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黄连木是我国重要的木本能源植物,通过对黄连木苗期各器官生物量以及各生长性状的调查,探讨黄连木苗期生物量的分配规律和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黄连木各器官生物量由小到大依次为根>枝>叶,地上和地下部分生物量差异不大,地上部分生物量略大于地下部分的生物量。各器官生物量与所调查的8个性状都存在着正向相关。通径分析、逐步回归综合分析表明,黄连木苗期生物量的主要构成因素是地径、苗高、冠幅、叶面积等因素。根幅、主根长等其他因子也表现明显正向效应,是黄连木苗期生物量的构成因素。因此,培育黄连木壮苗,只有通过综合各个性状,促进地上和地下部分协调生长来实现。本研究建立了黄连木各器官生物量与生长性状之间的数学模型,可用于南方立地条件下的黄连木苗期生物量的估测。  相似文献   

2.
木本油料树种中国黄连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系统收集中国黄连木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其主要生物学特性、生理适应性、培育技术和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当前黄连木研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在良种选育、栽培管理技术和产学研一体化等方面展开更深入的研究;对今后黄连木的发展方向及开发利用前景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根据黄连木生物学特性,我们对黄连木进行了育苗与造林试验与实践.结果表明:掌握好采种与种子处理、圃地选择与作畦、播种与苗期管理等技术措施,才能培育出壮苗.采用壮苗造林、加强林地土壤管理、树体管理、幼林保护等技术措施,才能使黄连木速生、丰产.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秦巴山区商洛、安康、汉中等地能源植物黄连木分布情况的调查,简要介绍了黄连木育苗造林技术,为今后大力发展黄连木能源林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5.
崔佰新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3):113-114
概述了皖东地区黄连木项目区的资源培育状况,以及加强黄连木育苗试验及苗期生长规律研究的必要性。苗圃地选择、整地、种子采收与处理、种子贮藏、催芽播种、除草、间苗、施肥、苗期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黄连木播种育苗的关键技术措施。对黄连木苗期物候特征及1 a生苗苗高、地径年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为科学培育优良壮苗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合理规划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的引种栽培区、黄连木的引种栽植和可持续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标本馆和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297个黄连木样本分布记录和WorldClim数据库中下载末次盛冰期、当代(1960—1990年)和2070年的气候数据为数据源,利用MaxEnt和Arcgis模拟黄连木的潜在地理分布.结果表明:当代黄连木的适分布区在河南、山东、安徽、浙江、贵州、江西、广西、湖南等省份,面积为74.5万km2;末次盛冰期时的最适分布区面积为74.4万km2;2070年的分布范围明显减缩,主要分布在安徽、山东、贵州、广西等省份,最适生分布区面积为61万km2,较当代减少17.6%.年均降水量、最冷月份最高气温和12月份最低气温是影响黄连木分布最重要的环境变量.MaxEnt预测结果与黄连木实际分布相符合,能够反映黄连木在中国的分布情况.未来气温升高,降水减少,黄连木最适生区会逐渐缩减,降水较少区域黄连木的分布更容易受到环境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参与式发展理论在黄连木木本能源林调研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连木作为林业生物柴油原料六大油料树种之一,在山区的种植和利用还处于初级阶段,且在黄连木能源林调研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针对参与式发展理论和黄连木木本能源林建设特点,将二者有机结合,详细阐述了半结构式访谈、主要人物访谈、问卷调查以及问题因果分析等方法的理论与在黄连木木本能源林调研中的应用。讨论了黄连木能源林建设的现状,进而根据参与式发展理论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黄连木能源林建设与发展的建议,为今后更好的开展黄连木木本能源林项目的调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北京地区阿月浑子嫁接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引进的阿月浑子良种‘Kerman’、‘Peters’及新疆阿月浑子为穗材 ,以中国黄连木和引进良种‘UCB 1’黄连木、大西洋黄连木为砧木在北京地区进行嫁接试验 ,分析影响阿月浑子嫁接成活率的因素和嫁接树的生长情况 .8年试验结果表明 :以T 芽接嫁接成活率最高 ,接穗选用 2~ 4龄嫁接树 1年生营养枝红润饱满芽为佳 ,砧木基径或粗度在 1cm以上嫁接成活率达 80 % .嫁接时期以 8月为宜 ,此时距地面 10 0cm的气温在 2 5~ 30℃ ,空气相对湿度6 0 %~ 70 % .接穗与砧木的亲合力因品种而异 ,‘Kerman’与不同砧木的亲合力顺序为‘UCB 1’黄连木 >大西洋黄连木 >中国黄连木 ,新疆阿月浑子与砧木的亲合力顺序为中国黄连木 >‘UCB 1’黄连木 >大西洋黄连木 .  相似文献   

9.
黄连木造林技术及综合开发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黄连的形态特征的生物学特性;详细介绍了黄连木的造林技术,包括采种及种子处理、育苗、造林、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同时介绍了黄连木的综合开发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10.
黄连木群落种间联结指数-等级格局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种间联结能够反映植物群落中物种间的关系和群落的稳定程度,对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 用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总体相关性VR 检验, 字2 检验,联结系数AC,点相关系数PCC 和匹配系数JI、OI、DI 7 个指 标,以崂山黄连木群落为研究对象,在群落尺度上研究群落组成物种的种间联结,在种群尺度上研究黄连木(不分 雌雄)、雌黄连木、雄黄连木与其他物种的种间联结,进而对种间联结指数进行秩相关分析,研究黄连木与群落中其 他物种的相关性以及雌、雄黄连木的差异性。结果表明:黄连木群落总体相关性不强,呈现显著的负联结;黄连木 种群(不分雌雄)与其他物种均表现为负联结,分雌雄时雄性黄连木呈现正联结的比例(72郾7%)明显高于雌株 (27郾3%),且雌株种群高的繁殖代价和觅养行为导致其与固氮植物辽东桤木呈现正联结,与出现频率较高的小米 空木呈现极显著负联结(P 0郾01);黄连木(不分雌雄)、雄性黄连木的秩相关方程均为直线型,雌性黄连木为凹曲 线型,3 个联结指数JI、AC、PCC 秩相关方程的斜率均为负值,且斜率的绝对值为黄连木雌株 黄连木雄株 黄连 木(总体)。首次提出了种间联结指数鄄等级(秩次)格局模型(association index鄄rank pattern model),模型中斜率的 绝对值能够反映物种与群落中其他物种联结的紧密程度,斜率绝对值越大说明物种间的联结变动越大。这为深入 研究种间联结关系提供了新的模型手段,确立的分析方法为雌雄异株植物的种间联结研究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黄连木在石灰岩山地造林适宜性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研究黄连木在石灰岩山地的造林适宜性,选用麻栎、新银合欢、樱桃、冲天柏作对照进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黄连木苗高生长量最大,地径生长量略低于冲天柏,但高于麻栎、新银合欢和樱桃;黄连木造林后2年的保存率高于其他4个树种.黄连木在各地生长状况和保存率均良好,在石灰岩山地造林具有较强的适宜性,适合在同类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2.
不同种源黄连木光合参数比较及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合参数是高光效种源选育和新品种培育的关键指标,而进行数值分类能够综合分析不同光合生理参数间的相互影响,从而有利于综合性状优良种质的选育。本试验通过用Li-6400光合仪测定18个种源黄连木的光合参数并对其进行数值分类以及主成分、聚类和判别分析,旨在筛选出黄连木综合性状优质种源。结果表明:通过对18个种源黄连木净光合速率的聚类分析,筛选出西陵、管头、坨南、绛县、临淇、原康、东姚和滁州8个高光合速率的黄连木种源;通过对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2个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发现上述8个种源亦可用于高光效和耐旱品种的培育;利用主成分分析筛选出的对不同种源黄连木光合性状分类有显著影响的3个光合参数(Pn、Tr、WUE)进行聚类分析,筛选出西陵、坨南、绛县、临淇、东姚和滁州6个综合光合性能良好的优异黄连木种质。  相似文献   

13.
黄连木容器育苗及其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该试验以田园土、细沙、草炭按不同比例作为黄连木容器苗培育基质,在此基础上,做不同配比营养基质黄连木幼苗抗旱研究.在干旱期间,定期对各基质幼苗的生长及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各基质幼苗的抗旱性与基质含水量及植株相对含水量成正相关,与茎水势、电解质外渗率(细胞膜透性)、可溶性糖含量和水分饱和亏缺成负相关,不同基质幼苗在同等干旱条件下,生长及生理指标有差异,适当比例的3种物质基质可提高黄连木抗旱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单施氮肥及氮、磷、钾不同配比组合施肥的方法对黄连木幼苗进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黄连木幼苗单施氮肥的情况下,施肥量以株施1g·kg-1为宜;黄连木幼苗应多施氮肥;对黄连木幼苗综合施肥,施肥比例以N∶P2O5∶K2O=12~6∶1∶2为宜。  相似文献   

15.
从造林地的选择、整地、造林时间及方法、管护措施等方面阐述了黄连木和臭椿混交林栽培要点,以便为营造速生丰产黄连木和臭椿混交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利用人工气候箱控制温度,在相对湿度40%的条件下,分别在30℃、35℃、39℃、41℃的高温胁迫下,对盆栽臭椿、白蜡、光皮树、黄连木、构树5个树种离体叶片的生理生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温度范围内,臭椿、黄连木和构树的相对电导率最大值出现在35℃时,分别为50.43%、94.30%和81.26%;光皮树和白蜡的...  相似文献   

17.
水分胁迫对黄连木、清香木幼苗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人为模拟干旱条件下 ,研究了黄连木、清香木幼苗的叶片相对含水量 (RWC)、荧光和光合色素的变化情况 ,同时对胁迫后期两树种幼苗的生存率也进行了调查分析 .结果表明 :①水分胁迫前期 ,两树种幼苗叶片的相对含水量(RWC)、Fv Fm 相对值和F0 相对值变化缓慢 ,水分胁迫后期 ,两树种幼苗叶片的相对含水量、Fv Fm 相对值迅速下降 ,F0 相对值迅速上升 ,但清香木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和Fv Fm、F0 相对值指标变化的速率明显慢于黄连木幼苗 .②轻中度水分胁迫对光合色素影响不明显 .严重水分胁迫时 ,黄连木的Chla ,Chl含量显著下降 ,Chla Chlb比值发生明显减小 (P =0 0 5 ) .③水分胁迫后期 ,黄连木幼苗叶片出现萎蔫和枯黄症状要早于清香木 ,萎蔫枯黄总数占实验材料总数的比例也最高 .以上结果揭示清香木幼苗比黄连木幼苗更耐水分胁迫 .  相似文献   

18.
黄连木五倍子形态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黄连木五倍子着生于黄连木小叶的下表面,其形态上具有较高的多样性。根据形状差异可大致分为7类;倍子的大小与普通五倍子中的小型倍子相仿,但各类间及同类倍子间的差异都较大;倍子的颜色及其变化规律与普通五倍子一样;成熟时的爆裂部位多在倍子中部的侧面。  相似文献   

19.
柽柳的耐盐能力及其对滨海盐渍土的改良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立宾  宋日荣  吴霞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5424-5426
[目的]为推动柽柳在盐渍土地区的种植与盐渍土的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在东营盐生植物园的盐池进行盆栽和田间耐盐试验,测定柽柳生长50 d后的平均株高、地径、分枝数和死亡率。[结果]柽柳的耐盐能力在25 g/kg左右,耐盐极限为35 g/kg左右;柽柳能够有效地降低土壤表层含盐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中N、P、K的含量。[结论]柽柳是一种耐盐能力很强的盐生植物,对滨海盐渍土具有明显的改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壳聚糖处理诱导黄连木种子的萌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黄连木种子萌发困难的问题,运用双因素多水平重复试验设计,开展壳聚糖处理诱导黄连木种子萌发试验。壳聚糖浓度水平为0.2%、0.4%、0.6%、0.8%、1.0%,浸种时间分别为1、2、3、4 d,用蒸馏水浸种作对照。结果表明:没有经过处理的黄连木种子很难萌发,壳聚糖可诱导种子提前萌发;壳聚糖溶液浓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显著,以浓度为0.2%的效果较好;壳聚糖浸种时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以浸种1 d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最高,浸种2 d的种子发芽势最高;壳聚糖溶液浓度和浸种时间的交互作用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的影响效果均达到显著水平,经0.6%的壳聚糖溶液浸种1 d的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