笋味鲜美,营养丰富。雷竹生产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  相似文献   

5.
宁国县雷竹笋用林生产区域化布局研究储德传(安徽宁国县林业局,宁国,242300)1雷竹生长情况雷竹,别名雷公竹、早竹、早园竹、天雷竹等,为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竹种。由于其早春打雷即出笋,故称之为雷竹,其竹笋称为雷笋。雷竹是长期人工栽培的优良笋用品种,...  相似文献   

6.
雷竹又名早竹,以其出笋早、产量高、经济效益大而闻名;繁昌县1995、96年从浙江引进雷竹5000株,成活率均达90%。通过两年来的实践,雷竹栽植应把好“三关”,梅雨季节种雷竹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7.
桐梓县引种优良笋用竹的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对引种地和原产地生态因子的比较分析,论述引种优良笋用竹的可能性,并通过对不同海拔引种的笋期,厉竹率、地下竹鞭生长及产量测算等恢复适应性指标的观测,从而进行适应性分析,初步得出的适应性顺序为:(1)新站;早竹、雷竹、红竹、白哺鸡竹;(2)元田大早竹、红壳雷竹、红竹、安吉金竹、雷竹、白哺鸡竹,乌哺鸡竹,尖头青竹,高节竹;(3)凉砚垭;早竹,红竹、白哺鸡竹,雷竹。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细叶龙竹具有速生、高产,成林快,收益高、轮伐期短、抗逆性能和抗病虫害能力强等特点,探讨了细叶龙竹造林技术,分析了在细叶龙竹营养杯实生苗造林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世界竹藤通讯》2009,7(2):47-47
该项目针对当前乡土笋用竹经营现状,选择在研究地区有良好经济价值、分布广泛的雷竹.高节竹、水竹、红壳竹、绿竹、吊丝单竹等乡土竹种,开展了可持续经营原理和技术研究。研究取得以下主要成果:雷竹栽培生理生态特性研究;雷竹覆盖栽培生物学与生态学基础及持续丰产经营技术的研究;笋用林病虫害发生与防治研究;红壳竹双季丰产经营技术研究;野生水竹笋的开发利用研究;高节竹笋用林培育技术:绿竹、吊丝竹带蔸主枝扦插繁殖研究。  相似文献   

10.
通过揭西县引种雷竹的试验研究,总结了近年来对雷竹培育推广的经验,实践证明:在揭西县特别是上中片的地方适宜推广雷竹的生产种植。  相似文献   

11.
(一)概况 我市竹类资源丰富,竹类品种繁多。据1981年5月竹种普查,有7个属40多种。其中杂竹品种占90%以上;而雷竹、高节竹、红竹、哺鸡分、淡竹等优良、高产竹种要占  相似文献   

12.
雷竹是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竹种,是一种优良的食用栽培笋竹种。竹杆2米左右,散生。具有出笋早、笋期长、产量高、味道美、效益高等优点。每年1月出笋,笋期长达70多天,一般经营水平的亩产量1吨以上,最高产量过3吨,且笋壳薄出笋率80%以上。味道鲜嫩可口,营养丰富,含有很高的蛋白质、脂肪和总糖,16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其出笋正是春节前后,所以栽培效益相当高。雷竹栽培成本低,周期短,见效快,2~3年有收入,4年成林,5年高产。没有大小年,一次栽种,永续利用。浙江省雷竹产区的竹农经过多年的探索,总结出雷笋早出丰产高效栽培八…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开花雷竹和未开花雷竹内源激素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ABA对促进雷竹开花起到了主要作用,而IAA和GA3对雷竹开花有拮抗作用;并且认为,为了抑制雷竹开花而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应施在雷竹的竹鞭部位较好。  相似文献   

14.
几种笋用竹对竹丛枝病的抗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8个笋用竹种对竹丛枝病抗病性试验发现,不同的笋用竹对竹丛枝病的抗病程度有明显差异,早竹、燕竹、雷竹普遍容易感病,属高度感病品种;白哺鸡竹、乌哺鸡竹的抗病性最强。  相似文献   

15.
雷竹提早出笋高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雷竹(PhyllostachyspraecoxC.DChuetC.S.Chaof.preveralisS.YchenetC.Y.Yao)又名:早竹、早园竹,是南方省区春季最早出笋的优良竹种,其笋具有“壳薄肉肥嫩、味鲜美、营养丰富”的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为满足人们在大雪纷飞的冬天能尝到美味的鲜笋,必须通过林地覆盖增温和肥水管理等技术措施提前出笋。雷竹在自然状况下,6月份新竹成林后就开始地下鞭的生长,8月开始笋芽分化,9~11月笋芽膨大生长,冬季笋芽在地下增长缓慢,到翌年3月温度上升时笋体出土,共在地下需度过半年多时间。冬季低温小雨是影响雷竹延迟出…  相似文献   

16.
早竹,学名雷竹,因其早春打雷即出笋故名.在所有竹种中雷竹出笋最早.早竹无大小年之分,早、鲜、嫩是其笋质的特色.各地广为引种,却往往忽视早竹引种的必要条件.现就早竹引种及栽植技术阐述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指出了细叶龙竹具有速生、高产,成林快,收益高、轮伐期短、抗逆性能和抗痛虫害能力强等特点,探讨了细叶龙竹造林技术,分析了在细叶龙竹营养杯实生苗造林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小径杂竹为原料的平行定向特制竹篾板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以小径杂竹-雷竹(Phyllostachys praecox)、高节竹(Phyllostachys prominens)的特制篾片为原料、水溶性酚醛树脂胶(PF)为胶粘剂制高强度的平行定向特制竹篾板的可能性。结果表明:(1)用雷竹、高节竹的特制篾片,完全可制得常态下MOR〉10N/mm^2,MOE≥1×10^4N/mm^2的闰行定向特制竹蔑板;(2)在制备雷竹、高节竹的平行定向特制竹篾板时,  相似文献   

19.
雷竹,又名早竹、早元竹,是以生产竹笋为主的竹种.雷竹出笋早、产量高、成本低、经济效益好.发展雷竹栽培应把握以下要点.  相似文献   

20.
延缓雷竹开花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影响雷竹开花的主要因素是与土壤条件,肥、水供应及人为经营措施有关系。通过及早砍除无叶开花竹,保留有叶开花竹,加强开花期的抚育管理、增施肥料等措施能延长雷竹营养生长、控制提早开花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