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2 毫秒
1.
以木质剩余物为主要原料研制模塑包装材料,既能使我国林区剩余物得到有效利用,促进经济发展,又能满足包装市场对绿色包装材料的需求.分析我国木质剩余物的广阔利用空间和植物纤维模塑包装材料的研究价值,论述国内外有关植物纤维制备包装材料的研究现状,阐述利用木质剩余物制备模塑包装材料的制备工艺,对剩余物植物纤维模塑包装材料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利用植物纤维制作缓冲包装材料,原料来源广,成本低,不仅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而且大大提高了资源利用率。通过对目前主要缓冲包装材料的优缺点对比分析,指出该材料在环保、性能和成本方面的优势,阐述利用植物纤维制作缓冲包装材料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并对该材料的性能及不同制备工艺进行概述。发泡型植物纤维缓冲包装材料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发展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3.
单因素实验设计在缓冲包装材料制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方案确定配方中各组分用量,在已确定木质剩余物缓冲包装材料原料配方的基础上,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单独考察不同组分用量、配比等对材料表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木纤维含量在32-36 g,淀粉/PVA复配胶黏剂的比例在1∶1和3∶1之间,发泡剂在3-7 g,丙三醇含量在10-20 ml及滑石粉为5 g时材料的表面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分层、发泡程度及弹性均较适宜,得出木质剩余物缓冲包装材料的最佳原料配方范围为:木纤维32 g、34 g和36 g,淀粉/PVA比例1∶1、2∶1和3∶1,发泡剂3 g、5 g和7 g,丙三醇10 ml、15 ml和20 ml,滑石粉5 g,为制备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与环境协调性的木质剩余物纤维发泡缓冲包装材料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利用木质剩余物和向日葵秸秆制作外包装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利用农作物秸秆作为原料制成包装材料得到科学研究人员越来越多的关注,该产品既能缓解包装行业对木材的需求,克服纯木质包装材料使用中的主要缺点,又能将农业剩余物变废为宝,综合利用农业资源,节约木材,保护森林资源。同时这种包装材料由于低成本、低消耗、低污染的优势特点更使其具有广阔的发展和应用前景。在介绍我国森林资源和实木包装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利用木质剩余物和向日葵秸秆制作外包装材料的可行性并对其生产制备工艺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技术与市场》2010,(8):196-196
本项目属于环保及可生物降解型纤维包装材料方面的技术成果。植物纤维泡沫是以植物纤维(如桔杆,海藻等)和淀粉(如大米、玉米、马铃薯等)为原料,利用生物复配和分子重组技术原理,运用特殊的生产工艺制得的高分子热塑性聚合物。  相似文献   

6.
竹材加工剩余物液化及液化产物制备发泡树脂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采用苯酚和聚乙二醇-400复合液化试剂,对竹材加工剩余物进行液化和液化产物的树脂化试验。采用单因素法,探讨主要工艺因素对液化效果及对树脂性能的影响,得到竹材酚醇复合液化工艺及树脂化工艺的优化参数。利用液化产物制备的树脂,可用于制造建筑用发泡材料,提高竹材加工剩余物的附加值。  相似文献   

7.
全国方便食品一次性发泡塑料包装替代工作会议提出在年内淘汰发泡塑料餐具,以环保型的纸浆模塑、淀粉、植物纤维的餐饮用具替代,以消灭“白色污染”。  相似文献   

8.
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热压工艺对竹材加工剩余物制备重组复合板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热压温度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热压压力,而热压时间对试验结果的影响不明显;综合考虑产品成本及生产效率,确定最佳热压工艺为热压温度140℃、热压压力5.5 MPa、热压时间1.0 min/mm;由此工艺压制的板材,其性能能够满足汽车车厢底板及混凝土模板的要求,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森林资源缺乏的形势下,利用农业剩余物制造人造板更加必要,农业剩余物是最具潜力的替代纤维资源。本文基于作者大量的研究经历,总结和讨论了在利用异氰酸酯和农业剩余物制造人造板时,应重视的一些主要问题,包括原料准备、热压工艺、胶接技术、防止霉变等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研究认为,利用稻秸和麦秸制造人造板,最合适的胶粘剂是异氰酸酯树脂胶,同时还应选择合适的工艺、胶接办法和处理办法。表1参9。  相似文献   

10.
发泡型植物纤维缓冲包装材料,是以植物纤维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一种新型材料。不仅原料来源广、成本低,而且缓冲性能好,可自然降解,对环境无污染。该材料是目前替代EPS泡沫塑料,减少白色污染,提高利用率的一种有效途径。对该材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专利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1.
浙江武义县木本植物资源丰富,计有92科268属680种,论述了这些资源植物的基本特点后,按其经济性状,将其分为材用、果类、纤维、油脂、芳香、鞣料、观赏、密源、药用、淀粉共10类,最后对它们的综合利用提了一些建议,将为今后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对丹东地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丹东地区野生药用植物共有126科407属794种,分别占中国药用植物科、属、种的34%、18%和7%,其中双子叶植物666种,占本区药用植物84%;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487种,占61%;全草/全株类、根(根皮)及根茎类和果实/种子类药用植物分别占51%、43%和14%;优势科主要为菊科、毛茛科、蔷薇科和唇形科;优势属为蓼属、堇菜属和乌头属,调查结果为本地区药用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北京雾灵山自然保护区的植物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北京雾灵山自然保护区的植被现状与物种资源、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及生存问题,于2001~2004年5~8月,先后5次,通过线路调查、样地调查、标本采集等手段,共设置乔木标准地177块、灌木样方969块、草本样方1 990块。经过分类统计,保护区内有观赏植物90种、药用植物262种、食用植物46种、芳香植物10种、饲用植物71种、材用植物48种、油脂植物22种、淀粉植物8种、蜜源植物14种。分析了植物资源利用现状,并提出了若干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通过标本采集的方法对青木川自然保护区主要植物资源种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青木川自然保护区拥有主要药用植物25种、油脂植物15种、芳香油植物12种、淀粉和糖类植物11种。调查表明,青木川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丰富,合理开发利用这些资源将会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5.
鸡公山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并归类统计其资源植物类型,结果表明:鸡公山自然保护区有丰富的植物资源,有维管束植物199科956属2472种;按经济用途可分为13类,其中用材树种185种,园林绿化与观赏植物713种,食用植物214种,药用植物1580种,淀粉植物50种,纤维植物80种,油脂植物129种,芳香植物91种,鞣料植物83种,树脂、树胶和橡胶、硬橡胶植物43种,蜜源植物95种,饲用植物186种,有毒植物100种;并对该区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乳源县野生维管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据调查广东省乳源县有维管植物212科,831属,2200种,在这些植物中,有珍稀濒危植物34种、药用植物894种、用材树种397种、观赏植物248种、油脂植物229种、纤维植物119种、蜜源植物97种、野生水果88种、淀粉植物77种、鞣料植物69种、芳香植物52种。对其资源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开发利用和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非常丰富的野生资源植物。作者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及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将保护区内的资源植物根据资源植物的用途及化学成份,分为5大类,11小类。统计表明,保护区共有药用植物221种,园林植物407种,食用植物约102种,包括果用类型62种、蔬菜植物资源约40种,芳香植物61种,其他植物684种,包括纤维植物90种、油脂植物107种、淀粉植物42种、单宁植物32种、用材植物111种、饲料植物302种。保护区资源植物具有种类丰富、蓄积量小、品类齐全、开发潜力大的特点。在开发利用的同时,应本着可持续利用的原则,解决合理开发利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皖南山区大戟科植物的种类和药用植物的种类、药用部位、分布,对该科药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