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何为森林旅游?森林旅游是指任何形式的到林区或林地所进行的旅游活动,包括观光、徒步、登山、越野、垂钓、狩猎、野营、探险、科普、疗养度假等。衢州是浙江省三大重点林区之一,全市林地面积100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71.5%,区域内有国家级森林公园5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处,省级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3处。丰富的森林旅游资源,优美的森林景观是开展全域旅游良好的条件,国内外游客理想的旅游目的地。10多年来,他们通过开展森林公园的建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目前恩施州共建立自然保护地24处,其中:自然保护区10处(国家级5处、省级1处、州级4处),森林公园7处(国家级1处、省级6处),地质公园3处(国家级1处、省级2处),国家湿地公园1处,风景名胜区3处(国家级1处、省级2处)。总面积440913.07 hm ^2,占全州国土面积的18.32%。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对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得到全面增强。从恩施州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着手,全面分析了自然保护区建设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大理州境内林地面积占土地面积的64.9 % ,森林旅游资源丰富多采 ,类型奇特众多 ,发展森林生态旅游条件十分优越。近几年来 ,大理州先后建立了国家级森林公园3个 ,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4个 ,州级自然保护区13个 ,并积极发展“绿色之旅”。如今 ,苍山、清华洞、东山、宝合山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 ,每天的游客络绎不绝。森林生态旅游是在森林的特定环境条件下所从事的旅游活动。它是以森林景观为主体 ,其它自然景观为依托 ,人文景观为陪衬 ,具有旅游价值的景观资源所组成的旅游景区 ,提供人们游览 ,进行森林浴 ,呼吸新…  相似文献   

4.
延安市现有国家级森林公园5个、省级森林公园2个、在建和申报的森林公园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4个,开设了森林养生、森林体验和森林探险等旅游新项目,森林生态旅游具有资源丰富,自然风光优美,人文特色景观众多,红色旅游及黄土旅游资源独特,区位优势明显,交通网络发达等优势,存在管理保护难度增大,旅游服务质量不高,旅游产品和组织形式简单,招商引资及社会融资困难等问题,应以"绿色、休闲、参与、体验"为主题,以功能多样化、投资多元化、发展产业化为总体思路,从科学编制旅游规划,强化景区管理、提升景区吸引力和生存力,加强部门协作、搭建生态旅游平台,强化旅游文化建设和旅游产品开发等方面提升延安市森林旅游质量和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5.
湖南有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54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国家级森林公园15个,省级森林公园1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处,省级自然保护区22处。湖南的风景旅游资源,既有奇特的自然景观,又有丰富的人文景观。本文简介了重要风景名胜区及探讨了风景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6.
正在2016年5月我国新公布的18处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单中,有一个是江西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全国唯一以森林鸟类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西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20世纪90年代婺源独创的自然保护小区为基础,由原鸳鸯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和大鄣山、文公山两处县级自然保护区整合  相似文献   

7.
《安徽林业科技》2012,(1):F0002-F0002
安徽省森林资源丰富,地貌类型多样,自然景观、森林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形成绚丽多姿的森林旅游资源。截至2011年底,全省已建成国家和省级森林公园60处,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29处,省级森林公园31处,总面积14.3万多hm2.约占省国土面积的1%。  相似文献   

8.
本溪市地处辽宁省东南部 ,辖两个满族自治县、4个行政区、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工业园区 ,有165万人口。森林面积 57.4万hm2 ,森林蓄积量3 834万m3,森林覆被率 69%。有 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个省级国家森林公园、1个省级古迹遗址、2 2个国有林场、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湘西州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的快速发展,走进森林、开展生态旅游已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截至目前,全州已建立自然保护区48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6个,总面积27.42万公顷。建立各级森林公园20个,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3个,省级2个,面积2.5万公顷;建立国家湿地公园1个,面积7200公顷。建立国有林场7个,面积3.25万公顷;  相似文献   

10.
新疆开发利用森林风景资源,发展森林旅游的主要形式是建立森林公园,以及在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以外开展旅游活动。到目前为止,全疆已建森林公园50处,规划总面积78.21万公顷,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10处,省级森林公园27处,县级森林公园13处。  相似文献   

11.
数字     
<正>上半年全国林业产业总产值同比增7.4%国家林业局发布,今年上半年,我国林业产业总产值达2.77万亿元,同比增长7.4%。林产品进出口贸易快速增长,特别是森林旅游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创造社会综合产值5500亿元。我国新建17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黑龙江盘中等17处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单的通知。我国再添17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中,黑龙江有6处,位列第一;湖北3处、新疆2处,浙江、江西、四川、西藏、陕西、  相似文献   

12.
森林生态旅游是一种以观光自然景观为主要对象的高层次的旅游,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森林生态旅游也将越来越感兴趣,特别是自然保护区。福建省已有15个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面积为10.5万公顷。国家级主要有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梅花山自然保护区,13个大省级自然保  相似文献   

13.
1基本情况伏牛山区地处河南省西北部与晋陕两省的交界处。主要包括灵宝、卢氏、栾川等10个重点森林火险县,以及22个国营林场、12个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或森林公园)。全区土地总面积273.3万hm2,占全省山区面积的36.5%,现有各类森林面积153...  相似文献   

14.
森林旅游可分为:赏景审美、疗养保健、科学考察、消遣娱乐、探险猎奇等类型。四川目前可供森林旅游的资源有自然保护区17个;国家级森林公园3个、地(市)级自建森林公园10多个;植物园1个,风景名胜区(片)119个景点546处。为发展四川森林旅游业,应加强森林旅游资源的调查、开发规划、保护培育,以及森林旅游区的建设和管理等工作。  相似文献   

15.
正安徽省森林资源丰富,地貌类型多样,自然景观、森林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形成绚丽多姿的森林旅游资源。截至2011年底,全省已建成国家和省级森林公园60处,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29处,省级森林公园31处,总面积14.3万多hm2,约占省国土面积的1%。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有国有林场6处,经营总面积2.1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190万立方米。天然林禁伐以来。宽甸县国有林场依托资源优势,采取多渠道筹集资金方式,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业。已建成国家级森林公园1处、省级风景名胜区1处。省级森林公园2处。开发森林旅游使国有林场经济实力壮大。发展后劲增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0年以来.共接待游客10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00万元,社会综合效益近亿元,有效保护森林资源近7000公顷。安排从业人员140多人。森林旅游业已成为国有林场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7.
宁都县现有翠微峰国家森林公园、凌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梅江省级湿地公园,森林旅游资源丰富,要做好森林旅游资源这篇文章,就必须做好森林旅游规划,制定2011~2020年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8.
森林旅游作为新兴的林业产业,必须站在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高度上,发掘和传承森林生态文化,全面加强和促进森林生态文化的健康发展。洪雅瓦屋山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四川省级地质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在保护自然生态、开发森林旅游的同时,亟待高度重视森林生态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充分实现文化与旅游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河南省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的调研统计分析得知,河南省林业系统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25处,总面积50.76万hm2,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04%。按级别分国家级9处,省级16处,按类型分森林生态系统类型12处,野生动物类型2处,湿地类型11处。但仍存在着总量不足、体系不完善、投入不足、发展不平衡、专业技术人员匮乏、科研成果少、自主开发能力差、收入分配少、管理机构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保护区发展必须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人为本、与社区和谐发展,加强科研工作、壮大科技队伍,健全管理体制,加强法制建设等对策。  相似文献   

20.
甘肃森林旅游现状不容乐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是一个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省份。现有 220个国有林场, 32个自然保护区, 800多个林业站。 1984年,将连城实验林场开辟为吐鲁沟森林风景区,使森林生态旅游在陇原大地上开始起步。 1992年,原林业部把森林公园和森林生态旅游工作作为深化林业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该省林业系统以此为契机,依托资源优势,兴建森林公园和开展森林生态旅游工作。 截至目前,全省已有森林公园 44处,其中国家级 7处,省级 37处,经营总面积达 30万公顷以上。 1999年,国家旅游局推出的“中国森林公园集粹” 119处森林公园中,甘肃的吐鲁沟、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