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芥蓝种子在45℃和100%的相对湿度下进行人工加速老化,老化时间为0 d,1 d,2 d,3 d,4 d,5 d,6 d,7 d.结果表明,随着老化处理时间的增加,种子发芽率、活力指数、田间出苗率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均呈明显下降趋势,而种子浸出液的电导率则逐渐增加.田间出苗率与发芽率、活力指数、过氧化物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与种子浸出液的电导率则呈显著负相关.经加速老化芥蓝种子发芽率与田间出苗率的相关程度最高,提供了老化法通过发芽率预测芥蓝种子活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童家赟  戴洁  何瑞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4):20-21,28
考察了室温和低温贮藏2年的穿心莲种子经41℃、100%R.H.条件下加速老化1~7 d后的萌发活力和萌发过程中幼苗生长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室温贮藏种子的发芽率为0;低温贮藏种子发芽率为93.5%,且老化1~2 d后萌发活力未见显著变化,老化3~4 d后则加速了萌发,老化5~7 d萌发活力和幼苗株高显著下降.因此,低温贮藏是实际可行的方法,对穿心莲种子批进行活力检测时需要老化5d以上.  相似文献   

3.
加速老化法测定谷子种子活力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活力水平不同的谷子种子,按照国际种子检验标准进行了加速老化法测定种子活力的研究。结果表明:加速老化法能反映种子在活力水平上的差异;谷子种子加速老化处理的最佳温度是41℃,最适时间是48h;加速老化后的发芽率与田间出苗率二者呈极显著正相关;用老化后的发芽率为变数,按回归方程y=2.1685+0.9359x可直接预测田间出苗率。本文还对谷子种子活力测定的不同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小麦种子在种子贮藏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的规律,采用高温高湿人工加速老化的方法,对2个小麦品种的种子在90%相对湿度和45℃条件下进行人工加速老化,处理时间分别为0、1、2 d,结果表明:豫麦57和金豫麦2号种子发芽率在经过老化处理后略有升高、种子活力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丙二醛含量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对小麦种子的老化方法、老化处理对小麦种子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小麦种子老化对遗传完整性的影响、小麦种子老化后的修复等方面的科学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小麦种子老化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与思考。  相似文献   

6.
不同加速老化条件对苦瓜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苦瓜种子为对象,研究不同的老化温度和时间条件对种子发芽的影响,旨在筛选出适宜苦瓜种子的加速老化处理条件,探讨建立用加速老化法测定苦瓜种子活力及耐贮性的操作标准。结果表明,随着老化温度的提高和老化时间的延长,苦瓜种子的发芽率呈下降趋势,与CK(100%)相比,45℃处理效果最为显著,处理144h后发芽率下降到53%,41℃处理效果最差,处理144h后发芽率仍达到85%;发芽速度和整齐度随着老化温度和时间的增加而降低。本试验结果表明,45℃处理144h为苦瓜种子加速老化的适宜处理条件。  相似文献   

7.
将收获后自然干燥的皖麦33、烟农19和W1032等3个小麦品种种子,通过幼苗生长测定、加速老化法测定种子活力,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的幼苗生长测定的发芽势、发芽率和活力指数表现出不同的差异,不同品种对人工加速老化条件表现出不同的反应。  相似文献   

8.
采用高温(54±1)℃,高湿(100%相对湿度)密闭加速种子老化的方法,对晋豆19、晋大53两个大豆品种进行种子老化处理,测定老化过程中,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等发芽指标和种子活力、种子细胞膜透性的变化,明确老化处理对种子发芽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品种,短时间老化处理(12~36h),种子发芽指标均比其对照升高,种子活力也升高。随老化时间的延长,种子发芽指标迅速下降,种子活力降低,种子细胞膜透性加大。试验还表明,晋大53耐老化能力强于晋豆19。  相似文献   

9.
人工加速老化对大豆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3个大豆品种(系)为试材,利用发芽速率测定和电导率测定分析了大豆不同老化时间对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加速老化法测定大豆活力时,适宜的老化时间为72~96 h。加速老化法与发芽速率测定法或电导率法结合使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种子的劣变及劣变原因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11.
试验设N_1,K_1,N_1K_1,N_2K_1,N_1K_2和N_2K_2六个处理。结果表明,K_1处理菜薹的可溶性糖、还原糖和抗坏血酸的含量最高,而蛋白质含量最低,其植株生长不良,菜薹重最小。N_1处理菜薹的可深糖含量比N_1K_1,N_2K_1和N_2K_2较高,而比N_1K_2低,其蛋白质含量比NK配合各处理低,但抗坏血酸含量比N_1K_1和N_2K_2两处理较高,而与N_1K_2和N_2K_1两处理差异不大。N_1处理植株生长和菜薹重比K_1处理较好,而比NK配合各处理差。NK配合各处理中,以N_1K_2处理的植株生长和菜薹产量最好,菜薹的营养品质较佳。  相似文献   

12.
种子人工陈化处理时有机自由基与种子活力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水稻、小麦和芝麻种子在人工加速陈化的条件下,其有机自由基含量、α-醛在种子吸涨期间的释放量与种子活力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子内稳定自由基含量与种子活力无关,而α-醛在种子吸涨期的释放量随陈化天数的增加而增加,种子活力随之下降,二者间的相关系数r=一0.8735。  相似文献   

13.
用4种含水量和2种包装处理研究了型杂交稻种子在人工加速老化条件下的抗老化能力及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在纱布袋包装条件下,经50℃,RH100%老化10d后,其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除含水量为14.6%的明显较低外,其它3种含水量间差异不大;而塑料袋密封包装的种子,不同含水量间差异明显,其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随着含水量的增加而下降。保持种子含水量在11%甚至10%以下,有利于延缓和控制杂交稻  相似文献   

14.
采用培养皿发芽法,研究了化学药剂、吸湿-回干、人工老化处理对蕹菜(Ipomoea aquaticaForsk.)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GA3 Ca2 混合液处理蕹菜种子,对促进种子发芽和提高种子活力表现加成作用,以50mg.L-1GA3 5mmol.L-1Ca2 处理较为适宜。蕹菜种子经稀HCl预处理1h后,以100mg.L-1GA3浸种处理,可明显提高种子发芽势和活力指数,促进种子发芽。用30mmol.L-1~50mmol.L-1的低浓度NaCl胁迫处理蕹菜种子,能提高种子发芽率;随着NaCl胁迫浓度的增大,对发芽抑制作用明显增强。低浓度(0.05%~0.07%)ZnSO4浸种可促进种子发芽,高浓度(>0.09%)则抑制种子发芽。吸湿-回干处理种子10h,可提高种子活力,促进发芽。蕹菜种子进行短期的人工老化处理,可显著或极显著提高种子活力。  相似文献   

15.
银杏成年结果大树单株种核产量以8.57%的递增率上升,每增加1年,单株种核产量相应增加1.2kg。密度为4995株/hm ̄2的银杏园中,幼树新梢仰长生长的始盛期、旺盛期和盛末期分别出现在萌芽后23,46和68d,主要生长天数为45d;增粗生长分别出现在萌芽后4,37和71d,主要生长天数为67d。叶片净光合强度高峰值出现在7月中旬,为12.94mgCO_2·dm ̄(-2)·h(-1)。形成种核产量前,叶片产量以66.2%的递增率上升;形成种核产量后,种核产量以37.58%的递增率上升,叶片产量的递增率下降到34.3%。嫁接后第6a,种核和叶片产量分别达到956.25kg/hm ̄2和18181.8kg/hm ̄2。  相似文献   

16.
珊瑚树腋芽人工种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珊瑚树腋芽节段为繁殖体,以4%海藻酸钠和2%CaCl_2为凝胶系统,采用不同包裹基质制备人工种子,并于不同基质上萌发。结果表明,较佳繁殖体为腋芽长2~4mm的芽段。人工种子萌发率,用MS培养基浸泡5min比对照提高10.46%,在包裹基质中加入0.5%活性炭其萌发率提高15.49%,于包裹基质及萌发基质中加入0.2%多菌灵,萌发率提高14.6%,插入蛭石中比置于MS琼脂培养基上的萌发率高13.29%。  相似文献   

17.
山杨是一个分布广泛的速生次生林树种,研究其无性更新具有生产意义。山杨无性更新有两种:一种是萌芽更新;另一种是根蘖更新。山杨萌芽力很弱,无生产意义;山杨根蘖力很强,我国一般均采用根蘖更新。本文主要研究根蘖更新规律,供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花芽数和球果数的系统抽样为基础,采用可见半面树冠法和信息段法分别建立了杉木种子园单株球果产量的预测模型,并利用球果切开法建立了球果种粒数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利用可见半面树冠法预测单株球果产量简便易行、精度较高,最佳信息段法预测精度较高、适用性强,球果切开法能估测全球果的饱满种粒数、空粒数和涩粒数,同其它方法结合使用可预测种子产量和质量等级。各类预测模型的检验均达极显著水平,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19.
大白菜地方种质种内遗传关系的RAPD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大白菜亚种内11个地方种质材料,用改进的CTAB法提取DNA后进行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eDNA)分析。聚类结果表明:当遗传距离为0.18时,11份材料可分为二个生态类群,第一类群属于直筒类型(交叉性气候生态型),另一类群在0.15时,又分为二个类群,矮桩类型(海洋性气候生态型)和直筒与矮桩的过渡类型。同时表明,应用RAPD选择特定引物在同一亚种内不同品种间进行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及品种鉴定等研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以不结球白菜波里马胞质雄性不育系及相应保持系为试材,从显微和亚显微结构两个层次对花药发育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结球白菜Pol cms花药发育受阻于孢原细胞分化期,没有孢原细胞分化,不形成药室。不育系经低温作用后,能产生微量花粉,部分花分能形成隐原细胞,并且能经过造孢细胞,花粉母细胞,四分体,单胞花粉,二胞花粉等阶段而发育成成熟花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